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大出血继发脑室出血应用微创术治疗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80.35 KB
- 文档页数:3
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治疗探讨研究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丘脑出血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间入院治疗的103例高血压丘脑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放弃治疗的有8例,保守治疗11例,全部生活无死亡;脑室外引流78例,死亡17例,生活61例,;开颅手术6例,死亡2例,生活4例。
生活病例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治疗前。
结论:轻中程度的中小血肿首选非手术治疗,而对于大血肿和血肿量扩大的中小血肿应该手术治疗,并使用开颅手术。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原因制定确切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术前、术中、术后要对患者实施细致的护理。
【关键词】高血压丘脑出血;治疗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thalamus bleeding the research analysis gaoyupingstudy 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thalamus hemorrhage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27-02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或者丘脑传统动脉破裂都有可能引起丘脑出血,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丘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血压增高使得动脉不能承受引起破裂引起出血。
但是丘脑处的神经组织复杂,一旦出血即有可能血入脑室[1],引起脑室急性扩张或颅压升高并压迫其中重要的神经组织、血管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尤其是血肿破入第三、四脑室的预后效果不好,很大一部分都会行成偏瘫。
因此对高血压引起的丘脑出血一直是临床的重要任务,本文就高血压丘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做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011年间入院治疗的高血压丘脑患者103例,其中男53例,女5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3岁,疾病发作到入院时间最长为39h,最短为0.4h。
其中神昏谵语、感觉障碍、运动障碍37例,神志清楚但感觉、运动障碍的39例,浅昏迷的17例,深昏迷的10例。
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血肿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脑出血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脑血管破裂或出血而造成的疾病。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每年死亡人数达到数十万人,发病率之高、致死率之大,严重影响着社会和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脑出血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近年来微创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脑出血治疗的新手段。
其中,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手术过程中,精确定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从血肿定位方法的角度对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外科手术方法之一。
它通过经皮穿刺或小切口,将血肿清除器械引入血肿内部,将血肿内的血液和坏死组织抽出,使脑缺血区域得到重新灌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1、脑CT、MRI扫描脑CT、MRI扫描是血肿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CT、MRI检查来确定血肿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同时对血肿的类型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深部血肿和较小的血肿的定位。
由于不需要进行手术,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损伤,因此脑 CT、MRI扫描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
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应用于脑出血的定位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DWI对脑出血的灰质和白质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因此,DWI可以客观、准确地诊断脑出血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同时还可以研究脑出血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影响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
3、经颅超声定位技术经颅超声定位技术也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血肿定位方法。
其优点在于,可以对血肿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可以实现真正的定位。
它可以通过超声定位仪扫描头将超声波导入脑部,并利用超声波吸收能力的不同来确定脑出血的位置,从而为手术提供可靠的指导。
经颅超声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脑出血的大小、形态、部位和深度的测量以及脑出血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位深,损伤大,并发症多,因此效果不理想,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冲洗术,不仅能及时解除颅内高压,而且能清除脑室内积血,值得推广。
在选择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例,我们的体会是甘露醇用量易偏大,尽快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及脑疝的发生;其次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病人出现发热,宜明确发热的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总之,丘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高龄、高血压病、活动状态下起病,临床特点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易出现发热、多尿及低钠为主的低钾低氯血症,出血易破日脑室且预后不良。
治疗推广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冲洗术,脱水剂用量易偏大,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参 考 文 献1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8~139.2 孟家眉.对脑卒中临床工作的建议.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8,21:57-603 陈贵.丘脑出血78例临床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307.4 张林峰.丘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实用医学杂志,2006,22:952-953.5 郭建华,刘忠,葛青军.高血压脑出血出现下丘脑障碍16例行微创术的临床观察.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5,5:2066 冯正执,黄进能,刘秋华,等,丘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505-506.(2007-10-20 收稿)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分析陈茂刚 陶 秀 左其龙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08)05-0641-03作者单位 江苏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运用卫生部推广项目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1](简称为微创术)治疗丘脑出血(thalamichemo rr hage ,TH )4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男28例,女18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年龄为66.5岁;起病至入院时间:<6h 者20例,6h ~24h 14例,24h ~48h 8例,>48h 者4例。
丘脑大出血继发脑室出血应用微创术治疗的探讨作者单位:318050浙江省台州市路桥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徐雄鹰沈杰陈霄峰郏淑珍蔡美琴【摘要】目的探讨Y L -l 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丘脑大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的疗效。
方法A 组14例通过两次定位法经患侧颞部头皮、颅骨直接小钻孔快速进入并固定在丘脑血肿中心靶点上,行抽吸、射流融碎、冲洗振荡、液化、引流以达清除丘脑血肿和脑室血肿的目的。
B 组13例在A 组基础上加行积血多的一侧侧脑室前角直接经皮、颅骨小钻孔进入而达分别清除丘脑血肿和脑室血肿的目的。
另设C 组14例为内科常规治疗分别与A 组、B 组作对照。
结果A 、B 两组的疗效明显优于C 组,而A 、B 两组比较疗效相近。
结论对G reab 计分≤9而无Ⅲ、Ⅳ脑室铸形或双侧脑室同时铸形,并无全脑室扩张的丘脑大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的患者宜用A 组疗法。
但对G reab 计分≥10,或≤9分而有Ⅲ、Ⅳ脑室铸形或双侧脑室同时铸形,或并有全脑室扩张的丘脑大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的患者宜用B 组疗法。
【关键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丘脑大血肿脑室血肿【Abstract 】Ob j ective To exam in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Y L -l m odel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 atom a p aracentetic needle to treat secondar yVentricular hem orrha g e induced b y thalamus m assive hem orrha g e.MethodsIn g rou p A (14cases )Y L -l m odel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 atom ap aracentetic needle w ere p ut into crania q uickl y throu g h tem p oral scal p and scull and w ere fixed at the central tar g et of thalamus hem atom a.T hen as p iratin g ,thaw in g ,flushin g ,li q uef y in g and drainin g w ere accom p lished in order to clean the thalamus hem atom a and ventricular hem atom a.In g rou p B (13cases ),on the basis of g rou p A ,Y L -l m odel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 atom a p aracentetic needle w ere p ut into crania throu g h scal p and scull at the side of m ore hem orrha g e side at ventricle anterior horn to clean thalamus hem atom a and ventricular hem atom a.G rou p C as control g rou p (14cases ),w ere treated w ith routine m edicine m ethods.R esultsT he curative effect of g rou p A and B w ere better than that of g rou p C evidentl y ,bu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g rou pA w as sim ilar to that of g rou p B.ConclusionP atients of thalamus m assive hem orrha g e whose G resb’s m ark ≤9and havin g no Ⅲ,Ⅳventricular or tw osides lateral ventricle castin g and no whole ventricle dilation should be treated w ith the thera p eutics of g rou p A.But p atients of thalamus m assive hem or 2rha g e whose G reab’s m ark ≥10or ≤9and havin g tw o sides lateral ventricle castin g or whole ventricle dilation should be treated w ith the thera p eutics of g rou p B.【K e y w ords 】Intracranial hem atom a fra g m entation p aracentetic needle thalamus m assive hem orrha g e ventricular hem orrha g e作者自1998~2002年应用国家专利产品,Y L -l 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单纯建立进入丘脑血肿中心硬通道(A 组)的14例患者以清除丘脑血肿和脑室内积血;另13例在A 组基础上加行建立进入积血多的一侧侧脑室前角的硬通道(B 组)外引流以分别清除丘脑血肿和脑室内积血;并与同期内科保守治疗(C 组)的14例病人行对照组研究。
结果显示A 、B 两组疗效相近,但A 组较B 组病人损伤小,减少一次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简便。
而A 、B 两组分别与C 组对比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选自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1而经头颅CT 证实的住院病人(见表1)。
发病至微创术小钻孔时间,A 组3~30h ,平均8.32h ;B 组3~29h ,平均8.31h 。
3组间性别、年龄、既往史及伴发病评分,丘脑血肿量、脑室内积血G reab CT 分级计分2、G CS 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1)起病至入院时间<24h ;(2)丘脑部位血肿量>10M L ;(3)G reab 计分3~9分(对单侧侧脑室铸形并扩张,余条件均符合入选标准亦可入选);(4)有Parinaud 综合征,患肢肌力≤3级;(5)G CS ≥4分。
1.3病例排除标准(1)有脑干病损存在;(2)脑疝;(3)混合性中风;(4)Ⅲ、Ⅳ脑室铸形、两侧侧脑室同时铸形并脑室扩张的病人;(5)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病人;(6)血压≤140/90mmH g ;(7)多灶性出血;(8)丘脑出血未继发脑室出血病人,或虽有但2≤G reab 计分≥10。
1.4研究方法(1)内科治疗情况:C 组及A 、B 两组在脱水降颅压、抗脑水肿,营养保护脑神经药,控制血压、抗感染,常规给法莫替丁针剂、纳络酮(2m g /d ),对症等治疗均相同;(2)建立进入丘脑血肿中心和侧脑室前角的硬通道器具均采用Y L -l 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A 组经患侧颞部头皮、颅骨直接小钻孔快速进入并密闭牢固固定在丘脑血肿中心靶点上,以行抽吸、射流融碎,冲洗振荡、注药液化和引流,以达清除丘脑血肿和脑室内积血的目的。
B 组在A 组基础上加行积血多的一侧侧脑室前角直接经皮、颅骨小钻孔进入,以冲洗振荡、置换、液化、外引流脑室积血而达分别清除丘脑血肿和脑室内积血的目的;(3)钻孔点定位:采用二次定位法均能准确确定钻孔点。
即从CT 片显示丘脑血肿或侧脑室前角最大层面到颅表最短距离处放置一标志物,术前CT 复查以纠正钻孔点并对准丘脑血肿中心平行进针。
侧脑室前角小钻孔外引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矢状线旁和发际后各2.5cm 的交点为钻孔点以对准侧脑室前角的假想线进针,二是经颞侧即侧脑室前角最大层面到颅表最短距离处平行进针;(4)手术操作:建立进入丘脑血肿中心和侧脑室前角的硬通道,选用6.5或7cm 长度的穿刺针。
在电钻动力驱动下,直接钻透头皮、颅骨进入其适宜的中心靶点。
利用其特殊的三通针体设表13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平均丘脑出血量*G reab计分G CS评分男女年龄年龄10~15M L16~20M L21M L以上3~4分5~6分7~8分9分4~5分6~9分10~11分A组8650~8468.036623452383B组7651~8267.945713451373C组7751~8568.014822561284*CT直接计量丘脑血肿,但不包括破入脑室部分血肿量。
表2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x±s)(n)入院时第3天第7天第21天A组38.5±6.21(14)21.82±5.10(13)16.60±6.74(12)10.13±5.87(12)B组39.1±6.13(13)21.91±5.76(11)17.98±7.36(11)△13.85±5.74(10)C组36.8±10.2(14)△△38.02±6.04(12)**△△30.3±8.25(10)**△△21.57±8.83(10)**注:△△A、C组比较P<0.01△A、B组比较P<0.01**B、C组比较P<0.01。
表4G reab计分3组治疗后比较(n)入院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A组 6.5±3.82(14) 4.51±2.03(13) 1.31±1.98(12)0.65±0.98(10)O(10)B组 6.41±3.91(13)△3.16±2.14(11) 1.18±1.85(11)△0.58±1.07(10)O(9)C组 6.53±3.85(14)△△6.06±4.11(12)**△△5.82±4.67(10)**△△4.90±4.84(6)**△△2.93±3.69(4)**注:△A、B组比较P<0.01△△A、C组比较P<0.01**B、C组比较P<0.01表33组治疗结果比较(n)例数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死亡总有效率(%)A组1445210278.6B组1334301276.9C组14012128*21.4*A、C组比较P<0.01计和配套的针形血肿粉碎器,行抽吸、射流融碎及冲刷、液化、引流丘脑血肿和含有陈旧碎凝血快的脑脊液;(5)液化剂的应用:对不易抽出的丘脑固态血肿(CT值>70Hu)和脑室内积血,可经针形血肿粉碎器向血肿腔内和侧脑室内注入尿激酶3万μ+冰生理盐水=3M L,保留4~6h后开放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