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核冠修复浅析
- 格式:ppt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30
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桩核冠修复病例的短期临床效果对比探讨目的:探讨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桩核冠修复病例的短期临床效果。
方法:行桩核冠修复的90例患者,根据患者桩核冠修复分为纤维桩组(n=45)和金属铸造桩组(n=45),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
结果:纤维桩组修复1年后成功率与金属铸造桩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纤维桩组修复2年后成功率与金属铸造桩组相比明显较高,炎症率、根折率与金属铸造桩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
结论:纤维桩桩核冠修复短期效果明显优于金属铸造桩,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标签:纤维桩;金属铸造桩;桩核冠修复;短期效果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
牙体缺失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口腔疾病。
人体牙体出现大面积缺损时,进行根管治疗后,常需进行桩核冠修复或全冠修复。
纤维桩和金属铸造桩均是当前临床进行牙体修复的常用方法,此次研究中探讨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在桩核冠修复中的运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修复成功率。
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桩核冠修复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桩核冠修复分为纤维桩组(n=45)和金属铸造桩组(n=45)。
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口腔疾病;排除其他牙科疾病患者;符合桩核冠修复手术指征;排除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精神性疾病,能自主表达意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为51:39,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6.4±9.5)岁。
与纤维桩组对比,金属铸造桩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纤维桩组患者给予纤维桩进行修复,给予患者常规根管治疗,进行桩道预备,保证桩道长度长于牙根长度1/2以上,根尖牙胶封闭保存4mm以上,去除相关物质。
使用磷酸将根管内壁清洗15s,干燥。
根据相关说明书对根管内壁涂抹相关处理剂及黏结剂,并在纤维桩表面涂布适量黏接剂,进行光照处理10s,将纤维桩黏结在根管桩道,光照40s固化,将相关树脂材料注射在牙体表面积纤维桩周边,光照固化,完成制作。
桩核冠的修复摘要】目的讨论桩核冠修复。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桩冠修复的前提是患牙必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尖周无炎症或炎症已完全控制,无骨质吸收或骨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且骨吸收已稳定者。
【关键词】桩核冠修复代口腔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地保留和保护口腔组织。
1869年,Black用金箔充填根管和修复牙冠,开始了口腔内残根、残冠保存和利用。
随着牙髓治疗技术发展及广泛而有效地运用,使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冠残根得以长期保留,而对于保存和利用残冠残根的修复治疗也成为口腔修复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趋势。
由于根管治疗时需作洞形制备和根管制备,需要磨除部分牙本质,从而减弱了牙齿的强度。
而残根残冠的临床牙冠修复时,必须有垂直向和水平向的支持与固位,才能承受正中、侧方和前伸等各方面的压力,并防止牙折。
学者们已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临床实践研究。
Frank(1959年)提出利用髓室固位采用银汞合金或树脂修复严重破坏的牙冠;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使用成品牙本质固位钉加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修复体修复严重缺损的牙齿,由于无髓牙牙本质湿度减小,弹性和张力强度降低,容易导致牙折,使修复失败。
70年代人们采用成品根管桩加银汞修复体来修复严重缺损的牙齿,且对桩和修复体材料不断加以改进。
70年代后期,冠桩整体铸造修复体开始应用临床,并取得良好效果。
为了达到临床理想的远期效果,有的学者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根管治疗的后牙经桩核修复后,未作冠覆盖的临床成功率只有50%左右,而作过修复的临床成功率达90%以上。
因此,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严重缺损的残根残冠,用桩核冠修复能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桩核可给修复体提供垂直与水平向的支持与固位,全冠修复体使患牙增加冠外抗力和咬合力的保护。
随着修复材料不断改进提高,桩核冠修复成为保存和利用残根残冠的一个必要的、成功的治疗方法。
桩冠修复的前提是患牙必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尖周无炎症或炎症已完全控制,无骨质吸收或骨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且骨吸收已稳定者。
桩核冠对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随着修复学技术和牙髓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常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残根残冠的基础上使用桩核冠法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并使其美观和咀嚼功能得以恢复。
由于缺损牙齿的残面位于龈下而恢复需要保留牙根,因此修复前对周围牙龈组织和缺损至龈下的牙根需做一些处理。
临床上常用螺纹钉桩核、铸造桩核、纤维桩等根管内固位体进行修复。
螺纹钉桩价格便宜,操作简单。
铸造桩密合度好、不易折断、可以改道的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
纤维桩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型修复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好、美观性、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1-2]得到推广使用,但成本较高。
桩冠修复和种植义齿相比较在临床上操作简单,保存了人体自身组织,创伤小,无排异反应,疗程短,价格低等优势。
我院对308颗牙体缺损的患者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螺纹桩、铸造桩、纤维桩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0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00例(308颗)牙体缺损的患者,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18~81岁,平均(58.37±9.81)岁,前牙75颗,尖牙86颗,前磨牙67颗,磨牙80颗,其中前牙、尖牙缺损小于1/2,前磨牙、磨牙牙冠大部分缺损,无明显松动和牙槽骨吸收,部分牙体缺损达龈下, 部分患者属牙周病稳定期。
1.2 修复材料:选用法国MACRO-LOCK 石英纤维桩预成根管桩,铸造桩采用镍络或者钴络材料制作,螺纹桩钉选用杭州西湖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湖巴尔品牌根管螺纹桩钉;德国LuxaCore 双固化树脂材料和配套双固化型核树脂。
根管预备钻针,排龈线和排龈器。
1.3 修复方法:修复前准备:对冠根折患者使用常规摄X线牙片,测量根管长度,常规完成根管治疗,牙周治疗。
牙体缺损达到龈下的患牙>1mm,用电刀对龈缘进行修整直到牙体断面完全暴露出来;当缺损达到龈下的患牙大于2mm,采用牙冠延长术将存留牙体的断面暴露出来,使树脂核能够紧密结合牙体断面,冠修复体边缘与生物学宽度相符[3],根管及牙龈治疗后两周进行桩核制作。
三种桩核冠修复形式效果比较张义孝【摘要】目的比较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及纤维根管桩在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各种相应的根管桩植入治疗成功后的根管内形成冠核,取模并完成烤瓷人造冠.结果成品根管螺纹桩组共105颗牙,成功85颗,失败20颗(19.05%);铸造根管桩组71颗牙,成功54颗,失败17颗(23.94%);纤维根管桩组15颗牙成功15颗,失败0例.与其他2组比较纤维根管桩组疗效最好(P<0.05)其他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成品根管螺纹桩核冠技术,是一个经济、简单而效果满意的修复方法;铸造桩核冠操作复杂和困难,而纤维桩-核材料-粘结系统效果最好操作性也较好.【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1(033)020【总页数】2页(P3081-3082)【关键词】桩核冠;成品根管螺纹桩;铸造根管桩;纤维根管桩【作者】张义孝【作者单位】51008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3牙体组织大部份缺损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这些牙齿对医生来说往往是个挑战。
这类牙齿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人造牙冠修复。
但由于牙体的大部份缺失,所以固位非常差,往往需要用根管桩来加强固位。
以前修复的常见方法是“桩冠”技术。
“桩冠”实际由三部分构成:存留的牙根、根管桩、人造冠。
目前比较推崇的方法是“桩核冠”。
应用桩核冠修复的牙齿,实际上已是一个由不同材料形成的混合体,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1]。
根管桩常见的有三种:成品桩(根管螺纹桩)、铸造桩和纤维桩。
纤维桩是近年出现的比较理想的新材料。
桩核的材料有银汞合金、玻璃离子、光固化树脂等。
笔者收集数年来应用三种根管桩材料的桩核冠修复病例进行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择的牙齿为牙根稳固、没有牙周疾病、牙冠大部分破坏的前牙或前磨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和充填,且经过3个月的观察获得成功的门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