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出血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08.00 KB
- 文档页数:20
丘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引言丘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颅内出血情况,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危重。
护理措施在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早期干预、规范护理和康复阶段的护理。
早期干预丘脑出血患者在早期干预阶段,需要快速有效的护理措施来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呼吸、血压、心率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2. 保持呼吸道通畅丘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等情况,容易出现呼吸道梗阻。
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吸痰器或气管插管等方法进行呼吸辅助。
3.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按医嘱给予降压药物。
注意药物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避免出现低血压。
4.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丘脑出血患者常常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血液电解质水平,并按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补充电解质溶液。
5. 防止并发症丘脑出血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感染和脑水肿等。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的清洁,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此外,还应监测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进行脱水治疗等手段,预防脑水肿的发生。
规范护理丘脑出血患者在稳定病情后,需要进行规范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1. 观察病情变化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神经系统功能等。
注意观察出血部位、临床症状、并发症的演变等,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 床位护理合理安排患者的卧位,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期翻身,保持肢体的舒适,避免压疮的发生。
3.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饮食。
早期可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注意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和机体代谢情况,避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4. 心理护理丘脑出血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重大的打击,护理人员应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康复信心。
脑出血护理重点
1、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或者床头抬高30度根据出血情况,按医嘱执行。
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过高使用冰帽,血压不能过高,超过160以上可以喊医生处理。
3、使用甘露醇一定要注意有无结晶,看清楚用量,一般都是半瓶125ml,使用甘露醇一定要看留置针是否通畅,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剂,有损伤血管的副作用,外渗后会出现局部组织红肿,静脉炎,严重者会出现局部组织坏死。
甘露醇是降低颅内压的,滴数不能过慢,一般超过每分钟100滴。
4、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病人如果有头疼或者呕吐一定要要跟医生反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就是头疼,呕吐视乳头水肿,预防脑疝。
5、使用呼吸机患者观察呼吸频率,有无自主呼吸,管道定期24小时更换,观察管道由无积水,及时处理。
6,手术后注意管道,妥善固定,脑室引流管观察血的颜色形状及量,每日不要超过500毫升。
右侧丘脑出血护理查房记录第一篇:右侧丘脑出血护理查房记录业务查房神经内科黄春燕病史摘要患者XXX,女,70岁,已婚,因“突发头昏、头痛,左侧肢体麻木无力5小时”于2013年6月19日入住我院。
现病史入院前5小时患者打麻将时突感头昏,头痛,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趴于桌上,不能自行站立,未见呕吐及肢体抽搐,家人急送当地卫生院,行输液等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转送我院,急诊行头CT扫描后“脑出血”收入我科。
既往史有长期慢性头昏,头痛,心累等不适,未测血压,3月前曾在当地医院行胆道体外碎石(具体不详),否认肝炎,其它传染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寄生虫病史,外伤史,输血史,药物或事物过敏史,否认预防接种史。
各系统回顾无阳性变化。
个人史长期居住出生地,否认到过疫区,否认疫源或放射源接触史,否认冶游史。
受教育程度:文盲。
职业:居民。
无吸烟饮酒。
已婚,子女均体健。
入院查体●T37℃,P64次/分,R21次/分,BP217/102mmHg●意识清,吐词不清,显烦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
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张力较高,右侧正常,左侧肢体肌力约2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左偏深身觉减退,左侧腱反射(+++),右侧腱反射(++),左侧病理征(+),颈阻(-)。
治疗经过●6月19日,立即予告病重,监护,吸氧,并抽血送检血常规,生化,凝血,血气分析等检查。
与脱水(20%甘露醇125ml ivgtt),止血,降压(硝酸甘油20mg ivgtt),改善脑循环代谢,监测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急诊安排脑外科会诊明确有无手术指征,密切观察病情,向家属交待患者病情,随时有生命危险。
血压197/120mmHg 左右,持续观察救治。
●6月20日,目前治疗有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再出血及脑水肿发生。
●6月21日,情况较稳定,与复查肾功,电解质,心肌酶,肌钙蛋白,BNP等检查。
同时复查头颅及胸部CT,密切观察患者变化,警惕并发症。
脑出血标准化护理流程
一、病情观察
1.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记录液体出入量,评估病人情况。
二、症状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2.控制颅内压,遵医嘱使用脱水剂,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3.观察病人有无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症状,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三、日常生活护理
1.保持病人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洗头、修剪指甲等。
2.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
四、康复训练
1.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
2.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功能恢复的效果。
3.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康复信心,促进全面康复。
五、心理护理
1.给予病人关心和支持,倾听其主诉,了解其需求。
2.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病情。
3.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六、并发症预防
1.预防肺部感染,定期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
2.预防褥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卧位和床上用品。
脑出血的护理完整版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指脑组织发生出血,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脑出血的危害非常大,可能导致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昏迷、瘫痪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出血的护理过程,包括早期护理、中期护理和后期护理。
一、早期护理早期护理包括急救和护理,主要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以下是早期护理的具体内容:1. 急救: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对病情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清醒后的呼吸道管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控制高血压、维持正常体温等。
2.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监测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如意识水平、瞳孔等。
3. 管理疼痛:脑出血患者常伴随剧烈头痛等不适,需要通过适当的药物管理来缓解疼痛。
常用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
4. 维持营养:鼓励患者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5. 预防并发症: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说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二、中期护理中期护理是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期,需要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护患者免受其他不利因素的损伤。
以下是中期护理的具体内容:1. 病情观察:记录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
观察意识情况、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等,及时发现症状变化,避免脑部出血扩大。
2. 管理药物:口服、静脉注射或贴敷药物,确保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3. 康复护理:开展康复训练,包括开展理疗、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4. 情绪协调: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减少沮丧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后期护理后期护理期是指患者进入恢复期之后的护理,要保证患者充分康复,避免再次发作。
以下是后期护理的具体内容:1. 评估康复训练疗效: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功能恢复、说话和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
2. 生活指导: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
一例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护理查房神经外一科张琴 2013.10.30一、病情简介患者官万珍,女性,53岁,以“突发意识障碍3小时”于2013-10-26入ICU。
患者家属发现患者3小时前在家劳作时突发头晕头痛,并站立不稳,呼之不应并伴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四肢抽搐,无咳嗽咳痰,查颅脑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血肿迫入脑室)”。
入院查体:神志浅昏迷状,双侧瞳孔 2mm ,光反应均迟钝,GCS评分8分,四肢未见自主活动,痛刺激3级,右侧肌张力增高,双侧呼吸音粗。
T:38 ℃,P:97次/分,率齐,BP:205/110mmhg。
腹平软,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双巴氏征(+)。
辅助检查:颅脑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血肿迫入脑室)”。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伤寒”病史,无重大及外伤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不详。
诊疗计划:1.予特级护理,监测生命体征。
2.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避免误吸的发生,注意翻身,预防褥疮。
3.患者脑出血诊断明确,故予20%甘露醇125mlQ12h 静滴脱水,醒脑静改善脑细胞代谢,以及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
4.患者烦躁不安,加强床旁监护。
5.患者体温高,在38-39.5℃之间,予冰毯、冰袋物理降温并保护脑组织。
6.患者入院时血压值偏高,予硝普钠视血压值调节。
患者于入院当晚立即行了“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后予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二、专科概述(1)定义: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占全部脑卒中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青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
主要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和不同的意识障碍。
(2)病因:大约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
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丘脑脑出血出院注意什么
丘脑脑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会使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对于丘脑脑出血的患者来说,出院并不代表着病情已经痊愈,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重视康复治疗。
丘脑脑出血对患者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出院后要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主要涉及到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其次,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丘脑脑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一些患者在出院后可能会感到心理上的恐惧和抑郁。
这时需要及时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医生的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
然后,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一些预防措施。
由于丘脑脑出血是一种血管疾病,因此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高血压,避免过度劳累和工作压力过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其次,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在出院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托,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通过复查和随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疾病的稳定和控制。
最后,需要加强家庭护理。
丘脑脑出血的患者在出院后仍然需要持续的护理和照
顾。
家庭成员需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开展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医疗环境。
总之,丘脑脑出血出院后需要注意康复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预防和定期复查、加强家庭护理等方面,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语言、肢体运动、感觉变化,注意有无
再出血、颅内高压、脑疝表现。
3、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床头抬高15~30度,必要时头置冰袋。
4、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吸痰。
5、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备好吸痰器、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
6、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7、进食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评估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
食者,给予鼻饲。
8、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保持情绪安定,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
9、做好患者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预防发生压疮和坠积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做
好大小便的管理,防止泌尿系感染及失禁性皮炎。
10、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尽量避免移动和不必要的操作。
11、神志清楚患者,鼓励主动缓慢变换体位。
12、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下肢深静脉血栓、误吸等危险
因素,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13、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避免突然用力;戒烟酒,养成定时排便
的习惯。
14、指导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的方法和康复训练的技巧:有效翻身、肢体功能训
练及语言和感觉功能的训练。
一旦发现血压异常或者无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晕厥、肢体麻木、乏力或者语言交流困难等症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王**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丘脑出血的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我们的大脑当中,都会分泌各种不同的激素。
这些激素对我们的身体不同部位有各种各样的牵制。
下丘脑就是分泌激素的一个重要部位,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大脑,如果不小心伤到下丘脑,就会出现初老出血的状况,就脑出血该如何治疗呢?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
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 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
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
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
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以上就是丘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丘脑属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导致下丘脑出血的状况,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损伤到了自己的大脑,也可能是出现了意外事故,当自己出现了恶心呕吐多汗等症状。
就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检查自己的下丘脑是否出现问题,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及时的治疗,这样才能够避免以后的一些并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