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孔封药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无砷牙髓失活剂和三氧化二砷牙髓失活剂临床疗效的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无砷牙髓失活剂和三氧化二砷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三氧化二砷牙髓失活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砷牙髓失活剂Depulpin治疗。
比较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封药后,观察组疼痛反应发生率为16%(8/50),低于对照组的42%(2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8,P<0.05)。
观察组失活优良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8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
观察组牙周损伤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5)。
结论Depulpin作为新型无砷牙髓失活剂,失活作用明显优于三氧化二砷,且对牙周的创伤更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髓失活剂;三氧化二砷;Depulpin龋病作为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诊治,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牙髓炎并产生剧烈疼痛感,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
临床治疗牙髓病前,通常会采用失活法让牙髓失去活力后实施无痛治疗。
临床常用的牙髓失活剂为砷剂三氧化二砷,由于砷剂是剧毒物质,药物泄露会引起牙龈损伤,甚至导致颌骨出现化学性骨髓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
此外,砷剂封药时间较长也会引起化学系根尖组织炎症。
为了了解无砷牙髓失活剂和三氧化二砷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科收治的牙髓炎患者100例展开对比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00例,患牙均为恒牙,无牙周疾病,临床诊断为牙髓炎患者,排除资料不全、依从性差患者。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3.65±7.57)岁,龋洞分型显示,Ⅰ类洞有15例,Ⅱ类洞有18例,Ⅲ类洞有17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5.17±8.36)岁,龋洞分型显示,Ⅰ类洞有13例,Ⅱ类洞有22例,Ⅲ类洞有15例。
口腔内科对急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7T03:35:11.27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6期作者:袁晓燕[导读] 探讨分析口腔内科对急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袁晓燕余姚市丈亭中心卫生院 3154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腔内科对急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行急慢性牙髓炎治疗的患者21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9%,无效28例,实验组总有效率93.5%,无效7例,实验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V AS评分比较情况,实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慢性牙髓炎患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经过空腔内科的根管治疗方法,其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口腔内科;牙髓炎;临床治疗慢性牙髓炎是一种很容易复发的炎症反应[1-2],主要表现在:第一,咬合疼痛,第二,冷热刺激,第三,牙龈红肿。
急性牙髓炎可引起牙髓组织的水肿,导致髓腔内的压力急剧增加,进而引起牙神经的严重疼痛。
急性牙髓炎的治疗需要减轻疼痛和消除炎症介质。
急性牙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着病人的日常生活。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行急慢性牙髓炎治疗的患者214例,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107例,男65例,女42例,年龄为20-49岁,平均(32.56±5.44)岁,实验组107例,男48例,女59例,年龄为25-61岁,平均(42.29±4.68)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根据患者的牙齿状况和自觉症状,结合临床表现和术前X线检查结果,进行根管的治疗操作,使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对根管进行冲洗,用无菌吸潮纸进行隔湿,保持根管内部的干燥,接着,对主尖进行测试,将Metapex根冲浆液注入根内,用X光检查是否充盈。
口腔内科对急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3-24T01:05:40.23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5期作者:徐久凤[导读] 本次研究主要以口腔内科对于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为主。
徐久凤鹤岗市向阳区徐久凤口腔诊所 154100【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以口腔内科对于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为主。
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为86例患者,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且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方式,两组患者的例数相同,均为43例。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V 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一次性根管治疗应用于口腔内科对于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治疗效果更好且能够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水平,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急慢性牙髓炎;口腔内科;临床疗法;研究分析由于在口腔内科的治疗过程中,牙髓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无论是急性或是慢性的患者,均会出现牙齿疼痛务必的情况[1-2]。
目前对于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常常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为主,并且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与常规治疗的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或者病变的情况,严重情况下将会引发根尖周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
本次研究主要以口腔内科对于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效果进行分析,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共收治了86例患者,主要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3例患者。
患者的年龄均为2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8±3.98)岁,男女比例为52例与3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区别,P>0.05,无明显差异。
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措施,积累相关临床实践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例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研究9例患者通过根管治疗术,1~4 d后牙痛症状消失,牙周肿胀症状消失且触动无痛感。
接着采用根管封药对患牙进行治疗,7 d后进行复查,9例患者均无疼痛肿胀状况,也未产生并发症,患处无疼痛肿胀。
然后采用碘仿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根充进一步治疗。
对9例患者半年内进行随访观察,未出现肿胀和疼痛症状,证实全部治愈。
结论:对于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只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均能得彻底治愈。
【关键词】死髓牙;急性根尖周炎;根管封药中图分类号 r78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7-0121-01死髓牙是指牙髓失去活力的牙,也就是说牙神经已经死了的牙。
人的牙髓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用于营养牙齿,死髓牙就是牙齿失去了牙髓对牙齿的营养,经治疗后牙齿可变脆,但仍可保留很多年。
在死髓牙的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会并发急性根尖周炎,引起患者牙齿局部肿胀而伴剧烈疼痛,导致死髓牙治疗的失败[1]。
本文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例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过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死髓牙并发急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15~46岁,平均29.8岁;死髓牙为前牙和双尖牙,其中前牙2例,双尖牙7例;患者均因后牙咬合疼痛,或咀嚼时偶有不适感,临床检查证实患者的死髓牙组织均有龋坏,对其牙髓深处进行探诊未见明显疼痛反应,牙髓无活力,叩击患牙有3例患者有轻微病痛感;9例患者的牙齿没有明显松动和瘘道。
1.2 方法对本组9例患者采用根管封药治疗,患牙做常规消毒开髓,接着将牙髓抽出,进行根扩;然后将患牙根管内填置适宜牙胶尖,同时利用x线拍摄片观察来测量计算牙齿工作的长度,适当调整根扩长度,校对结束后根管要采用3%双氧水进行冲洗消毒,并采用封闭樟脑酚进行抗感染治疗;本组9例患者根管治疗后3~24 h后均出现急性根尖周炎,主要症状为患牙剧烈疼痛,有高胀感,上下咬合有触疼感,患牙松动度为ⅰ~ⅱ度,死髓牙呈暗灰色且伴有根尖部肿胀症状。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对1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开髓引流术治疗法,另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开髓引流术治疗法总体疗效优于次法根管治疗术,两组患者成功率和总有效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开髓引流术治疗法治疗急性牙髓炎具有疗效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临床上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开髓引流术;一次法根管治疗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牙本质细胞血管丛会加速丧失,根髓及冠髓的小动脉也会逐渐钙化。
当上述两种病理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的牙髓供血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引发牙髓炎[1]。
急性牙髓炎最主要的症状是剧烈疼痛,而引起疼痛的机理在于牙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内血浆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渗出到组织中,引起局部肿胀,髓腔内压力增高,从而机械压迫该处的神经纤维而引起疼痛。
目前临床上治疗牙髓炎主要采用根管治疗的方法。
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4月对1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120例,治疗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4岁;患牙76个。
对照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9~78岁;患牙77个。
按照参考文献[2]对病牙进行分级,2组患牙病变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⑴治疗组:开髓引流术治疗法:局部麻醉下开髓,揭髓室顶,放置丁香油棉球开放引流, 24~48 h后复诊,封人三氧化二砷失活剂,2周后复诊行常规根管治疗。
⑵对照组:局部麻醉下开髓,去除冠髓,准备根管并测量患者的根管长度,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及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根管进行交替清洗,再用消毒纸捻将根管内液体吸干净,然后应用替硝唑碘仿糊剂和牙胶尖进行根管填充,对根管的填充情况进行x线检查,若根管的充填材料到根尖的距离在1.5mm之内,则不必调整。
医药界 2019年12月第24期—121—临床经验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张彩霞(榆林市府谷县府谷彩霞牙科口腔内科 陕西 榆林 719400)【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64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2例,分别接受口腔根管治疗与常规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88%(31/32),优于对照组的84.38%(27/32),P <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例数为30例,对照组为25例,组间数据相比,P <0.05。
结论:在急性牙髓炎临床治疗期间,采用口腔根管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治疗方法具有稳定的治疗效果,且远期治疗效果显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意义重大,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口腔根管;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远期疗效【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4-121-02前言:急性牙髓炎在口腔科较为常见,发病后患者临床表现为牙齿剧烈疼痛,且部分患者主诉疼痛无法定位,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我院在急性牙髓炎临床治疗中,将口腔根管治疗方法应用到临床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满意。
现为进一步讨论口腔根管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6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64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32例,包括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9±5.2)岁。
对照组患者32例,包括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38.1±4.9)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牙髓孔封药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牙髓孔封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近几年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临床患者病例10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开髓后开放引流术和牙髓孔封药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8.85%。
观察组术后根尖周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所统计的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两组,再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分别采取开髓后开放引流术和牙髓孔封药法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开髓后开放引流术。
局麻条件下制备开髓孔,并采取无菌、温热生理盐水进行有效的冲洗,而后采用消毒干棉球对窝洞进行拭干,开放引流,再在开髓孔处放置丁香油棉球,在2-3天后进行复诊,在复诊过程中对疼痛缓解的情况进行了解[2]。
观察组:牙髓孔封药法。
同样是在局麻条件下行开髓孔,采取无菌、温热的生理盐水对开髓孔进行有效冲洗,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而后采用卷棉对根管进行擦拭并吹干。
采用浸以0.5%醋酸可的松液的小棉球蘸取甲硝唑以及乙酰螺旋霉素混合粉剂,放置在开髓孔处,而后对开
髓孔给予氧化锌暂封,同样为2-3天后进行复诊,并对疼痛缓解的情况进行了解[3]。
1.3 疗效评价
有效:在治疗结束后的1-3天,患者的牙髓炎自发性疼痛的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是获得显著好转;无效:在治疗结束后的1-3天,患者的牙髓炎自发性疼痛的症状同治疗前比较未发生改善或者加重。
急性根尖周炎:在治疗结束后1-3天牙髓炎自发性疼痛的症状同治疗前比较未发生任何改善甚至是加重,且发生明显的咬合痛以及扣痛症状,经 x线片检查显示根尖周组织存在暗影。
1.4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统计学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8.8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根尖周炎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15.3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临床上急性牙髓炎属于一种牙髓内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以及组织破坏的感染性疾病。
在牙髓中炎症会有大量的炎性介质被释放,血管的通透性也会随之增加,白细胞由血管内向组织中的游走也会因此而发生显著增加[4]。
在临床上急性牙髓炎典型的症状
以剧烈疼痛为主,然产生剧烈的疼痛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以下2个方面引起的,其一为在发生急性牙髓炎时,牙髓腔内的牙髓组织压力会发生显著的升高,压迫牙髓神经而引起;其二便是由于牙髓中的炎性介质会对牙髓细胞神经纤维产生强烈的刺激。
急性牙髓炎的应急治疗为实施开髓引流减压,常规的方法为在髓室开放数日之后进行复诊,继续实施牙髓治疗。
最近几年以来,曾有学者对开髓后敞开引流较长时间的必要性提出了异议。
然而不管是利用哪种应急处理,其主要目的都是对髓腔压力进行缓解或消除,将炎性介质有效去除,最终实现缓解或者是消除患者的疼痛的目的[5]。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牙髓孔封药法对观察组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该方法的主要原理为应用可以产生良好的抗炎效果的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炎性介质的释放,针对于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疼痛使得到缓解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中采取浸以0.5%醋酸可的松液的小棉球蘸取甲硝唑以及乙酰螺旋霉素的混合粉剂,放置在开髓孔处,而后密封开髓孔的封药疗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经统计发现,该方法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根尖周炎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显著(p<0.05)。
这表明,对急性牙髓炎临床患者实施合理的牙髓孔封药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洁仪,刘娜.急性牙髓炎两种应急处理方法的疗效比较[j].广东牙病防治,2008,16(6):269-270.
[2] 范俊.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3):15-16.
[3] 麦兴章.265 例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方案的应用体会[j].现代医院,2009,4(6):448.
[4] 刘乃妤.急性牙髓炎的急救治疗[j].航空航天医药,2010,15(2):122-123.
[5] 张家应,童永芳.开放牙髓投放失活剂的利与弊[j].中外健康文摘,2010,5(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