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问题精析
- 格式:pdf
- 大小:176.91 KB
- 文档页数:2
物理双星问题三个公式物理中的双星问题,可是个有趣又有点烧脑的知识点。
咱们今儿就来好好唠唠其中的三个关键公式。
先来说说双星系统的定义哈。
双星,简单说就是两颗恒星在彼此引力作用下,绕着共同的中心做圆周运动。
这就像两个人手拉手在转圈跳舞,彼此的引力就是那只拉住他们的“无形的手”。
咱们来看看第一个公式,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公式:$v_1r_1 =v_2r_2$ 。
这里的$v_1$、$v_2$ 分别是两颗星的线速度,$r_1$、$r_2$ 是它们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给您举个例子吧。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两个小孩在玩那种用绳子拴着的小球甩圈游戏。
其中一个小孩力气大,甩动的速度快,绳子也长,就相当于线速度大、半径大;另一个小孩力气小,速度慢,绳子短,就类似线速度小、半径小。
但是不管怎样,他们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和双星系统里线速度和半径的关系有点像。
再来说第二个公式,角速度相同公式:$\omega_1 = \omega_2$ 。
这个很好理解,双星就像在一个锅里搅和的两个勺子,它们转动的快慢是一样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厨房搅拌鸡蛋,我用两根筷子,就像是双星一样,一起在蛋液里转动,它们的角速度肯定是相同的呀。
最后是第三个公式,向心力公式:$F = m\omega^2r$ 。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向心力的大小和质量、角速度以及半径都有关系。
就像我骑自行车,轮子的质量越大,我蹬得越快(角速度大),轮子的半径越大,我蹬起来就越费劲,需要的力就越大。
总之,这三个公式在双星问题中可是起着关键作用。
只要咱们理解透彻,再遇到双星相关的题目,那都不在话下。
您瞧,物理其实没那么可怕,只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很多抽象的知识就能变得清晰易懂。
希望您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加油!。
第八讲: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一、卫星相遇问题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卫星的角速度为ωa ,b 卫星的角速度为ωb .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相距最近,如图甲所示.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π,即满足ωa Δt -ωb Δt =π时,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如图乙所示.当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2π,即满足ωa Δt -ωb Δt =2π时,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二、卫星变轨问题1.变轨分析(1)卫星在圆轨道上稳定运行时, G Mmr 2=m v 2r=mω2r =m ⎝⎛⎭⎫2πT 2r . (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大时,G Mm r 2<m v 2r ,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 =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增加.(3)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 Mm r 2>m v 2r ,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例题、如图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周运动,且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工作卫星1、2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个位置,若两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例题、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 、b 、c 质量分别为m 1、m 2、M ,(M >>m 1,M >>m 2).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c 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T b =1:k .(k >1,为正整数)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 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则( )A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 次B .a 、b 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1次C .a 、b 、c 共线的次数为2k 次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 =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但重力势能、机械能均减小.2.三个运行物理量的大小比较(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 1、v 3,在轨道Ⅱ上过A 点和B 点速率分别为v A 、v B .在A 点加速,则v A >v 1,在B 点加速,则v 3>v B ,又因v 1>v 3,故有v A >v 1>v3>v B .(2)加速度:因为在A 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 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 点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 1、T 2、T 3,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半长轴)、r 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T 1<T 2<T 3. 三、多星模型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22gR rB .卫星1出A 位置运动到B 位置所需的时间是3rr R gC .这两颗卫星的机械能一定相等D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够追上卫星22.特点(1)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Gm 1m 2L2=m 1ω21r 1, Gm 1m 2L 2=m 2ω22r 2. (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 1=T 2,ω1=ω2. (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r 1.针对训练题型1:相遇问题1.如图所示,A 和B 两行星绕同一恒星C 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 行星的周期为T 1,B 行星的周期为T 2,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 )A .经过T 1+T 2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B .经过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C .经过两行星相距最远D .经过两行星相距最远【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ω2rω=所以ωA>ωB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所以T1=T2=两行星相距最近时,两行星应该在同一半径方向上。
《双星问题》一、计算题1.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
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人麦析伦云时,发现了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A和不可见的暗星B构成,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它星体的影响,A、B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引力常量为G,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A的速率v和运行周期T。
可见星A所受暗星B的引力FA可等效为位于O点处质量为的星体可视为质点对它的引力,设A和B的质量分别为,,试求用、表示求暗星B的的质量与可见星A的速率v、运行周期T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式。
要求等号左边只含有和,,等号右边为其它量2.众多的恒星组成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如下图所示,两星各以一定速率绕其连线上某一点匀速转动,这样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已知双星质量分别为、,它们间的距离始终为L,引力常数为G,求:双星旋转的中心O到的距离;双星的转动周期。
3.天文观测中发现宇宙中存在着“双星”,所谓双星,是两颗质量相近,分别为和的恒星,它们的距离为r,而r远远小于它们跟其它天体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双星将绕着它们的连线上的某点O作匀速圆周运动.求:这两颗星到O点的距离、各是多大双星的周期.4.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的作用,恒星有“聚焦”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如图所示,设某双星系统中的两星、的质量分别为m和2m,两星间距为L,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O转动.已知引力常量G,求:、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星到O点的距离;它们运动的周期.5.黑洞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B的质量都是m,A、B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宇宙中的双星及多星问题一、双星问题在银河系中,双星的数量非常多,估计不少于单星。
研究双星,不但对于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双星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
(2)它们共同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
(3)它们的周期、角速度相同。
二、三星问题三星问题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三颗星连在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的星(静止不动)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周期相同;《第二种情况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轨道运行,三颗星运行周期相同。
【深入学习】例题1:(2008•宁夏)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例题2:(2013•山东)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1、第一种情况:例题3:宇宙中有这样一种三星系统,系统由两个质量为m的小星体和一个质量为M 的大星体组成,两个小星体围绕大星体在同一圆形轨道上运行,轨道半径为r.关于该三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大星体提供两小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大星体应在小星体轨道中心,两小星体在大星体相对的两侧2、第二种情况::例题4: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三角形边长为R.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则()【课堂检测】1.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S1、S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A. 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B. 线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C. 向心力与其质量成反比D. 半径与其质量的平方成反比2.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的()~A .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17B .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17C .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D .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物理限时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一块陨石从外太空飞向地球,到A 点刚好进入大气层,由于受地球引力和大气层空气阻力的作用,轨道半径渐渐变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陨石正减速飞向A 处B .陨石绕地球运转时角速度渐渐变小C .陨石绕地球运转时速度渐渐变大&D .进入大气层陨石的机械能渐渐变大2.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3.(2015·福建卷)如图,若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到地心O 的距离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 ) =r2r1 =r1r2=(r2r1)2 =(r1r2)24.(2015·天津卷)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B .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C .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D .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5.(2015·四川卷)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地球和火星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行星 半径/m质量/kg 轨道半径/m 地球 } ×106 ×1024 ×1011 火星×106×1023×1011A.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小 B .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小 C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 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6.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 ){A.212)(4GTr r r 2π B.2312π4GTrC.232π4GTrD. 2122π4GT r r7.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
高中物理双星系统问题探析
双星系统是指由两个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它们以自身的重力作用力在轨道上绕着彼此公转。
双星系统的形成,是一种自然演化过程,在星云形成的初期,星系会进入一个不稳定状态,继而产生“胶子”状态,由此形成双星系统。
双星系统的动力学有许多特殊特性,其运动特性决定了它们的动态行为和走势。
如果两颗行星完全同质,本质上就相当于一个质点,它们运动的轨道可用坐标系描述,符合简谐振荡定律。
如果两颗行星的质量不同,此时双星系统的具体的动力学行为可使用单星动力学原理和双星动力学原理直接描述,这些原理采用数学语言描述,从而明确双星系统的动态行为以及力的变化。
双星系统的研究也得到了天文学家的广泛应用。
他们通过分析系统所受外界作用的大小、方向等,即可推断出该双星系统可能出现的变化,从而有助于研究星际运动。
此外,研究双星系统有助于人们了解银河系结构与组成以及其它形态星系样本中存在的特征等。
物理双星问题精析一、 要明确双星中两颗子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双星中两颗子星相互绕着旋转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两恒星间的万有引力提 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子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是相等的,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求得其大小。
二、 要明确双星中两颗子星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参量的关系两子星绕着连线上的一点做圆周运动,所以它们的运动周期是相等的,角速度也是相等 的,所以线速度与两子星的轨道半径成正比。
三、 要明确两子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关系。
设双星的两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相距L ,M 1和M 2的线速度分别为v 1和v 2,角 速度分别为ω1和ω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M 1: 22121111121M M v G M M r L r ω== M 2: 22122222222M M v G M M r L r ω==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求两子星间的万有引力时两子星间的距离不能代成了两子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四、“双星”问题的分析思路质量m 1,m 2;球心间距离L ;轨道半径 r 1 ,r 2 ;周期T 1,T 2 ;角速度ω1,ω2 线速度V 1 V 2角速度相同:(参考同轴转动问题)ω1 =ω2(由于在双星运动问题中,忽略其他星体引力的情况下向心力由双星彼此间万有引力提供,可理解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m 1ω2r 1=m 2ω2r 2m 1r 1=m 2r 2 r 1:r 2=m2:m 1线速度之比与质量比相反:(由半径之比推导)V 1=ωr 1 V 2=ωr 22 2V 1:V 2=r 1:r 2=m 2:m 1两颗质量可以相比的恒星相互绕着旋转的现象,叫双星。
双星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就这类问题的处理作简要分析。
【例题1】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都绕两者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而吸引到一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精准突破 专题 双星与天体追及相遇问题【专题诠释】 一、双星问题(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2)特点: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Gm 1m 2L 2=m 1ω21r 1,Gm 1m 2L 2=m 2ω22r 2. ②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 T 1=T 2,ω1=ω2.③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r 1.二、卫星中的“追及相遇”问题某星体的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有最近和最远之分,但它们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它们的轨道不是重合的,因此在最近和最远的相遇问题上不能通过位移或弧长相等来处理,而是通过卫星运动的圆心角来衡量,若它们的初始位置与中心天体在同一直线上,内轨道所转过的圆心角与外轨道所转过的圆心角之差为π的整数倍时就是出现最近或最远的时刻. 【高考领航】【2018·高考全国卷Ⅰ】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 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 时,它们相距约400 km ,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 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 时刻两颗中子星( )A .质量之积B .质量之和C .速率之和D .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答案】 BC【解析】 两颗中子星运动到某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秒转动12圈,角速度已知,中子星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m 1m 2l 2=m 1ω2r 1① Gm 1m 2l 2=m 2ω2r 2② l =r 1+r 2③由①②③式得G (m 1+m 2)l 2=ω2l ,所以m 1+m 2=ω2l 3G ,质量之和可以估算.由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r 得 v 1=ωr 1④ v 2=ωr 2⑤由③④⑤式得v 1+v 2=ω(r 1+r 2)=ωl ,速率之和可以估算. 质量之积和各自自转的角速度无法求解. 【技巧方法】1.双星问题求解思维引导2.对于天体追及问题的处理思路(1)根据GMmr2=mrω2,可判断出谁的角速度大;(2)根据天体相距最近或最远时,满足的角度差关系进行求解. 【最新考向解码】【例1】(2019·山东恒台一中高三上学期诊断考试)2017年8月28日,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的巡天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由双中子星构成的孤立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
模型双星或多星模型学校: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模型概述1.双星问题(1)模型构建: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2)特点: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 m 1m 2L 2=m 1ω21r 1,G m 1m 2L2=m 2ω22r 2.②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 1=T 2,ω1=ω2.③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④两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m 1m 2=r 2r 1.⑤双星的运动周期T =2πL 3G (m 1+m 2).⑥双星的总质量m 1+m 2=4π2L 3GT 22.多星模型:所研究星体所受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周期相同。
常见的多星模型及其规律:Gm 2(2R )2+GMmR2=ma 向Gm 2L2×cos30°×2=ma 向Gm 2L 2×cos45°×2+Gm 2(2L )2=ma 向Gm 2L2×cos30°×2+GMmL 32=ma 向典题攻破1.双星问题1.(2024·重庆·高考真题)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太空中的某三个天体可以做相对位置不变的圆周运动,假设a 、b 两个天体的质量均为M ,相距为2r ,其连线的中点为O ,另一天体(图中未画出)质量为m (m <<M ),若c 处于a 、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某特殊位置,a 、b 、c 可视为绕O 点做角速度相同的匀速圆周,且相对位置不变,忽略其他天体的影响。
引力常量为G 。
则()A.c 的线速度大小为a 的3倍B.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b 的一半C.c 在一个周期内的路程为2πrD.c 的角速度大小为GM8r 3【答案】A【详解】D .a 、b 、c 三个天体角速度相同,由于m <<M ,则对a 天体有G MM(2r )2=Mω2r 解得ω=GM4r 3故D 错误;A .设c 与a 、b 的连线与a 、b 连线中垂线的夹角为α,对c 天体有2G Mmrsin α2cos α=mω2rtan α解得α=30°则c 的轨道半径为r c =rtan30°=3r由v =ωr ,可知c 的线速度大小为a 的3倍,故A 正确;B .由a =ω2r ,可知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b 的3倍,故B 错误;C .c 在一个周期内运动的路程为s =2πr =23πr 故C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