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电图的基本判读
- 格式:ppt
- 大小:39.20 MB
- 文档页数:70
小儿脑电图报告怎么看脑电图是一种检测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通过测量脑细胞电活动的变化,反映出脑电信号的频率、幅度以及波形等信息。
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脑电图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那么,在看小儿脑电图报告时,我们应该如何读懂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脑电图波形和频率概念。
常见的脑电波形有α波、β波、θ波和δ波等,其中α波具有相对规律、幅度较大、频率较慢的特点,通常在放松静息状态下出现;β波比较不规律、频率明显增快,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思考和注意力活动;θ波比较规律,频率比α波稍慢,通常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较为常见,在睡眠和注意力转移时也会出现;δ波的频率最慢,幅度最高,通常在深度睡眠中出现。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脑电图的特点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常见的异常有以下几种:1. 癫痫活动:在正常脑电的基础上出现的癫痫放电,可以表现为尖锐波和慢波复合体,具有较强的放电特异性。
2. 异常脑电放电:主要是指持续时间较长、出现频率较高的低幅度静息态异常慢活动。
3. 灰质病变:灰质结构的病变不仅可以表现为明显的病理讯号,也可以引起脑电变化,出现波形异常、频率改变等现象。
4. 意识紊乱:反映在脑电图上主要表现为一些波形的突然丢失或持续重复出现,如尖头放电、慢波复合体等。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分类筛查和诊断。
根据脑电图的检测结果,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等综合分析,以确定具体疾病和病变的性质及程度;并制定治疗计划,评估治疗效果。
总之,对于小儿脑电图报告的理解,需要了解基本的波形和频率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脑电放电和病变,最终确定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听取专业医生的分析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解读视频脑电图报告(从结论部分或脑电印象分析)第一部分慢波(含背景活动慢)脑电图非癫痫样异常1.是最常见的脑电图异常,包括:1)背景节律不对称2)不同步:(1)全面性不同步的慢波(2)双侧同步慢节律(3)局灶性慢波3)特殊模式:(1)背景活动变慢(2)周期性(3)昏迷不对称1.正常脑可以有20%的不对称,通常波幅右>左。
后头部背景节律右>左50%,或左>右35-50% 有临床意义,一般慢的一侧为异常。
2.慢波活动位于一侧,不对称性出现,波幅或频率局灶显著增高,双侧>35%有临床意义,波幅异常的原因有:脑结构异常,癫痫发作后缺失, 颅骨缺损。
背景活动慢或广泛性弥漫性慢波常提示(1)颅内感染(2)癫痫发作后脑功能损伤。
局灶性慢波1.频率小于8HZ的θ或δ波2.通常涉及2-3个导联,可以一侧或一叶3.一般提示急性或进行性结构异常4.功能性的异常过程包括:血管疾病,癫痫发作后期,系统性疾病5.经常伴随其他的脑电异常,如:不对称,癫痫样放电,在癫痫样放电时,该部位有定位作用。
局灶不规则(或多形性)慢波活动经常影响背景活动,异常的程度取决于对背景的损害程度,1.在急性损伤时,比CT改变还早,如刚发作后的癫痫所致的脑水肿。
2.慢波经常与慢性损伤有关。
损伤的中心波幅较低,而旁边则较高3.慢波一般会抑制快活动4.中央,顶区较少出现慢波, 一般为后头部、额区。
5.局灶损害可能有双侧改变。
如下丘脑或中部脑病变与局灶不规则慢波活动相关的其他脑电图异常及临床意义:1.广泛的θ慢波提示中毒,脑炎,白质损伤,代谢性疾病,广泛的严重异常,或药物过量.2.双侧同步的慢波,如脑疝(Herniation),代谢性疾病3.背景节律不对称4. 脑肿瘤,脑中风,脑挫裂伤,硬膜下积液,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TIA,代谢性脑病。
结构性的异常常是持续性慢波,没有反应。
间断性颞叶节律性慢波(δ波)活动1.强烈提示颞叶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