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动画》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11
《我爱动画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及基本分类。
2.培养学生欣赏动画片的能力,学会从动画片中提取有益的信息和价值观。
3.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享自己喜爱的动画片,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动画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对动画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动画片,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画片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动画片带来的快乐。
2.引导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辨别动画片中的善恶美丑。
3.通过学习动画片中的正面角色,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勇敢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2.培养学生欣赏动画片的能力,提取动画片中的有益信息。
3.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画片中的寓意和价值观。
2.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3.如何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动画片,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片片段、动画制作软件等。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喜爱的动画片资料、准备分享交流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经典的动画片片段,如《黑猫警长》《葫芦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段动画片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动画片是我们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它不仅带给我们快乐,还教会我们许多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动画片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
”(―)新知探究(15分钟)1、动画片的发展历程(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手绘动画到现在的电脑动画,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演变过程。
《会动的图画——幻盘》教学设计
——杜小菲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明白静止的图画是人们运用视觉暂留的现象使他们动起来的
2、实践目标:明白幻盘的制作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能力,能够自己设计一个幻盘一样的动画“小机器”。
一、导入新课
讲解视觉暂留的现象: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1\24秒内不会消失。
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
二、幻盘
1. 接下来做一个简单的动画:
在一张硬纸板剪成的圆盘两面,分别画上鹦鹉和鸟笼。
捻动拉绳,让纸盘迅速翻转······你发现了怎样的奇妙现象?——展示视频幻盘的制作方法,最后结果鸟和笼子重合鸟被关进笼子里。
2. 如果把笼子换成一只正在做其他动作的鹦鹉,又如何呢?
我们没有看到鹦鹉在飞,为什么?___展示视频幻盘的鸟换成起飞的鸟结果还在笼子里,因为幻盘只能做到画面的重合,要达到动起来需要两个以上的连续动作。
3.展示其他动画小制作的方法进一步讲解动画制作的原理。
4.结束:回顾幻盘的发明,你学会了么?。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我爱动画片》教案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学看动画片的兴趣,培养对动画片的感情。
2. 掌握看动画片的基本常识,学习评价动画片的简单方法。
3. 乐意与同伴合作完成动画短片,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设计制作简单的动画片,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难点:能够根据音乐、歌词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动画片片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收集一些有关动画片、动画人物的资料和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一、畅谈动画片的乐趣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生:“因为动画片很有趣,很好看。
”(师:“老师也特喜欢看动画片,你们瞧瞧这些画面多美呀!多有意思呀!你们都看过哪些动画片呢?”)2. 生自由说。
(师:“说说你最喜欢哪部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生A:“我喜欢《熊出没》中的熊大。
”生B:“我喜欢《海绵宝宝》中的海绵宝宝。
”……(师:“你们真棒!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画片人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此时,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熊出没》、《海绵宝宝》等动画片的精彩片段。
3. 师:“瞧瞧这些人物多可爱,多有意思呀!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导演,把这些动画人物组合成一部短片呢?”生:“想!”(师:“那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短片方案,并分组进行排练,待会儿请各组上台表演,比一比哪个导演最会指导,小演员最会表演。
”)4. 宣布规则:每组3人,一人戴上头饰当导演甲乙丙,其他同学充当小演员。
时间5分钟。
5. 生分组进行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6. 小组表演短片,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给表现优秀的小组颁发奖状和贴纸。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他们不仅畅谈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和人物,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这些人物组合成一部短片进行表演。
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二、了解动画片的相关知识1. 师:“同学们,你们好!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制作的吗?”(生:“不知道。
二十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青年教师赛教课说课稿《我爱动画》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理解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区别。
2 使学生懂得动画的起源。
3 使学生对动画的制作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动画的欣赏教学难点:动画的起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画图片、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 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设定三个关于《愤怒的小鸟》的创作背景问题,让学生猜是哪部动画片。
2 放《愤怒的小鸟》电影版动画片,提起学生兴趣。
3 问:你看过哪些动画,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讲授新课1 动画片的起源师问:这个人是谁?(出示多媒体提示)讲授外国动画的雏形2 讲授迪士尼公司的背景,欣赏迪士尼动画作品图片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肯定已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动画,能够说是一种老少咸宜的艺术形式。
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像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能够说是动画的一种古老形式。
当然,真正意义的动画,是在电影摄影机出现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持续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
(过渡)3 介绍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创作背景,创作人及动画片内容(图片展示)中国的第一部动画是万籁鸣和他的弟弟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这几个人做的. 第一部无声动画<<大闹画室>>第一部有声动画<<铁扇公主>>其中加入了民族团结的成份,所以当时反响非常大 .(介绍中国动画特点是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等)4 讲授动画原理以及走马灯、皮影戏走马灯介绍走马灯原理(详细解说、出示结构图)皮影戏(播放皮影戏视频)5动画初步分类(二维、三维)展示二维动画图片播放三维动画《倒霉熊》视频三、思维拓展有一种手动的动画形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手翻书?首先要有一打白纸,然后怎样才能制作手动的动画呢?(请同学说)表扬答对的学生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些关于动画的知识。
我们知道了动画片的雏形走马灯和皮影戏。
教案:《我们爱动画》课程类型:美术课程年级:初中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3.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学难点:1. 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创意发挥。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动画作品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部精彩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动画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动画有什么了解?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动画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定义: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通过逐帧拍摄、绘画、制作模型等方式,创造出连续的运动图像。
2. 动画的分类:传统动画、电脑动画、动画电影、动画电视等。
3. 动画的制作流程: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分镜头脚本、动画制作、后期制作等。
三、动画制作流程演示(15分钟)1. 教师演示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如角色设计、分镜头脚本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动画制作流程。
四、学生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动画创作。
2. 学生根据主题设计角色、场景,编写分镜头脚本。
3. 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纸张等材料,进行动画制作。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制作的动画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继续探索动画制作的艺术。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画的哪些内容?大家制作了哪些动画作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动画的制作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制作技巧,如角色的动作设计、场景的布局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动画制作技巧。
三、学生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继续完成上节课未完成的动画作品。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动画制作技巧,完善动画作品。
我们爱动画美术教案教案:我们爱动画美术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画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动画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 能够运用动画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创作动画作品。
教学重点:
1. 动画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动画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难点:
1. 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动画美术的原理和方法;
2. 能够运用动画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创作动画作品。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动画美术的概念和原理
1. 动画美术的定义和历史;
2. 动画美术的原理:帧率、动画速度和动画曲线;
3.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动画美术的应用。
作业:观看一部动画短片,并分析其中的动画美术元素。
第二课时:动画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1. 制作动画的基本步骤:策划、构思、草图、细化、制作、发布;
2. 动画的视觉效果:色彩、构图、动态;
3. 动画的配乐和音效的重要性。
作业:制作一部简短的动画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
教学方法:
1. 讲授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动画美术的理解;
2. 实践演练,让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 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体验动画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教学评估:
1.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意度;
2. 学生对动画美术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动画制作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