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语文+PDF版
- 格式:pdf
- 大小:15.35 KB
- 文档页数:3
2018学年度余姚中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一学期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胚.胎(pēi)创.痕(chuāng)强.颜(qiáng)长歌当.哭(dàng) B.龟.裂(jūn)筵.席(yán)骄横.(héng)更.相为命(gēng) C.粗犷.(guǎng)纤.维(xiān)挨.打(ái)殒.身不恤(yǔn) D.菲.薄(fēi)汲.取(jí)坳.堂(ào)恰如其分.(fè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极报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是有些不相识的。
B.我国幅原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特产。
适应风土,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传统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C.母亲骄傲,腹部的妊娠纹象征孕育和新生;遇害者脖颈上可疑的道道抓痕、身体上深浅不一的刀伤,组成罪孽的恐怖条痕。
D.在这充满“装修”、“装饰”的年代,一种振撼自脚踵而起。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梅花鹿群走过,就像一座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
B.所选野生植物包括:水生的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慈姑等,湿生和中生植物包括芦苇、象草、白茅和其他茅草、苦苡等。
C.而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
D.生物学家第一次从整个基因组的规模去认识、研究一个物种或者多个物种(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全部基因,而不是大家分头一个一个去发现、研究自己“喜欢”的基因。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科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3为2分,其余每个选择题为3分)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bǐng)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xiǔ),始终前赴后继B.教育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谐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在于浑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bēi)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C.“抢跑式”校外培训班暄宾夺主,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héng),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钩连,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D.中国在外交斡.(wō)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
不少短视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为用户推送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内容。
[曱】正因这种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有人感叹,“短视频就像毒药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乙]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子互联网风潮不会“无感”,由此对短视频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就可能在一次次“短暂的....,如果不加甄别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
[丙]音年风华正茂,理应让音春闪耀“奋斗”“奉献”“担当”的明媚亮色,理应培养“健康的心”,塑造“大写的人”,在人生紧要处“跑”起夹。
感受新鲜事物并进行适度娱乐,固然..无可厚非;但最起码,应保持清醒克制,明辨是非黑白,培养高雅格调,不能受到网络负能量的浸染..侵蚀,不能让“短暂的视觉冲击”造成观念的错位和信念的动摇。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测试卷本试题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两局部.共10页.测试结束后,将做题卡和Ⅱ卷做题纸一并交回.本试卷共15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考前须知:1.答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测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做题卡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做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21分,每题3〕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廉价..〔biàn〕韶.光〔sháo〕笑靥.〔yè〕枕藉.〔jiè〕B.殉.葬〔xún〕连累.〔lěi〕模.样〔mó〕盥.洗〔guàn〕C.央浼.〔měi〕偏裨.〔bì〕骨.头〔gú〕铁钳.〔qián〕D.咆哮.〔xiào〕坟茔.〔yíng〕军阀.〔fà〕埋.怨〔mái〕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痴狂脉膊日簿西山杯盘狼藉B. 斋诫杜撰顾盼神飞委屈求全C. 喝采炭火举按齐眉不经之谈D. 饿莩暮霭蜗角虚名彤云密布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一般而言,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多了.②明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杨升庵在新都桂湖“沿堤遍栽桂树〞,精心培植,兴建园林,桂湖名扬天下.③有些人认为,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是市场化改革惹的祸.其实, 问题出在市场化, 出在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不完善.A. 淡薄至此不仅/并且B. 淡薄自此与其说/不如说C.淡泊自此不仅/并且D.淡泊至此与其说/不如说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去保持和发扬,可为什么作为道德行为准那么之一的扶.老携幼...至今还没能成为某些人的自觉行为呢?B.李老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有意思的是,在韩晓鹏夺冠后,一位领导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不小心把韩晓鹏说成了李小鹏,令大家忍俊不禁.....D.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途.5.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老师说:“古人云:‘兼听那么明,偏听那么暗’.全班四、五十人的意见,你最好都听一听,搞清楚大多数人到底赞成什么.〞B.教育部部长乔治·郎伯诺及夫人,恭请路瓦栽先生与夫人于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光临教育部礼堂,参加夜会.C.我只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批评家来帮我分析:哪几步迈得不对,怎样才能进步更快而不至于走过多的弯路?D.〔鲁侍萍〕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6.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除了向这个地区的农民们学习、访问和进行实地考察之外,还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和文学史资料.B.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政府应该如何处理突发社会事件以及商界应该承当哪些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C.随着副食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餐饮水平的日益提升,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多,并向中青年伸出了魔爪.D.我们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和儒家经典伦理的作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7. 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B.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他师承著名作家福楼拜,以?羊脂球?闻名,?项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C.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局部组成.曲词即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那么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D.宋朝的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罕有的多方面取得成就的大家.他虽极有才华,但却命途多舛,屡遭贬谪.?赤壁赋?就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创作的.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8-10题.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谈即声名缺乏慕企,缺乏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谈,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那么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假设沉吟不去,将致大困.〞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假设.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注]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节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七?〕[注]阿谁:即“何人〞.8.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今因.此会,便可执之飞霜六月因.邹衍B.亲待亚于.诸葛亮寄蜉蝣于.天地C.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D.先主寻.悔,请还寻.蒙国恩,除臣洗马9.以下六句话,全部表现庞统识见过人的一组是①清雅有知人鉴②不美其谈即声名缺乏慕企③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④计必乘轻骑来见⑤假设沉吟不去,将致大困⑥君臣俱失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⑤⑥D.③④⑥10.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庞统认为“欲兴风俗,长道业〞,就应乐于帮助提升别人的声望,即使夸大其词也是可以的.B.鲁肃和诸葛亮都认为庞统有过人的才干,刘备应当委之以重任,使之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时机.C.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时,庞统为刘备献了三条计,要刘备尽快夺得益州,才能立足天下,刘备采用了他的中计.D.刘备在涪城,大摆庆功宴饮酒奏乐,庞统认为把攻打别人的国家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不是“仁者之兵〞的作为,因而触怒了刘备.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20分〕说明:Ⅱ卷答案请写在做题纸上.三、〔23分〕11.把古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统弱冠往见徽,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土之冠冕,由是渐显.〔5分〕〔2〕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5分〕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传统节日时单独滞留他乡的孤苦之情,这个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能表达这一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2分〕〔2〕结合一、二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的.〔3分〕〔3〕全诗充满了凄凉之意,但作者为何用了一个“笑〞字?请作具体分析.〔3分〕13.补写出以下名句中的空缺局部.〔任选一题,5分〕①愿陛下,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关汉卿?窦娥冤?〕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心较比干多一窍, .〔曹雪芹?红楼梦?〕四、〔2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4-17题智慧的美丽那天晚上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里,我就有些感动,主持人王小丫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由于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及时寄回家.要实现这三个家庭梦想,必须全部答对12道题,谈何容易!当主持人问他,有把握吗?他笑着应道,当然.神情是那样的轻松、自信!还好,开始几道题很顺利,看来他真挺有实力的.可是,答到第6题时他就卡壳了,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由于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说,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道问题而他不会.做题依然在继续,气氛也越来越紧张.答到最后一题时,我的手心里已是一把的汗,心也快跳出来了.我想,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关爱,现场的观众和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定都像我一样默默为他加油,盼着他能实现梦想!最后一题出来了,是有关水资源的,答案六选一,又偏又难.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似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一样.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 接通了,王小丫提醒他抓紧时间,由于连念题在内只有短短的30秒钟!他沉默了一会儿,好似努力地镇定自己,然后不紧不慢地问妹妹:“妹妹,你想爸爸和妈妈吗?〞“想呀,当然想!〞妹妹急迫地说.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说这没边没沿的话?难道他要放弃这最后的冲刺吗?真急人!真气人!“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又是那不紧不慢的声音.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说:“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这时30秒的时间也到了.天啊,我一下子全明白了,这道题的答案他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借这个听听妹妹的声音,只是想早一点儿同自己亲爱的妹妹分享成功的喜悦!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的超常冷静.果然他答对了!整个现场顿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我还看到不少人泪流满目,包括他的父母.王小丫也难掩自己的冲动:“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选手.〞是的,从来没有谁取得这样的成功,从来没有谁给人们如此之大的喜悦和震撼!我一直以为只是“情〞是美丽动人的,比方爱情、亲情、友情.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动人!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的晚上,轻舞飞扬.〔2〕“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能够感动“我〞的主要原因是指什么?〔不超过30字,4分〕15.当现场观众帮助他答对了第6题时,“他〞为什么沮丧?可以看出“他〞个性的哪一个侧面?〔不超过40字,4分〕16.“他〞答复最后一道题的片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高潮局部.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这局部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5分〕五、〔15分〕18.根据下面提供语境和要求,写一句转述的话.〔5分〕甲乙丙三个女孩一起去旅游,照相.丙长得漂亮,就是脖子短了一点.一次,甲给丙照相的时候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更显得缩脖子了,不如平拍好.〞丙听到乙的嘀咕很敏感,找个时机悄悄问甲:“她刚刚说我什么?〞如果你是甲,你会怎样答复呢?19.某市政府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开展,方案在市区某地开发建设一处教师住宅小区.房地产公司特意请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为新的住宅小区命名.老师将该小区命名为“易安广厦苑〞.请你说说“易安广厦〞蕴含了哪些方面的意义,请说出三点.〔6分〕答:①②③2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段内容和谐的排比句.〔4分〕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空虚和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熟悉,你就会发现崇高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受巍峨;〔1〕;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感受激越;〔2〕;它甚至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平凡而伟大.六、作文〔60分〕21. 阅读下边所给的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美国加州的一家小厂,专门生产各种汤匙,经理是一名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汤匙一直销路不好.一天,这位年轻人正在街上行走,忽然,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这位妇女正在用小匙给婴儿喂汤.她一边向汤匙吹气,一边不断地用舌头试汤的温度,直到汤的温度适宜了,才让婴儿喝下.看到这一情形,年轻人心里有了主意.他把温度计装在汤匙上,开发出了“温度匙〞,非常适合母亲喂婴儿用.果然,年轻人生产的汤匙销路很好.细微之处表达出人文关心,注重细节方便了他人,也赢得了市场.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同样要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请以“注重细节〞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一、〔21分,每题3〕1. A (B殉xùn模mú样 C偏裨pí骨gǔ D 阀fá埋〔mán怨)2. D〔A脉搏日薄西山 B斋戒委曲求全 C喝彩举案齐眉〕3.B4.C〔A“扶老携幼〞指民众成群结队而行.可改为“尊老爱幼〞.B贬词褒用,“陈陈相因〞意为沿袭旧的方法,毫无长进.D“师出无名〞指出兵、做事无理由.〕5.D〔A第一个句号应放在单引号内,“四、五十人〞中的顿号去掉.B破折号去掉,“星期一〞用括号括起来.C问号改句号.〕6.B〔A“向……农民们……访问……实地考察〞不搭配.C“糖尿病患者……伸出魔爪〞逻辑不通.D“德育教育〞重复,去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儒家经典伦理〞为包含关系,并列不当.〕7. A〔汤显祖、孔尚任非元朝人,其作品应归入“明清传奇〞之内.〕二、〔9分,每题3分〕8.D〔均为“不久〞义〕9.B〔①是司马徽有知人之明⑥表达庞统机变〕10.C〔张冠李戴,这是庞统第二次献计,不是在涪城相会前后提出的.〕三、〔23分〕11.〔10分〕〔1〕庞统成人〔二十岁〕时前往拜访司马徽,两人一起从白天直谈到夜晚.司马徽对庞统的才识感到十分惊异,说庞统称得上是南州士子中首屈一指的人才,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传扬开去.〔5分〕〔2〕将军您〔在〕没到达〔杨、高所守关隘〕之前,先派人去告诉他们,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军救援,同时令〔我军将士〕整理行装,外表上装作要撤回〔荆州〕的样子.〔5分〕12.〔1〕除夕〔大年夜、春节〕一年将尽夜明日又逢春〔答出一句即可〕〔2分〕〔2〕“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作者通过一个设问句,引出了自己年夜独宿旅馆,只有与孤灯相伴的凄苦境遇,表达了作者孤苦冷落的心情.〔3分〕〔3〕笑,是苦笑的意思.蕴含了作者对自己孤苦境遇的无奈,是含着辛酸眼泪的自嘲的笑.〔3分〕13.〔5分〕①矜悯愚诚听臣微志生当陨首一蓑烟雨任平生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②耳得之而为声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不畏浮云遮望眼病如西子胜三分四、〔22分〕14.〔共8分〕〔1〕领起全文,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和结尾照应,浑然一体.〔4分〕〔2〕一是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关爱,二是他超常的冷静和智慧.〔4分〕15.〔共4分〕他觉得很不好意思,那么多人都会而他不会;冷静,不得意忘形,勇于反省自己.〔每问2分〕16.〔共5分〕主要是侧面衬托〔反衬〕.〔2分〕这局部写了“我〞的紧张心情〔心理描写〕;〔1分〕写了主持人的提醒,冲动的言辞;〔1分〕写包括“他〞父母在内的观众的紧张、冲动.〔1分〕文章以此突出“他〞的冷静和聪明的性格特点.17.〔共5分〕不仅仅是实现了家庭梦想,〔2分〕他还以品质、亲情和智慧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和震撼.〔3分〕五、〔15分〕18.〔5分〕她说换个角度拍更能表现你的美.19.〔6分〕①价格廉价,容易..名句“审容膝之....;③可联想到陶潜......;②居住平安..,安居乐业..安家易安.....,让人顿生好感;⑤“广厦〞..〞,叫人知足常乐;④“易安〞是词坛女杰李清照的号让人想到杜甫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眼前浮现楼房座座的美景.〔每答出1点2分〕20.〔4分〕注意抓住“崇高〞的特点展开,如: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感受广阔;它可能是一篇豪放词,让你感受旷达.〔每答对一句2分〕六、作文〔60分〕略。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
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
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
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
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
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
”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
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
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
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
国外其他研究团队也在致力于研究自己的鸟鸣识别算法,尤其是那些能够识别不同鸟类物种的算法。
斯托和他的同事正在测试名为Warblr的应用程序,在最佳状态下,Warblr进行鸟类识别的准确度可以高达95%,该数据已经得到巴西一家鸟类鉴定组织的认证。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 (I)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
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命题: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基础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逶迤(wēi) 盘踞(jù) 鹰隼(sǔn) 长歌当哭(dāng) B.泪(yùn) 疱疹(pào) 笑靥(yè)? 莞尔而笑(wǎn) C.妊娠(shēn) 险衅(xìn) 浸渍(zì) 菲(fěi)薄 D.鼓(yì) 槲寄生(hú) 桀骜(ào) 乳媪(yùn)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营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B.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C.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
D.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 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
【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负责照顾她饮食起居的贴身随从 相当可疑,但就 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名随从却匆忙地出逃了。
②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即使资历浅一些,也不应 自己的观点。
隐讳隐晦隐晦隐讳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举办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也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 ______。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一、单选题 1.若复数3i()12ia z a +=∈+R 实部与虚部相等,则a 的值等于 A .-1 B .3C .-9D .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3i 12ia z +=+,又因为3i()12ia z a +=∈+R 的实部与虚部相等, 所以,故.【考点】复数的运算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概念及除法运算的方法,属基础题. 2.曲线2122y x x =-在点31,2⎛⎫-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A .135︒-B .45°C .45︒-D .135°【答案】D【解析】对函数进行求导得2y x '=-,再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得切线的斜率,即可得到倾斜角. 【详解】Q 2122y x x =-, 2y x '∴=-, 1|121x y ='∴=-=-,即曲线2122y x x =-在点3(1,)2-处切线的斜率为1-,故曲线2122y x x =-在点3(1,)2-处切线的倾斜角为135︒,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几何意义求切线的倾斜角,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3.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 A .()cos sin x x '= B .()1ln 2x x'= C .()333log xx e '= D .()22x x x e xe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运算法则对给出的四种运算逐一验证,即可得到正确答案.详解:()'cos sin x x =-,A 不正确;()'11ln222x x x=⨯= ,B 正确;()'33ln3x x =,C 不正确;()'222xxx x e xex e =+,D 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运算法以及简单的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属于基础题.4.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把()a b c +与log ()a x y +类比,则有:log ()log log a a a x y x y +=+B .把()a b c +与sin()x y +类比,则有:sin()sin sin x y x y +=+C .把()n ab 与()n x y +类比,则有:()n n n x y x y +=+D .把()a b c ++与()xy z 类比,则有:()()xy z x yz = 【答案】D【解析】利用对数运算法则、和角的正弦公式、乘方运算、乘法的结合率,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对A ,根据对数运算法则,可得log log log a a a xy x y =+,故A 不正确; 对B ,利用和角的正弦公式,sin()sin cos cos sin x y x y x y +=+,故B 不正确; 对C ,令1,2x y n ===,左边为4,右边为2,等式显然不成立,故C 不正确; 对D ,利用乘法的结合律,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类比推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答案】B【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变换为“一个都没有”,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 反设是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证法的概念,注意逻辑用语的否定,属于基础题.6.已知函数()y x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下面四个图象中,()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分1x <-,10x -<<,01x <<,1x >,四种情况讨论()f x 的单调性. 【详解】根据图象:当()1,0x f x '<->,所以()f x 递增, 当()10,0x f x '-<<<,所以()f x 递减, 当()01,0x f x '<<<,所以()f x 递减, 当()1,0x f x '>>,所以()f x 递增,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与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理解辨析的能力,属于常考题.7.已知函数()sin ()f x a x x a R =-∈,则下列错误..的是( ) A .无论a 取何值()f x 必有零点 B .无论a 取何值()f x 在R 上单调递减 C .无论a 取何值()f x 的值域为R D .无论R 取何值()f x 图像必关于原点对称 【答案】B【解析】根据(0)0f =知函数有零点,判断A 正确;根据11a -剟时()0f x '<,()f x 单调递减,否则,()f x 单调增函数,判断B 错误;根据()f x 是奇函数,且()f x 在R 上是单调函数,判断C 正确;根据()f x 是定义域R 上的奇函数,判断D 正确. 【详解】对A ,函数()sin ()f x a x x a R =-∈,且(0)0f =,∴无论a 取何值()f x 必有零点,故A 结论正确;对B ,()cos 1f x a x '=-,当11a -剟时()0f x '<,()f x 在R 上单调递减,否则,()f x 可能是单调增函数,故B 结论错误;对C ,Q ()f x 的定义域为R ,且当x →+∞时,()f x →-∞;当x →-∞时,()f x →+∞()f x 值域是R ,故C 结论正确;对D ,()sin f x a x x =-的定义域是R ,且()()f x f x -=-,()f x ∴是定义域R 上的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D 结论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考查函数的零点以及单调性和值域应用问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8.桌面上有3枚正面朝上的硬币,如果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2枚硬币,那么无论怎么翻转( )A .都不可能使3枚全部正面朝上B .可能使其中2枚正面朝上,1枚反面朝上C .都不可能使3枚全部反面朝上D .都不可能使其中1枚正面朝上,2枚反面朝上 【答案】C【解析】先推理出正确答案,再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对错误选项可举反例说明即可.对A ,对两枚硬币连续翻转2次,能使3枚全部正面朝上,故A 错误;对B ,如果能1枚反面朝上,则就有可能3枚全部反面朝上,利用C 选项的证明,发现此种情况不可能,故B 错误;对C ,假设经过若干次翻转可以使硬币全部反面向上,由于每枚硬币从正面朝上变为反面朝上,都需要翻转奇数次,所以3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时,需要翻转(3×奇数)次,即要翻转奇数次,但由于每次用双手同时翻转2枚硬币,3枚硬币被翻转的次数只能是2的倍数,即偶数次,这个矛盾说明假设错误,所以原结论成立.故C 正确; 对D ,只要翻转一次,就可实现两枚反面朝上,一枚正面朝上,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合情推理和反证法的运用,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9.已知,(0,)a b e ∈,且a b <,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ln ln a b b a < B .ln ln a b b a > C .ln ln a a b b > D .ln ln a a b b <【答案】B 【解析】设ln ()xf x x=,则21ln ()x f x x -'=,在(0,)e 上()0f x '>,()f x 单调递增,所以()()f a f b <,即ln ln ,ln ln a bb a a b a b<<,A 不正确;设()ln ,g x x x =则()1ln g x x '=+,当1(0,)x e ∈时,()0,()g x g x '<单调递减,当1(,)x e e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C,D 均不正确,选B.点睛:利用导数比较不等式大小,实质是利用导数研究对应函数单调性,而对应函数需要构造. 构造辅助函数常根据导数法则进行:如()()f x f x '<构造()()x f x g x e=,()()0f x f x '+<构造()()x g x e f x =,()()xf x f x '<构造()()f x g x x=,()()0xf x f x '+<构造()()g x xf x =等10.已知函数()()23xf x x e =-,若关于x 的方程()()22120f x mf x e--=的不同实数根的个数为n ,则n 的所有可能值为( ) A .3B .1或3C .3或5D .1或3或5【解析】由题可知f′(x )=(x+3)(x ﹣1)e x ,由e x >0可知f (x )在(﹣∞,﹣3)和(1,+∞)上单调递增,在(﹣3,1)上单调递减.令f (x )=t ,则方程必有两根t 1,t 2(t 1<t 2)且12212t t e=-注意到f (﹣3)=6e ﹣3,f (1)=﹣2e ,此时恰有t 1=﹣2e ,236t e =,满足题意. ①当t 1=﹣2e 时,有236t e =, 此时f (x )=t 1有1个根,此时f (x )=t 2时有2个根; ②当t 1<﹣2e 时,必有2360,t e ⎛⎫∈ ⎪⎝⎭, 此时f (x )=t 1有0个根,此时f (x )=t 2时有3个根; ③当﹣2e <t 1<0时,必有t 2>6e ﹣3,此时f (x )=t 1有2个根,此时f (x )=t 2时有1个根; 综上所述,对任意的m ,关于x 的方程f 2(x )﹣mf (x )﹣212e =0均有3个不同实数根, 故选:A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复合函数方程的根的问题,一般对于这种题目,先是设内层函数为t ,抽象出外层函数,先找到外层对应几个t ,再找到一个t 对应几个根,从而求得最终函数的零点个数。
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媒介、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短信、微博、微信为主要载体的传播手段逐渐普及,衍生出了微文学这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微文学已成为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联结点,体现出了古老艺术眼光与崭新媒介载体的完美统一,使文学探寻到了应对繁复技术变迁的有力方式。
微文学的产生从一开始就以技术为约束条件,这些客观的技术约束有效提高了大众获取的便利度,适应了当代人的快餐式阅读的需要,易被公众所接受和广泛传播,使微文学发展具备了庞大的读者基础。
同样,基于技术上对“微”的要求,微文学在内容表达上也随之转变适应,改变了普通文学作品文字繁复、结构宏大的写作风格,产生出了迥异于传统的文学特质。
微文学特别强调“炼字”,强调言简而意浓。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成为微文学作品的发布者,这使文学摆脱了传统出版的资金、机制等困扰,进入到了“自媒体”时代。
同时,微文学的作者在写作时要考虑自身的格调在过往和未来的延续,大量关注者、转发者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自我检阅,避免肆意、无聊的低层次内容的发布,使光亮的、向上的主题始终占据着微文学叙事的主角。
微文学体量的“微”很容易造成思考的浅薄和言说的局限,不能很好的表达深刻的思想。
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微”却又有效的克服了这种“浅言说”的缺陷,作为微文学载体出现的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的便捷、多样,以及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微文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炫目化的技术方式实现内容的“深表达”,甚至在表达上还拓展出了微电影、微图文等子类。
除此之外,微文学在技术上所具有的随时发布性和内容来源广泛性,使它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单向叙事,具备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而这种真实的现实一旦呈现,在一定意义上就比刻意创作的小说更深刻、更震撼,从而具备了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其中作文60分。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栖.息(qī) 札.记(zhá) 戏谑.(xuè) 呱.呱坠地(guā)B.栏楯.(shǔn) 胚.胎(pēi) 毋.宁(wú) 除臣洗马(xiǎn)C.笑靥.(yǎn) 纤.维(xiān) 摭.拾(zhí) 悄.无声息(qiǎo)D.谂.知(shěn) 渲.染(xuàn) 缂.丝(gé) 门衰祚薄(zuó)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
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畏的庖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B.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烦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C.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D.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岗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
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______。
②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岗工人得到合理的。
③然而这样的结论,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④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这次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2019余姚中学高二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动进,狂猖中和;)张,遒劲(jìngA.杨太辛教授将浙东的人文精神归结为血气偾(fèn知虑深远,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高阔,胸怀天下,爱国利民。
B.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fǔ)、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吃净了。
被隐密的老饕(tāo)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摩砺出粗厚的C.握住镰柄(bǐng)。
老趼(jiǎnD.对于人们憎(zèng)恶的那个社会叫出令那些“治者”们感觉不吉祥的声音,这正是鲁迅所期待并努力恭行实践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题(6分)没有人愿意为天下自苦如墨子,也没有人敢于为个人自私如杨朱,更没有人敢在专制的社会里学孟夫子,学庄子的遁世无闻也极难。
正因为这样,才显得凤毛鳞角....,才显出大勇气大人格大精神。
这里不谈别人,只谈庄周,(甲)当庄子唱着“一而不党”的调子从我们身边掉臂而过时,我们不能不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
(乙)他是在瓦解一块铁板——举手投足都强求一律的政治。
并且....的“恕”了呢?(丙)..我们在人群之中感到多少孔子所津津乐道孔孟都讲德、行,但这种建立在人群中的德行,不是往往“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吗,不是有很多人为他的高尚的道德而付出代价,更有一些人又大获其卑鄙的好处吗?我倒并不是反对人群,但人群中如不给个人以选择自己行为与思想的自由,这人群就不值得留恋,还不如“一而不党....”,没麻烦。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凤毛鳞角B.并且C.津津乐道D.一而不党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声喧哗、不按序排队、不尊重当地风俗在出境旅游客不文明行为排名中位居前列。
B.据报道,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建成后将对汽车的功能符合性、性能可靠性等关键性能进行评估,同时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第三方权威检测和认证。
C.为使校外培训机构更加规范,教育部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D.人工智能发展方心未艾,正逐步走入普通人的生活,这不仅引发了人们对自身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5个字。
(3分)道路是由一地通往另一地的路径。
中国人很早就会修路,秦始皇统一中国,修的驰道四通八达,他老人家自己也坐了辇车,经常在路上走,从兵马俑出土的坑里可以看到,没有减震设备,所以,①,否则,上千里路走下来,皇帝的屁股颠也颠散了。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我国道路的规模和水平己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②:城市道路分经、纬、环、野四种,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
可见,③。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6分)材料一: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想得知信息而不能,容易陷入恐慌状态。
如今,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的整合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使信息再无时空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主动或被动地接触“爆炸”的信息“碎片”。
我们有太多的媒介资源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信息的制造速度早已超过了人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于是信息的“冗余”伴随着媒介的飞速更新悄然产生。
它给当代人造成的困扰比之信息困乏有过之而无不及。
信息以排山倒海、无限量递增的速度把现代人淹没,一个信息严重超载的不可承受之重的时代正在开启。
当人们以有限的精力不断地“超支”处理无限的信息时,注意力难免会被分散。
注意力的稀缺是信息过剩时代的必然产物。
信息的严重过载,而人们精力的有限,这就导致每个人都想花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从而不断确保自己能够跟得上这个“分”新“秒”异的时代步伐——而这一切,就意味着“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无论是严肃深阅读还是碎片化浅阅读都是读者的自主选择,但当一种阅读方式逐渐流行甚至泛滥的时候,便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与评价。
碎片化阅读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存在的意义价值:它单位信息量大,内容题材丰富多样,耗时少,效率高,可以使人们轻松获取大量信息。
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或网络电子终端,海量信息便唾手可得,知识的获取变得简单;它可以快捷、及时、交互、充分地将零碎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尤其适合当下空余时间渐趋零散化的大众的需求。
这些是传统纸质严肃深阅读很难具备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时代阅读新风尚。
然而,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碎片化阅读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它让我们注意力涣散,形成思维惰性,失去深度阅读的能力,历史感逐渐消退。
王蒙曾感慨:“虽然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
网络带来了方便,但也使我们的阅读、讨论、思维变得普泛化、浅薄化、零碎化、快餐化,成了无中心、无目标、无深思熟虑的‘三无’浏览。
”当碎片化阅读成为一个社会的常态阅读方式时,或许我们该思考的是:究竟是我们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与知识获取,还是碎片化阅读从根本上绑架了我们?材料三:碎片化阅读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但又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获取多元信息,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事物,这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
如果用户为了特定目的而不断延展阅读领域,即使读的都是短文章,所获信息也可汇聚成深度的认识。
对习惯于借助电子媒介进行阅读的人来说,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不断提高检索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保证信息安全和信息协同等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要让他们知道电子深读的意义、策略、方法、路径,养成将浅阅读信息予以系统整理与标记进而深入思考的习惯,或者让他们能够基于浅阅读顺利转向深入的电子或纸本阅读。
因此,要促进碎片化阅读走向深入,书刊出版传播就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阅读和纸本阅读,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走融合媒体发展之路:由平媒或网上推荐试读,引向纸质或电子深读,然后走向网络分享与共读,促进更广泛、更深入的全民阅读与文化生产。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想得知信息而不能,容易陷入恐慌的状态;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限量递增的信息也让人们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
B.碎片化阅读将零碎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尤其适合当下空余时间渐趋零散化的大众的需求,但是同时也会让我们注意力涣散,失去深度阅读的能力。
C.碎片化阅读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但是它是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获取多元信息,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D.注意力的稀缺是信息过剩时代的必然产物,每个人都想花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从而不断确保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的整合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海量的信息伴随着媒介的飞速更新悄然产生,给当代人造成了困扰。
B.采取何种阅读方式看似是读者的自主选择,其实是时代的选择,当代人已经不可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
C.随着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与知识获取,导致从根本上被碎片化阅读绑架,无法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D.碎片化阅读和深度阅读的区别主要是阅读目的不同,如果用户为了特定目的而不断延展阅读领域,即使读的都是短文章,也是深度阅读。
(二)阅读文章,完成8-11题。
(20分)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就算是在鬼都不路过的荒野里,我妈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
锁倒是又大又沉,锃光四射。
挂锁的门扣却是拧在门框上的一截旧铁丝。
我妈锁了门,发动摩托车,回头吩咐:“赛虎看家。
丑丑看地。
鸡好好下蛋。
”然后绝尘而去。
我妈此去是为了打水。
门口的水渠只在灌溉期的日子里才来几天水,平时用水只能去几公里外的排碱渠取。
她每天早上骑车过去打一次水,每次载两只二十公升的塑料壶。
我说:“那得烧多少汽油啊?好贵的水。
”我妈细细算了一笔账:“不贵,比矿泉水便宜。
”可排碱渠的水能和矿泉水比吗?又咸又苦。
然而总比没水好。
这么珍贵的水,主要用来做饭、洗碗,洗过碗的水给鸡鸭拌食,剩下的供一大家子日常饮用。
再有余水的话我妈就洗洗脸。
脏衣服攒着,到了水渠通水的日子,既是大喜的日子,也是大洗的日子。
其实能有多少脏衣服呢?我妈平时……很少穿衣服。
她说:“天气又干又热,稍微干点活就一身汗。
比方锄草吧,锄一块地就脱一件衣服,等锄到地中间,就全脱了……好在天气一热,葵花也长起来了,穿没穿衣服,谁也看不到;如果真来个人,离老远,赛虎、丑丑就叫起来了。
”于是整个夏天,她赤身扛锨穿行在葵花地里,晒得一身黢黑,和万物模糊了界线。
叶隙间阳光跳跃,脚下泥土暗涌。
她走在葵花林里,如跋涉大水之中,努力令自己不要漂浮起来。
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啊……她没有衣服,无所遮蔽也无所依傍。
快要迷路一般眩晕。
目之所及,枝梢的手心便冲她张开,献上珍宝,捧出花蕾。
她停下等待。
花蕾却迟迟不绽。
赴约前的女子在深深闺房换了一身又一身衣服,迟迟下不了最后的决定。
我妈却赤身相迎,肝胆相照。
她终日锄草,间苗,打杈,喷药。
无比耐心。
浇地的日子最漫长。
地头闸门一开,水哗然而下,顺着地面的横渠如多米诺骨牌般一道紧挨着一道淌进纵向排列的狭长埂沟。
渐渐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
我妈跟随水流缓缓前行,凝滞处挖一锨,跑水的缺口补块泥土,并将吃饱水的埂沟一一封堵。
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细长的水脉。
她几乎陪伴了每一株葵花的充分吮饮。
地底深处的庞大根系吮吸得滋滋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