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探索规律练习题1
- 格式:doc
- 大小:399.87 KB
- 文档页数:1
3.4.1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第1,2题,事物的简单变化规律。
教学提示: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变化的规律时,可以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按照规律画出图形。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并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事物的直观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几种图形卡片若干块,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课件)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
再看(出示课件)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一同来探索规律。
教师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从而激发学生寻找规律,探索规律的欲望。
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同时还使学生自觉进入观察并发现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欣赏美丽的花纹,寻找规律课件出示例1图。
(1)教师:请仔细观察沙发、窗帘、地毯、地面,你发现规律了吗?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2018-2019学年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3.4探索规律同步训练一、填空题(共4题;共14分)1.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根据此规律,第8个图形中有________个圆.2.下面是几组神奇的数,你能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吗?按规律填数.(1)20、23、26、29、________、________、38(2)30、25、20、________、________(3)3、5、9、15、________、333.找规律(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找规律填空二、解答题(共2题;共10分)5.先找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再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找规律三、综合题(共1题;共9分)7.找规律。
(1)按顺序填数并给个位是2的数涂色。
(2)大于80的数有________个。
(3)在69后面的各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_。
(4)第7行第5个数是________。
(横看称行)(5)第10列的各数,个位上都是________。
(竖看称列)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65【考点】数与形结合的规律【解析】【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有2个圆,即2=12+1;第二个图形有5个圆,即5=22+1;第三个图形有10个圆,即10=32+1;第四个图形有17个圆,即17=42+1;所以第8个图形有82+1=65个圆.故答案为:6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每幅图可看成一个正方形加一个圆,利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可得出结果.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答案】(1)32;35(2)15;10(3)23【考点】数列中的规律【解析】3.【答案】(1)4,3(2)1,2(3)3,1【考点】数列中的规律【解析】数字与图形同时发生变化时,可以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数字与图形是相对应的.上图中有三组用教学用具摆出的图形,由摆出的图形可以写出与图形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数字与图形是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图形变化规律就有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4.【答案】16;17;2,18;16,3,19【考点】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析】二、解答题5.【答案】19【考点】数阵图中找规律的问题【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前两个图形中可以观察到:大三角形中最上面的两个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与大三角形中间的数字和最下面的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探索规律》同步检测一、计算。
332 - 246 = 947 - 236 = 285 + 691 = 166 - 120 = 792 + 192 =785 + 937 = 460 + 991 = 150 + 144 = 544 - 492 = 727 + 517 =274 - 226 = 455 + 695 = 204 - 191 = 24 + 944 = 704 + 736 =二、填表,并填空。
(1)一个加数( ),另一加数( ),和也(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和也(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被减数( ),减数( )差( );减数( ),差( )。
三、按要求做题。
1、找规律,填一填。
(1)1,2,3,( ),8,( ),( )。
(2)2,5,8,( ),( ),( )。
(3)98,88,( ),( ),( )。
2、根据规律画一画,涂一涂。
(1)接着画:(2)把第四个图形按规律涂上黑色:加数 125 125 125 125加数 320 220 200 120和 被减数 327 327 327 327 减数 165 200 255 289 差3、按规律填一填。
(1)(2)(3)四、解决问题。
1、一根绳子原来长20米,第一天剪去3 米,第二天剪去的和第一天同样多。
剩下的的米数比原来短几米?2、水果店有52 箱水果,卖出16箱,又运进23 箱,瑞的水果箱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多或少几箱?3、把1 ~7七个数字填入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数之和是12.4、把两条长38纸条粘在一起,成为一条长72厘米的纸条,中间粘贴部分的纸条长几厘米?5、小明、小李和小红三个小朋友做红革命传统,小明和小李共做27朵,小明和小红共做32朵,小李和小红共做25朵,问:三个小朋友各做多少朵?附参考答案一、口算。
86,711,976,46,984,1722,1451,294,52,1244,48,1150,13,968,1440;二、填表。
思考题训练1、找规律填数。
(1)2、6、18、54、()、()。
(2)()、4、9、16、25、36、()。
(3)2、3、5、6、8、9、()、()。
(4)0、3、8、15、24、()。
(5)5、20、13、52、3、12、()、60。
(6)3、6、12、()、()(7)4、21、6、18、8、15、10()。
(8)125、25、()。
(9)1、2、5、6、9、10、()、()、17、18。
(10)1、3、9、27、()、()。
(11)1、2、4、7、11、()、()。
(12)12、17、15、15、18、13、21、11、()、()。
(13)1、1、2、3、5、8、13、21、()、()。
(14)2、3、5、8、12、17、23、()、38。
(15)4、8、16、32、()、()。
(16)243、81、27、9、()、()。
2、找规律填数。
(1)2、6、18、54、()、()。
(2)()、4、9、16、25、36、()。
(3)2、3、5、6、8、9、()、()。
(4)0、3、8、15、24、()。
(5)5、20、13、52、3、12、()、60。
(6)3、6、12、()、()(7)4、21、6、18、8、15、10()。
(8)125、25、()。
(9)1、2、5、6、9、10、()、()、17、18。
(10)1、3、9、27、()、()。
(11)1、2、4、7、11、()、()。
(12)12、17、15、15、18、13、21、11、()、()。
(13)1、1、2、3、5、8、13、21、()、()。
(14)2、3、5、8、12、17、23、()、38。
(15)4、8、16、32、()、()。
3、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需要12分钟,那么锯成6段需要()分钟。
4、用2、4、3、6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6234是第()个数。
5、26辆同样的卡车排成两排,每辆车的距离都是4米,每辆车的车身长度是6米,那么从第一辆车的车头到最后一辆车的车尾的长度是()米。
3.4 《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堂精彩的数学课——《探索规律》。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数字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字变化的规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个数字变化的游戏,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数字变化规律,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
3. 课堂讲解:我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变化的规律。
4.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他们对于规律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我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规律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变化规律:1.2.3.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数字变化规律,完成下列题目:2. 运用数字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答案: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数字变化的规律,并尝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2. 自主探究的引导方法3. 规律的应用讲解4. 随堂练习的题目设置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6. 作业题目的实践性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数字变化的游戏,这是基于对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把握。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游戏,对于直观的形象更容易产生兴趣。
通过游戏,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变化,为后续的自主探究环节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