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护理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4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范文一时间:xx年x月x日参加人员:10人主查人:王**病人床号:15床病人姓名:孙** 诊断:高血压脑出血责任护士:患者,女,74岁,农民。
入院诊断:1.左侧背侧丘脑区脑出血;2.高血压病;3.高心病,心脏扩大;4.骶尾部褥疮。
主诉:因“右侧肢体功能障碍1周”入院。
一周前休息时突感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头昏,头痛,小便失禁,神志清楚,无呕吐,经当地医生测血压为200/140mmHg.予甘露醇等药物治疗(其他药物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遂转诊我院。
入院时:T:36.5摄氏度,P:90次/分,R:20次/分,BP:190/110mmHg.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言语欠清晰,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光敏。
骶尾部见一约5x6cm2大小的褥疮,已破溃,但干燥无液体渗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0~1级,CT 提示左侧背侧丘脑区脑出血,量约8ml.入院处理:嘱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
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监控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留置导尿等治疗。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范文二时间:xx年x月x日参加人员:10人主查人:王**病人床号:15床病人姓名:孙** 诊断:高血压脑出血甲护士: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昏迷,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头昏,头痛,多有呕吐及偏瘫,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
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乙护士:1.CT:CT检查较MRI精确。
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1.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2.心电图:心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左室负荷过重。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1.焦虑、紧张:与突然发病、缺乏自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2)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同病房的已康复的病人给其现身说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长期接受护理。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护士在查房时应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也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介绍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护理查房前的准备:在进行护理查房前,护士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历、药物清单、医嘱等,以便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
此外,护士还应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并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
二、查房过程:1.与患者交流:在查房开始前,护士应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变化以及任何不适或疼痛。
同时,护士也应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家族史、过去的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支持情况等。
2.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况、意识状态等。
护士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以监测患者的病情。
3.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护士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瞳孔反射、肌力、平衡和感觉等。
护士需要检查患者的瞳孔大小、光反射、肌力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4.防治并发症:脑出血病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感染、癫痫发作等。
在查房过程中,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这些并发症的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监测药物及输液:护士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药物清单和输液记录,并监测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护士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按时服药、药物是否有副作用,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调整。
6.营养与体位护理:在查房过程中,护士还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和体位护理。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的饮食合理,包括提供各类食物的搭配和及时与医生协商调整。
此外,护士也要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到一侧血液循环不畅,同时也要避免意外摔伤等。
三、查房中的注意事项:1.尊重患者隐私:在查房过程中,护士应尽量避免在其他患者或外人面前讨论患者的隐私问题。
脑出血护理教学查房一般资料床号:27床姓名:孙计才性别:男年龄:72岁住院号:2018H12316 职业:农民婚姻:已婚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8/10/17 16:25入院方式:平车入科入院诊断:1.脑出血(左侧丘脑)2.脑梗塞3.高血压III级(很高危)4.前列腺增生症5.认知功能障碍6.帕金森综合症?病情介绍患者孙计才,男,72岁,诊断“1.脑出血(左侧丘脑)、2..脑梗塞、3.高血压III级(很高危)、4.前列腺增生症、5.认知功能障碍”。
于2018.10.17 16:25急诊以“脑出血”收住,平车推入病房。
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无力1天。
家属代诉患者于入院1天前,深夜凌晨许起夜时,突然发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起床,当时患者及家属未在意,给予搀扶小便后继续休息,次日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右侧肢体活动无力、麻木,伴头痛、头晕,偶有恶心,无呕吐,轻度心慌、胸闷、气短。
遂被家人送至当地卫生院后考虑“脑卒中”建议转上级医院诊治;遂被家人紧急送至我院急诊,急诊行头颅CT示:左侧丘脑脑出血,颅内多发缺血灶、梗塞灶,脑白质稀疏,脑萎缩。
即拟“脑出血”收住院。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T36.7°C、P76次/分、R18次/分、Bp151/90mmHg。
既往史:1.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余,在外间断口服降压药(具体不详),血压控制欠佳;2. 前列腺增生病史10年余,在外一直间断服药(具体不详),曾多次在当地卫生院导尿,现小便淋漓不畅,尿痛不适。
3. 于8年前因“脑卒中”在当地卫生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经治疗后恢复良好,肢体功能活动尚可,生活能自理。
诊疗措施:1.予一级护理,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测,床旁心电图,绝对卧床休息;2.临时医嘱予启用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3.患者脑出血诊断明确,即予氨基己酸、醒脑静、维生素组输液等止血,醒脑,补液等对症输液治疗;4.患者入院血压高,临时医嘱予硝苯地平缓释片Ⅱ20mg立即口服;5.10.18凌晨0:30患者自诉腹胀,排尿困难,告知值班医生,遵医嘱予留置尿管;6.10.20复查头颅CT示:出血灶吸收期,患者肢体功能较前略好转,今日停甘露醇;7.10.23患者大便未解,予开塞露20g/6支、乳果糖口服液10ml/1瓶,嘱患者加强营养,适量肢体活动锻炼。
一例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护理查房神经外一科张琴 2013.10.30一、病情简介患者官万珍,女性,53岁,以“突发意识障碍3小时”于2013-10-26入ICU。
患者家属发现患者3小时前在家劳作时突发头晕头痛,并站立不稳,呼之不应并伴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四肢抽搐,无咳嗽咳痰,查颅脑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血肿迫入脑室)”。
入院查体:神志浅昏迷状,双侧瞳孔 2mm ,光反应均迟钝,GCS评分8分,四肢未见自主活动,痛刺激3级,右侧肌张力增高,双侧呼吸音粗。
T:38 ℃,P:97次/分,率齐,BP:205/110mmhg。
腹平软,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双巴氏征(+)。
辅助检查:颅脑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血肿迫入脑室)”。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伤寒”病史,无重大及外伤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不详。
诊疗计划:1.予特级护理,监测生命体征。
2.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避免误吸的发生,注意翻身,预防褥疮。
3.患者脑出血诊断明确,故予20%甘露醇125mlQ12h 静滴脱水,醒脑静改善脑细胞代谢,以及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
4.患者烦躁不安,加强床旁监护。
5.患者体温高,在38-39.5℃之间,予冰毯、冰袋物理降温并保护脑组织。
6.患者入院时血压值偏高,予硝普钠视血压值调节。
患者于入院当晚立即行了“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后予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二、专科概述(1)定义: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占全部脑卒中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青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
主要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和不同的意识障碍。
(2)病因:大约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
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护理查房Q2床石洪强男56岁住院号:1517172 诊断:左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高血压病简要病史:患者因“突发意识障碍5小时余”于2015-09-29 09:00入院。
测T36.8℃P60次/分R 24次/分BP203/105mmHg。
昏迷,呼之不应,颈项强直,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4.0mm,右侧瞳孔直径约2.0,GCS评分6分。
于2015-09-29 09;30在全麻下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转ICU。
于2015-10-09转入我科,患者昏迷,呼之不应,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直径约为3.0右侧瞳孔直径约为2.0。
气管切开管在位畅,时有咳嗽咳痰,为黄白色黏稠,鼻胃管在通畅,双侧脑室引流管通畅,引流出红色液体。
双肺呼吸音粗。
现转入我科第四天,测T39.2℃P108次/分R30次/分BP132/85mmHg。
医嘱予抗感染、物理降温、补液、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按时翻身拍背,嘱温水擦身,密切观察。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96×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6% 淋巴细胞7.2%肾功能:葡萄糖1 2.7mmol/L尿素10.2mmol/LCT:丘脑区出血血肿溃入两侧脑室,侧裂池及第三、四脑室与2015-10-15比较出血范围及脑室积血减少,双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区多发梗塞部分软化灶形成蛛血,脑肿胀。
护理诊断:1.体温升高:与颅内出血,留置引流管,术后吸收热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而不能自行排痰,人工气道有关3.呼吸模式改变:与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有关4.自理能力丧失:与意识障碍,活动限制,活动能力下降有关5.有引流异常的可能:术后留置脑室引流管,气管切开牵拉滑脱等鼻胃管,深静脉置管脱落,堵塞6.有颅内压增高的危险:与术后颅内出血,脑肿胀及脑循环障碍有关7.有营养失调的可能:低于机体需要量意识障碍不能进食高热代谢量增高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意识障碍皮肤出汗刺激等因素有关9.有感染的可能:与意识障碍卧床气道误吸引起肺部感染手术伤口有关10.知识缺乏:家属缺乏脑出血术后护理及康复知识11.潜在并发症:继发性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脑疝癫痫等。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1061床张某某男68岁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
入院时间:2017.05.23查房时间:2017.05.25患者家属陈述,认为可靠平车入院主诉:头痛头昏伴口齿不清2小时。
现病史:患者诉于2小时突发头痛头昏,伴口齿不清,当时未作特殊处理,休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间断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无血块及咖啡色液体,无晕厥抽搐,急送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行头部CT片提示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急诊予以“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后,以“小脑出血”收入我科,自起病来以后,患者精神较差,无抽搐,未进食,大小便未解。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不规律服用贝那普利控制血压,血压未监测,有慢性支气管炎、血吸虫性肝病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涉足疫区,平时生活基本规律,不规律饮酒,抽烟平均3-5支/日。
婚育史:20岁结婚,育有1子2女,家人体健。
家族史:家中无特殊遗传疾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T:36.8°C P:90次/分R:20次/分BP193/106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嗜睡,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口齿不清,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平车推送入院,脑膜刺激征阳性。
GCS=E3V5M6=14分。
各关节活动可,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 2017-05-23我院头颅CT示: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
,双侧巴氏征(+)。
乙肝表面抗体:37.711mIU/ml , 乙肝核心抗体:3.222PEIU/ml , 甘油三酯:7.14mmol/L , 葡萄糖:6.26mmol/L , 肌红蛋白:670.0ug/l , 同型半胱氨酸:15.60umol/l , ABO正定型:B , ABO 反定型:B , Rh(D)血型:阳性, *白细胞数目:13.07x06^9/L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61% , 淋巴细胞百分比:4.92% , 淋巴细胞数目:0.64x06^9/L , 入院诊断:1、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
脑出血护理查房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脑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责任护士:患者张洪芝,女,67岁,农民。
入院诊断:1.左侧丘脑区脑出血;2.高血压病;患者于5小时前,平车推入病房家属诉:在干活时突然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继而出现流唌,问话不答,逐渐发展意识模糊,被家属立即送来我院。
入院查体为:T:36.9摄氏度,P:90次/分,R:24次/分,BP:184/104mmHg.,神志不清楚,查体欠配合,双侧瞳孔不等大,右大于左,压眶反射存在,对光反射存在,颈强无静脉怒张,双肺呼吸运动均匀,节律规整。
CT提示左侧丘脑区脑出血,量约8ml.入院处理: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监控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留置导尿等治疗。
现在病人住院18天,病人意识清,右侧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护士长:下面请甲护士谈谈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脑出血主要要做哪些相关检查护士: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昏迷,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头昏,头痛,多有呕吐及偏瘫,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
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CT:CT检查较MRI精确。
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护士长:首先请护士说一下针对脑出血的病人我们要知道观察哪些内容,并针对脑出血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护士:首先对脑出血的病人我们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
意识分4期1、嗜睡:呼唤能醒,能正确简单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
刺激去除后很快入睡。
2、意识模糊:思维、语言不连贯,有错觉、幻觉、躁动等。
3、昏睡:不易唤醒,强刺激可唤醒,醒后答非所问。
4、昏迷:对声光刺激无反应。
瞳孔:观察直径的大小和对光反应情况瞳孔的正常直径2-5mm1、瞳孔散大:指直径大于5mm,一侧瞳孔扩大、固定,提示同侧的颅内病变(如颅内血肿),至脑疝形成;双侧瞳孔变大,常见于颅内压升高、颅脑损伤、药物中毒及濒死状态。
护理查房
Q2床石洪强男56岁住院号:1517172 诊断:左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高血压病简要病史:患者因“突发意识障碍5小时余”于2015-09-29 09:00入院。
测T36.8℃P60次/分R 24次/分BP203/105mmHg。
昏迷,呼之不应,颈项强直,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4.0mm,右侧瞳孔直径约2.0,GCS评分6分。
于2015-09-29 09;30在全麻下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转ICU。
于2015-10-09转入我科,患者昏迷,呼之不应,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直径约为3.0右侧瞳孔直径约为2.0。
气管切开管在位畅,时有咳嗽咳痰,为黄白色黏稠,鼻胃管在通畅,双侧脑室引流管通畅,引流出红色液体。
双肺呼吸音粗。
现转入我科第四天,测T39.2℃P108次/分R30次/分BP132/85mmHg。
医嘱予抗感染、物理降温、补液、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按时翻身拍背,嘱温水擦身,密切观察。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2.96×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6% 淋巴细胞7.2%
肾功能:葡萄糖1 2.7mmol/L尿素10.2mmol/L
CT:丘脑区出血血肿溃入两侧脑室,侧裂池及第三、四脑室与2015-10-15比较出血范围及脑室积血减少,双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区多发梗塞部分软化灶形成蛛血,脑肿胀。
护理诊断:
1.体温升高:与颅内出血,留置引流管,术后吸收热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而不能自行排痰,人工气道有关
3.呼吸模式改变:与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有关
4.自理能力丧失:与意识障碍,活动限制,活动能力下降有关
5.有引流异常的可能:术后留置脑室引流管,气管切开牵拉滑脱等鼻胃管,深静脉置管脱
落,堵塞
6.有颅内压增高的危险:与术后颅内出血,脑肿胀及脑循环障碍有关
7.有营养失调的可能:低于机体需要量意识障碍不能进食高热代谢量增高
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意识障碍皮肤出汗刺激等因素有关
9.有感染的可能:与意识障碍卧床气道误吸引起肺部感染手术伤口有关
10.知识缺乏:家属缺乏脑出血术后护理及康复知识
11.潜在并发症:继发性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脑疝癫痫等。
护理措施:
1.降低颅内压和避免颅内压增高: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供氧,减轻脑水肿;控制液体匀速输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及人工气道的管理。
保持人工气道的湿化,及时给与有效的吸痰,保证气管套管松紧适宜,保证气囊的正常压力,同时保持呼吸道温湿化防止痰栓形成,降低肺部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下行人工气道处换药,吸痰。
3.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管不可扭曲、折叠和压迫,低置引流,若引流管通畅,可发现管内的血液液面上下波动,还可见脑脊液从管内流入引流袋内,在做检查或翻身时应注意固定好引流管,搬动患者时先夹住引流管,以保安全;患者如躁动不安,应特别注意防止患者拔出引流管防止意外,可用约束带加以固定;引流管一旦脱出,切忌将管插回,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并及时通知医生;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量、性质、颜色及引流的速度,引流管内的引流液如有暗红变为鲜红或混浊,提示可能有复发出血,立即通知医生。
4.每小时监测体温,如体温持续不退或下降后又上升,考虑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等并发症及颅内出血。
如体温急剧上升,升高的幅度大而持久,患者可在发作数小时后体温升
到39-40C,持续不退,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感染的证据,即考虑为中枢性高热。
体温超过38.5C应给与相应的物理降温(冰袋,酒精擦浴、持续降温毯应用)或遵医嘱给与药物治疗。
30分钟后复测体温。
5.密切观察患者每小时尿量及颜色并记录。
同时做好会阴及留置导尿的护理。
认真记录24H 出入量;遵医嘱按时监测血糖,送检血生化、尿标本。
遵医嘱时补充液体,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6.定期检查口腔粘膜有无水肿,充血,溃疡,定时给与口腔护理。
定期评估、观察、记录
皮肤状况。
定时检查骨突出皮肤有无受压引起的肿胀发红,有无湿疹,给与勤翻身拍背、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无大小便污染。
提供有效的减压装置,如放置在骨隆突处或使用医用气垫床。
7.适量增加营养,为患者进食一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食,多食蔬菜汁,每天顺肠蠕动
方向顺时针按摩腹部数次,以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尽可能多为患者鼻饲温水。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向家属讲解预防和处理便秘的措施。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8.告知患者家属脑出血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
讨论
一、高血压脑出血定义
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
二、脑出血病因
约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
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三、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55%在壳核(外囊)区,
•15%在脑叶皮层下白质内,
•10%在丘脑,
•10%中桥脑,
•10%在小脑半球。
•而发生于延髓或中脑者极为少见。
四、高血压临床特点
多数有高血压、头痛病史,寒冷季节发病率高。
多在体力活动或精神激动时发病。
急性期表现有头痛、头晕、呕吐、脉搏减弱、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偏盲、大小便失禁等。
发病时血压升高170/110 mmHg(23.9/14.6kPa)以上,多数患者脑膜刺激征呈阳性,瞳孔常有双侧不等大,眼底可见动脉硬化、出血。
常有心脏异常体征。
幕上病变者对侧肢体软瘫,两眼出血侧偏斜,破入脑室或脑干出血则出现深昏迷、高热、去大脑强直、瞳孔缩小或扩大。
由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五、气管切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深昏迷、颅内及周围神经疾病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使下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等,造成肺泡通气不足。
2.由于肺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功能减退或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3.各种急、慢性咽喉阻塞,严重颌面,颈部外伤,以及上呼吸道外伤、异物、肿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呼吸道阻塞。
禁忌症:
1.Ⅰ度和Ⅱ度呼吸困难。
2.呼吸道暂时性阻塞,可暂缓气管切开。
3.有明显出血倾向时要慎重
六、气管切开的护理
1、室温保持在18-21℃,湿度保持在50-70%,气管套管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
2、手术后侧卧位,经常转动体位,术后一日即可下床活动。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
敷料,
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吸引器,氧气筒,手电筒等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给予吸痰,
或将
套管取出检查。
在更换套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套管内。
5、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应
保持气
道充分湿化。
6、预防感染:气管内套管每日取出清洁消毒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
窦道之
后可拔出更换消毒。
7、气管套管口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换药至少一次,根据患者气管切开伤口情况选
择敷料。
无菌纱布敷料完全覆盖气管切开伤口。
8、换药前充分吸痰,观察气道是否通畅,防止换药时痰液外溢污染。
9、换药操作前后检查气管切开套管位置,气囊压力及固定带松紧度,防止操作过程中因牵
拉使导
10、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
11、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
12、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的情况下,可用手指试堵管,病人
感觉无不适时进行堵管,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