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切外接球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38.27 KB
- 文档页数:6
空间球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在几何学中,空间球体是一个三维的球形体,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问题。
其中,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是一种经典的几何学问题。
外接球问题给定一个空间球体,外接球问题是要找到能够刚好包围该球体的最小球体,即外接球。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寻找球心和半径来解决。
外接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外接球的球心与原球体的球心在同一直线上;2. 外接球的球心到原球体表面的任意一点的距离等于外接球的半径;3. 外接球的半径最小。
解决外接球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外接球的球心和半径的数学表达式。
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推导和几何推理来得到。
内切球问题内切球问题是要找到能够刚好被该空间球体包围的最大球体,即内切球。
与外接球问题类似,解决内切球问题也需要找到内切球的球心和半径的数学表达式。
内切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内切球的球心与原球体的球心在同一直线上;2. 内切球的球心到原球体表面的任意一点的距离等于内切球的半径;3. 内切球的半径最大。
解决内切球问题的方法和外接球问题类似,需要进行几何推导和推理。
应用和意义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学和建筑学中,解决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可以帮助设计具有最佳空间利用和结构稳定性的建筑物和零件。
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几何学中,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是渲染和碰撞检测等算法的基础。
此外,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还与球体的包络问题和球体堆积问题等相关。
总结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是空间球体的经典几何学问题。
通过寻找最小外接球和最大内切球的球心和半径,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在工程学、建筑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总结归纳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总结归纳在几何学中,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时也被广泛运用在物理学、工程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对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基础概念到应用实例,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主题。
一、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定义1. 外接球外接球是指一个球与给定的多边形的所有顶点相切于球面的情况。
在数学中,外接球常常与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相关联,其特点是与多边形的各个顶点相切,并且球心通常位于多边形的某个重要位置。
2. 内切球内切球则是指一个球完全被给定的多边形所包围,且球与多边形的边界相切。
在实际应用中,内切球往往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多边形所包围的空间,因此在工程设计和优化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接球和内切球的性质1. 外接球的性质外接球的半径通常与多边形的边或者角有着特定的关系。
以三角形为例,外接圆的半径等于三角形三条边的乘积除以其周长的两倍。
这一性质在计算三角形的外接圆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
2. 内切球的性质内切球的半径与多边形的边界有着紧密的联系。
以正方形为例,内切圆的半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
这一性质在优化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帮助设计者最大化地利用空间,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
三、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应用1. 工程设计外接球和内切球在工程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内切球可以帮助设计者合理利用建筑空间,提高使用效率;在机械设计中,外接球则可以帮助设计者确定零部件的匹配度和适用性。
2. 计算机科学外接球和内切球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外接球和内切球经常被用来描述物体的外形和几何特征,同时也可以用于物体的碰撞检测和三维建模。
个人观点和总结外接球和内切球作为一个基础的数学概念,在几何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定义、性质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拓展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八个超强模型——彻底解决立体几何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摘要本文介绍了八个超强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彻底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
每个模型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地求解球的外接和内切问题,为立体几何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引言在立体几何中,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是非常常见的问题。
求解这些问题通常需要借助一些数学模型和方法。
本文介绍了八个超强模型,这些模型在解决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方面表现出色。
模型一:球心法线模型该模型基于球的法线方程,通过求解法线方程的交点来得到球心坐标。
利用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求解外接球和内切球的球心坐标。
模型二:点坐标向量模型该模型利用点的坐标向量来表示球心坐标,通过计算坐标向量的运算得到球心坐标。
该模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球体,求解效果良好。
模型三:坐标平移模型该模型基于坐标平移的概念,通过平移球心坐标来求解外接球和内切球的球心坐标。
该模型简单易懂,适用于多种立体几何结构。
模型四:线段接触模型该模型利用线段的接触点来求解外接球和内切球的球心坐标。
通过求解线段接触点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球心坐标。
该模型适用于特定的立体几何结构。
模型五:平面交线模型该模型基于平面交线的概念,通过求解平面交线的方程来得到球心坐标。
该模型对于立体几何结构较复杂的情况下求解效果较好。
模型六:圆心半径模型该模型通过求解球的圆心和半径来得到球心坐标。
该模型适用于已知球的圆心和半径的情况下求解。
模型七:曲线拟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曲线进行拟合来得到球心坐标。
该模型适用于曲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求解。
模型八:图像处理模型该模型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来得到球心坐标。
通过处理球体的图像,可以得到球心坐标。
该模型适用于图像处理技术较为成熟的情况下求解。
结论本文介绍了八个超强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彻底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
每个模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地求解球的外接和内切问题。
这些模型为立体几何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问题目录一、必备秘籍二、典型题型题型一:内切球等体积法题型二:内切球独立截面法题型三:外接球公式法题型四:外接球补型法题型五:外接球单面定球心法题型六:外接球双面定球心法三、专项训练一、必备秘籍1.球与多面体的接、切定义1;若一个多面体的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称这个多面体是这个球的内接多面体,这个球是多面体的外接球。
定义2;若一个多面体的各面都与一个球的球面相切,则称这个多面体是这个球的外切多面体,这个球是多面体的内切球。
类型一球的内切问题(等体积法)例如:在四棱锥P-ABCD中,内切球为球O,求球半径r.方法如下:V P-ABCD=V O-ABCD+V O-PBC+V O-PCD+V O-PAD+V O-PAB即:V P-ABCD=13S ABCD⋅r+13S PBC⋅r+13S PCD⋅r+13S PAD⋅r+13S PAB⋅r,可求出r.类型二球的外接问题1、公式法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其体对角线的中点2、补形法(补长方体或正方体)①墙角模型(三条线两个垂直)题设:三条棱两两垂直(重点考察三视图)②对棱相等模型(补形为长方体)题设:三棱锥(即四面体)中,已知三组对棱分别相等,求外接球半径(AB=CD,AD=BC,AC=BD) 3、单面定球心法(定+算)步骤:①定一个面外接圆圆心:选中一个面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选中底面ΔABC,确定其外接圆圆心O1(正三角形外心就是中心,直角三角形外心在斜边中点上,普通三角形用正弦定理定外心2r=asin A);②过外心O1做(找)底面ΔABC的垂线,如图中PO1⊥面ABC,则球心一定在直线(注意不一定在线段PO1上)PO1上;③计算求半径R:在直线PO1上任取一点O如图:则OP=OA=R,利用公式OA2=O1A2+OO12可计算出球半径R.4、双面定球心法(两次单面定球心)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①选定底面ΔABC,定ΔABC外接圆圆心O1②选定面ΔPAB,定ΔPAB外接圆圆心O2③分别过O1做面ABC的垂线,和O2做面PAB的垂线,两垂线交点即为外接球球心O.二、典型题型题型一:内切球等体积法1(22·23·全国·专题练习)正三棱锥P-ABC的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则该正三棱锥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A.1:3B.1:3+3C.3+1 :3D.3-1 :32(22·23下·朔州·阶段练习)正四面体的内切球、棱切球(与各条棱均相切的球)及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3(23·24上·萍乡·期末)已知球O 是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的内切球,AB 为球O 的一条直径,点P 为正四面体表面上的一个动点,则PA ⋅PB的取值范围为.4(22·23上·张家口·期中)球O 为正四面体ABCD 的内切球,AB =4,PQ 是球O 的直径,点M 在正四面体ABCD 的表面运动,则MP ⋅MQ的最大值为.5(22·23上·河南·阶段练习)已知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2,球O 内切于正四面体ABCD ,E ,F 是球O 上关于球心O 对称的两个点,则AE ⋅BF的最大值为.6(22·23上·扬州·期中)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且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现有一“阳马”的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垂直于底面的侧棱长为4,则该“阳马”的内切球表面积为,内切球的球心和外接球的球心之间的距离为.题型二:内切球独立截面法1(23·24上·淮安·开学考试)球M 是圆锥SO 的内切球,若球M 的半径为1,则圆锥SO 体积的最小值为()A.43π B.423π C.83π D.4π2(22·23下·咸宁·期末)已知球O 内切于圆台(即球与该圆台的上、下底面以及侧面均相切),且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r 1:r 2=2:3,则圆台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为()A.32B.1912C.2D.1963(22·23·全国·专题练习)若圆锥的内切球(球面与圆锥的侧面以及底面都相切)的半径为1,当该圆锥体积取最小值时,该圆锥体积与其内切球体积比为.4(23·24上·佛山·开学考试)若圆锥的内切球(球面与圆锥的侧面以及底面都相切)的体积为4π3,当该圆锥体积取最小值时,该圆锥的表面积为.5(22·23下·成都·阶段练习)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42,则该圆锥的内切球表面积为.题型三:外接球公式法1(16·17·全国·单元测试)若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3,4,5,则该长方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50πB.100πC.150πD.200π2(22·23·全国·专题练习)设球O 是棱长为4的正方体的外接球,过该正方体的棱的中点作球O 的截面,则最小截面的面积为()A.3πB.4πC.5πD.6π3(14·15上·佛山·阶段练习)正方体的外接球(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面上)与其内切球(正方体的六个面都与球相切)的体积之比是.题型四:外接球补型法1(23·24上·成都·开学考试)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2,PA ⊥PB ,PA ⊥PC ,PB ⊥PC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43πB.12πC.48πD.323π2(22·23下·揭阳·期中)在三棱锥S -ABC 中,SA =BC =5,SB =AC =41,SC =AB =34,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是()A.50πB.100πC.150πD.200π3(23·24上·成都·开学考试)已知四面体ABCD 满足AB =CD =3,AD =BC =5,AC =BD =2,且该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2πB.6πC.6π11D.4π4(22·23下·黔西·阶段练习)正三棱锥P -ABC 的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则该正三棱锥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5(22·23下·黔西·期中)如图,已知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B ⊥PC ,PC ⊥PA ,且PA =2PB =2PC =2,求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是.题型五:外接球单面定球心法1(23·24上·汉中·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PA =6,BC =3,∠CAB =π6,O为△ABC 外接圆的圆心,O 为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球心,OQ ⊥PA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O 的表面积为.2(23·24上·秦皇岛·开学考试)三棱锥P-ABC中,AB⊥BC,P在底面的射影O为△ABC的内心,若AB=4,BC=3,PO=5,则四面体PABC的外接球表面积为.3(22·23下·石家庄·阶段练习)已知球O是正四面体P-ABC的外接球,E为棱PA的中点,F是棱PB上的一点,且FC=2EF,则球O与四面体P-EFC的体积比为.4(22·23下·淄博·期末)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矩形,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平面PAD⊥平面ABCD,其中AD=2,AB=3,则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表面积为.题型六:外接球双面定球心法1(22·23上·抚州·期中)已知菱形ABCD的各边长为2,∠D=60°.如图所示,将△ACD沿AC折起,使得点D到达点S的位置,连接SB,得到三棱锥S-ABC,此时SB=3.若E是线段SA的中点,点F在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上运动,且始终保持EF⊥AC则点F的轨迹的面积为.2(22·23·赣州·模拟预测)如图,正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其中AB=4,把△ADE沿着DE翻折至△A DE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 -BCED,则当四棱锥A -BCED的体积最大时,四棱锥A -BCED外接球的球心到平面A BC的距离为.3(22·23下·湖南·期末)为加强学生对平面图形翻折到空间图形的认识,某数学老师充分利用习题素材开展活动,现有一个求外接球表面积的问题,活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如图(一)所示的四边形PABC中,AB=BC=2,PA=PC,∠ABC=60°,PA⊥PC.第二步:以AC为折痕将△PAC折起,得到三棱锥P-ABC,如图(二).第三步:折成的二面角P-AC-B的大小为120°,则活动结束后计算得到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三、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22·23下·河南·模拟预测)已知直六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2,且其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16πB.20πC.24πD.25π2(22·23下·宁德·期中)正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半径为2,过棱AB作该球的截面,则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为()A.2π3B.4π3C.8π3D.3π3(23·24上·河北·开学考试)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是3,4,5,且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这个球的体积是()A.12523π B.1252π C.50π D.125π4(22·23下·临夏·期末)已知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83,侧棱PA⊥底面ABCD,且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12πB.8πC.4πD.2π5(23·24上·广东·阶段练习)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将△AED,△BEF,△DCF分别沿DE,EF,DF折起,使得A,B,C三点重合于点A ,若三棱锥A -EFD的所有顶点均在球O的球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A.2πB.3πC.6πD.8π6(23·24上·安徽·开学考试)在封闭的等边圆锥(轴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内放入一个球,若球的最大半径为1,则该圆锥的体积为()A.3πB.6πC.9πD.12π7(23·24上·莆田·阶段练习)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23的正三角形,PA=4,PA⊥AB,D为BC中点且PD=5,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16πB.32πC.48πD.64π8(22·23·九江·一模)三棱锥A-BCD中,△ABD与△BCD均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平面ABD ⊥平面BCD,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8π3B.20π3C.8πD.20π二、填空题9(23·24·柳州·模拟预测)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23,轴截面为正三角形,则该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10(22·23·唐山·二模)已知某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圆周在同一球的球面上,且圆台上底面半径为1,下底面半径为2,轴截面的面积为3,则该圆台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1(22·23·大同·模拟预测)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鳌臑.在鳌臑P-ABC中,PA⊥平面ABC,PA=4,AB=BC=2,鳌臑P-ABC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12(23·24上·辽宁·阶段练习)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8π,则该圆锥的内切球的体积为.13(23·24上·成都·阶段练习)已知三棱锥S-ABC底面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平面SAB⊥底面ABC,SA=SB=2,则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4(23·24上·遂宁·阶段练习)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六个顶点在球O1上,又球O2与此三棱柱的5个面都相切,则球O1与球O2的表面积之比为.15(22·23下·赣州·阶段练习)已知圆锥的内切球半径为1,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恰好为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外接内切球问题
一、外接球的问题
简单多面体外接球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难点和重要的考点,此类问题实质是解决球的半径尺或确定球心0的位置问题,其中球心的确定是关键.
(一)由球的定义确定球心
在空间,如果一个定点与一个简单多面体的所有顶点的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定点就是该简单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
由上述性质,可以得到确定简单多面体外接球的球心的如下结论.
结论1: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其体对角线的中点.
结论2:正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是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的中点.
结论3: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是上下底面三角形外心的连线的中点.
结论4:正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其高上,具体位置可通过计算找到.
结论5:若棱锥的顶点可构成共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则公共斜边的中点就是其外接球的球心.
(二)构造正方体或长方体确定球心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是在其体对角线的中点处.以下是常见的、基本的几何体补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1:正四面体、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正三棱锥、四个面都是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都分别可构造正方体.
途径2:同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两两垂直的四面体、相对的棱相等的三棱锥都分别可构造长方体和正方体.
途径3:若已知棱锥含有线面垂直关系,则可将棱锥补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途径4: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则可将三棱锥补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三)由性质确定球心
利用球心O与截面圆圆心O1的连线垂直于截面圆及球心O与弦中点的连线垂直于弦的性质,确定球心.
二、内切球问题
若一个多面体的各面都与一个球的球面相切,则称这个多面体是这个球的外切多面体,这个球是这个多面体的内切球。
1、内切球球心到多面体各面的距离均相等,外接球球心到多面体各顶点的距离均相等。
2、正多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球心重合。
3、正棱锥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球心都在高线上,但不重合。
4、基本方法:构造三角形利用相似比和勾股定理。
5、体积分割是求内切球半径的通用做法。
【方法技巧】
1.涉及球与棱柱、棱锥的切、接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或线作截面,把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
2.若球面上四点P、A、B、C构成的线段PA、PB、PC两两垂直,且PA=a,PB=b,PC=c,则4R2 =a2 +b2 +c2 (R为球半径).可采用“补形”法,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外接球去处理.
3.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
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
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