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卷
- 格式:doc
- 大小:7.55 KB
- 文档页数:4
广东省中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枯槁./长篙.压轴./诅咒.哺.育/果脯.B.叱咤./惊诧.沏.茶/堆砌.忤.逆/铁杵.C.内讧./拱.手泥淖./橹棹.粘.贴/沾.染D.潜.水/掮.客筵.席/梦魇.囹圄./妩.媚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许多日常食物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从橘皮中发现某种能明显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药用价值正被逐步推重。
B.国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拥有的权利,首次把“知情权”放在权利的第一位,并且用“您”来称呼纳税人,这一改变立刻得到社会的赞许。
C.布匹面料制造商利用化学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大量蓝色、红色的轻薄梭织棉布投放市场,供那些生产预防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产品的厂家选用。
D.迪拜世界公司宣布暂停偿还部分债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振荡,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中反映一个问题,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__________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为特点。
②“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灵性鬼才黄永玉美丽的凤凰古城除了作家沈从文,还出了另一位奇人,就是画家黄永玉。
他少年自学美术、文学,皆造诣高深。
他博学多识,才情非凡。
历经世事风雨,却依然不改天真、顽皮、倔强、幽默的天性,被称为一代“鬼才”。
少年辍学的黄永玉到过上海、台湾、香港,干过苦力,搞过舞美,做过编剧,历尽了沧桑。
在严酷的时代里,漂泊让黄永玉把世界看了个透,颠沛流离的经历让他对人生善恶有了更深的了解。
和爱憎分明的性格一样,黄永玉的画也常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画纯水墨,淋漓尽致,不染丝毫丹青;需要用色彩了,又大红大绿大紫等“俗”色一股脑上来。
国画讲求飞白,此中最显功力,黄永玉却丝毫不理会这些规则:“我的画没空飞白,你要飞到自己大脑子里飞去!”但他的另一类写意画,却异常地空,偌大的画面上只有一个极小然而特征极明显的人或物。
兴致来了,皮纸、高丽纸,水粉、丙烯、国画色无所不用。
反面泼墨,正面点染;巧拙互补,工写结合,一切出于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
黄永玉木刻版画出身,很早就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
1956年,他在木刻艺术最炉火纯青的阶段,创作了中国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阿诗玛》。
这幅版画以美丽的彝族姑娘为原型,用十幅木刻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与传统木刻画崇尚黑白两色不同,他的版画大胆添加了丰富的色彩,成为中国版画史上创新的一页。
那一年,黄永玉才32岁。
受这一次创作的启发,黄永玉的中国画也慢慢形成了水彩与水墨结合而相得益彰的新风格,而两次“丰盛”的欧洲之行也令其得益不少。
从塞纳河到佛罗伦萨,黄永玉大量写生观摩,归来后又在万荷塘边苦练近万张白描荷花。
借助西方绘画的冷暖色对比,黄永玉终于在造型、色彩与风韵上打通了中西方的经脉。
中山一中高一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科试卷及答案中山一中高一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褶皱(zhē)坟茔(yíng)崔嵬(wěi)一幢楼房(zhuàng) B 叱咤(chà)牝牡(pìn)红绡(xiāo)翘首以待(qiào) C 脖颈(gěng)啮齿(niè)凝噎(yē)拾级而上(shè) D 慰藉(jí)干涸(hè)纶巾(lún)粲然一笑(chàn)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给各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但我们相信,只要人们坚强面对,最终会否极泰来的。
B 经过他的努力撮合,这对离婚已半年之久的夫妇重新走到了一起。
大家对他这种成人之美、和稀泥的做法表示由衷的赞叹。
C 一位现场观众有幸获得与周杰伦同台演唱的机会,她虽然缺少专业训练,音质还不够甜美,但却大胆热情,也算珠圆玉润。
D 在主题班会课上,多亏主持人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发言的气氛才逐渐踊跃热闹起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B 为了防止这类小煤窑的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市里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了对小煤窑的管理。
C 选美赛场里,活跃着一群“星探”,他们肩负着为一些知名的服装模特公司从参赛选手中挑选签约模特的任务。
D 在新课改活动中,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
广东省中山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语文试卷满分150 分,时间 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
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
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国外其他研究团队也在致力于研究自己的鸟鸣识别算法,尤其是那些能够识别不同鸟类物种的算法。
斯托和他的同事正在测试名为Warblr的应用程序,在最佳状态下,Warblr进行鸟类识别的准确度可以高达95%,该数据已经得到巴西一家鸟类鉴定组织的认证。
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颠倒.(dào)梵.文(fàn)挑剔.(tī)供.(gòng)不应求B.玉玦.(jué)应.(yìng)届机杼.(zhù)迄.(qǐ)今为止C.优渥.(wò)姁姁.(xǔ)翌.(yì)日寡廉鲜.(xiǎn)耻D.泥淖.(nào)不嗛.(qiān)逋.(bū)慢掎.(jǐ)角之势2.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财务失真,明目张胆....编造假账假数据,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屡禁不止。
B.许多重视提高员工素质的企业的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培训班良莠不齐....,有的培训机构确实能带给学员新思考、新收获,有的简直是骗人钱财,耗人时间。
C.7月23日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对已现“流标”之相的铁道部债券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铁道部发债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D.近年来房价疯涨,面对高房价,普通百姓只能望洋兴叹....。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转基因水稻可能很快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生产,中国将成为第一个批准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的国家,转基因大米很快就能端上中国人的饭桌。
B.“禁查乙肝”之所以禁而不止,是由于违规成本太低的原因所造成的。
国家出台的反乙肝歧视法规,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薄薄一张纸。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但我相信,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
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命题人:审题人: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9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喜欢玩“螳螂腿”,我弟弟喜欢玩“恶虎掏心”,我俩的三脚猫功夫真是半斤八两....啊!B、面对老师的批评,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但在心里却颇不以为...然.。
C、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出尔反尔....的领导,前面说过的话,后面总是推翻掉,而受伤的往往是下属。
D、今天,微博上一位加V认证的寺庙住持火了,不是因为普度众生,也不是因为卖萌可爱。
而是大师回复读者的脏话骂得出神入化....。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频繁,人们的交往日趋便捷,整个社会的变革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B、延长售票期的新举措有力地打击了“黄牛”,方便了铁路部门的统筹调配,加深了乘客的购票乘车体验,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
C、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D.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11月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有“诗魔”之称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看来,。
①“诗意的活着”不但是一个诗人的生命与美学实践,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境界与精神内涵的表现②如以世俗眼光看,这个时期也许是他们生命中、事业中最黯淡的岁月③今天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因为这个世界太物质,太缺乏价值感、美感④而诗人以优雅而真诚的语言,忠实地呈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最高的使命是“希望”⑤但他们却活得有境界、有品位、有尊严,他们寂寞的生命点燃了历史上千万人心灵的光和热⑥比如,陶渊明罢官之后“采菊东篱下”,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麓,杜甫因安史之乱流落成都A.①⑥②⑤③④ B.③④①⑥②⑤ C.③①④⑥②⑤ D.①③④②⑤⑥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广东省中山市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广东省中山市高二上学期二段考(本试卷共8页,22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逾越。
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
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
第一,乐观的视角: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
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微妙的情境中。
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一样的激情与热烈。
在她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密的渴望已经被点燃。
此时的帘,不仅隔开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
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网络文学的新贡献桫椤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
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
从甲骨文到当代长篇小说,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变化,文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并无太大的差别。
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其“新”也在形式上。
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文学要以“书”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网络成为文学的载体,文学的传播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陆离的光电幻境所取代。
如同从原始岩画、陶器到青铜,从竹木简到帛和纸,文学又一次迎来了载体形式的变化,这是文学最典型的“当代性”。
除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变化,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变化。
从早期的《悟空传》到改编为电视剧走红的《甄嬛传》,它们都在以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样式发挥着吸引读者的优势。
叙述以对话为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模仿网络聊天的样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号分段,每一句话都成为一段,令读者从冗长、复杂的文本段落中解脱出来,以轻松、快捷的愉悦体验完成阅读。
受此影响,当代文学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变革,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对话和叙述。
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吸收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对网络语言的大量运用上。
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完全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特别是在大量的对话描写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语的翻版,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会是纯粹的形式艺术,即便是那些“无厘头”的篇章,也一定在表达某种意义。
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2020.12)命题与校对: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似诗,便“非本色”。
这是陈师道对东坡词的评价。
因为词作为一种新文体,它的文化属性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庶族文化特性,即平民文化属性,更多是表现与再现个体私人生活和个体内宇宙细腻情肠。
在气质与风调上,苏轼一部分词不具备这种词的特性,线条粗放,境界疏阔,本质上更接近于诗。
我们检点苏词,可发现苏轼的“似诗”之作有三个特征。
一是在价值取向层面,苏词符合主流文化价值取向。
传统儒学特别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内容上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家国怀抱及政治使命感。
苏轼将这一诗教要求迁移至词的创作,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二是在审美意义层面,苏词强调作品的阳刚之气,也就是男性美。
中国古代诗歌体现出阳刚与阴柔两大审美系统的对立与调和,主流文化往往强调阳刚之气和豪杰之风。
苏轼一向反对阴柔艳冶之词,尽管他也有大量婉约词作,但主要词风,表现出对阳刚之美的偏爱执着。
三是在表现方式上,苏词以直抒怀抱为主,既少用比兴,又不像柳永那样铺叙形容,而是议论的成分较多,没有词的曲尽其意的婉转韵味。
苏轼词的“士大夫化”,是其词“似诗”的重要因素。
苏轼的人生观、思想意志、行为举止和生活态度,都体现了典型的士大夫人格。
他从本质上是瞧不起柳永的,也不屑与柳永为伍。
他对柳永的不认同,实质上是对世俗与平民文化的不认同。
尽管他也肯定柳永有雅词,“不减唐人高处”,但正是他这种对于柳永词中“雅”趣的肯定,暴露出其不满意柳永之“俗”的本质。
苏轼的士大夫人格,决定了他“词似诗”的文学创作态度和价值取向。
所以王灼在批评那种认为苏词“似诗”乃“句读不算之诗”的观点时,很气愤地说这种观点是中了“柳永野狐涎之毒”。
广东省中山一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答卷,否则将从总得分中扣除10分;3、答案必须答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否则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庇.护秕.谷臂.膀筚.路蓝缕笔.墨官司B.荟.萃市侩.污秽.脍.炙人口绘.声绘色C.砒.霜纰.漏砖坯.披.肝沥胆劈.波斩浪D.甲壳.讥诮.撬.动翘.首以待七窍.生烟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西方国家元首习惯在圣诞新年期间对国民讲话,祝愿来年顺利。
不过,在春节这个中国的新年节日,他们同样会向华人拜年。
②他们强化招商引资,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全区已建成10个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就地农民5万余人。
③来自中国银监会的信息显示,四大银行的上市时间表基本排定,并以先海外、后国内的顺序进行。
A、专诚吸收大概B、专程吸收大概C、专诚吸纳大致D、专程吸纳大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A. 网络设计得了大奖后,面对大家的赞扬,他谦虚地说自己只是略通一二,远远谈不上登堂入室....。
B. 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长,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D. 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B、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1.课内外阅读积累 1.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4.好朋友分别,彼此依依不舍,你可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他。
5.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6.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__________,。
7.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__________,”。
8.“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所选语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中的“他”指的是。
请赏析选段中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概述“他”后来的命运。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1分)(1)__________,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2)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6) 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8)()(填作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情景交融,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4分)春之怀古张晓风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__________,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壤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注释] ①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
②踯躅:停留。
湮远:久远。
【小题1】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文章第②节中找出一处来赏析。
(2分)示例:在文章第①节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像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小题2】文章第⑤节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3分)(1)(2)(3)【小题3】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于(6务)(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
(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2分)(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小题4】仔细阅读文章第⑦节,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宇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8分)玫瑰和胶囊沈奇岚①有这么一家公司,经营一种叫“替人读书”的业务,把几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10页左右的“精华”,提供给那些想诿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并获取高额报酬。
这个公司一时间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一粒小小的营养胶囊,让人们心理上觉得获得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否则《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精华,就是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而《西游记》的摘要就是“”。
如果抽去了这些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
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真正能够回馈至生命本身的阅读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
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
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的阅读。
这样的阅读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
在这种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了生命的联系,获得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的增强,找到了阅读的意义,生命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
或许在个节奏加快的世界里,选择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获得信息和知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取得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
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藉更重要的功能。
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写书人和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⑤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人民文摘》,有删改)【小题1】写出上文的中心论点。
(2分)【小题2】根据语境,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
(2分)【小题3】阅读第⑤段,你是如何理解“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这句话的?试从论证方法角度加以分析。
(4分)1.阅读《书戴嵩画牛》,完成后面小题(共14分)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①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注】搐(chù):缩入,夹入。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4分)①好书画()②所宝以百数()③尾搐入两股间 ( )④处士笑而然之()【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所宝以百数A.以天下事为己任B.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以实奇D.遂以名楼【小题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处士笑而然之【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小题5】说说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分)1.阅读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①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①这是辛弃疾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小题1】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对比。
【小题2】本首词中诗人通篇言“愁”,,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的各种“愁”?(2分)2.诗歌赏析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运用了对偶和拟人修辞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1.作文(共40分)“迅哥”和平桥村的小朋友们去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让人神往,阿蒙森、斯科特等考察队探索南极的经历令人景仰……你又有怎样的一段值得回味的经历呢?请你以“让我回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在600字以上。
(2)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