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裁剪制作的一些常识.doc
- 格式:doc
- 大小:52.51 KB
- 文档页数:9
古法裁剪知识点总结大全古法裁剪的基本原理古法裁剪的基本原理是“布料顺服于身体曲线”,也就是说,设计师要根据人体的结构和曲线特点,巧妙地将布料进行切割和摆放,使之可以更好地贴合身体,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在古法裁剪中,设计师需要充分理解人体的结构和比例,同时结合布料的特性,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古法裁剪的关键技术1.辅助工具的使用古法裁剪中,设计师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来帮助他们完成裁剪工作,在这些工具中,量规和剪刀是最常用的两种工具。
量规用于测量布料的尺寸和长度,以确保裁剪的精准度;剪刀则用于将布料进行切割,不同类型的布料需要不同类型的剪刀,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剪刀。
2.布料的处理在进行裁剪之前,设计师需要对布料进行处理,使之可以更好地贴合身体。
一般来说,布料的处理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对布料进行浆洗处理,使之在裁剪时更容易操作;二是对布料进行熨烫处理,使之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其质感和特性。
3.裁剪的技巧裁剪是古法裁剪中最为核心的技术,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布料的特性,巧妙地进行裁剪。
在裁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平衡与对称,即使衣物在穿着时更加平衡和对称;二是曲线和线条,使衣物在穿着时更加美观和立体。
4.裁剪的构造除了布料的裁剪之外,裁剪的构造也是古法裁剪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裁剪的构造时,设计师需要注重对布料的处理和结构的设计,切割和缝制每一块布料都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和构造,以确保衣物可以更好地贴合身体,同时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5.裁剪的效果完成裁剪后,设计师需要对成品进行评估,检查成品的效果和质量。
一般来说,成品的评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整体效果,即衣物在穿着时的整体效果和线条美观度;二是质量问题,即成品的缝制是否牢固和布料的质地是否合适;三是舒适度,即成品在穿着时是否舒适和自然。
古法裁剪的应用范围古法裁剪主要用于传统的服装定制和制作中,尤其适用于对质感和效果要求较高的服装,如礼服、婚纱等。
汉服的裁剪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服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裁剪方法是制作汉服的重要步骤之一。
汉服的裁剪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裁缝师傅才能熟练掌握,因此制作汉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
一、选择合适的面料在制作汉服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面料。
传统的汉服面料一般为丝绸、棉麻等纤维织物,具有柔软、透气、亲肤的特点,能够舒适地穿着。
对于不同款式的汉服,选用不同的面料,以保证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二、裁剪在裁剪汉服时,首先要根据设计稿确定服装的尺寸和款式,然后将面料摊开后进行裁剪。
裁剪时要注意保证面料的整洁,避免出现走线、断裂等情况,影响服装的整体效果。
裁剪完成后,再根据款式进行缝纫。
三、缝纫汉服的缝纫技术十分重要,要求线迹整齐、针脚平稳。
传统的汉服缝纫方法一般采用手工缝纫,通过纱线和针线将不同的部分缝合在一起。
在缝纫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面料的平整性,避免出现拖线、紧绷等情况。
四、装饰汉服的装饰是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绣花、对襟、镶边等方式进行装饰。
装饰的精致程度直接影响到汉服的整体效果,因此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细的装饰。
五、定型完成裁剪、缝纫和装饰之后,还需要进行定型处理,以保证汉服的整体效果。
定型可以通过蒸汽熨烫、挂晾等方式进行,使汉服经过处理后更加平整、立体。
第二篇示例:汉服,是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之一,是汉族服饰的代表之一。
它的裁剪方法独特精巧,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瑰宝。
在传统汉服中,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图案、色彩和款式,更有着精细的裁剪工艺。
通过合理的裁剪,可以展现出汉服的优美轮廓,优雅的线条和独特的风格。
裁剪汉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布料选取与准备:在裁剪汉服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布料。
传统的汉服以丝绸、绸缎、棉布为主要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柔软光滑,穿着舒适,适合展现出汉服的优美之处。
在选择布料时,要考虑款式和颜色,以及穿着的季节和场合。
唐装衣服简单裁剪方法前言唐装是中国传统的服饰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意义。
在现代,唐装常被用于婚礼、舞蹈表演和特殊场合。
如果你想制作一个唐装,但又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那么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简单的唐装衣服裁剪方法。
所需材料在开始裁剪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唐装面料:您可以选择丝绸、棉布等适合唐装的面料。
2. 一把裁缝剪:用于剪裁面料。
3. 一把裁缝针:用于固定面料。
4. 一根缝纫线:用于缝合面料。
5. 量身定制的唐装版型:根据您的身材尺寸定制。
步骤1. 测量和剪裁使用量身定制的唐装版型,按照您的身材尺寸测量并剪裁面料。
确保您测量的准确性,并且在剪裁时保持边缘平整。
2. 缝合将袖口、领口和裙摆边缘折叠并缝合。
使用您选择的缝纫线,运用针线平稳且均匀地缝合。
确保使用适当的线迹,以提高衣服的美观度和耐用性。
3. 添加细节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您可以在唐装上添加一些细节。
您可以使用花边、钮扣或其他装饰物来提升整体效果。
确保选取的细节和衣服的整体款式相匹配。
4. 调整和改进完成基本的裁剪和缝合后,穿着唐装并进行调整。
检查衣服的合身度和舒适度,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
您可以对衣服的长度、袖子的宽度等进行微调。
5. 最后的润色最后,检查您的唐装是否有剪线、错位的点或其他不完美之处。
修复这些问题,确保衣服的完美度,使其看起来更加精致和专业。
结语以上是一种简单的唐装衣服裁剪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当然,如果您想要制作更加复杂和精致的唐装,您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裁剪技巧。
唐装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制作一件自己的唐装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专注力,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祝您裁剪出一件漂亮的唐装!。
衣服剪裁的知识点总结1. 体型分析与测量首先,要了解不同体型的特点,掌握基本的身体比例,包括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等等。
根据不同体型的特点,通过测量得出准确的身体尺寸数据,为后续的剪裁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 衣服剪裁基础衣服剪裁基础包括剪裁原则,剪裁工具,剪裁技巧等。
剪裁原则是指在制作服装时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对称性,比例平衡等。
剪裁工具包括裁剪刀,裁剪尺,缝纫机等。
剪裁技巧则包括布料的摆放,裁剪方式,缝合工艺等。
3. 不同材料的剪裁技巧对于不同材料的布料,比如棉布,丝绸,羊毛等,剪裁技巧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薄而软的丝绸,需要用特殊的剪裁方式,以免损坏布料本身的质地。
而对于厚重的羊毛,需要用更为结实的线,更为严密的工艺来缝制。
4. 不同款式的剪裁技巧不同款式的服装,比如连衣裙,外套,西装等,都需要不同的剪裁技巧来制作。
比如连衣裙常常需要考虑到摆动性和舒适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布料和合适的剪裁方式。
而外套和西装则需要考虑结构性和稳定性,需要更加严谨的剪裁工艺。
5. 衣服剪裁的亚洲和西方差异由于身型的差异,亚洲和西方在衣服剪裁上也有一些不同。
比如亚洲人的身型普遍比较瘦小,而西方人则普遍比较高壮,这就需要在剪裁时考虑到不同的体型特点,比如亚洲人的肩膀会比较狭窄,而腰围相对较细。
这就需要在剪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的来说,衣服剪裁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对身体结构,材料特性,款式差异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了解和把握。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衣服剪裁技术,制作出更加合身,漂亮的服装。
汉服大纲汉服是包括衣,冠,发式,面饰,鞋,饰物等共同组合的整体的礼仪系统,而并非仅仅是一件衣服。
汉服可以分为官服和民服,官服又可分为礼服和常服,民服也可分为礼服和常服。
另外还有戎装,是武官武士在打仗时穿的,由于它自成体系,而又和汉服复兴关系不大,所以,在此暂不讨论。
我改动一些词汇,我不太赞成其中某些分类和表述方法。
不过对我还是很有启发!汉服初步分类规划制定方案(草稿)首先说明一点历史上的汉服与现在电视上的相比第一在颜色搭配上很清雅简洁大方颜色常用的就那么几种没电视上那般華丽艳俗(当然主要指明代汉服风格)第二是在花纹纹饰上真正的汉服都有一套固定的纹样每种纹样都有些意义(尤其是汉代)没电视上那么杂乱无章画神的画鬼甚至连写字儿的都有第三就是电视上很多款式历史上并不存在什么高耸的欧式立领等等。
第四点就是虽然历代汉服表面给人感觉好象很复杂但其实每件衣服都能归在以下这几大类里看上去复杂有时只是这几种相互搭配的较丰富而已但源头其实是不变的就好象一种公式好几种解法一样而电视服装不仅杂乱的多连起码的几大要素都没沾上边因此只能让人越看越糊涂越觉得复杂其实关键是普遍人没有“我们也有民族服装这一概念”所以肆无忌惮的乱设计异想天开而要成为民族服装则必须要有体系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其实历史上汉服还是很成体系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小枝小节改改也没什么如果连最基本的几种样式都背离的话那还是别叫汉服常服汉服核心:右衽广袖可以基本上分为四大类:裙裳式深衣式长衫式褙子式(其实这四大类在样式上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通的所分成类只不过是由于少许穿法上部分结构上有些不同几种风格兴于很长一段时间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影响很广泛而且主要由于其是汉服的最基本的样式是汉服的基础源头很多后来的新式样皆出于此的缘故故分之)一裙裳式:(此为汉服的源头)关键词:上下两截分开。
上面的为衣,下面的为裳,我们现在所说的衣裳就是指此。
衣与裳两种不同颜色1 组成部分:白色内衫,长到腰部的右衽或对襟上衣;白色衬裙,长到膝盖的帷裳,盖到脚面的宽裙(裙可有皱折),腰带,绶佩带。
古法裁剪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裁剪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 裁剪的概念裁剪是指将布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剪裁,以使其成为服装或其他物品的一种工艺和技术。
裁剪既是服装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成衣的整体效果。
裁剪是服装制作中最基础的步骤,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和技术性的环节。
2. 裁剪的发展历程裁剪技术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是以手工裁剪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裁剪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技艺,并出现了相应的专业技术学院和培训机构。
随着现代科技、电脑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裁剪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
二、古法裁剪的原理和方法1. 古法裁剪的原理古法裁剪是指古代传统的裁剪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对布料的尺寸、形状和结构进行计算和测量,然后用刀具进行裁剪,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古法裁剪的原理主要包括对服装结构的把握、对人体尺寸的准确把握、对布料纹理和质地的理解等。
2. 古法裁剪的方法古法裁剪的方法是一种有规律的、系统的、具体的裁剪技术和手法。
古法裁剪的方法主要包括:测量裁剪前的准备工作、纸样的制作和修正、布料的选择和处理、裁剪过程中的正确操作和技巧、成衣拼接和缝制。
三、古法裁剪的工具和材料1. 裁剪工具古法裁剪所需的工具主要有:裁剪台、剪刀、缝纫机、裁床和尺子等。
这些工具不仅要求质量好,还必须保持良好的锋利度和稳定性。
2. 裁剪材料古法裁剪所需的材料主要有:布料、纸样、缝纫线、织带、多条、鱼骨条、开衩布、店枚、熨子和衬布等。
四、古法裁剪的技巧和要点1. 测量的准确性古法裁剪中测量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准确测量了人体的各个部位尺寸,才能绘制合适的纸样和裁剪出最合身的服装。
2. 纸样的制作和修正纸样是裁剪的基础,因此必须准确制作和修正。
在制作纸样时,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服装结构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3. 布料的选择和处理在古法裁剪中,布料的选择和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布料的选择与设计要求和所要制作的款式有关,而对布料的质地、纹理和弹性等特性的分析则影响最终成品的效果。
【最新精选】汉服剪裁制作研习前言华夏文化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收而发,如同八卦变化一样的无限延伸。
由道而生,以道为体,而有德,仁,义,礼,法为用,百家争鸣。
作为文化表现的传统服饰,尽管变化繁多,也有着它的“道”。
剪裁:1.剪裁基本原则(传统服饰之“道”)面料制作成衣服首先要经过剪裁,传统服饰自然有传统服饰的剪裁方法。
传统服饰的剪裁,其实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形态看出来。
而且作为亚洲文化的中心,汉族传统服饰的剪裁影响着东亚绝大多数民族。
通过观察各民族服饰,可以发现这些服饰都是以同一个形态出现在大家面前。
除了细节不同,基本都是一个形状:T字形。
一横表示平面的剪裁,一竖表示前后的中线。
平面剪裁表达的是华夏天人合一的思想,一件衣服就是一个整体,不用花太多心思把布料剪剪拼拼凑凑而刻意使面料顺从人的身体。
前后中线,最早是由于布幅不够出现的。
但是,后来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做为传统传承了下来。
可以这么说中线是传统服饰的脊梁,也寓意着华夏传人的脊梁。
(参见宋军遗民“汉服的中线接缝。
在传统思想中很重视中庸平衡之道,中国人在建造一些东西的时候一般会把中轴线做出来,比如故宫及各皇陵乃至08年奥运建筑等等;在审美观念上,中国式的对称美处处体现,不仅建筑上、摆设上,传统服装更是如此,汉服展开前后中缝左右肩线呈对称之美,折叠则呈合一之势。
这一横一竖,就组成了传统服饰的基本结构,是剪裁的基本原则,”(非制度的制,是制式的制),传统之制,不可丢弃。
也就是我们说的最基本的“制所以一般接襟的交领衣前面也会有中缝,综观历代实物,除了下裳裙类,无一不是如此。
传统服饰的裙制一般是用矩形料做成,腰间通过打褶缩小围长。
而女子尤为爱美,所以女裙的褶子变化是相当多种类的。
所以说,一件衣服是否是传统服饰,与其纠结于领啊袖啊扣啊长短啊什么的,不如看他的基本剪裁。
有朋友或许要说,既然日本朝鲜及亚洲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剪裁基本形制和汉服一样,是不是也可以算是汉服呢,其实不然。
汉服手工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汉服手工制作的历史与背景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
汉服手工制作是一门综合性的手工艺术,涉及服饰设计、裁剪、缝制、刺绣等多个工艺技能。
汉服手工制作既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一种保护传统文化的方式。
随着汉服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对汉服手工制作产生了兴趣,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二、准备工作1. 学习基础知识在进行汉服手工制作之前,需要先了解汉服的基本款式、流行元素、面料特点等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视频以及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来学习。
2. 工具准备制作汉服需要一些基本的裁剪、缝纫、刺绣工具,如裁剪刀、裁缝剪、缝纫机、刺绣针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度量工具、裁剪板、缝纫用品、绣线等辅助工具。
3.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面料是制作汉服的重要一环,需要考虑面料的品质、色彩、图案等因素。
另外,还需要线、扣子、纽扣、拉链等辅料。
三、基础技能1. 裁剪裁剪是汉服手工制作的第一步,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尺寸进行裁剪布料。
2. 缝制缝制是汉服制作的关键环节,需要掌握基本的缝纫技巧,包括直线缝、曲线缝、撇角缝等。
3. 刺绣刺绣是汉服上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可以通过不同的刺绣图案为汉服增添独特的美感。
4. 古典配饰古典配饰是汉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发饰、鞋袜、配饰等,需要手工制作或者选购适宜的配饰。
四、汉服手工制作流程首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进行汉服设计,可以通过绘图、制作样板等方式进行设计。
2. 选材挑选合适的面料和辅料,注意颜色、质地、图案等与设计图相符合。
3. 裁剪按照设计尺寸和图纸将布料进行裁剪,确保尺寸准确。
4. 缝制按照裁剪好的布料进行缝制,包括拼接、镶边等工序,确保每一步骤都精细到位。
5. 装饰如果设计中有刺绣、绣花等装饰,可以进行相关的处理。
6. 收尾处理裁剪、缝合后的细节,如拾口、包边、整理工序。
7. 古典配饰根据汉服的款式和风格,选择适宜的配饰进行搭配。
裁剪衣服知识点总结一、了解衣物结构和设计在裁剪衣服之前,首先要对所要裁剪的衣物做一些分析,包括了解衣物的结构和设计。
了解衣物的结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裁剪,以及在裁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了解衣物的设计可以帮助你确定裁剪的方向和方式,以保证裁剪后的衣物符合设计师的意图。
二、测量身体尺寸在进行裁剪之前,要先对身体进行测量,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袖长等部位的尺寸。
通过测量身体的尺寸,可以帮助你确定所裁剪的衣物尺寸,以及对应的裁剪尺寸。
在进行测量时,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以免影响后续的裁剪结果。
三、了解不同面料和缝纫方法了解不同面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对于裁剪衣物至关重要。
不同的面料可以影响到裁剪的难度和方式,所以在进行裁剪之前,要先了解所用面料的特性并选择合适的缝纫方法,以确保裁剪后的衣物质量和效果。
四、学习裁剪技巧和工具的使用裁剪技巧是一个专业裁缝必备的技能,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裁剪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快速和精准地完成裁剪工作。
除了技巧之外,熟练使用一些裁剪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裁剪剪刀、缝纫机、裁剪板等。
在进行裁剪之前,要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在裁剪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五、注意布料的放样和裁剪在进行裁剪时,要特别注意布料的放样和裁剪方向。
不同的布料放样和裁剪的方向是有讲究的,而且在进行裁剪之前还要充分考虑布料的弹性和流畅性,以确保裁剪后的衣物符合设计要求。
在进行裁剪时,要保持布料的平整,避免出现褶皱和变形,以确保裁剪后的衣物尺寸和效果。
六、注意裁剪的准确性和对称性裁剪的准确性和对称性是一个优秀的裁缝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在进行裁剪时,要充分考虑每一步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出现误差和瑕疵,以确保裁剪后的衣物质量和效果。
同时,在进行裁剪时,要保持对称性,尽量避免出现不对称的情况,以确保裁剪后的服装整体效果。
七、注重细节和修饰在进行裁剪时,要特别注重一些细节和修饰的处理,包括衣领、袖口、下摆等部位的处理,以确保裁剪后的衣物更加精致和美观。
古法裁剪知识点总结一、裁剪方法古法裁剪的方法主要包括平裁和斜裁两种。
平裁是指在面料直线纬纱或经纬纱平行的状态下进行裁剪,通常用于裁剪直裙、直裤等款式的服装。
斜裁是指在面料纬纱和经纱呈45度或其他角度的状态下进行裁剪,通常用于裁剪斜纹、横纹等样式的服装。
在裁剪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面料拉伸变形,所以在选择裁剪方法时要根据面料的特点来进行选择,以确保裁剪出的面料均匀、平整。
二、裁剪工具古法裁剪的工具主要包括裁剪剪刀、裁剪裁板、裁剪缝具等。
裁剪剪刀通常是由优质的不锈钢制成,刀刃锋利,使用寿命长。
裁剪裁板是用来固定面料,使得裁剪过程中面料不易移动。
裁剪缝具包括裁剪规、裁剪尺、裁剪线等,用来辅助裁剪过程中的标记和测量。
在使用裁剪工具时,要注意保持工具的锋利度,及时清洁和保养工具,确保裁剪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三、裁剪规则古法裁剪有一套严格的规则,包括裁剪纸样、布料平整、裁剪方向等方面的规定。
在裁剪纸样时,要注意将纸样铺摊平整,避免纸型变形。
在裁剪布料时,要尽量保持面料平整,避免因面料拉伸造成裁剪不准。
裁剪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规则,要根据服装款式和面料特点来选择适合的裁剪方向,确保面料的延展性和弹性。
遵循裁剪规则能够有效地提高裁剪质量,保证服装的合身度和舒适度。
四、裁剪流程古法裁剪有一套成熟的裁剪流程,包括纸样裁剪、布料裁剪、缝制等环节。
在纸样裁剪环节,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尺码来选择合适的纸型进行裁剪。
在布料裁剪环节,要根据纸样将布料铺摊平整,并根据裁剪规则选择合适的裁剪方法和工具。
在缝制环节,要根据裁剪出的布料进行拼接、缝合和整烫等工序,确保服装的完美成品。
裁剪流程的规范性和流程性是古法裁剪的重要特点,也是保证服装品质的关键所在。
在古法裁剪中,要注重传统手工裁剪技术的学习和传承,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科技和工艺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提升古法裁剪的技术水平。
希望本文能为古法裁剪技术的学习和传承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服裁剪制作的一些常一、服常篇什么是服要做服,首先要知道服的基本常。
服,不是古装,也不是指朝的服装,而是民族的民族服装,个例子,就如同藏族人穿的藏袍,朝族穿的朝服一,一个真正自己民族的人就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服!服的种服有很多种,的来,的可以分成礼服和常服。
礼服指在正式隆重的合所穿的衣服,形制要求很格,衣的度、袖子的与、甚至色花的搭配都有格的要求,而且必穿中衣。
而常服就是指在平常日子里穿的衣服了,可以穿着上班、做家、甚至下田耕作,常服的要求没丵礼服那么格,的来,常服的特点只要遵循交右衽(当然也有、直的)、系(不用代的扣、拉之的西),平面剪裁就可以了。
服的女装主要有曲裾、襦裙、褙子⋯⋯服的男装主要有直裾、直身、短打(也适合女生) ......二、材料准篇工具 A 、机,功能是合布料,机主要分两种:旧式的脚踏式的(此点是速度可以灵活掌握,适合新手,本人用的就是种)、机。
(如果没有机,用手工也可以哈,就是速度太慢,而且不容易把条直!估一个月才能做一件服了)B 、机,功能是把布料的合的好,不至于边缘散开。
锁边机也有好多种,便宜的100 多元,贵的有 1000 多甚至几千的。
自己学做,买个100 多元的三线锁边机就可以了。
在布料批发市场上有买的。
C 、其他工具:剪刀一把,直尺一把,软尺一把(一元钱就可以买到,功能是用来量人的各种尺寸!),划粉一盒(用来在布料上画裁剪线条,可以洗掉。
),各种颜色的缝纫线(根据布料颜色,一般什么颜色的布料就用什么颜色的线。
)面料 A 、做汉服的面料很多,只要你去趟布料市场就知道了,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对于新手,一般来说,颜色搭配可以选近似色,花布与素色布搭配,最容易出效果。
注意的是要考虑布料的缩水问题,在面料搭配上尽量使用同一种类型的面料,比如棉布搭配棉布,丝绸搭配丝绸。
B 、关于面料价格,这个没的说,自己去跟老板砍价,呵呵。
一般棉布在 10 元左右/米,化纤的织锦缎 10 几元 / 米,提花棉 20 左右 / 米。
尽量不要用发光的化纤面料做汉服,因为穿上感觉很廉价,也很舞台化,容易让人产生这是戏服、影楼装的感觉。
个人觉得用棉布、麻做常服很不错,织锦缎适合做礼服,也适合做衣服的边缘。
C 、关于面料的用量。
(根据个人裁剪方式不同,用量也不一样,我写的是自己在实际制作中的用量。
)曲裾:主料 4 米( 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 2 米( 150 厘米宽);襦裙:上襦 3 米( 150 厘米宽),裙子(包括上襦的衣缘) 3 米(150 厘米宽),腰带 0.5 米;褙子:2 米( 150厘米宽),衣缘0.5 米;直裾:主料 4 米(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2 米(150 厘米宽);直身:主料 4 米( 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 1 米( 150 厘米宽);短打:上衣 3 米( 150 厘米宽),裤子 1 米( 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 0.5 米( 150 厘米宽)(此用量也适合中衣裤子)三、确定各部位尺寸领口宽 20 厘米左右;袖通长,即袖展开两袖口之间距离 236 厘米;袖口宽 23 厘米;袖宽 46 厘米;腰宽 69 厘米,腰围即 138 厘米;下摆通长为腰围 2 倍,即 276 厘米;裳长 96 厘米;袖口宽:袖宽:腰宽= 1:2:3;上衣长:下裳长 =1 :2( 48 厘米:96 厘米)。
从零开始做汉服之测体选好款式,工具也准备好了,快快去做衣服 ..等等,没尺寸怎么裁衣服呢?哦,原来还要测体 ^-^ 每个人高矮胖瘦不同,穿的衣服尺寸不一样,要先把身体关键部位测量好,才能根据测出的尺寸裁剪合身的衣服。
这里我们用厘米做为测量的单位,一般要测以下部位的尺寸: (1) 胸围:经胸部的最高点作胸部的水平线,其周长即为胸围。
(2) 腰围:在身躯的最狭窄处,作腰部的自然水平线,其周长即为腰围。
(3) 臀围:在臀部最宽处,作其水平线,其周长称为臀围,也称坐围。
(4) 颈围:脖子的周长即颈围。
(5) 肩宽:颈下与肩的连接点到肩与手臂的连接点之间的长度即为肩宽。
(6) 臂长:肩与手臂的连接点到手腕之间的长度即为臂长。
(7) 身高:肩到地之间的长度即为身高。
(8) 上身长:肩到腰部最狭窄处之间的长度即为上身长。
(9) 臀高:坐在椅子上,腰部到椅子水平面之间的长度既为臀高 (10) 大腿长: (10) 大腿长:膝盖到胯下间的长度即为大腿长。
汉服裁剪的细节问题和肩袖问题汉服细节的处理,一直就是个大问题。
相当多的朋友做的汉服徒具其形,穿上后不舒服不说,甚至严重影响形象。
很多朋友说汉服不好看,有的甚至是邋遢,其实问题就是细节没有处理好。
在下这段时间专注于研究汉服剪裁,看了大量实物图,也实践做了几件,把汉服领口细节方面的一些问题与大家分享。
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大家都把经验说出来,做出真正的汉服。
领口处理问题:汉服制作其实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合就是衣领左右交错,合起来将人包在里面的意思。
而现代一般衣服剪裁也是一个字:套,一个模子在那,用布料做成个套,能套进去就行。
汉服的领口开得没那么大,根据我的实践开领大概在十三厘米左右,这样的话领子才会贴,不松动。
很多朋友以为,这么小的领口脖子伸不出来。
实际上汉服因为是“合”的穿法开领的那个部位实际上仅仅是衣服贴在脖子后面的那个距离。
大家可以把皮尺从左肩牵引到右肩,就可以看出皮尺贴在脖子后的有多长。
还有,衣领交错是应该有个弧度的。
汉服系带固定衣服的地方在袖根,就是袖子开出去的那个地方。
一般礼服袖根很大,衣领做成直线没什么问题。
但常服袖子较小,做成直线后系带会发现勒住脖子了,很不舒服。
结果就有一些朋友做常服的时候也不得不把系带的地方做成礼服那样,放在腰间。
还有些朋友虽然领口是有弧度的,但依然不行,是因为袖根做小了。
其实汉服袖根是不能小的,即使是窄袖,根部也比较宽,慢慢往外收缩。
仔细看历代实物就能看出,交领平方后是呈现类三角的形制。
对比一下各商家的领子:不是领子宽度的问题,而是领口的制作。
----------------------------------------------------------------从美观的角度谈谈汉服裁剪的肩袖问题自己动手做汉服也有好几年了,成果也不少,不过始终是不满意,所以也一直在反复总结经验教训,现在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汉服裁剪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几种在领子和袖子上,常见的有这些:1、袖子太突兀这个问题在汉服制作中广泛存在,就连央视的“正剧”也不能免俗,请看卫子夫的袖子,衬得两条胳膊好像另外接上去的。
2、肩袖交接的地方褶皱太多其实少量的褶皱也有一种美感,但现在的一些汉服,褶皱也太多了3、上衣前胸看上去很单调有人认为这是没有绣花,我认为也是裁剪问题二、上面这三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虽然汉服是平面裁剪,但人体可不是平面的,这就需要在用平面的方法裁剪汉服的时候有立体的构思1、上衣前面做窄一点人天生会有一点含胸,衣服穿上身,肩袖位置自然出褶子,而且会显得袖子的位置偏后,两条胳膊不自然。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衣服的前后片裁剪的时候过度追求对齐,其实上衣的前片应该比后片窄一点,这样穿的时候稍微提起,就能够把肩袖位置的褶皱消化掉一部分,两袖也会靠前一点。
襦裙还好,曲裾的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其实曲裾的内衽最好做两对系带,看一下马王堆的裁剪图,内衽的尖角和下摆交接的地方是有个凹槽的,这样才能既扯平上身的褶皱又提住下摆。
2、袖根放宽参见上图的卫子夫,腋下收太紧,很不自然。
提示:汉服裁剪中,袖口可以收很小,袖根一定要放宽,否则就是剧照里这种囧样子。
垂胡袖的袖根处是尖的不是弧形,这也是有道理的,其实弧形袖根真的很难看,除非你是打算做窄袖。
3、衣领不用完全放平上面是马王堆的文物,仔细看一下衣领,根本没办法完全放平,这是很自然的。
人的脖子是个立体的东西,有长度有宽度,穿上之后自然会把领子撑开来;完全平放的领子在穿上之后会勒得很紧,领口还是要稍微松开一点才好看,但是松太开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所以我对衣领裁剪的建议是,领子可以用直裁法(斜裁最好,不过难度更大),一根长方条没问题,但是领口的裁剪要稍微有点弧度,这样自然是放不平的,但是穿上就平了。
这个建议不适合明代那种倾斜度比较高的领子,如果你要做的是明款,那么领口也要直。
4、上衣保留前中缝古人的上衣有前中缝是为了省布,现在也有顽固的复古主义者,不过我这里依旧是从美观角度谈的。
典型的直领和汉代的偏直领没有这个问题,主要是明代的斜领,本来衣领的位置就比较高,如果没有前中缝,那么前胸会有大面积的单一化,绣花当然可以掩饰这种问题,不过我想大部分人都没那么心思专门给前胸绣花吧?!另外,上衣的前中缝可以让胸部看上去更“挺”一些,气质更好。
-----------------------------我做了几件也是觉得平面剪裁不合体,衣服老是向后扯 ,也想是不是前幅宽度稍窄一厘米 ,会舒服点.后幅长度比前幅长 1.5 厘米就符合现代剪裁 ,也符合现代人身型 . ---------------------------------- 我现在做上衣都会把前片做窄一点看到如梦霓裳的曲裾,最近的版型不错了,就是肩袖褶子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吊肩膀。
还有一个是曲裾的垂胡袖,这种袖子是立体的,袖扣褶子进去,这个商家都知道了,但是做的仍旧不漂亮,垂胡的形状不对称。
我觉得主要也是袖根太窄,而且做成了弧形的关系,圆袂圆袂,从袖根下面拉根弧线就不是圆的了,曲裾的垂胡就是圆的才好看。
大袖或者垂胡袖,袖根最好做宽,比腰带系扎的部位稍高一点就足够了。
汉服交领襦裙上襦的制作细节扎在裙内的上襦,是加腰襕的襦。
历史上的襦主要是用于扎在裙内,所以才会演化出腰襕。
扎在群内的襦,下部分由较软的布料缝制,并且打褶,可以保证裙子和襦的固定以及上襦不出现臃肿。
上襦都要有前中缝的,裙带,一般1~2CM 宽 1. 襦是有腰襕的 2. 腰襕在短襦和长襦上有区别 3.穿在群内的短襦,因为穿着原因,所以上下布料不一样,下面的布料软,并且打褶。
4.穿在外的长襦,一样有腰襕,但是上下布料一致,且不打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