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小毛虫(人教部编版)
- 格式:pdf
- 大小:17.69 KB
- 文档页数:3
22 小毛虫【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具有“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的信念。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讲述自己的想象。
思维能力: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审美创造:感受小毛虫的努力,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美好的故事。
【课前解析】《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
文章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成蝶的变化过程。
通过描写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课文共7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结构清晰。
第1、2自然段写小毛虫笨拙地在叶片上挪动。
第3、4自然段写小毛虫尽心竭力编织茧屋并将自己裹进茧屋。
第7自然段写小毛虫最终破茧成蝶的情景。
【教学目标】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正确读写“毛虫、叶子”等11个词语。
2.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4.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
会写“编、抽、纺、织、消”5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3.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3)1.出示蝴蝶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课件4)教师谈话导入:在昆虫王国里,长得最漂亮的当然要数美丽的蝴蝶了,但是你们知道它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和它有关的故事吧。
《小毛虫》教案3.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再现画面,搭建复述支架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小毛虫》,一起读课题。
2.瞧,它来了。
(粘贴“小毛虫”图片)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呢?谁来读读这组词语。
(出示:可怜 笨拙 笨手笨脚)3.后来,小毛虫有什么变化呢?——对,它编织了一间茧屋。
(粘贴“茧屋”图片)那这是一间怎样的茧屋呢?女生一起读这组词语。
(出示:牢固 温暖 与世隔绝)4.最后这条小毛虫变成了?——是啊,蝴蝶。
(粘贴“蝴蝶”图片)这是怎样的一只蝴蝶呢?男生一起读这组词语。
(出示:灵巧 轻盈 色彩斑斓)5.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三组词语。
谁能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再结合老师的板书,简单地说说小毛虫的故事呢?(指名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6.小毛虫变蝴蝶是多么神奇的故事,你们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吗?(想)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小毛虫的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二、梳理情节,架设复述支点(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师娓娓动听地讲述)故事开始了,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
你在茂密的树丛中,发现了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呢?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画一画,文中描写小毛虫的句子;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呢?2.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预设:这是一条“可怜”的小毛虫。
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它的可怜?(相机板书:可怜)茧 蝴蝶小毛虫①引导学生抓住“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以及“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等语句的对比朗读中,感受小毛虫的“可怜”。
相机引出小毛虫的动作,“趴”着“打量”,进而体会它的可怜。
(板书:趴 打量)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毛虫的“可怜”。
(2)预设:这是一条“笨拙”的小毛虫。
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它的笨拙呢?(相机板书:笨拙)①引导学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爬”等词句,体会小毛虫的笨拙。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六)22 小毛虫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包括孵化、吃叶子、吐丝、结茧、变成蝴蝶等阶段。
2. 生字词学习:孵化、叶子、吐丝、结茧、蝴蝶等生字词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毛虫的成长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传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3. 学习生字词:通过游戏、卡片等方式学习生字词,加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5. 感悟课文: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板书设计1. 小毛虫2. 主要内容:小毛虫的成长过程3. 生字词:孵化、叶子、吐丝、结茧、蝴蝶等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复述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2. 思考题: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你的责任是什么?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小毛虫的成长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传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和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2小毛虫人教(部编版)22 小毛虫【教学目标】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难点: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课件展示)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
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
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不会跳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
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会一直这样吗?它会发生变化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毛虫》。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画出生字词,同桌间互相正音。
1.出示生字,说说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挪”声母是“n”。
“挣”在“挣脱”一词中读四声。
多音字“尽”,“尽管”读“jǐn”,“尽心竭力”读“jìn”,拓展词语jǐn——尽快、尽早;jìn——尽情、筋疲力尽。
“打量、事情、明白”,这几个词语的第二个字都是轻声。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整”上下结构,可记作“敕”+“正”,上下部写得扁一些;“抽”左右结构,区别形近字:柚、油、押等;“纺”左右结构,区别形近字:仿、访、防等;“织”左右结构,区别形近字:识、枳、帜等;“编”左右结构,区别形近字:偏、遍、骗等;“怎”上下结构,可记作“乍”+“心”;“消”左右结构,区别形近字:捎、稍、俏等;“布”左上包围结构,区别形近字:市、币、巿等。
3.根据动画演示学生书空后描红,再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相机纠正。
提出不理解的字词,集体交流。
生字组词,生词造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它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毛虫化茧成蝶的动人故事。
童话用词生动、准确,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童趣,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熟读课文后体会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小毛虫的内心世界。
借助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不要悲观失望,而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的道理。
在字词教学上,着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小毛虫化茧成蝶的课件。
2.制作生字新词学习卡片。
3.收集本课作者达·芬奇的资料。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拼读生字,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图画,引出课题1.教师借助导出课题。
在春天的大花园里,快乐地生活着许许多多小居民。
(情景转换,展示)你看到了哪些小居民?(蜜蜂、瓢虫、蜻蜓……)2.学生观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3.这些小居民就是我们常说的“昆虫”。
认识生字“昆”。
4.这些小昆虫都在做什么?(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5.引入: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在“轻歌曼舞”,树上还有一只小毛虫(放大),这只小毛虫正做着与大家完全不同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条小毛虫。
(出示:小毛虫)6.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认识主要角色,产生兴趣,这样更有利于下一步对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教师有感情地读文。
学生听读后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谁的什么故事?2.学生自由读文,读后对照课后生字表,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1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设计意图:熟悉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是深入学习的基础,在读文中关注生字。
通过圈画,结合语境感知的方法,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初识生字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2小毛虫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2小毛虫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5.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
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
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
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
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指名开火车读。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2小毛虫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2小毛虫教学设计第【1】篇〗一、导入1.你们最喜欢听故事,读故事。
今天,我们再读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条小毛虫,我们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2.谁来喊一喊它的名字?3.出示图画,教师解说。
出示词语“打量”。
4.一起打量打量,你看到了谁?(蜜蜂、七星瓢虫、小蚂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昆虫)二、朗读课文,学习词语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检测词语认读。
(尽管、尽心竭力)(打量、事情、明白)(仿佛、任何、纺织、编织)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字,记一记它的字形。
(加一加换一换都是记字的好方法,这就是规律)教学词语“规律”。
词语带进课文句子读。
教师解说生活中的规律。
3. 生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
教师教学“挪动”。
请学生做“挪动”的动作。
生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四、五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写编织茧屋。
你觉得小毛虫编织了一个怎样的茧屋。
(牢固、温暖、与世隔绝)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生读第六自然段。
生读第七自然段。
4. 第七自然段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问一问。
(学生提问,学生解决)三、理解形象,讲讲故事1.你知道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先是小毛虫,然后编织茧屋,从茧屋挣脱,变成蝴蝶)谁能像她一样再说一说。
(学生看着板书说)2.小毛虫变成蝴蝶,这就是“规律”,教师板贴词卡“规律”。
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生读第一自然段。
(可怜)生读句子。
其他昆虫怎么样?生读第一自然段剩下部分。
(生机勃勃)想象一下,七星瓢虫会做什么?运用句式“既会......也会......更会.....”说。
4.谁能读出小毛虫的可怜。
5. 这还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生从第二自然段找。
(笨拙)你从哪里感受到笨拙?教师教学”九牛二虎之力”。
6. 把小毛虫介绍给大家,你会怎么介绍?教师示范:看讲,(教师讲开头,学生接着讲)。
7. 我们借助了什么讲故事?(看、记词语)8. 同桌间借助和词语讲讲故事的开头。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22小毛虫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编、织、茧”等10个生字,会写“编、织、嫩”等13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小毛虫的语气和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毛虫的变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齐读、分组读、表演读等,让学生感受小毛虫的心情变化。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懂得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观察、合作、表达的能力。
2.教学难点:(1)理解小毛虫的心情变化。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小动物。
(2)教师简要介绍小毛虫的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小毛虫的心情变化。
3.学习课文(1)学习第1-3自然段,理解小毛虫的生长环境。
(2)学习第4-6自然段,了解小毛虫的变化过程。
(3)学习第7-8自然段,体会小毛虫的心情变化。
4.交流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小毛虫心情变化的看法。
5.拓展延伸(1)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
(2)学生创作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分享给全班同学。
(2)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巩固记忆。
2.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五、板书设计小毛虫人教部编版1.生字:编、织、茧、抽、丝、躲、嫩、弃、花、卵2.生字词:编织、茧子、抽丝、躲起来、嫩叶、弃掉、花蕾、卵3.课文结构:小毛虫的生长变化4.中心思想:关爱小动物,尊重生命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小毛虫》一文,使学生了解了小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合作、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教案第【1】篇〗《小毛虫》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童趣。
课文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角色形象。
一开篇就将“趴”着的小毛虫和“唱、跳、跑、飞”的大小昆虫进行对比,表现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突出了小毛虫的笨拙。
最后又用欣喜地笔调描写了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与前面“笨拙”的小毛虫形象形成反差,突出了小毛虫的变化。
这些鲜明的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生动。
处理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以上两处对比理解小毛虫的形象,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通过朗读,学生能更鲜明地体会不同的语气和情感。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如:第二段抓住“九牛二虎之力”,鼓励学生通过字面意思猜测词语意思,让学生试着用上该词语说一句话,加深理解,还抓住“挪动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小毛虫的“笨拙”,从未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在了解故事的顺序,理解故事内容后,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的提示,引导学生完整地讲述故事,多数同学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比较生动的讲故事。
一点小遗憾,品读课文时,教师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用书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回答,同学们找的比较凌乱,不能逐段寻找,抓关键词语,这是学生能力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课堂中教师需要加强的环节。
心向学,学必有方!作为语文大课堂的初学者,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成长!〖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教案第【2】篇〗《小毛虫》这篇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下册书中的一课,作者是意大利的艺术家达芬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文章描写了一条笨拙可怜的小毛虫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轻盈的蝴蝶的故事。
同时也让同学们明白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
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22课《小毛虫》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小毛虫生命周期的探究欲望。
3. 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爱自然,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内容1. 生词的学习:小毛虫、树叶、茧、蝴蝶等。
2. 句子的学习:描述小毛虫吃树叶、变成茧、变成蝴蝶的过程。
3. 课文的理解:理解小毛虫的生命周期,明白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毛虫的生命周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掌握相关的生词和句子。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文、词典、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小毛虫、树叶、茧、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主题。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分析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毛虫的生命周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小毛虫2. 主要内容:小毛虫吃树叶、变成茧、变成蝴蝶的过程。
3. 生词:小毛虫、树叶、茧、蝴蝶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小毛虫的生命周期。
2. 让学生画出小毛虫、茧、蝴蝶的图片,并写出相关的生词。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小毛虫的生命周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作业环节,学生们认真完成作业,巩固了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年级下册语文22.《小毛虫》【教案】部编版第一篇:二年级下册语文 22.《小毛虫》【教案】部编版22.小毛虫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生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读课文。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师:瞧,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一起出示蝴蝶和小毛虫的图片)你喜不喜欢他们?为什么?板书:小毛虫蝴蝶2、神奇的大自然把这两种外貌完全不同的昆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啊!小毛虫变成蝴蝶,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相信大家学了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小毛虫》这篇短文后,对小毛虫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3、出示课题:22小毛虫齐读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一)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1、出示词语:(1)读词语:怜愉挪挣纺绒发现了什么?第一行与心情有关,第二行与动作有关,第三行与丝织品有关。
(2)形近字对比:竭-喝昆-屁仿-纺挣-筝规-观(3)读好带轻声的词语:打量事情明白(4)读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与世隔绝色彩斑斓笨手笨脚九牛二虎之力(5)读短语:新奇的目光轻盈的翅膀笨手笨脚的小毛虫色彩斑斓的花纹蓝色的雾霭惊奇地发现愉快地舞动牢固的茧屋温暖的茧屋与世隔绝的茧屋(6)认识多音字:尽尽管(jĭn)尽力(jìn)三、研读课文感知变化初读课文,回答问题:1、小毛虫经历了哪三个变化?2、看看课文有几幅插图?各自对应的是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交流:1、小毛虫——茧——蝴蝶三个阶段。
2、课文有三个插图:第一幅图是小毛虫,对应课文的第1、2自然段;第二幅图是结茧,对应课文第3-6段;第三幅图破茧羽化成蝶,是对应课文的第7段。
(一)学习第一、二段:出示第一、二段课文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小毛虫》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毛”、“虫”等6个生字,会写“绿”、“红”等8个生字,理解词语“小毛虫”、“树叶”等;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小毛虫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同桌交流,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小毛虫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难点:理解课文中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2. 学具:铅笔,橡皮,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1. 课文导入:展示小毛虫成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同桌交流。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小毛虫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板书设计1. 课题:《22小毛虫》2. 结构:小毛虫的成长过程3. 重点词语:毛虫、树叶、茧、蝴蝶4. 生字词:毛、虫、绿、红等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用生字词造句。
2. 口头作业:朗读课文,向家长复述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3.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小毛虫、蝴蝶的资料,进行展示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毛虫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毛虫的生活和变化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索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小毛虫的生活和变化过程,如孵化、吃食、蜕皮等。
2. 观察小毛虫的图片,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观察小毛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小毛虫的特点。
2. 学习新知识
(1)教师出示小毛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毛虫的特征。
(2)教师讲解小毛虫的生活和变化过程,如孵化、吃食、蜕皮等。
3. 实践操作
(1)让学生分组了解不同种类的小毛虫,记录它们的特点。
(2)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他们了解到的小毛虫。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小毛虫的了解,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感受。
5.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自然界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小毛虫的生活和变化过程,并和家人一起到户外观察小动物。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小毛虫的认识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对小毛虫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界的关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