真正的印刷质量理解
- 格式:docx
- 大小:13.83 KB
- 文档页数:6
对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印刷品的质量标准。
印刷品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书籍、杂志、海报还是宣传单,其质量标准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达效果和观赏体验。
因此,对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把控,对于保障印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印刷效果的清晰度和色彩的准确性。
印刷品的文字和图片应当清晰、锐利,不应出现虚线、断线等印刷质量问题。
同时,色彩应当准确、饱满,不应出现偏色、脱色等问题。
这不仅需要印刷设备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还需要印刷原料的质量和印刷工艺的精细控制。
其次,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还包括纸张的选择和加工。
不同类型的印刷品需要选择不同质量的纸张,如书籍需要选择适合印刷的纸张,海报需要选择适合展示的纸张。
同时,纸张的加工也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如对纸张的厚度、光泽度、平整度等方面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提升印刷品的观赏性和耐久性。
另外,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还包括装订和整体成品的检验。
装订是印刷品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因此,对装订工艺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装订牢固、整齐,不出现漏装、错装等问题。
同时,在整体成品检验环节,需要对印刷品的整体质量进行综合检验,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还应当包括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考量。
印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使用环保的印刷原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印刷品的使用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安全性,如对于儿童读物应当使用无毒无害的印刷原料,确保印刷品的安全性。
总之,对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把控,不仅可以提升印刷品的观赏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保障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环境的健康保护。
因此,在印刷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为社会传播和文化交流提供优质的载体。
Technology网印工业Screen Printing Industry2020.0524印刷品质量印刷品质量是指印刷品还原原稿的真实程度,以“对原稿的忠实再现”为标准,只要把印刷品的颜色、层次、清晰度、一致性控制好,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
其质量的优劣可以由以下几个因素来评定:印刷品与原稿的接近程度;印张对付印样的接近程度;同批印刷品的合格率和同批印刷品之间的一致程度。
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性在印刷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印刷业已经步入微利时代。
人们对印品质量和印刷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实施质量检测。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质量管理便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 关键。
印刷品质量评价的特点同一件印刷品在评价时会因人而异,一般多从印刷品所用的材质、有无错漏及带给人的心理感受等方面出发。
印刷客户关注的则是印刷商所提供的印刷品与其提交的样品的一致程度。
从生产方面考虑,印刷商更多关注的是可具体测量的质量指标[1]。
印刷品评价的主要内容表面特征印刷品的表面质量影响着印刷品的外观,如细腻性、不均匀程度、套印误差及光泽度等。
细腻性主要由原稿的颗粒细腻程度所决定,也受放大倍率浅谈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及控制方法文 王爱艾摘要印刷品是一种商品,更是艺术品,它主要依靠视觉评价。
在对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时,总会想到审美、技术、一致性等三方面,即:不仅要考虑到商品价值和艺术水平,还要考虑到印刷技术本身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但在实际应用中,从商品价值或艺术角度评价印刷品质量的技术尚不完善,只有从印刷技术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合理地评价印刷品质量。
Technology网印工业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2020.0525和细微强调起始作用值的制约,如果印刷品画面的细腻性差,将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色彩再现色彩再现是评价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理想的色彩复制应是原稿颜色的还原。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印刷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有效的检验方法对于保证印刷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印刷品质量标准是印刷品质量的可量化指标,是制定印刷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基础。
印刷品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形状尺寸的要求:包括印刷品的长、宽、高等尺寸要求,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的要求。
2. 色彩的要求:包括印刷品的颜色数、色彩饱和度、色彩亮度等要求,以及印刷品的色差限度。
3. 图案和文字的要求:包括印刷图案和文字的清晰度、层次感、线条粗细等要求,以及印刷品图案或文字是否完整、准确等要求。
4. 材料的要求:包括印刷纸张的光洁度、平整度、厚度等要求,以及印刷油墨的颜料含量、干燥时间等要求。
5. 特殊加工的要求:包括印刷品的烫金、凸印、压花等特殊加工的要求,以及特殊加工后印刷品的质量变化情况。
二、印刷品的质量检验方法印刷品的质量检验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和工艺测试来评判印刷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印刷品质量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主要是通过目测的方式对印刷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图案是否完整、文字是否清晰、有无漏印、有无脏污、有无色差等。
2. 尺寸测量:通过使用尺子、量具等工具对印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3. 色彩检测:使用专业的色彩测试仪器对印刷品的颜色进行测量,包括颜色饱和度、色差等。
4.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对印刷纸张的光洁度、平整度等进行测试,以及对印刷油墨的粘度、流动性等进行测试。
5. 特殊加工检验:包括对印刷品的烫金、凸印、压花等特殊加工效果进行检验,判断加工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三、印刷品质量检验的注意事项1. 检验工具和仪器的准确性要得到保证,避免因工具误差导致的质量评判错误。
2. 检验时要充分参照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评判,避免主观评判和个人主义。
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印刷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业,它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达到客户的要求,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的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印刷行业的要求。
一、色彩准确度在印刷过程中,色彩的准确度是评判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色彩饱和度、色调和色彩平衡都要符合客户的要求。
对于彩色印刷品,通常会使用色彩标准样品作为参照,以确保印刷出的色彩与客户所期望的一致。
此外,还会使用专业的色彩管理系统来控制印刷过程中的色彩准确度。
二、版面规范印刷品的版面规范也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版面规范包括印刷品的尺寸、页边距、字体和行间距等。
不同类型的印刷品可能有不同的版面规范要求,如书籍、海报、宣传册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版面规范要清晰明确,使读者能够方便地阅读和理解印刷内容。
三、印刷精度印刷精度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文字和图像的清晰度、线条的粗细和平直度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文字要清晰可辨,图像要细腻真实,线条要平直不歪斜,并且印刷品的定位要准确。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印刷精度,印刷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印刷设备,并严格控制印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四、纸张和印刷墨纸张和印刷墨是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纸张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触感、光泽度和耐久性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纸张,确保纸张的品质稳定可靠。
而印刷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印刷墨必须符合环保要求,颜色饱满均匀,不易脱落和褪色。
五、印刷品的检查和验收在印刷完成后,还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的重点包括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度、版面规范、印刷精度等方面。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每一份印刷品都符合客户的要求。
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制度,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后期加工和交付印刷行业规范还对印刷品的后期加工和交付进行了规定。
图 1 网点附加密度示意图印刷产品质量标准及常见印装质量 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张红霞(江西省新闻出版局质检站 南昌市阳明路,330006)1 印刷产品质量水平标准的划分问题印刷产品质量水平标准划分为国际先进水平标准、 国际一般水平标准和国内一般水平标准三个等级。
在国家标准 CY/T2-1999《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 等导则》中依据“印刷产品标准水平划分”标准将印刷 产品质量水平划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其中,优等品的质量标准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物质量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达到近五年内的先进 水平;一等品的质量标准必须达到国际一般水平,实物 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一般水平或国内先进水 平;合格品的质量标准按我国一般水平标准(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实物 质量水平必须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
通常各省市对本省印刷产品质量水平划分,根据教 材质量评定等级判定方法规定,分为优质品、良好品、 合格品、不合格品四个等级。
GB/T18359-2001《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标 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中,分纸张、分色片、印刷、装订, 装订标准中包含“书页”、“书芯订联”、“封面覆膜、上 光”、“包封面”、“骑马订装”、“成品质量”等方面的质 量标准,而且 GB/T18359-2001中的标准是指一般产品 的质量指标要求,我们结合印刷的基本原理,针对印刷 装订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对分色片、印刷以及装订实地密度是指 100% 网点黑色块密度,标准中要求≥ 3.50。
灰雾密度是指分色片没有经过晒版,直接显影,应该是无图象,透明的,但是,实际中,分色片还是有一 定的密度,称为灰雾密度,标准中要求≤ 0.15。
网点区域的透明部分附加密度≤ 0.10(见图 1-1 网点附加密度示意图)。
五成方型网点,正好角搭角,中间空白部分的附加 密度要≤ 0.10。
其它分色片版面干净、无脏迹等一些基本要求,比较好理解。
PRINTING FIELD 2021.03一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和相关社会组织都十分重视印刷质量的评价。
从1993年起,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开始开展全国性的报纸印刷质量评价并坚持至今,多数省级报协都开展了全省报纸印刷质量评价,《人民日报》等报纸通过印刷质量评价实行代印点优质优价结算。
印刷品的核心功能是视觉观看,评判印刷质量特别是文字的质量,视觉效果是主要的判断依据,因此印刷品质量的判定离不开主观评价。
但主观评价不可避免地包含各种主观因素,由于其不可度量,把主观评价因素客观化,并使其主观评价结果趋于一文字印刷质量的客观评价——以报纸印刷为例李保强致,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底,新闻出版行业标准《新闻纸冷固型胶印报纸印刷质量评价方法》(C Y/T 197—2019)发布。
该标准在总结中国报协和《人民日报》等评价经验的基础上,以行业标准的形式规范了新闻纸报纸质量评价方法。
该标准的评价项目包括文字、标题、图片、外观等多个大类。
本文以该标准为基础,以报纸版面中的“的”为标志字,就文字印刷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评价的相关标准和原则1.相关标准目前有关新闻纸报纸成品印刷质量的国家标准有两个:《纸质印刷产品印制质量检验规范 第5部分:报纸》(G B/T 34053.5—2017),界定报纸成品的缺陷等级及合格性;《印刷技术 网目调印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冷固型油墨胶印》(GB/T 17934.3—2003),修改采用的国际标准I S O 12647—3∶1998是新闻纸冷固型胶印过程控制标准。
2.评价原则印刷质量评价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是质量评价的主要原则。
印刷品的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视觉的主观评价和基于测量仪器的客观评价。
印刷品终究是用来观看的,其视觉质量的评价结果必须与视觉感受一致。
印刷品表1《汉字频度表》前三位汉字的频度统计质量评价方法可分为三种:主要针对印刷品美学因素的主观评价法、主要针对印刷品技术因素的客观评价法、综合印刷品主观评价和客观特点的综合评价法。
书的印刷标准中标
书的印刷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纸张质量:纸张的质量直接影响书籍的质感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书籍使用的纸张应该具有一定的厚度、白度和平整度,以确保印刷效果和阅读体验。
2. 印刷质量:印刷质量包括字迹的清晰度、颜色的准确性和图像的分辨率等。
高质量的印刷应该保证文字清晰可读,图像和图表的细节清晰,颜色还原准确。
3. 版面设计:版面设计包括书籍的排版、字体选择、插图和图表的布局等。
版面设计应该符合阅读习惯,使内容易于阅读和理解。
4. 装订质量:装订质量包括订书的牢固程度、书脊的平整性和封面的质量等。
装订应该牢固,确保书页不会脱落,书脊平整,封面耐用。
5. 色彩管理:在印刷过程中,需要进行色彩管理,以确保印刷出的颜色与设计稿的颜色一致。
6. 校对和审查:在印刷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校对和审查,以确保书籍的内容准确无误,排版和印刷质量符合要求。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有哪些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
当您想对印刷品的质量进行鉴定的时候,您是否知道印刷品的评定标准呢?一诺印务教您印刷品的质量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
外观是首要的,必须版面干净,不能存在褶皱、不存在油腻、无墨皮,无明显的脏迹;其次是色调,应基本一致;然后是文字,线条光洁,完整、清晰,位置准确;最后是尺寸要求,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要小于0.5mm,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
误差要小于1.0mm。
2、层次
各阶调应分明,层次清楚。
3、套印
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
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码差小于等于
0.10mm,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码差小于等于0.20mm。
4、网点
网点作为印刷的基本单元,应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
50%网点的扩大值,精细印刷品为10%~20%;一般印刷品为10%~25%,网点要饱满,同时光洁完整。
5、颜色
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丰富多彩。
指标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青(C)品红(M)小于等于0.15,黑(BK)小于等
0.20,黄(Y)小于等0.10;二是颜色符合印刷样品,另外,符合印刷样品与电子
文件和是不是传统打佯有着密切的关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真正的印刷质量理解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让大批量定制成为您的制胜法宝当在一般加网线数下(150~175lpi)线性胶片输出的质量满足交换的标准时,印刷就已经成为商品。
随着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像桌面出版、扫描仪和喷墨打印这样的印前技术的涌现,印前技术的神秘面纱不断被揭开,印刷品的商品地位就更加不可动摇。
技术的进步也不断为印刷买家所利用,他们要求价格更低、交货期更短。
这迫使印刷厂家想方设法寻求独特的卖点。
有些印刷厂增加了辅助服务,例如数码化资产管理和设计。
然而,印刷业务的核心仍是将油墨印到纸上。
聪明的印刷商的办法是使自己在印刷工艺中更具特色,并以不同的加工和销售视角重新审视“质量”一词的含义。
这需要向一些“真理”发起挑战。
印刷业的两个“真理”(其实是谬误)
1、印刷买家买印刷
2、印刷商卖印刷
如果没有印刷品,印刷买家根本不会购买印刷;他们把印刷当作一种
满足交流需要的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其它媒介更有效,而且价格不贵,并容易操作,就像互联网一样。
他们买的是只有纸张上的油墨能够传递的独特的价值。
结果,不同的买家、不同的项目,其期望值是不同的。
今天,客户要求宣传单具有鲜艳的色彩,明天,客户又要求年报具有高保真的色彩。
一个规格不再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同样,成功的印刷商不只是简单的销售印刷。
他们与其买家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使得他们成为客户的印刷方案的供货商。
量身定制客户的产品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印刷商们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不管什幺时候,只要需要印刷,印刷买家就会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