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摘要】《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当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关键词】浅析《三国演义》思想

一分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须注意的几点

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

仔细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拥护刘蜀唾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过程,实际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曲折过程。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

可以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败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量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变的。虽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从属地位,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联合,又斗争。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布局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定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创造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小说中都很少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对比如此鲜明的形象,书中鲜明的将刘备写成了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仁君形象,写成了忠厚仁义的化身;而将曹操写成了人民群众憎恶的暴君形象,写成了奸诈残忍的化身。

第四,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封建正统思想,现在所有的学者都有统一的思想,即“正统”就是与忠君思想有密切联系的“以复帝为中心的历史观。”在曹操与刘备当中,刘备是汉室嫡系,要继承大统就非刘备莫属,其他任何人一统天下,都被视为篡权夺位。曹操他抚各汉相,实则是汉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因此,《三国演义》不仅将曹操作为一个“乱世奸雄”来刻画,更作为一个“乱臣

贼子”来训话。

与此相反,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也是从属于他忠于汉室,是“汉室之胄”这一中心的,书中处处都突出了他“以仁义躬行天下,仁义布于四海”这一特点。

细读《三国演义》我们便会发现,无论是刘备的称王称帝,还是曹操的篡汉自立,本质上都没什么区别,目的只有一个,便是雄霸天下。唯一不同的便是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而曹操则采用了“秦天子以从众望”的手段。但这都不过是一种图霸称王地策略手段。然而作者肯定和歌颂刘备,因为他是“汉室之胄”,夺取天下便是“继承汉统”,是名正言顺的。同时又时刻不忘否定和批驳曹操,就因为他姓曹,所以便是“篡位逆臣,乱臣贼子”。

三《三国演义》的“忠义”思想

小说一开头就提到“桃园三结义”。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三人,采用民间结义形式,撮土为炉,捻草为香,异姓结为兄弟,并誓曰:“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明,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体现的是民间的“信义”,例如:在26开回“袁本初败兵拆将,关云长挂印封金”中写到曹操谋士“程昱”说“关云长有万夫不敌之勇,希主用智谋收之”。曹操便设计擒住了关云长,关云长暂住曹营后,曹操因爱才,欲留住关云长,便让张辽前去试探他。张辽问:“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如何?”关羽回答说:“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也,岂可共论乎?”从这一点看来,关羽已经

以君臣关系来看待刘备了。又如曹操为留住关羽,先是为关羽修宅一座,紧接着又送去金银器皿,自从关羽到许昌后,曹也待之甚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并送美女十人侍奉,然而关羽最终依然弃曹操而去,后人有诗赞曰: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圣不降曹。

关羽的这种言行,就连曹操也大为赞叹曰:“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并教育他的属下说:“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在这里“事主不忘其本,不忘故主”强调的便是“忠”。关羽曾写信向刘备表达他的赤胆忠心,其中有几个字可视为关羽人生的写照:“义不负心,忠不顾死”。“义”和“忠”是关羽最为突出的特色,所以可以说关羽便是“忠义”的化身。

再看诸葛亮。诸葛亮形象的主要特点是“多智”,然而在他的身上也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恩义”和“忠义”思想。例如在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写到刘玄德不顾寒冬雪天,躬请卧龙,卧龙感其知遇之恩,便出山辅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可不出”。因此,在85回以前,诸葛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在三个国家中,蜀国最小,它崛起于蛮荒之野,崛起于夹缝之间,即使到了最艰难的时刻,诸葛亮依然没有弃刘备而去,这其中蕴含的不仅是“恩义”,更是一种“臣子对君主”的“忠义”。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地主要思想倾向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 东汉末至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扰地年代.汉末大乱,尖锐地社会矛盾激起声势浩大地黄巾起义,震撼了这个腐朽与濒临崩溃地专制皇朝.此后,继之以董卓之乱,群雄角逐,继之以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继之以曹丕称帝,平定蜀汉,再继之以司马氏代魏,一统天下.b5E2R。 一.《三国演义》中地思想倾向之——拥刘反曹:正统地历史观 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中原 民族矛盾尖锐 民族情绪强烈 要求恢复汉民族地正统地位 罗贯中:元末明初,号湖海散人,“有志图王者” 希望恢复汉民族地主阶级政权地抱负,要唤起汉民族地强烈民族意识,为推翻蒙元贵族地统治而进行斗争 前回:赤壁之战之前,交代“三国鼎立”地斗争背景 回:刘备集团地兴衰成败 回:三国先后被灭,西晋统一 刘备:标榜恢复汉室王朝地皇室嫡系.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地理想. “仁德及人”“秋毫不犯” “远得人心,进得民望” “但到处,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 “犹鱼之有水也”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心灵深处所信奉地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残忍,阴险,奸诈 毫无惜民爱民之心 二、《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地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地伦理道德规范,因 此,“忠义”思想是小说地另一个鲜明地倾向.p1Ean。 、刘、关、张三人至死不渝地兄弟情义. 、关羽——三国“三绝”之“义绝”,被视为“义”之化身. ()关羽对结义大哥刘备地“忠义”. ()关羽之义,不仅是对刘备,也有对曹操地“义”. 、诸葛亮——“忠”之楷模. 三、赞美“智慧”是小说地第三个思想倾向. 、诸葛亮——三国“三绝”之“智绝”,是“智慧”地化身. 、善用人才地智慧人物——曹操 他把人才问题看作政治斗争中最根本地战略问题,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形象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公元-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地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中曹魏地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本为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DXDiT。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赵长胜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前后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是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中心,从维护封建统治立场出发,不但承袭了“正史”和平话戏曲中的一些封建意识,而且还根据当时封建统治需要有所强化,反映出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表现复杂的时代背景,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复杂的历史思想下,他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仁政”治理天下。向往仁政,反对暴政拥刘贬曹思想贯穿整个小说始未。 一、研究《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需注意两点: 1、它是在集体创作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作者有民间艺人,也有封建文人,他们的政治,艺术观点和创作意图各有差别,在漫长时期的传说和口头,书面的艺术创作里,集纳和熔铸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所以《三国演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倾向。 2、它是一部历史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拥刘贬曹”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有作者主观思想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原因。思想倾向即个人主观感情,属于思想领域范畴。但人是社会的人,不会也不可能孤立存在,他的社会属性,影响着决定着他的思想情感。任何一种思想倾向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因此,要探讨“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产生形成的背景,应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1、客观方面。 《三国演义》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素材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史材料,即晋陈寿的《三国志》作者陈寿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市)人,做过蜀国的观阁令史,此书以蜀汉为正统,对刘备和诸葛亮十分推崇。南北

浅析《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思想

浅析《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思想 “拥刘反曹’,思想是《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此书面世以来历代读者争论最多的话题,艺术上又有“七实三虚”的特点,两点互相联系,显示了作者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的寄托和追求。因此,本文就着重对“拥刘反曹”思想的进行浅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罗贯中拥刘反曹七实三虚 《三国演义》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而《三国演义》中却赋予他“乱臣贼子”的性格特点,把他描绘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艺术典型。而刘备则被刻画为胸怀大志,礼贤下士、善纳忠言、体恤百姓的一代仁义之君。“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在毛纶、毛宗岗修改后的《三国演义》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具有多方而复杂的原因。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是原因之一。但还不是罗贯中“拥刘反曹”思想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看到,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口睹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有感于人民饱受元蒙统治之苦的现实,站在汉族的立场表现历史,评判历史,自然应以蜀汉为正统,以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我们还应注意到下层群众的审关观念、是非标准对“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东坡志林》所载薄劣小儿听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擎壁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明“拥刘反曹”的倾向在三国故事刚流行时即在群众中形成了。辽、金、宋、元

时期,民族矛盾加剧,汉族政权失败,异族入主中原,人心思汉,这对“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不无关系。 应该说,作者罗贯中的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才是形成其作品“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主要因素。罗贯中有抱负、有理想,并有丰富的政治斗一争经验但一生颇不得志。清人顾菩《塔影园集》卷四记罗贯中曾“客霸府张士诚所”。张士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政治上的不得志,客观上促进了他的文学创作。于是,他渊博的学识,远大的理想和胸中的不平便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了。作者以历史家犀利的政治眼光和严肃态度来抒写自己“有志图王”的雄心,并探讨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什么样的人才能图王图霸。 “拥刘反曹”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罗贯中渴望实现天下统一的局而,期待着有一代明君出现的热烈愿望,在刘备集团身上,倾注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这个因素远远超过了“正统”观念的影响力。 《三国演义》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这个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作者明君贤相政治理想的寄托和追求。当然也受封建正统观念、作者的民族情感、广大群众审关观念、是非标准的影响小说具有“七实三虚”的特点,“三分虚构”在艺术上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文学形象,而在思想倾向上均为“尊刘反曹”服务,从而使这部小说成为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参考文献:1._三国演义_的_拥刘反曹_和_七实三虚_阎丽丽 2.论明清时期对_三国演义_拥刘反曹_思想的诠释_郭素媛 3.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_浅谈_三国演义_对人物形象的塑造_赵君秋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文章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6b18994002.html,/ 一剖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需留意的几点 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阅历了一个由面见传播过程当中大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期不同,阶级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固然有一定的虚拟和想象,但又必需遭到历史的约束,即故事的根本历史轮廓,严重的历史事情、主要任务、严重活动都必需契合历史事实,这就形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难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 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我们能够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反对刘蜀鄙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征伐董卓的过程,实践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迂回过程。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能够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落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气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动的。固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但是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附属位置,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结合,又斗争。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规划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议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发明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

作业浅谈《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的独特文学样式,描写了自黄巾军起义直到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纵观《三国志演义》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太平盛世的明君良臣的希冀。 《三国演义》中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臣、良将的典范;相反,则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残暴害民的代表。很明显的,全书具有浓烈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从古至今,历史上曹、刘两派孰为正统,向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也是众说纷纭。 我认为“拥刘反曹”这一思想倾向体现出来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自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儒家思想也随之深入人心。正统思想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在封建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生产力低下。人们对神灵观念笃信不疑,对自然界了解不多,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封建帝王就是他们的“天”,所以每当遭逢乱世,人们总希望有个“真命天子”出世,给他们带来“甘霖”和“阳光”。加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观念深深扎根于处于封建时代的广大人民心中,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刘备和汉室是远亲,虽是织草履出身,但作为刘室宗亲他多少有点正统的血缘关系,因而作者这一主张是从下层民众的的思想阶层出发的,体现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另外,在《三国志演义》(第六十六回) 中提出“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第六十六回)这种“唯有德者居之”的主张,是符合人民大众的愿望的,加之刘备从来以“宅心仁厚,知人善任”著称,作者著书立说表明“拥刘”的立场,更容易被接受。作者生于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元代末年,他与农民起义军有联系,是“有志图王者”,他以蜀汉为正统,是为抒发他要恢复汉族为主的政权的抱负,这和当时受压迫的汉族人民的愿望是一致的。这些都说明,提出以蜀汉为正统,都是在民族斗争激烈的时候,用它象征汉族政权作为斗争的武器。据上述,我认为作者的“拥刘反曹”这个思想倾向明显地体现了人民的理想、感情;愿望和要求,是富于人民性的。同时说明作者罗贯中的创作是从广大人民的愿望出发,站在劳苦大众的角度上著书立说的。 其次“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意在歌颂仁政反对暴政。

三国演义中的道家思想

三国演义中的道家思想 《三国演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古典小说之一,它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其文本本身,扩展到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源于高超的文学技巧,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场面描写,更得益于《三国演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核和文化底蕴。 毋庸置疑,《三国演义》的总体基调是豪迈进取、积极向上的。乱世给了英雄们用智骋材的舞台,而他们则充分把握了历史赋予的机遇。从而,全书更多地是体现了建功立业、奋发有为的主旋律。 但仔细读来,我们便不难发现,在这个昂扬高亢的主旋律下,时时暗杂着变徵之音。可以说,《三国演义》全书还弥漫着浓厚的道家思想。 一、《三国演义》描写了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法律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从这方面,我们都能发现道家思想的存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斗争史。其间的兴与衰、成与败、喜与忧,波澜壮阔。作者在行文中时时都在传达这样一个道理:凡事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最终都取得了成功,反之,终将失败。老子曰:“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1]其具体体现就是:顺应潮流,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顺其自然,不强为。试看下面的例子:……(刘备)使诸葛军师定拟治国条例,刑法颇重。法正曰:“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法正拜服。自此军民安堵。……(《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2] 诸葛亮没有照搬汉高祖约法三章的模式,而是从严治蜀,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是因为他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势而为,自然而然,才使“军民从此安堵”。 再比如,七擒孟获之后,费祎提出要“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诸葛亮认为: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两相比较,诸葛亮的“无为”是明显强于费祎的“有为”的。既然能使“南人不复反”,那么,以后就尽可以顺其自然了,这一“无为”原则,更好地做到了“无不为”。 《三国演义》不仅政治上体现着道家思想,在军事上也同样如此。道家讲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第五十七章),《三国演义》是中国以军事为题材的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战役,大战中有小战,小战中有混战,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在这些战役中,道家的“不以兵强天下”、“不争而善胜”、“慈故能勇”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作者反对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争斗、战争和人物命运,被誉为中国小说中的巅峰之作。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即尊奉汉室皇帝刘备,而贬低曹操及其 后代。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人物塑造和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 想倾向。 一、历史背景下的尊刘贬曹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变化。汉朝灭亡后,天下分裂成了魏、蜀、 吴三个国家。而在这三个国家中,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显然是最得人心的。因为蜀汉是 由汉室皇室后代所建立的,一直以来都有着执掌天下的理想,而这也是尊刘贬曹思想倾向 的主要来源。 义烈元年(196年),曹操夺取了汉献帝,开始了他的割据自立。此后的五十年中,曹操及其后代一直执掌魏国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然而,曹操 的统治并不得民心,他的政治手段常常十分残酷,对敌人也十分狠毒,同时还极力鼓吹儒 家道德伦理,自封“曹文化”。相对而言,刘备在人民心目中更具有威望,他率领着黄巾 起义军起义,深得百姓拥护。同时,刘备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民众也更为认同,如“舍生 取义”、“仁者无敌”等,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尊刘贬曹 的思想倾向逐渐形成并发展。 二、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个英雄形象,他具有高尚崇高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相比之下,曹操则被描绘成了一个凶狠、奸诈的反派形象,而且他的儒家思想也被渲染成 虚伪、伪善。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 1、刘备的英雄形象 刘备作为《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其英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鲜明。在小说中,刘备 被描绘成一个高尚的君子,他有着纯真正直、仁爱之心和舍身取义的精神。他对朋友和部 下很为关怀,经常向他们倾听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安危。另外,刘备还有着坚定的意志,凭借自身的努力,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种勇气和决心也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 的人加入他的队伍。 2、曹操的反派形象

浅谈《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二重性

浅谈《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二重性 《三国演义》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社会时代的突飞猛进和读者接受视野的发展,其争议性与历史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拥刘反曹”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倾向,这既有其合理因素,也存在着相当的局限,它凝聚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作者本身的观念设定,很值得进行一番理性的深思。 一、“拥刘反曹”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 “拥刘反曹”这种思想倾向,和它所应对的《三国演义》文本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成书历程。后世最早最著名的记载三国历史的文献资料,莫过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由于受到晋承魏制的影响,这部史书本来以曹操建立的魏国为正统,偏安南国的西蜀和东吴则被视为反动组织。陈寿在《武帝纪》中对曹操的评价很高,认定了曹操是乱世之枭雄。 宋朝实行伦理治国,尤其是程氏兄弟的大理学说,成为了束缚民众思想的工具。宋代对君权神化的空前加强,使得不论官方还是民间,曹操的口碑可以说是江河日下。“拥刘反曹”思想从魏晋的萌芽时代上升到了初步发展时期。在苏轼的《东坡志林》中提到每听三国的故事之时,一听到刘玄德失败,都频频皱眉,有哭泣的人,而听到曹操失败了,

即拍手称快。他的父亲苏洵在《权变》中也认为曹操是“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度”。而到了程朱理学盛况空前的元明清三代,曹操彻底背上了恶贼的骂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则是将前代的各种想法进行了总结,使曹操奸雄的形象彻底深入骨髓,而“乱世之奸雄”便成了他一生的代名词。 二、“拥刘反曹”思想具有客观合理性 客观合理性即是宣扬仁政,反对暴政。小说塑造刘备的仁君形象和曹操的奸雄形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卷帙浩繁的故事情节和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体现的。小说里写到刘备入川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今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刘备的这一句话可以说是道破了“拥刘反曹”的实质:在维护封建正统的大前提下,宣扬仁政,反对暴政。 三、“拥刘反曹”思想也具有阶级局限性 “拥刘反曹”思想固然具备其合理的一面,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丑陋,人民群众渴望天下统一安定的愿望,也体现了希望汉族能够复兴的美好希望,但是其阶级局限性在一点点地膨胀和扩大。 “拥刘反曹”思想在全文里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针对曹丕和刘备称帝的不同态度,表现出极大的迷信性与不

关于元明清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评价

关于元明清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评 价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

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二、刘备、曹操形象。 1、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写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三、战争描写。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前言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品,它以鲜明 的历史风格与文学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民 俗风情,同时也刻画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的主题 思想贯穿全书,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尚理倾向的表现 《三国演义》中,尚理的倾向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张松之死 在《三国演义》中,张松被曹操问及“为何不献城”时,他回答:“臣 昔在汉时,曾为虎牢关上尉,不幸陷于贼手,见贼军之时,其势盈天,皆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臣独不肯言。臣之所学,乃义之本也。臣 以忠义相告,安得为贼谋?至死岂为贼也!”这番话凸显了张松对忠诚 和正义的追求。 然而,曹操并不赞同这种追求,他将张松处以全家诛杀的刑罚。这 种以权谋私、绝情无义的行为,恰恰展现了曹操的唯利是图和权力欲 的本来面目。

2. 刘备的仁政 《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了一个仁爱之君的形象,他时常关注百姓疾苦,力图施行仁政。例如,他在成都建立了善政,贯彻实行了免徭役、高俸禄、低税赋、讲道德、宽法纪、任贤使能等政策。这些措施深得民心,也为其汇聚了大量的民力。 3. 关羽的义气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为一个有着忠诚的义气、传统士人风范和仁爱之心的形象。关羽在刘备的帐下侍奉多年,尽管其家庭因荆州失陷而尽毙,但他并未因此离开刘备。他受到曹操和孙权的威胁时,总是能处之泰然,不为外在的压力所左右。即使在跨越换主,转投东吴之前,关羽依旧忠于主上,不离不弃,直至孤军深入敌境被围杀。 尚理倾向的成因 1. 作者求取忠诚正义与仁爱之道的价值观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明代的作家,其创作背景是地主阶级的广泛反抗斗争和官僚削夺民权的严重斗争。他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出了许多忠诚、正义、仁爱等价值观,弘扬着这些价值观对当时社会的正面倡导作用。这些价值观的存在,也使其在历史和文学上具有了极高的价值。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中国古代的通俗文艺对于“正”与“邪”的分辨大抵是截然分明的,《三国演义》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书中代表“正”的一方是蜀汉,以刘备最为突出;代表“邪”的一方是曹魏,以曹操最为突出。这是三国故事很久以来就形成的“拥刘反曹”倾向,只是在小说中表现得更充分。 《三国演义》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刘、关、张、诸葛亮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其中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五丈原这五十一年间的事就占了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的事只用十六回就草草收束。“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有比较长远、复杂的历史和思想的背景。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宗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 书中曹、刘对比的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是刘备以宽仁待民,曹操以残暴害民;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曹操则全用权术和机诈。刘备从桃园结义时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并

深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他的言行和曹操恰恰是鲜明的对比。从这些对比描写中,可以看出《演义》中“拥刘反曹”的观念,更主要是表现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憎恶“暴君”的普遍愿望。书中许田射猎、曹丕废帝、刘备正位等章节中流露了相当深厚的封建正统观念,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强调正统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支持深得人心的刘备,而不是支持行将溃灭的汉献帝、刘表、刘璋等人物,这些人物在作者笔下只是可怜,并不可爱。可见《演义》的拥刘反曹和朱熹等人的拥刘反曹出发点并不完全相同。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及成因-8页精选文档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及成因 一、历史和《三国演义》中的“尊刘贬曹” “尊刘贬曹”是罗贯中进行小说叙事时存在的主要思想倾向,也是作者着力表达的思想主旨。具体而言,全书用鄙视、讽刺的口吻来写曹操,将曹操描写成厚黑、狡诈、残忍的奸臣。如《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第十七回曹操嫁祸于粮官,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心变矣。”遂杀之。曹操还残忍地杀害如伏皇后、董承、弥衡、杨修等人。罗贯中在这些人被杀后,反复用诗句来称颂他们的志节,以反衬曹操的残忍;并将司马氏篡曹魏政权归为天理循环、因果报应,《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有诗曰:“魏吞汉室晋吞曹,天运循环不可逃。” 与塑造曹操奸臣形象不同的是,罗贯中十分注重抬高、美化刘备的明君形象。刘备有汉室血统,有仁德、谦让之心,如三让徐州、携民渡江、入益州不夺同族基业。刘备的仁德、宽厚、礼贤下士令将士谋臣死心塌地为他尽忠。在《三国演义》中,每当曹操失败时,罗贯中就用令人拍手称快的辞藻,而刘备失败时则用令人叹息的语句;其称曹操时,经常用“曹贼”“奸雄”等恶名,甚至还直呼为“阿瞒”,而称刘备则用“先 主”“皇叔”等尊称。可见,其“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非常明显。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极力尊崇刘备,贬低曹操。然在《三国志》中,陈寿却尊曹魏为正统,给予建立魏蜀吴三国的曹操、刘备、孙权都很高的评价,不愧是乱世中的枭雄。曹操和刘备既有宽厚、礼贤下士、英勇善战的优点,也有狡诈、残忍的阴暗面,不存在孰尊孰卑的问题。但

在《三国演义》中对二人的评价却天差地别:一个被尊为万古流芳的仁君,一个被贬为遗臭万年的奸臣。罗贯中“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形成,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与罗贯中的生平经历密不可分;第二,与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有关;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则是我国千年形成的正统文化及其政治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生平经历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影响是“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形成的内在原因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7岁时入私塾读书,14岁因母去逝辍学,从父到苏杭学经商。苏杭时为南方商业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小说、戏曲、评书等艺术形式发达,汇集很多从北方南迁的文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由于自幼受儒家经典的影响,罗贯中不喜经商,经父许,到慈溪从著名儒者赵宝丰学习。 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正值元朝末期。元末残暴的统治激起了大量民众起兵反抗元朝。深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有志图王”的罗贯中,自觉学有所成后,辞别赵宝丰,在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投靠当时最强大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入府做幕宾,希望为张士诚打下汉人的天下,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像张良、诸葛亮等贤臣谋士一样青史留名。元至正十七年(1357),已称王定都平江(苏州)的张士诚部与朱元璋部交战,实力受损;同年,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等在与元朝军队作战时,兵败被俘。张士诚眼见敌不过朱元璋部与元军、方国珍部(时已投降元朝)的合围进攻,不得已投降。降元后张士诚割据了北至济宁、南至绍兴的大片

《三国演义》中的儒家思想

《三国演义》中的儒家思想 《三国演义》从儒家传统道德观、伦理观出发,歌颂表现的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特征的正义行为和势力,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在社会思想上反映了儒家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价值取向。这些,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万民景仰的君主,必须爱民如子。“仁义、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三国演义》中具有深刻的体现。《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仁”的一个代表。刘备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期间,“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刘备从当阳撤退时,虽形势危急,仍不肯抛弃跟随他而行的十几万百姓,可见,一个爱民的官员是受到百姓的爱戴的。相反,“十常侍”被处死时,百姓“争食其肉”、董卓的暴行也使百姓恐惧反感,董卓死时,百姓“手掷其提议,足践其尸”。《三国演义》通过对曹操的残暴奸诈的描绘和对刘备的宽厚仁爱的赞扬,表现出世人的对于“仁政”的向往。可见,作为一个统治者,必须要有爱民之心,正所谓“仁者爱人”。 忠义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道德观念,在长期的儒家文化中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和认同,又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以致影响到民族性格。刘备不仅对结义兄弟恪守忠信、义重如山,对待他人也以义为重,交之以心。当赵云于百万军中救出阿斗交给他时,他将阿斗摔在地上:“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使赵云感激涕零。刘备对待诸葛亮更表现出忠诚信义之怀,在“三顾茅庐”中作者更以浓笔重彩描绘了刘备谦恭天下士,敬贤爱才的性格。请孔明下山,孔明初还不允,刘备乃潸然泪下,哭着恳求“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这样虔诚,这样谦恭,孔明又怎能拒绝刘备呢?“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可见,在识别和使用人才上,刘备也具备杰出的眼光,可谓“将将之才”。 封建社会时代,“忠君”思想为统治阶级所倡导,在《三国演义》中,“忠君”的思想也是比比皆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从古至今为君子所不齿,关羽、诸葛亮等蜀将忠军爱国的行为被大家称赞,而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身为汉室的皇叔,是所谓的正统。因而“拥刘反曹”的思想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这种“拥刘反曹”从根本上肯定了那个时代“忠君、爱国”。谈及“忠君”,关羽、诸葛亮实为突出。 关羽的忠表现在,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以高官厚禄留他,他不为所动,唯一看中的曹操给的礼物是那匹“赤兔马”,留下马的目的也是为了早日回到哥哥的身边。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毅然带着两位嫂嫂回到刘备的身边。这一方面表现他对兄弟的情义,也表现了他对所效忠国家的忠。 诸葛亮一生追随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矣。诸对于蜀汉的忠贞,他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一)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一) 中国古代士人大都抱有深刻的政治理想,其突出的人生特征就是热衷将个人价值投注于天下国家。他们非常愿意将儒家所设定的人生进取程式,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付诸实践。在这样的人生进取过程中,士人也随之树立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尽管在中国古代一般的哲学著作或其他门类著作的表述里,这两方面内容的情怀往往相提并论,但在实践中,古代士人却大多侧重于“兼济天下”。其主要表现便是大多数士人尽管没有“达”,但兼济天下的志向却未曾泯灭。易言之,绝大多数古代士人即使政治进取受挫,甚至绝望之际,也还是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沉重使命感。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士人在“达”与未“达”的不同人生程途中,“兼济天下”情怀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也因之有所不同:“达”的士人更多地以政治业绩和功勋加以体现,而未“达”士人则更多地以诗、词、文、赋加以表现。随着中国古代文学题材的增加,古代小说也逐渐成为体现士人人文情怀的方式与手段,而《三国演义》就是这方面的开端。 从题材性质和故事主要内容看,《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一般说来,在这类题材作品创作中,作者的人文情怀的表达相对困难;尽管如此,作者还是非常成功而明确地体现出了特定的人文情怀,主要是尚理倾向。 一、《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 所谓尚理倾向是指小说作者通过人物性格刻画、故事情节描述,以及创

作动机的表露所体现出的崇尚理学思想精神的态度。其中的“理”主要是指宋代以来理学家在其思想主张和学术努力过程中所宣扬的“天理”,其根本内容就是遵守、坚持和实行忠、义、孝、爱、悌一类道德、思想与观念。《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带有突出尚理倾向的小说,所表现出的思想精神态度也主要是对这些内容的推崇与张扬。 1、拥刘反曹:对君臣纲常的推崇和坚持 从作品的基本思想主题上看,《三国演义》是拥刘反曹的,并以此基本倾向表现了对封建君臣纲常的推崇和坚持。在该书成书之前,演绎三国故事的文本甚多,除《三国志》等历史著作外,还有《英雄记》、《曹瞒传》等稗史,以及诸如《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杂剧等文学作品。从文本主题思想的角度看,这些文本在拥刘反曹或拥曹反刘上并未确定,视西蜀与视曹魏为汉室合法继承者的观念都间或有之;可是《三国演义》却把这个尚在游移的问题一锤定音。该书以生动的形象塑造和大量的主观性描写,以及情节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努力将拥刘反曹这一主题思想作了坚实的固定。 这首先表现在作者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倾向性,即打破历史真实的局限而明确加入主观态度。在历史真实层面上,曹操无疑是三国之际最杰出的英雄。面对当时战乱频仍、哀鸿遍野的社会现状,只有他才切实地采取了政治上的大努力。曹操的人才思想是他作为大英雄的另一展现方面,尽管当时许多军阀都懂得“得人者昌,失人者灭”道理,但在思想意识和实际操作上,没有谁比得上曹操的力度。在思想观念上,他提出只要有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 东汉末至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扰的年代。汉末大乱,尖锐的社会矛盾激起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震撼了这个腐朽与濒临崩溃的专制皇朝。此后,继之以董卓之乱,群雄角逐,继之以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继之以曹丕称帝,平定蜀汉,再继之以司马氏代魏,一统天下。 一.《三国演义》中的思想倾向之——拥刘反曹:正统的历史观 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中原 民族矛盾尖锐 民族情绪强烈 要求恢复汉民族的正统地位 罗贯中:元末明初,号湖海散人,“有志图王者” 希望恢复汉民族地主阶级政权的抱负,要唤起汉民族的强烈民族意识,为推翻蒙元贵族的统治而进行斗争 前50回:赤壁之战之前,交代“三国鼎立”的斗争背景 50~115回: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 116~120回:三国先后被灭,西晋统一 刘备:标榜恢复汉室王朝的皇室嫡系。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 “仁德及人”“秋毫不犯” “远得人心,进得民望” “但到处,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 “犹鱼之有水也”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残忍,阴险,奸诈 毫无惜民爱民之心 二、《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因 此,“忠义”思想是小说的另一个鲜明的倾向。 1、刘、关、张三人至死不渝的兄弟情义。 2、关羽——三国“三绝”之“义绝”,被视为“义”之化身。 (1)关羽对结义大哥刘备的“忠义”。 (2)关羽之义,不仅是对刘备,也有对曹操的“义”。 3、诸葛亮——“忠”之楷模。 三、赞美“智慧”是小说的第三个思想倾向。 1、诸葛亮——三国“三绝”之“智绝”,是“智慧”的化身。 2、善用人才的智慧人物——曹操 他把人才问题看作政治斗争中最根本的战略问题,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形象

《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

《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从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从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形象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斗争经验,堪称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一部谋略百科全书,具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小说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示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关于它的主题,文化大革命前就提出了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等观点。之后,又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主要有:歌颂理想英雄说、赞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悲剧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宣扬用兵之道说、人才学教科书说、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总结历史经验说,等等。这些观点,各有根据,各有道理,但又似乎很难从根本上否定其他说法。对一部书的看法分歧如此之大,只能说明这部书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且都各有充足论据。因此,有人不赞成去研究主题,还有人干脆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主题。 我们觉得,一部作品,还是应该有主题;研究一部作品的主题,还是有助于对作品的总体把握。但是,并不宜企图用几个字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好,否则,就难免挂一漏万,把本来很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单一化和简单化了。《三国演义》的主题,可以这样概括:小说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一)明君贤臣理想 1、推崇仁政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仁是道德观念的核心;仁政是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