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836.00 KB
- 文档页数:17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社会影响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些公益事业,比如环保、动物保护、贫困帮扶等等。
而非政府组织,作为一个公益事业的主要承担者,也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
本文主要围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力展开,分析非政府组织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什么是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NGO)是指除政府机构外,由个人或群体自发组织起来,目的在于推动公共利益、维护公众权益或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形式。
非政府组织通常不从事商业活动,主要依赖于政府或社会各界的捐助,同时也有些NGO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筹集资金。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英国、美国、瑞士等国的民间社会组织应运而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非政府组织的意义非政府组织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告诉政府和公众社会的真相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负责任的政府和公众提供了无法通过其他手段了解的信息。
许多非政府组织非常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权、儿童保护等,他们通常会搜集一些相关数据,以向政府和公众展示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2. 帮助和支持弱势群体许多非政府组织是成立以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而生的,如残障人士、儿童、老人等群体。
在政府不时能做好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的存在给予了这些弱势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 为公众提供服务许多非政府组织都在公共服务领域工作,如为流浪动物提供救助、困境青少年的支持、为贫困地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服务的提供不仅缓解了社会压力,也改善了公众的生活质量。
三、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种类越来越多,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非政府组织的涉及领域已经扩展到了教育、医疗、文化艺术、旅游等多个领域。
2. 市场化筹款成为主要趋势在资金来源方面,政府拨款、私人捐赠、企业赞助、商业化运作、网上众筹等筹款方式逐渐成为非政府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
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作为社会力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对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在环保、人权、教育、医疗、社区发展等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与经济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非政府组织在环保领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投身到环保事业中。
它们通过宣传、教育、研究等方式,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倡导可持续发展。
同时,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项目等方式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落地,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人权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人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价值,而非政府组织在维护人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报道,为弱势群体发声,推动立法和政策的改变,提高人权保护的有效性。
此外,非政府组织还通过提供救援、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公平稳定发展。
再者,非政府组织在教育领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而非政府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参与和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它们通过创办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和培训项目等方式,为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社会地位。
非政府组织还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改善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发展。
此外,非政府组织在医疗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医疗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非政府组织在医疗方面的参与和推动,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
它们通过提供医疗援助、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改善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非政府组织还在医疗资源分配和政策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推动医疗制度的完善,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学术界称非政府组织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
195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被看作非政府组织。
世界银行则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从事解困济贫,推进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或从事社区发展的私人组织"指任何独立于政府部门的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指以价值为取向的组织,全部或部分地依赖于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
中国学者赵黎青认为非政府组织应有7个基本点: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公益性。
二、欧洲-以英国为例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截至2002年底,有近20万家民间公益组织,其中在英国慈善委员会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共18.6万家,它们的总资产额约达700亿英镑;专职人员的总就业规模达50万人,占全英就业人口总量的约百分之三。
据统计,2004年美国符合税法要求的免税非营利性组织共1397263个,其中公共慈善组织822817个,私人基金会102881个。
1、中世纪非政府组织的萌芽早在一世纪初基督教就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起初只在城市里组织小社团,后遂渐在罗马帝国西都地方建立较大组织,这就是最早非政府组织的雏型。
英国近代以前的民间慈善组织和同时期的其它国家大同小异,数量少,规模小,类型单一,影响较小,主要表现形式为社区互助组织和行会"这就是处于萌芽时期的社团的早期形态"。
事实上,近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状况没有为民间慈善组织的生存提供多大的空间,原因是小共同体式的社会结构和教会在提供公益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在近代化的过程中,英国的民间慈善组织成长了起来"。
2、近代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财富的积累极大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不仅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工业革命在带来工业化、城市化和大量的移民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教育、公共健康、住房等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都成为慈善组织关注的重点。
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非政府组织(NGO)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它们以民间的力量,通过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旨在研究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其特点与影响,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
首先,非政府组织以其自由、灵活的特性,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较于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它们能够更迅速地反应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例如,在环保领域,NGO能够通过直接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发出特定的声音并提出改善方案,进而带动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
这种自由性和主动性是政府机构所不具备的。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它们在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的参与。
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NGO可以代表各个利益群体的声音,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促使政府更加公正合理地制定政策。
例如,在教育领域,教育NGO可以代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推动政府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不仅为政府提供了信息和反馈,还为社会发展的决策过程带来了多元性和民主化。
此外,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它们对社会问题的救助和服务中。
由于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政府机构难以全面照顾每一个弱势群体的需求。
而非政府组织能够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服务和社会福利工作。
以医疗救助为例,医疗NGO可以关注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的医疗需求,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填补政府服务的空白。
它们的出现弥补了政府机构的不足,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非政府组织的促进作用也有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由于缺乏相对权威的监督机构,部分非政府组织可能存在管理不规范、组织混乱等问题,甚至会出现财务不透明和滥用等情况。
因此,政府在加强对NGO的监管和指导时必须保持适度,既要保护公众利益,又要保护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与灵活性。
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治理功能作者:马全中来源:《党政研究》2014年第06期〔作者简介〕马全中,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广东韶关 512023。
〔摘要〕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有其既定的时代背景,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既是人类社会后工业化进程和世界各国进行行政改革的产物,也是市民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异的结果。
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组织不同,非政府组织是一种真正的社会自治组织,是一种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组织。
非政府组织具有不同于政府的社会治理功能,正是基于此种原因,非政府组织的兴起预示着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即将生成。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自治;中心-边缘结构;服务型政府〔中图分类号〕D5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4-0037-07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且产生重要影响。
在美国,在国内税务局登记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达到了157万家,另外还有数百万未登记的非政府组织。
〔1〕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政府组织的数目也在不断地扩大,其中草根未登记的非政府组织据估计达到数百万之多。
〔2〕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具有重要意义。
张康之教授指出,“非政府组织是‘新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上对政府垄断社会治理的局面形成了挑战……在某种意义上,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催生了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即催生了一种不同于工业社会治理模式的后工业社会治理模式”。
〔3〕也就是说,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意味着管理型政府的终结与服务型政府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的兴起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导致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
因此,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在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要创新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有利于社会治理创新,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非政府组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简称NGOs)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的社会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NGOs因为其独立性、灵活性和专业性,成为了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者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者。
首先,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与政府和企业不同,非政府组织更加注重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它们通过与政府、企业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协调各方资源,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农村地区,许多农民面临土地流转和农产品销售等问题。
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推送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支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监督的作用。
由于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非政府组织可以对政府和企业进行监督,推动其合规运营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例如,NGOs可以参与社会公益项目的评估和监测,对资源利用情况、环境保护措施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倡导者的角色。
它们通过研究和调研社会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宣传和推广来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一些环保NGOs通过调查、研究和公众教育,提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推动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非政府组织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创新和实验的作用。
由于其独立性和灵活性,NGOs可以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和模式,并进行实验和创新。
而政府和企业通常受到制度和利益的限制,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试错和创新。
非政府组织通过在小范围内尝试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和项目,积累经验教训并推广成功案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非政府组织通过桥梁作用、监督作用、倡导作用以及创新实验作用等多种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功能以及发展10行政管理李涛2010221101210003NGO,是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缩写。
它是指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
非政府组织一般用在联合国的文件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官方文件中,是指那些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建立起来的、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多用于第三世界国家。
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
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赢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
非政府组织面向任务、由兴趣相同人们推动,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人道主义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关心的问题、监督政策和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政治参与。
非府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各种不同的目的,大多数是为了推广其成员所信仰的政治理念,或实现其社会目标。
常见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了环境保护组织、人权团体、照顾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团体、学术团体等。
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其政府、商界及非政府组织都要有一个均等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是不能被政府或商界取代的,原因如下:政府在社会上的角色是要人民生活富足;而商界在社会上的角色是创造财富。
正因为这个社会上的角色,限制了政府及商界的活动,而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就是要用第三方角色,去完成社会上的使命。
例如美国政府不肯签署控制废气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这是由于美国政府在社会的角色是要人民生活富足,国家繁荣,假如美国签署“京都议定书”的话,一定会严重打击国内的经济;同理美国的商界也是会因为要创造财富,而多不愿意理会废气排放的问题。
所以要有非政府组织去完成政府及商界都未能完成的角色。
在我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特别是在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尖锐的领域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尤为活跃和集中,它们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角色及发展趋势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是指所有排除了政府组织的公共组织,所以,非政府组织有很多种,大致有以下六类:行业协会、互助与慈善组织、学术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文艺组织、“会党”或反政府的秘密结社。
非政府组织也已存在了许多年,在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诞生之前,那些最早的文明或一些古老部落的人之间就存在相互协作,协作就需要带头人,这或许是非政府组织的雏形。
我国的民间结社和民间公益活动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古代社团兴起于春秋时期,如百家争鸣中各学派文人组建的学术性社团,之后出现了民间互相合作的私社。
而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教会的慈善传统和行业协会的兴起。
教会对一些无力劳动或遭受疾病灾害的穷人进行施舍资助。
通过中西方早期非政府组织的比较可以看出:早期非政府组织的一个重要传统——救济和福利性服务。
主要表现在为社会群体提供诸如食品、医疗、收容等服务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非政府组织已将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作为其组织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部门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无处不在,在政府和市场发挥不了和发挥不好的地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扮演了全社会粘合剂的作用,在缓和社会各阶层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扮演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角色。
非政府组织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也发展了许多新的功能,比如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功能: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对全球22个国家的研究表明,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了一个1.1万亿美元的产业,相当于世界第八大经济大国,领先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国;雇佣了近1900万名全职工作人员,相当于各国最大私营企业就业总和的6倍多,这表明非政府组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了巨大力量。
而且非政府组织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
早期的非政府组织的重要功能是救济和福利性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项事务日趋复杂,市场会失灵,政府会失败,所以非政府组织的第三个重要功能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弥补政府缺陷。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角色及发展余萍萍10行管05号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仅凭政府组织已不能够很好的处理社会问题,非政府组织随之发展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角色的分析来展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角色、和谐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
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政府组织具备以下五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一、非政府组织的功能1、非政府组织可以代表民众直接参与公共管理,推动政治民主化,促进行政伦理建设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民意,其公开宣称的使命和价值观,是公益性的,代表人民的利益。
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可以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完善行政伦理的发展。
2、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不足,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
国家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总是以主流民众、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覆盖面有限。
事实上,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利益,覆盖社会的各个层面,有时某项政策的出台会损害到少数人的利益,特别是某些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性群体的利益。
非政府组织就是关注这些群体,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3、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经济伦理的发展。
市场的利润原则、功利原则,又极易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的经济腐败、贫富不均、社会不公、经济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一方面要靠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调整和治理,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非政府组织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来解决。
非政府组织可以利用其多样化的手段和灵活的机制,以市场为向导,合理利用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为民众和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经济伦理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_公共文化行政学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一)非政府组织的含义这里所研究的非政府组织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组织形态。
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争论很大,有代表的性的定义有:广义的定义,即所有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社会组织都是非政府组织,包括研究机构、专业协会、工会、商会、体育组织、慈善机构、宗教机构、民间基金、青年组织、妇女组织,各种民间组织、卫生组织和文化组织甚至政党也包括其中。
狭义的定义,即非政府组织是合法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非党派性质的实行自主管理的民间志愿性的组织。
它们采取网络型的组织体制,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
第三种定义,即非政府组织是指在民间社会生产中,与政府机构和企业相区别,旨在维护公民自由和基本权利,推进公益事业发展而非以营利为目的的正式组织。
第四种定义,即非政府组织是指由持相同志向的志愿者组成,具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和固定成员,超出于政府机构和企业之外而独立运作且发挥特定的社会功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关注于特定的或普遍的公众公益事业的民间团体。
第五种定义,即非政府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助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它有三个属性:非营利性、志愿性、非政府性。
第六种定义,即认为凡符合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非宗教性和非政治性这七个特征的组织都可以视为非政府组织。
第七种定义,即用剩余法来定义,把政府视为第一部门,企业视为第二部门,剩余的为第三部门,也就是非政府组织。
据此可以这样定义,即非政府组织是指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以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和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自治型社会组织。
[9](二)非政府组织的特点从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有以下基本特点:1.非政府性非政府性是非政府组织区别于政府部门的根本属性。
相对于企业而言,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都属于社会的公共部门。
但是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不同,它不是政府机构或其附属部门,而是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是,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定义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总的来说,它指的是由民间组织组成,非政府所有的群体,它们独立自主地运作,为社会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首先,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为非政府组织不受政府的束缚,他们可以更加独立地做出各种决策,并且可以自主地实现其所定下的目标。
这种特殊的性质使得非政府组织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社会的各种服务。
非政府组织有许多种类,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目标和工作内容,但它们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比如,一些非政府组织会提供教育或者培训服务,帮助那些想要学习的人们共同提升自己的能力。
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也会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并协助他们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另外,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它们提高了人们的意识。
这里的意识包含了对民主、人权、法治以及公平等概念的认知。
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渠道来传递这些概念,例如公益广告、社会活动等等。
这些非政府组织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观点,还为人们提供了参与社会事务的途径,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有关社会的知识。
最后,非政府组织还在保障民众利益上有很大的作用。
它们可以为公众的利益发声,汇集公共资源,发表专业的意见等等。
举例来说,有些非政府组织会参与调查公司环境污染的情况,向公众通报有关信息,并为那些受害者提供一定的保护和支持。
总的来说,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负责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服务,提高人们的意识以及保障人们的利益。
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支持并鼓励这些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