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在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治疗中应用及相关观察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AO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ao钛钢板内固定治疗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26例30足采用跟骨ao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进行治疗。
结果:随访4 -2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依据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功能,优12足,良15足,可2足,差1 足优良率90.0%。
结论:切开复位,ao钛钢板内固定治疗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63-02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其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 2%,足部骨折的 80%,而其中 85% ~ 90%为关节内骨折 [ 1 ]。
跟骨骨折多见于青壮年人,大部分跟骨骨折都累及距下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且骨折粉碎、移位明显,由于跟骨外形及解剖结构特殊,关节内骨折传统方法复位及固定效果不满意,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而严重影响功能。
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植骨、ao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2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l 一般资料 26例跟骨骨折均为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双足4例,共30足。
26足为闭合性骨折,4足为开放性骨折。
男15例,女11例,年龄15-46岁,平均33.5岁。
损伤因素均为高处坠落,足部着地所致,其中合并胸腰椎骨折的8例,合并下肢骨折的9例,合并上肢骨折的2例。
术前经x线ct检查均为波及距下关节面的骨折。
受伤时间1-24d。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患侧跟骨的侧位、轴位x线拍片,ct扫描和三维重建。
根据ct片及术中所见,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ⅲ型22足、ⅳ型18足。
跟骨骨折的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相关问题。
方法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70 例76足,其中男30 例66足,女10 例10足,平均年龄35 岁。
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6 例,4例为交通伤。
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2 h,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4足、Ⅲ型34足、Ⅳ型18足。
均采用切开复位支持钛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入路均为外侧“L”形扩大入路,术后不用石膏固定,2~3 d后即行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逐渐负重锻炼。
随访12~34个月,平均16个月。
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并以每足为基数,全组优良率91%,其中Ⅰ型骨折优良率为100%,Ⅱ型骨折优良率为96%,Ⅲ型骨折优良率为67%。
有各种并发症包括:跟部增宽、距下关节炎4 例,跟骨骨刺影响行走2 例,手术切口皮缘坏死愈合不良2例(后经换药而愈),螺钉后退刺激皮肤不适2 例等。
结论恢复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平整,维持正常足弓形态和跟骨宽度是治疗的重点,恰当地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入路,正确骨折复位和术后处理是治疗的关键,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跟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1)4-00 跟骨骨折占整个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1],处理的好坏将显著影响经济和病残率。
由于跟骨骨折所受暴力较大,骨折类型也复杂多样,常累及距下关节,临床治疗存在较大争论。
跟骨骨折是否手术治疗,目前更多依据骨折累及关节面的程度、跟骨结节关节角(Bhler′s角)和Gissane角改变情况而定。
近十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跟骨骨折的解剖特点的了解,对跟骨骨折逐渐趋向于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70例76足,其中男60 例66足,女10 例10足,平均年龄35 岁。
锁定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18例(20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本组术后18例全部获得随访。
所有患者无内固定失败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
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5%。
术后切口皮缘部分坏死1足,切口感染裂开1足,经换药后愈合;足跟疼痛2足,佩戴足跟垫后缓解;1足术后并发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距下关节内注射后缓解。
结论: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可靠。
【关键词】锁定钛板;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11-02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by locking titanium plate【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by locking titanium plate. Methods 18 patients (20 feet) with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 fixation with locking titaniun plate.Results All 18 cases were follow-up. All patients were no failureof internal fixation and achieved?bone?union. According to Maryland foot score system,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ere 85%. The wound margin of 1 foot was partial?necrosis and infected incisional wound dehiscence of 1 foot, and healed after dressing change. Heel pain of 2 feet were relieved after wearing the heel pad. 1 foot suffered from subtalar?joint traumatic arthritis after operation, it was relieved after injection in subtalar?joints.Conclusion Inter fixation of locking titanium plat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Key words】Locking titaniu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跟骨是最大的跗骨,跟骨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而关节内移位骨折占60%~75%[1],非手术治疗患足功能很难令人满意,造成较高的致残率。
跟骨钛钢板和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6例37足跟骨骨折行跟骨钛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和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
按Sander分型:其中Ⅲ型28足,Ⅳ型9足。
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 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
结果:2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42个月,平均11.8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19足,良13足,可3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
术后并发症:本组有1足局部皮缘坏死,1足发生腓肠皮神经损伤,2足切口延迟愈合。
结论: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alcaneal fracture by calcaneus titanium plate and HA(hydroxyapatite bioactive ceramics) grafting. Methods:37 fee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calcaneus titanium plate and HA(hydroxyapatite bioactive ceramics) grafting .According to Sanders classification system,28 feet were of type Ⅲand 9 feet of type Ⅳ. Results :All cases were follow up for 7-42 months,all cases recovered with good healing of fracture,according to Maryland criteria,an excellent outcome was found in 19 feet,good in 13,fair in 3,poor in 2,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6.4%.There occurred 2 delaying healing,1 necrotic skin of incision 1 injury of sural cutaneous nerve. Conclusion:It is a good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 with HA(hydroxyapatite bioactive ceramics)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calcaneus titanium plate.[Key words] Calcaneus 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 HA2005年1月~2009年6月,本院采用跟骨鈦钢板及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37足,男15 例,女11例,年龄21~52 岁,平均34.8 岁。
可塑型钛板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王永华【摘要】目的:总结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型铁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05年7月~2010年6月,共34例,据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7例,Ⅳ型8例,采取手术方式来恢复跟骨高度、Bohler角,利用跟骨可塑型铁板固定.结果: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9个月,采用Reigrton Nebraska 百分制评定疗效,优15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型钛板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45)010【总页数】2页(P1253-1254)【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铁板【作者】王永华【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骨科,内蒙古东胜0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跟骨作为人体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行走和负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跟骨是松质骨,因此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1]。
高处坠落伤较为多见,造成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塌陷、跟骨高度降低,临床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我院从2005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型钛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4例,取得良好疗效。
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性 22例,女性 12例,年龄17~56岁,平均42岁。
涉及双侧跟骨者3例,余为单侧,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者 1例。
高处坠落伤23例,车祸伤8,其它3例,都是闭合性损伤,涉及距下关节且跟骨关节面塌陷;按Sanders分型,Ⅱ型 9例,Ⅲ型17例,Ⅳ型8例。
1.2 手术方法麻醉满意后,绑好止血带,采用常规外侧入路,直接切至骨质,注意保护皮瓣血运,显露距下关节和跟骨骨折,经皮穿一枚4.0 mm骨圆针于跟骨结节处用于对抗牵引,手法整复Bohler角,撬开骨折端,探查跟距关节面损伤、塌陷程度以及骨折块有无移位和翻转。
跟骨解剖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观察目的为了探讨跟骨解剖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18例21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应用跟骨解剖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骨折复位满意。
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7足,良11足,可3足,优良率85.7%。
结论应用跟骨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标签:跟骨;骨折;固定跟骨骨折患者以青壮年伤者多见,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约75%为关节内骨折,致残率较高,跟骨外周软组织包绕较少,周围血供不充分,传统采用手法复位、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但效果不甚满意,并发症较多。
目前多趋向手术治疗。
自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我科采用跟骨解剖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8例(21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21足),男14例,女4例;年龄22~52岁;其中单侧15例,双足3例。
骨折按Sanders分型[1]:Ⅰ型7例,Ⅱ型5足,Ⅲ型16足。
高处坠落伤13例,交通伤4例,其他伤1例。
1.2 治疗方法手术取侧卧位,在下肢气压止血带控制下进行,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
起自外踝上方3~5 cm,沿腓骨后缘或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向下至足底跖背皮肤交界处,向前至第5跖骨基底近侧1 cm。
从皮肤直接切至跟骨的外侧壁,然后做跟骨骨膜下锐性分离,分离跟腓韧带和腓骨肌支持带的跟骨附着部,腓肠神经将表面皮瓣连同骨膜一起将皮瓣向上翻转。
充分显露跟骨外侧壁,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
可见移位的后关节面骨块。
将跟骨外侧皮质整块掀起,直视下撬起塌陷、旋转的关节面骨块,距骨的下关节面是复位标志,恢复跟骨的Gissane角;若外侧壁相对完整的,沿跟腱外缘在跟骨的后上缘自后外向前内下方经皮穿入斯氏针,达后关节面下骨折块处,跖屈前足,撬动下拉并且外翻结节部骨块,双手对向挤压跟骨的两侧,恢复跟骨高度、跟骨体宽度及Bohler角。
切开复位Y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张卫东;朱传奇;邹坤明;郑哲;张祥生【摘要】目的:探讨Y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项城市中医院采用切开复位Y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30例(32足),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8例8足,Ⅳ型2例2足.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 ~16周,切口部分皮肤坏死1例1足,经换药后自行愈合,无钢板外露及感染病例.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优11足,良19足,可2足,优良率93.7%.结论:对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行切开复位Y形接骨板内固定疗效确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3(022)004【总页数】3页(P527-529)【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钛板【作者】张卫东;朱传奇;邹坤明;郑哲;张祥生【作者单位】项城市中医院骨一科河南周口 466200;项城市中医院骨一科河南周口 466200;项城市中医院骨一科河南周口 466200;项城市中医院骨一科河南周口 466200;项城市中医院骨一科河南周口 46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8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1],多为高处坠落时跟骨直接着地撞击所致,严重时可致跟骨关节面压缩塌陷。
如处理不当可引起扁平足、创伤性关节炎、跟骨畸形愈合肌腱撞击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项城市中医院切开复位Y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性骨折30例(3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1~52岁,平均31岁。
致伤原因:皆有不同程度高处坠落伤,足跟部着地病史,皆为闭合性损伤。
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8例8足,Ⅳ型2例2足。
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体会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36例(40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0(8~15)个月,骨折均愈合。
根据M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疗效优23足,良12足,可3足,差2足。
无1例出现伤口皮瓣坏死及伤口感染。
结论对于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固定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标签:跟骨关节内骨折;跟骨钛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导致的粉碎性骨折,常累及距下关节,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或克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治疗效果欠佳,常后遗行走疼痛,扁平足和足部背伸受限。
我科自2009年10月~2012年12月使用跟骨钛钢板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36例(40足),获得较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6例(40足)皆为闭合性跟骨骨折,男26例,女10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4.5岁。
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0例,车祸伤4例,重物压砸伤2例,损伤侧别,左18例,右14例,双侧跟骨骨折4例。
根据患者的跟骨正,側,轴位X片,按Sanders分型,II型7足,III 22足,IV 型11足。
伤后至手术时间为7~12 d,平均8d。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常规患足抬高制动,局部冰敷,及时使用脱水剂,待患足皮纹明显后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采用椎管内阻滞麻醉,单足采用健侧卧位,双足采用俯卧位。
均采用跟骨外侧切口,切开直至骨膜,注意伤口前端剥离显露腓肠皮神经,在骨膜下锐性剥离全厚皮瓣,使用3根克氏针分别钻入外踝距骨骰辅助显露,掀开爆开的跟骨外侧壁,显露塌陷的距下关节,使用克氏针牵引的同时内翻跟骨暴露关节面,直视下用小号剥离器插入将坍陷的关节面抬起复位,尽量恢复前中后关节面解剖复位,加大牵引,双手掌对向挤按跟骨内外侧面,恢复跟骨的长度,高度,宽度,将外侧壁骨块放回以支撑关节面骨块,用克氏针临时或用1枚皮质骨螺钉将关节面骨块固定到相对恒定的载距突骨折块上,若无法维持关节面骨块,取自侧髂骨植骨,用粗克氏针自足跟部钻入距骨维持复位,选择合适的钛钢板适当塑形固定,尽量做到三点固定[1]。
切开钛板内固定,植骨加中药薰蒸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体会关志宏【摘要】跟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损伤,常发生于高处坠落后,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约85%~90%累及跟距关节面,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造成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容易塌陷,如术前术后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后期功能恢复[1],并且周围软组织覆盖条件差,又由于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行走和负重中起着重要作用,故治疗较困难,愈合较差,常遗留扁平足、疼痛、足跟变宽等后遗症,而影响患肢功能.由于我院处在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周围建筑工地较多.近2年来,共收治36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植骨及中药薰蒸等综合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2(031)015【总页数】1页(P74)【关键词】跟部骨折;钛板内固定【作者】关志宏【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骨科,河南漯河 4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26例30足,女10例12足,年龄25~52岁,平均33岁,其中4例男性为双足,2例女性为双足。
所有患者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14例,Ⅲ型18例,Ⅳ型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31例,交通伤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2 术前准备患者取侧卧(单足)或仰卧(双足)采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均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连同皮肤与皮下组织一次切开,行骨膜下锐性剥离以保护皮肤的血运。
紧贴跟骨外侧壁由下向上锐性剥离直至显露出距下关节跟骰关节。
以3枚克氏针临时固定腓骨,距骨及骰骨、辅助显露术野,显露后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腓骨长短肌腱,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
侧方挤压增宽的跟骨以恢复Bhler’s角及Gtssane’s角,选择合适形状的跟骨钛板作内固定,前端止到接近跟骰关节,后端止到跟骨结合,与载距突相对应的钛板螺钉尽可能固定到载距突上。
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马广山【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跟骨外侧壁膨出骨块自体植骨结合钛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归纳手术要点.方法对34 例3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和自体植骨、跟骨异形钛板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皮肤感染坏死骨外露发生,均获得骨性愈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手术效果,优14足,良19足,可3足,优良率91.7%.结论切开复位在不取异位骨植骨下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是目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1(017)005【总页数】3页(P475-477)【关键词】植骨;钛板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作者】马广山【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骨科,天津,3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因其形状不规则,坠落暴力常造成骨质压缩缺失,关节面塌陷,给解剖复位带来困难,经常遗留跟骨畸形愈合,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等。
自2006年3月至 2009年10月,本院应用切开复位,不取异位骨植骨,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34例,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36足,男性30例32足,女性4例4足;年龄 21~64岁,平均 38.5岁。
其中左侧 19例,右侧13例,双侧2例。
均由高处坠落致伤。
手术时间为伤后6~10 d。
术前常规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CT检查确定分型,采用Sanders分类:Ⅱ型 12足,Ⅲ型 19足,Ⅳ型 5足。
1.2 手术方法采用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取健侧卧位,大腿捆扎止血带。
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1]。
起自外踝后上方约 1cm,外踝与跟腱连线中点向下至跟骨外侧足底黑白交际转向前方至第五跖骨基底,长度在14cm左右。
18例跟骨骨折应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1-26T11:03:55.7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作者:王水[导读] 射阳县人民医院骨科跟骨严重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而且伴有生理、解剖及功能的改变。
王水射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盐城) 224300【摘要】目的:观察跟骨骨折患者应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月-6月手术治疗的3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钛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的康复优良率。
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参数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具有骨折结构稳定、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效果好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跟骨骨折;钛钢板;临床效果跟骨严重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而且伴有生理、解剖及功能的改变【1】。
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往往会出现足跟关节面塌陷、后遗创伤性关节炎,甚至跛行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我院于2014年1-6月间对36例跟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钛钢板内固定术和克氏针内固定术,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进行临床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6月间在我院手术的跟骨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8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分型上经统计学比较(P>O.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行持续硬膜外麻醉,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单、上气囊止血带,自外踝后约1 cm处开始纵向下于外踝尖处弯向前下方做一长约10 cm的切口。
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法,具体手术步骤:①在直视状态下用克氏针进行撬拨复位,使骨折面平整,恢复Bobler角,同时撬拨复位塌陷于跟骨体内的后关节突骨块,使之与距骨后关节面对应;②将两根直径2.5 mm的克氏针由跟骨体下方斜向上前方钻入跟骨体,对准丘部后关节突骨块固定于距骨上,③将第3根克氏针从跟骨结节沿跟骨纵轴底缘穿入并固定在骰骨上;④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加压包扎,石膏外固定。
关于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作者:罗宏杰林国发江伟城张伯佳【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效果。
方法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对30例36足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
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5个月。
结果术后功能评价,本组36足骨折中,优28足,良6足,优良率94.44%。
结论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对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内固定可塑形跟骨钛钢板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
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基本上以压缩性骨折为主。
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少见。
但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如治疗不当,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
2007年9月~2010年1月我科应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36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30例36足,6例为双侧跟骨骨折,右侧21足,左侧l5足,均为闭合损伤。
男23 例,女7 例;年龄25~69 岁,平均48.43 岁。
受伤情况:坠落伤23 例,车祸伤7 例。
合并伤情况:5例合并下肢长管状骨折,2例合并上肢骨折,8例合并脊柱骨折。
2例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患侧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以及跟骨CT扫描检查。
按Sanders分型,Ⅱ型9足,Ⅲ型18足,Ⅳ型9足。
1.2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取自体骼骨植骨2例。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单侧骨折者侧卧,双侧则取俯卧,外侧L型切口,纵行切口位于跟腱和腓骨长短肌之间,水平切口位于外踝尖部和足底皮肤之间,向前达第五跖骨基底处皮肤,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和腓骨长短肌腱,锐性剥离,不使用电刀,直达跟骨外侧壁骨膜,翻起皮瓣,用克氏针从皮瓣下方分别钻入腓骨、距骨、骰骨,以显露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先用跟骨持骨钳夹持跟骨结节部,将其向后下方牵拉,用血管钳或小骨膜起子插入骨折处撬拨复位,恢复正常关节面,双手自侧方挤压跟骨,恢复其高度、宽度、Bohler角,严重的骨缺损处予以植骨,选取合适的跟骨可塑型钛钢板塑型后安放在跟骨外侧面,拧入螺钉。
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 综 述跟骨对后足保持正常关节功能和足弓形态,乃至下肢负重时应力传递等功能意义重大。
据统计,高速的交通撞击,以及爆炸、坠落都可能造成人体的跟骨骨折,而在常见的跟骨骨折中,骨关节内骨折占据75%的比例。
如果处理失当,这类骨折致残率可达20%~30%。
下面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为例,探讨这一病症的治疗措施。
1对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分析上世纪初,手术治疗跟骨骨折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当时采用撬拨复位固定术来对跟骨骨折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良好的疗效。
虽然此方法复位效果有一定保证,且不存在切开复位导致的伤口感染困扰,但其适用范围略显狭窄,通常只适用在大块结节骨折或舌型骨折,当骨折移位复杂或碎块较多时,复位效果难以保证。
所以跟骨关节内骨折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成为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以下特点:(1)在复位环节,这种方法可在直视下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肢体外形,以及跟骨内外翻的角度和后足负重轴线;(2)在固定环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固定更加牢靠,再次发生骨折移位可能性极低;(3)在功能锻炼环节,由于牢靠的固定,骨关节活动提前,有效减少了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的概率。
目前,切开复位手术入路外侧延长L形切口较为常见,这是由于L形切口能使跟骨关节面和主要骨折块更易于暴露;外侧切口解剖结构更加简单,只需考虑胖肠神经和胖骨长短肌等结构,而避开了内侧重要神经、血管和肌肉走行,降低损伤率;外侧L形切口避开胫前动脉和胖动脉更容易,对皮肤血运的影响也更小;此外,跟骨骨折后,载距突骨快和内侧壁骨块等内侧骨块通常较为完整和稳定,从外侧入路能避免内侧入路容易造成内侧骨折块丢失稳定性的情况。
因此通常取足外侧L型切口进行手术。
2具体的手术方法和过程通常先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生效后使患者取仰卧位,取足外侧L型切口于跟腱外侧缘与外踝之间,使切口垂直向下,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界处拐向前,至第五跖骨基部止。
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在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
相关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临在床中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的应用及相关观察。
方法:对39例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实施膜下剥离、暴露外则、清除碎骨、进行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固定、加压包扎、抗生素辅助治疗,临床床随访5个月~24个月,平均15个月。
结果:按kerr百分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男性患者总有效率为95.23%,而女性患者总有效率为88.88%。
结论: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在临床中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疗效较好,可重建关节面完整性及稳定性,包扎后固定牢靠外加功能锻炼恢复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临床疗效;病情恢复观察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64-01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alcaneus titanium plate and artificial bone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bed with joint surface subsidence fracture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observation. methods: 39 cases with joint surface subsidence fracture patients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is carried out after the film stripping, exposure is clear,the broken bone, bone with titanium plate and artificial bone
graft fixed, compression bandage, antibiotics adjuvant therapy, clinical follow-up bed five months ~ 24 months,an average of 15 months.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kerr percentile scoring system,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men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23%,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88%. conclusion: the calcaneus titanium plate and artificial bone graf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ith joint surface subsidence fracture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can rebuild articular surface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bind up after a fixed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recovered well, and no complications.
【key words】calcaneus titanium plate and artificial bone grafts with joint surface subsidence fractu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illness recovery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一种跗骨骨折,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和高负荷、高强度体育锻炼及建筑意外导致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跟骨骨折可分为损及跟距关节和不损及跟距关节两类,近几年来我院运用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临在床中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信息并做了分类总结归纳,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我院于2009年5月~2011年1月共接收治疗
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患者39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分布在17~64岁,平均年龄为41岁;因交通事故导致骨折患者19例,高处坠落导致骨折患者8例,体育锻炼导致骨折患者占3例,因高能量撞击导致骨折患者9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首先要行影像学检查(ct检查16例,x线检查23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急诊手术11例和择期手术28例,在患者腰3与腰4脊柱之间行硬膜外麻醉,消毒,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开始在跟骨外侧做l形切口,行骨膜下剥离.将腓骨长短肌腱、腓肠皮神经与筋膜皮瓣一起向上方做牵引,充分暴露外侧跟骨,了解患者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将跟骨外侧骨碎片复位,再在外侧放置跟骨钛板固定,若需要时给予斯氏针辅助撬拔复位,加压包扎、外加抗生素辅助治疗和分层次进行功能锻炼,临床床随访5个月~24个月详细记录患者有关临床资料。
2 结果
我院于2009年5月~2011年1月共接收并用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治疗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患者39例,按kerr百分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患者恢复等级划分如下:优:80分以上;良:7l~85分之间;差:51~70分之间;极差:50分以下,现做表进行分析:如上表所示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治疗跟骨塌陷骨折临床疗效
较好,本次试验总有效率为92.30%,且任何并发症出现。
在上表数据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和spss软件进行t检验及x2检验得出
p<0.05,说明此次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部位之一,若早期不能及时复位重建固定及功能锻炼,可能致使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发生,致残率极高[1]。
由于交通事故和高负荷、高强度体育锻炼及建筑意外等多种原因导致足跟骨着地,跟腱骤然收缩使跟骨结节发生横行骨折,其中以内翻骨折占大多数[2],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关节面中部塌陷,完全粉碎性骨折,底部外翻两侧膨大等类型,跟骨关节面中部塌陷骨折损伤机制较为复杂,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治疗,术前要行常规ct检查或x线检查,准确定位损伤程度和骨折部位,在复位时首先应考虑对bobhler角和跟骨体高度及宽度的恢复[3],再次恢复距下关节面和跟骨轴的正常位置,为了给踝关节和距下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安全保障和有效防止关节僵硬,应在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的治疗,人工骨移植充填作为支撑,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以防术后不良反应出现[4]。
过去在临床上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其预后差,并发症较多[5],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不便,此次试验采用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治疗跟骨塌陷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智华,周汉城,袁展程等.跟骨钛板及人工骨移植在跟骨关节面塌陷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7,8(8):43-45.
[2] 杜伟文.跟骨钛板和人工骨移植在跟骨塌陷骨折中的应用
[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1):63-64.
[3] 席银辉.跟骨钛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2):749-751.
[4] 袁野.跟骨解剖钛板治疗累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5):778-780.
[5] 牟元华.新型一体化骨与软骨组织嵌层修复材料的设计与研制[d].四川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