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裁剪工艺教程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80
汉服裁剪工艺教程详解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在制作汉服的过程中,裁剪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汉服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汉服裁剪工艺的步骤和技巧。
一、测量尺寸在开始裁剪之前,首先要对身体进行详细的测量。
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臂长、衣长等各个部位的尺寸。
测量时一定要保持准确,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
同时,还需要注意身体的曲线、肌肉线条等特征,以确保裁剪出的汉服能够很好地贴合身体,展现出优美的线条美。
二、绘制图纸根据测量尺寸,绘制出汉服的图纸。
图纸要包括前、后片、领子、袖子等部分的形状和尺寸。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参考已有的汉服样式和图纸,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绘制图纸时要准确、细致,保证每个部位的尺寸和曲线的平滑度。
三、裁剪面料选择合适的面料进行裁剪。
在选择面料时,要根据汉服的款式和季节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夏季适宜使用柔软、透气的丝绸面料,而冬季则可以选择厚实、保暖的棉质面料。
在裁剪面料时,要根据图纸尺寸进行合理的布料规划,避免浪费。
四、裁剪片根据图纸上的尺寸,将面料裁剪成相应的片。
在裁剪之前,可以先将图纸固定在面料上,再用裁剪刀对面料进行裁剪。
裁剪时要注意保持刀口的垂直,尽可能保持平整和一致的线条。
五、缝制将裁剪好的片进行缝制。
在缝制之前,可以将各个部位的片进行试穿,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饰。
缝制时可以选择手工缝或机器缝,根据个人的技术水平和喜好选择合适的方法。
要注意保持缝线的平直和均匀,使得缝线和面料相协调。
六、细节处理在缝制好主体部位后,还需要进行一些细节的处理。
比如衣领、袖口、下摆等部位的修整,可以使用绣花或织花进行装饰。
在进行细节处理时要注意保持统一和协调,以展现出汉服的精美和独特之处。
七、整理熨烫在完成全部缝制和细节处理后,对汉服进行整理和熨烫,以保持汉服的整洁和光滑。
在整理时要注意保持烫台的干净和平整,熨烫时要适度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对面料造成损伤。
唐装衣服简单裁剪方法前言唐装是中国传统的服饰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意义。
在现代,唐装常被用于婚礼、舞蹈表演和特殊场合。
如果你想制作一个唐装,但又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那么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简单的唐装衣服裁剪方法。
所需材料在开始裁剪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唐装面料:您可以选择丝绸、棉布等适合唐装的面料。
2. 一把裁缝剪:用于剪裁面料。
3. 一把裁缝针:用于固定面料。
4. 一根缝纫线:用于缝合面料。
5. 量身定制的唐装版型:根据您的身材尺寸定制。
步骤1. 测量和剪裁使用量身定制的唐装版型,按照您的身材尺寸测量并剪裁面料。
确保您测量的准确性,并且在剪裁时保持边缘平整。
2. 缝合将袖口、领口和裙摆边缘折叠并缝合。
使用您选择的缝纫线,运用针线平稳且均匀地缝合。
确保使用适当的线迹,以提高衣服的美观度和耐用性。
3. 添加细节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您可以在唐装上添加一些细节。
您可以使用花边、钮扣或其他装饰物来提升整体效果。
确保选取的细节和衣服的整体款式相匹配。
4. 调整和改进完成基本的裁剪和缝合后,穿着唐装并进行调整。
检查衣服的合身度和舒适度,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
您可以对衣服的长度、袖子的宽度等进行微调。
5. 最后的润色最后,检查您的唐装是否有剪线、错位的点或其他不完美之处。
修复这些问题,确保衣服的完美度,使其看起来更加精致和专业。
结语以上是一种简单的唐装衣服裁剪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当然,如果您想要制作更加复杂和精致的唐装,您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裁剪技巧。
唐装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制作一件自己的唐装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专注力,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祝您裁剪出一件漂亮的唐装!。
中式坎肩裁剪方法中式坎肩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服装,因其简约大方、舒适耐穿而备受青睐。
在现代时尚中,中式坎肩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元素,被运用于各种场合和服装设计中。
本文将介绍中式坎肩的裁剪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式坎肩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一、中式坎肩的基本款式中式坎肩是由两个前片、两个后片、两个袖子和一条领子组成的。
基本款式的前片和后片相同,袖子和领子也是一样的。
中式坎肩的特点是领子较高、袖子较短,整体线条简洁、流畅。
在裁剪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每个部位的尺寸和角度的准确度,以确保衣服整体的平衡和美观。
二、中式坎肩的裁剪方法1、测量身材尺寸在裁剪之前,需要先测量身材尺寸,以确定衣服的尺寸和版型。
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胸围:在胸部最丰满的位置,用软尺围绕一圈,保持水平。
(2)腰围:在腰部最细的位置,用软尺围绕一圈,保持水平。
(3)臀围:在臀部最丰满的位置,用软尺围绕一圈,保持水平。
(4)肩宽:从左肩顶到右肩顶的距离。
(5)袖长:从肩顶到手腕的距离。
(6)坎肩长:从颈后中心点到坎肩底部的距离。
2、制作坎肩的基本图样(1)前片和后片图样制作将纸张对折,将胸围除以4,加上2cm作为前片和后片的宽度。
将肩宽除以2,再加上2cm作为肩线宽度。
将坎肩长除以2,加上2cm 作为坎肩高度。
以腰线为基准,将前片和后片分别向下延伸至所需长度。
(2)袖子图样制作将纸张对折,将袖长除以2,加上2cm作为袖子宽度。
将肩宽除以2,再加上2cm作为袖口宽度。
将袖子的底部依据身材尺寸的大小加以修改。
(3)领子图样制作将纸张对折,将领子的长度按照身材尺寸计算,将宽度加以修改。
将领子的形状设计成椭圆形或者扁平圆形。
3、裁剪中式坎肩(1)将前片和后片的图样放在布料上,用钢笔或者粉笔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将其裁剪出来。
(2)将袖子的图样放在布料上,用钢笔或者粉笔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将其裁剪出来。
(3)将领子的图样放在布料上,用钢笔或者粉笔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将其裁剪出来。
汉服大纲汉服是包括衣,冠,发式,面饰,鞋,饰物等共同组合的整体的礼仪系统,而并非仅仅是一件衣服。
汉服可以分为官服和民服,官服又可分为礼服和常服,民服也可分为礼服和常服。
另外还有戎装,是武官武士在打仗时穿的,由于它自成体系,而又和汉服复兴关系不大,所以,在此暂不讨论。
我改动一些词汇,我不太赞成其中某些分类和表述方法。
不过对我还是很有启发!汉服初步分类规划制定方案(草稿)首先说明一点历史上的汉服与现在电视上的相比第一在颜色搭配上很清雅简洁大方颜色常用的就那么几种没电视上那般華丽艳俗(当然主要指明代汉服风格)第二是在花纹纹饰上真正的汉服都有一套固定的纹样每种纹样都有些意义(尤其是汉代)没电视上那么杂乱无章画神的画鬼甚至连写字儿的都有第三就是电视上很多款式历史上并不存在什么高耸的欧式立领等等。
第四点就是虽然历代汉服表面给人感觉好象很复杂但其实每件衣服都能归在以下这几大类里看上去复杂有时只是这几种相互搭配的较丰富而已但源头其实是不变的就好象一种公式好几种解法一样而电视服装不仅杂乱的多连起码的几大要素都没沾上边因此只能让人越看越糊涂越觉得复杂其实关键是普遍人没有“我们也有民族服装这一概念”所以肆无忌惮的乱设计异想天开而要成为民族服装则必须要有体系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其实历史上汉服还是很成体系的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小枝小节改改也没什么如果连最基本的几种样式都背离的话那还是别叫汉服常服汉服核心:右衽广袖可以基本上分为四大类:裙裳式深衣式长衫式褙子式(其实这四大类在样式上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通的所分成类只不过是由于少许穿法上部分结构上有些不同几种风格兴于很长一段时间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影响很广泛而且主要由于其是汉服的最基本的样式是汉服的基础源头很多后来的新式样皆出于此的缘故故分之)一裙裳式:(此为汉服的源头)关键词:上下两截分开。
上面的为衣,下面的为裳,我们现在所说的衣裳就是指此。
衣与裳两种不同颜色1 组成部分:白色内衫,长到腰部的右衽或对襟上衣;白色衬裙,长到膝盖的帷裳,盖到脚面的宽裙(裙可有皱折),腰带,绶佩带。
汉服制作明式袄裙的裁剪及注意事项汉服制作 | 明式袄裙的裁剪及注意事项来源 | 汉服吧 ID:出岫紫云了解袄裙的结构袄裙包括:1、中衣+中裤/中裙2、上袄+下裙孔府旧藏文物▼袄裙普及教程▼中衣中裤和中裙穿着示意图▼这里主要介绍外面的上袄和下裙上袄重点提示:1、交领(根据明代的容像图,也有左衽的上衣,但右衽依然是主流)2、系带:内部一组系带,外部两组系带,系带颜色规定尚不明3、袖型:窄袖、直袖、琵琶袖;袖口或有袖缘,或无袖缘,且袖缘一般较窄;袖子中部有接袖。
4.衣身:衣长约及胯部,前后及内片均有“中缝”,两侧有开叉;不是直裁也不是收腰:明制的上衣都是在袖根部位收紧,下面是扇状打开,下缘为弧形。
5.护领:护领有窄有宽,基本不拘,甚至长度也没有具体规范。
系带的位置示意▲马面裙马面裙:明代也有穿百褶裙的,马面裙只是其中的一种,这里只介绍马面裙。
马面裙按门幅和褶子大小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重点提示:1、门幅35cm~38cm。
2、前后四片裙门。
3、褶子数4~15个,褶子有窄有宽,较宽的有达4~5cm的大褶。
4、2片合围式。
5、裙襕:裙襕宽度也没有严格规定(明人太随意了,囧),一般用绣出来,或者织在料子上,现在用的拼接布料,明代时是没有这种做法的。
一般组合为:a、没有裙襕b、只有底襕c、底襕+膝襕6、裙身为长方形打褶,下摆不用裁成圆弧。
7、裙腰多为白色,在两边各缝有裙系带一根(文物袄裙一套,请注意系带的位置)。
文物图一套,请注意裙子系带在裙腰两端▼选择布料中衣、中裤、中裙应选择舒适柔软的布料,上袄和下裙的面料也应以美观,舒适为选择标准(如果希望马面裙定型比较好,应选择较硬一点的面料)面料估算1、上袄领:领长×(领宽×2)未加缝头=(领长+4cm)×(领宽×2+4cm)护领:随意长度(≤领长)×(随意宽度(≤领宽)×2)未加缝头 =【随意长度(≤领长)+4cm】×【(随意宽度(≤领宽)×2)+4cm】衣身:2片(衣长×2)×(通袖长-接袖长)×2 ×2 未加缝头=(衣长+4cm)× 2 ×(通袖长-接袖长+4cm)×2 ×2衣襟补片:2片(衣长-领深)×(衣宽/2)×2 未加缝头=(衣长-领深+4cm)×(衣宽/2+4cm)×2简化公式:衣襟补片=(衣长-领深+4cm)×(衣宽+8cm)接袖:2片接袖长×接袖深×2×2 未加缝头=(接袖长+4cm)×(接袖深+4cm)×2×2系带:3组系带长×(系带宽×2)×2×3 未加缝头 =(系带长+3cm)×(系带宽×2+3cm)×2×32、马面裙裙腰:1片= 裙腰长×(裙腰宽×2)=(腰围+门幅)×(裙腰宽×2)未加缝头=(腰围+门幅+4cm)×(裙腰宽×2+4cm)裙身:2片(裙长为腰部至脚踝的长度)= 裙片×2=裙片宽×裙长×2=(裙门宽×2+褶子费料)×裙长×2= {门幅×2+(腰围/2-门幅)×3+门幅内褶子×2} ×裙长×2 未加缝头= {门幅×2+(腰围/2-门幅)×3+门幅内褶子×2+4cm} ×(裙长+4cm)×2简化公式:裙身=(3腰围-2门幅+4门幅内褶子+8cm)×(裙长+4cm)裙襕:= 裙片宽×裙襕高度(高度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 {门幅×2+(腰围/2-门幅)×3} ×2 未加缝头= {门幅×2+(腰围/2-门幅)×3+4cm} ×2简化公式:裙襕=3(2门幅+腰围)+8cm系带:2根(系带一般可以做成2cm宽,长度约为:腰围+半个裙长)=(系带宽×2)×系带长×2 未加缝头=(系带宽×2+2cm)×(系带长+4cm)×2穿着方法需要自测的数据:领宽、领长、衣长、臂围、胸围、通袖长,腰围、门幅宽、裙长、裙襕高、系带宽囧题:以自己的尺寸,分别选用90cm、1.1m、1.4m、1.5m幅宽的布料下裙所需布料为多少呢?马上动手算算自己的用料吧。
【教程】汉服上襦和下裙的裁剪步骤一、量尺寸通袖长:如果做半臂则加量一个半臂的通袖长度:胸围:臀围:衣长:腰围:裙长(不含裙头):二、上襦的计划排布1. 不做接袖的排布图。
布幅宽大于(汉服通袖长度+中缝缝头2+2个袖口缝头6至10),可以不做接袖。
如果少量差一点点,不想做接袖的话,可以接一个袖缘。
当然,即使布幅足够,也建议做接袖,一是为了保持传统的裁剪方式,二是为了节省更多布料,达到节俭和环保的目的。
2. 做接袖的排布图一、衣身及后领口裁剪图二、续衽及前领口裁剪图另:接袖的衣袖部分裁剪见前面的排布图中,窄袖或者直袖的袖口大致在16——30之间,自己根据需要确定。
明代上襦参照图。
以上裁剪法为现代很多人习惯使用的一种方法,若要严格按明代款式裁制,可参考下图,在挖领部位仿照裁剪。
下图为甘领赠送,谢谢!六、顺褶下裙排布及裁剪图裙子横向布料计算例子:假设用料为274,274-4(两个缝头)-30(不打褶子部分)=240/ 3=80+30(不打褶子部分)≈110,这个110就是完工后的裙头长度,适合70—75px腰围的妹子穿着,此处可根据胖瘦适当增减布料。
打褶子的部分,一个褶子接一个褶子缝制,不叠压也不留间隔,打完褶子必定变为三分之一的长度,例如240打好褶子就必定是80。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打完褶子后隐藏在里面的部分,建议每个褶子使用10-12的布料,打好后便是3.33-4。
1.裁开布料接片的做法(涂抹了灰色的两个缝头为裙片接拢缝合处)2.不裁开的做法七、最后奉送一张对襟图和一张历代内衣图(汉服制作研习吧下载,感谢原帖主!)。
日常穿对襟很实用,在学会交领的基础上裁剪对襟是比较容易的。
此对襟图袖根24.5,适合一般的女子,男子或较高大的女子或者冬装应适当加大,建议不超过30。
中式偏襟棉袄的裁剪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选购适合的面料。
中式偏襟棉袄常用的面料有丝绸、棉绒和棉麻等。
根据季节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厚薄和质感。
之后,根据自己的身材尺寸制作纸样。
可以使用一个合适尺寸的棉袄作为参考,根据需求进行修改。
将纸样剪裁出来并留下适当的缝边。
2.肩部和背部将纸样平铺在面料上并固定好。
根据纸样的形状,剪下两片背部面料,注意保持对称。
接下来,剪下两片肩部面料,也要保持对称。
3.袖口和袖子用剪裁好的纸样将袖口面料剪裁出两片。
另外,根据自己的手臂长度确定袖子的长度,并在袖口面料上加上适当的余量。
接下来,剪下两条袖子面料。
4.正面和侧面根据纸样,剪下两片正面面料,并确保对称。
之后,请剪下两片侧面面料,并将它们与正面面料相匹配。
5.领子和腰带剪下纸样上的领子面料,并添加合适的缝边。
另外,剪下腰带的面料,注意保持对称。
6.缝合和调整将剪裁好的各个部位放在一起,开始缝合。
首先,将肩膀处的面料缝合在一起。
然后,根据纸样缝合正面、侧面和背部面料。
接下来,缝合袖子的两个边缘和袖口。
最后,缝合领子和腰带。
7.调整和装饰缝合完毕后,试穿一下棉袄,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一些装饰,如纽扣、绣花等。
中式偏襟棉袄的裁剪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精心的剪裁和缝合,可以制作出一件漂亮而舒适的中式偏襟棉袄。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建议在制作之前先进行一些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男童唐装的裁剪图绘制,每一步都详细讲解,最适合新手
收藏学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量取孩子们的尺寸,把肩宽、衣长、胸围、腰围、领口这些尺寸量好。
如果不知道如何量取可以看我们第二篇日记,回忆量取的方法和步骤。
接下来,我会放两张图片。
第一张是女童唐装上衣裁剪图分析
第二张是男童唐装上衣裁剪图分析
这两张图都包含了立领尺寸。
我们仔细看这两张图片,女童和男童在裁剪图上,多出了胸省和腰省,其余大致相同。
所以要留意观察。
现在拿起你们的小本子,记录一下这些重要的尺寸。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每个公式对应的衣服位置:我们以女童唐装前片为例子。
”胸*1/5-0.4“就是胸宽线。
”胸*1/5-0.7“就是袖笼深。
”肩*1/2+0.3“就是肩斜线。
”领*1/5“就是横领。
”0.6“就是袖笼弧度。
”胸*1/4“就是胸围。
”腰*1/4“就是腰围
知道了对应的尺寸,接下来我们就把之前量取的尺寸拿到公式里换算一下。
举个例子:比如胸围是20寸,那么对应前片的胸围就是”20*1/4=5寸“以此类推,把各个尺寸全部计算出来,那么就可以绘制出我们的前片裁剪图,同样的,后片裁剪图也是对应公式换算后,就可以绘制出后片裁剪图了。
了解了公式后,大家可以试着尝试把孩子的尺寸对应,然后绘制出来。
裁剪图绘制一定要多练多画,慢慢的就会越来越熟练,让我们从懵懂到熟练,从此走上创意与梦想的旅途。
那么这个过程中你们会陪着我一起走下去吗?。
中式棉袄的裁剪方法
中式棉袄,是中国传统的冬季服装,具有保暖、舒适、美观的特点,深受人们
喜爱。
而要制作一件合身的中式棉袄,关键在于裁剪。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式棉袄的裁剪方法。
首先,准备好裁剪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要选择质地柔软、保暖性好的棉布作为
主料,同时还需要准备衬布、里布、纽扣等辅料。
工具方面,需要裁剪刀、裁剪尺、缝纫机等。
接下来,进行尺寸测量。
首先测量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胸围、腰围、肩宽、
袖长等尺寸。
然后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所需的布料尺寸,并在布料上进行标记。
然后,进行裁剪。
根据标记,使用裁剪刀和裁剪尺,将布料裁剪成对应的零件,包括前背身、后背身、袖子、领子等。
在裁剪时要注意保持裁剪线条整齐,尺寸准确。
接着,进行缝制。
将裁剪好的零件按照顺序进行缝制,包括前背身与后背身的
缝合、袖子的缝合、领子的缝合等。
在缝制时要注意对齐、平整,保持线条美观。
最后,进行整理。
将缝制好的棉袄进行整理,修剪多余的线头,熨烫整齐,确
保棉袄的外观整洁美观。
通过以上的裁剪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一件合身、美观的中式棉袄。
希望以上
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裁剪愉快!。
汉服的裁剪方法
【导语】汉服,作为我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以其优雅的线条、精致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汉服的裁剪方法不仅关系到成衣的外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服的裁剪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制作汉服。
一、准备工作
1.选择合适的布料:汉服的布料选择有很多,如棉、麻、丝、缎等。
在选择布料时,应考虑到穿着场合、季节以及个人喜好。
2.准备工具:裁剪汉服需要准备剪刀、画粉、直尺、软尺、缝纫机等工具。
3.确定尺寸:根据穿着者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等数据,计算出合适的衣服尺寸。
二、裁剪步骤
1.制图:根据汉服的款式和穿着者的尺寸,绘制出衣服的纸样。
纸样应包括衣身、袖子、领子等部分。
2.裁剪:将布料平铺在裁剪台上,按照纸样进行裁剪。
注意布料的正反面、花纹方向以及对称性。
3.标记:在裁剪好的布料上,用画粉或水消笔标记出缝纫线、折线、省道等位置。
4.整理: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顺序叠放整齐,方便后续的缝纫工作。
三、注意事项
1.布料的选择:汉服布料应尽量选择天然纤维,以保证穿着舒适和透气性。
2.裁剪精度:裁剪时要确保布料平整,避免出现裁剪不准确、布料拉伸等问题。
3.纸样保存:制作好的纸样应妥善保存,以便下次使用。
4.缝纫技巧:在缝纫过程中,注意线迹平整、牢固,遵循汉服的制作工艺。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已经对汉服的裁剪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多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裁剪技巧。
唐装裁剪方法唐装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在古代是贵族和官员的服饰,如今也成为了一种具有时尚魅力的民族服饰。
唐装的特点是款式简洁大方,线条流畅,非常适合展现东方女性的柔美和典雅。
在制作唐装时,裁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服装的整体效果和舒适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唐装的裁剪方法。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裁剪唐装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常见的唐装材料有丝绸、棉布、麻布等,而裁剪所需的工具包括裁剪剪刀、裁剪尺、裁剪笔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对于裁剪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接着,我们需要测量身体尺寸。
裁剪唐装首先要根据穿着者的身体尺寸来确定裁剪的尺寸,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衣长等。
通过精确的测量,可以确保裁剪出来的唐装合身舒适。
然后,根据测量的尺寸画出裁剪图纸。
在裁剪图纸上根据测量的尺寸标注出各个部位的尺寸,包括衣身、袖子、领口等部位的尺寸。
同时,根据设计的款式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裁剪时要注意保持图案的对称和整体的平衡。
在裁剪布料时,要根据裁剪图纸将布料摊开,然后根据图纸的标注进行裁剪。
在裁剪的过程中,要保持手法稳定,刀口平整,避免出现破损和不规则的边缘。
裁剪完成后,要进行试穿和调整。
将裁剪好的唐装进行拼接缝合,然后进行试穿。
根据试穿的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衣长、袖长、腰围等部位的调整,以确保唐装的合身和舒适度。
最后,进行唐装的装饰和修饰。
唐装的装饰包括领口、袖口、下摆等部位的装饰,可以使用刺绣、绣花、扣子等进行装饰,增加唐装的美观度和艺术感。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些修饰,如收边、衬里等,使唐装更加精致。
总的来说,裁剪是制作唐装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唐装的整体效果和舒适度。
通过合理的裁剪方法和技巧,可以制作出合身舒适、美观大方的唐装,展现出东方女性的柔美和典雅。
希望本文介绍的唐装裁剪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唐装裁剪方法唐装,作为中国传统的服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在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制作唐装,因此了解唐装的裁剪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唐装裁剪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制作唐装。
首先,裁剪唐装的第一步是测量身体尺寸。
在裁剪唐装之前,我们需要准确地测量身体的尺寸,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袖长等。
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身体尺寸,才能够进行合理的裁剪。
在测量身体尺寸时,要保持站立的姿势,让别人帮助测量会更加准确。
接下来,根据测量的尺寸,我们需要制作裁剪版型。
裁剪版型是裁剪唐装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合身度和舒适度。
在制作裁剪版型时,要根据身体尺寸进行合理的放大缩小,留出合适的缝边,以便后续的缝纫。
裁剪版型的制作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初学者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教程或者请教有经验的人。
然后,根据裁剪版型,我们可以开始裁剪面料。
选择合适的面料是非常重要的,唐装通常选用丝绸、棉麻等材质,这些面料在裁剪和缝纫时比较容易操作。
在裁剪面料时,要注意将裁剪版型固定在面料上,用尖头剪刀或者裁剪刀沿着版型的边缘剪下,保持裁剪的线条整齐。
接着,进行缝纫。
将裁剪好的面料根据裁剪版型进行拼接缝纫,注意保持缝线的平整和牢固。
在缝纫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衣服的合身度和流畅度,避免出现紧绷或者松垮的情况。
另外,对于唐装上的装饰部分,如褶皱、领口、袖口等,也需要进行精细的处理。
最后,进行试穿和修整。
裁剪好的唐装需要进行试穿,看看是否合身舒适,是否需要进行一些修整。
在试穿的过程中,可以注意观察唐装的整体效果,包括线条美观度、款式设计等方面。
如果需要修整,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唐装的完美呈现。
总的来说,裁剪唐装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对裁剪唐装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裁剪技术,制作出更加优秀的唐装作品。
古法衣服裁剪方法(一)古法衣服裁剪方法一、古法衣服裁剪的概述•古法衣服裁剪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裁剪方法,主要使用基本裁剪工具如剪刀、针线等,依靠传统的裁剪技巧进行操作。
二、古法衣服裁剪的工具准备•剪刀:选择锋利、适合手感的剪刀,能够轻松裁剪布料。
•针线:选用质地适中的线,以便缝制时抓牢布料、不易断裂。
•尺子:选用柔软、不易弯曲的尺子,便于测量布料的长度和宽度。
•针板:用于固定布料,提供稳定的缝制环境。
三、古法衣服裁剪的步骤1.测量身体尺寸:使用尺子准确测量身体各部位(如胸围、腰围、臀围等)的尺寸。
2.选择裁剪图纸:根据所要裁剪的服装款式,选择合适的裁剪图纸,并将其放置在布料上固定。
3.根据图纸裁剪布料:按照裁剪图纸的轮廓线,使用剪刀裁剪布料,注意保持平稳的动作和整齐的裁剪线条。
4.打样缝制:根据图纸裁剪的布料,将其缝制成一个完整的样板,以便试穿和调整尺寸。
5.试穿和调整:将裁剪好的样板穿在需要制作服装的人身上,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进行调整尺寸的细节。
6.缝制整体服装:在调整好尺寸后,依次将各个部分的布料按照裁剪图纸的要求进行缝制,最终完成整个服装的制作。
7.清理和整饰:将缝制好的服装进行清洁,去除多余的线头和杂质,并对细节进行整齐美观的处理。
四、古法衣服裁剪的注意事项•选用合适的布料:根据实际需要和款式要求,选用质量好、手感舒适、易于裁剪的布料。
•注意布料方向:根据裁剪图纸的要求,仔细辨别布料的正反面和纹理方向。
•精确测量:在裁剪之前,务必准确测量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以免裁剪后无法穿着或过于紧身。
•注意裁剪线条:裁剪线条应该整齐、流畅,避免出现折叠或突兀的裁剪线。
•细致缝制:在缝制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处理,保持缝线牢固、均匀,避免松弛或线头暴露。
五、古法衣服裁剪的优点•传统工艺:古法衣服裁剪方法是传统的手工裁剪技艺,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独特风格:传统裁剪方法可以赋予衣服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与现代流水线生产的衣物有明显区别。
中式棉袄的裁剪方法
中式棉袄的裁剪方法如下:
1.根据自己的尺寸量好身高、胸围和肩宽等重要尺寸。
2.从面料上测出需要的长度,根据自己的需求割下合适的长度。
3.裁剪前和左右两边要注意对称,先剪出袖子,袖子宽度应略大于肩宽。
4.剪出衣体,给衣体留下一定的边缘缝补。
5.针对中式棉袄款式的吸引力,设计出领口的形状,然后裁剪出领口部分。
6.将袖子缝合到衣体上,并将袖口缝合成一圈。
注意,袖口的宽度应当略窄于袖子的宽度。
7.将左右两边留出来的边缘缝补缝合成衣领。
8.最后,缝制衣袋即可完成中式棉袄。
完成的中式棉袄既能够保暖又能够展现出端庄大方的气质,非常适合佩戴于重要的场合和活动。
中式棉袄的裁剪方法
中式棉袄是中国传统的保暖外套,裁剪方法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裁剪经验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式棉袄的裁剪方法:
1. 选择合适的面料:中式棉袄一般使用棉布或棉麻面料,要选择厚实、保暖性好的面料。
2. 剪裁前准备:根据自己的尺寸和要求,制定裁剪图纸,将图纸按照尺寸剪开,准备布料。
3. 裁剪正面:将正面的图纸固定在布料上,用剪刀沿着图纸的轮廓剪下相应的形状。
注意要保持剪口整齐。
4. 裁剪背面:将背面的图纸固定在双层布料上,然后将图纸剪开。
这样可以同时裁剪出两片布料,减少浪费。
5. 裁剪袖子:将袖子的图纸固定在布料上,然后剪下袖子的形状。
袖子一般会有弧形缝合线,要注意剪口的平整和尺寸的匹配。
6. 缝制衣袖:将袖子的两片布料重叠在一起,用缝纫机缝合。
可以选择直线缝或者Z字形缝。
7. 缝合肩部:将正面和背面的布料正面相对,对准肩部的位置,用缝纫机缝合。
8. 缝合侧边:将正面和背面的布料两侧相对,对准侧边的位置,用缝纫机缝合。
9. 缝合领子:根据个人的喜好,可以设计不同的领子风格。
将领子的布料固定在正面的衣领位置,用缝纫机缝合。
10. 缝制扣眼和扣子:根据设计要求,在前襟位置缝制扣眼,然后缝上扣子。
11. 最后检查: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每一处缝线是否牢固,裁剪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做一些修饰和修改。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式棉袄的裁剪方法,如果你没有经验,建议找一位有经验的裁缝师傅进行裁剪。
古法裙裤的裁剪方法(一)古法裙裤的裁剪技巧1. 介绍古法裙裤是一种具有浓郁传统风味的服饰,其裁剪技巧独具特色。
本文将分别介绍古法裙裤的三种裁剪方法。
2. 一字裁剪法•步骤:–将布料平铺在工作台上。
–根据个人腰围和腿长确定裁剪尺寸。
–在布料上标记出裙裤的腰部和裤长。
–从腰部裁剪一条直线至裤脚,保持直线平整。
–将裁剪好的布料缝制成腰带并配上扣子。
3. 中裁法•步骤:–将布料平铺在工作台上。
–根据个人腰围、臀围和腿长确定裁剪尺寸。
–在布料上标记出裙裤的腰部、臀部和裤长。
–从腰部裁剪至臀部形成一条曲线。
–从臀部裁剪至裤脚,保持直线平整。
–将裁剪好的布料缝制成腰带并配上扣子。
4. 复古裁剪法•步骤:–将布料平铺在工作台上。
–根据个人腰围、臀围和腿长确定裁剪尺寸。
–在布料上标记出裙裤的腰部、臀部和裤长。
–从腰部裁剪至臀部形成一条飞线。
–从臀部裁剪至裤脚,保持直线平整。
–将裁剪好的布料缝制成腰带并配上扣子。
5. 结论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古法裙裤的裁剪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不同的裁剪方法适合不同的个人需求和审美品味。
希望本文能对喜欢古法风格的服饰爱好者有所帮助。
6. 注意事项在进行古法裙裤的裁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精确测量:裁剪前一定要准确测量个人的腰围、臀围和腿长,以确保裁剪出来的裙裤尺寸合适。
•保持平整:裁剪直线或飞线时要尽量保持布料的平整,不要出现歪斜或走线错位的情况。
•勾线标记:在布料上使用可擦除的笔或裁剪线来标记裁剪线,以便在裁剪过程中准确操作。
•缝制细节:在缝制腰带和扣子的时候,需要注意细节处理,确保裙裤的整体效果更加精致和美观。
7. 结语古法裙裤的裁剪技巧虽然传统,但却能为穿着者带来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通过不同的裁剪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制作出不同款式的古法裙裤。
在裁剪过程中需要细心和耐心,注重细节处理和尺寸测量,才能打造出完美的古法裙裤作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对古法裙裤的裁剪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帮助和启发。
中式坎肩裁剪方法
中式坎肩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服饰,它通常由厚重的绸缎或缎面棉布制作,适合穿着在寒冷的天气里。
今天,中式坎肩已经成为了时尚界的重要元素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时尚风格。
在制作中式坎肩时,裁剪方法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介绍中式坎肩的裁剪方法。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中式坎肩的裁剪方法与西式外套、夹克等完全不同,因为中式坎肩需要上下两部分的拼接。
它的基本形状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度应该比你的身高略长一些。
1.测量
首先,要测量好你的身体长度,包括肩部和臀部的宽度。
然后,确定你希望坎肩的长度,通常坎肩长度从肩到腰的位置,形状为一个大的矩形。
2.裁剪
首先拿出一个大一些的布料,将布料平铺在桌子或者地上,然后把身体长度的尺寸对折,直接把布料剪成你需要的大小。
这个时候,要注意边缘的处理,最好把边缘剪成圆弧状,这样会更加美观。
然后再把上下两部分的布料割开,分别裁剪出上下两个坎肩的形状。
3.缝合
把上下两个坎肩按照形状进行缝合,然后在腋下缝上一些纽扣和拉链,这样可以固定和调节坎肩的大小。
此外,在颈部区域也可以加上一些设计,如绣花、图案等等。
4.装饰
中式坎肩的特点是装饰性强,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装饰。
比如可以在坎肩的边缘缝上金色的丝带,或者绣上一些精美的花纹。
还可以在坎肩的领口位置粘上一些贝壳、珠子等物来增加美感。
以上就是中式坎肩的裁剪方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坎肩的大小和质量。
总之,中式坎肩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但是一旦完成,一定能够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满足感。
础知识图解-1★★现在汉服常服结构分类大纲(附图,草案)★★★总大纲包括:★一常服(基本提炼历史上各有代表性的服饰作为日常汉服)★二礼服(采用一丝不苟的古制)★三首服(冠帽巾类,历史上礼服和常服配用的冠巾都很丰富,因此汉服复兴越多吸取越好)★四鞋类(鞋履屐等)★五配件类(玉配绦带的挂法,披帛的搭配等)★这里先说常服★————————————————————————————————————★常服★一服制分类★1衣裳连制类(深衣)★A男式:朱子制直裾★B女式:汉制曲裾★〈说明,按现代穿法,男穿直裾,女穿曲裾效果会比较好一些,直裾里面又分汉代直裾,宋明时代穿的直裾,以及朱子家礼中的深衣等,个人感觉朱子深衣好些,下裳幅片比较多,开的幅度也比较大,甚有儒士之风,而宋代直裾幅度比较小,剪裁比较直,汉代直裾则比较生硬,花纹繁乱;女子曲裾,只有汉代的三绕膝〉★2衣裳分开类(两截)★A男式:上衣下裳★B女式:襦裙★a唐式襦裙(系处胸上)★b宋式襦裙(系处胸下)★c明式襦裙(系处腰部)★〈说明,男子上衣下裳只有选择先秦士大夫的那种统一装束,后来可能觉得出官入相行动不方便,干脆穿上了衣裳连制的深衣,甚至还是觉得麻烦,以至后来发展成了上下通裁一剪裁到底的长衫,不过在历代礼服中仍保留着男子上衣下裳的装扮,由于礼服比较复杂,将其谈化,只保留样式,就可以作为现代的常服了;女子只有襦裙,由于历代样式基本没什么变化,只是组合搭配的问题,只采用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穿法即可,既按裙系的位置划分,襦,历代长度大小不一,现代制订标准,基本还是以短(齐腰),长(齐膝)两种为好〉★3上下通裁类★A男式★a直裰(有束腰,有衣缘)★b长衫(无束腰,无衣缘)★4圆领类★A男式★a唐式袍衫(小圆领)★b明式阑衫(大圆领)★〈说明,由于历代常服用圆领的不多,大概只唐朝平民兴起的小袍褂,多用于公服礼服中,常服既取两样,大圆领小圆领即可,作为单独的一个分类〉★5背心类★A褙子★a男式:明式对襟儒衫★b女式:★⑴明式对襟★⑵交领长褙子★⑶交领短褙子★B旋袄★b女式:★⑴宋式直领★⑵明式直对襟★〈说明,历代关于背心的概念比较混杂,总之就是关于宽松较休闲的褂子和一些附件等,坎肩马甲等也可算为背心,不过代表背心的还应为背子,背子既是背心的意思,对襟搭系,两侧开高*,很宽松。
旋袄其实严格来说是历史中发明的流行装,和背子差不多,两侧开*,只不过前后两侧开*后裙摆形成四片,比背子要来的严格整齐,起舞尤其旋转时,四片裙摆张开旋转,故名旋袄。
和背子不同的是衣缘一通到底,有领抹,镶边(镶一圈)等〉★6附件类★A半臂(马甲)★B比甲(坎肩)★C短袄★D褂子★E披衫★F罩衫★〈说明,其实这些也可以算做背心里的,多为短,无袖,半袖的款式,披搭在身上的穿法,其实和现代的马甲背心差不多。
但为什么没有划分到背心类里由于褙子旋袄等都是通身的,穿起来完全是件完整的衣服,而其他背心都是作为附件,且比较短小,不算是完整的衣服,比如坎肩马甲等,天冷时完全是作为附加用的,套在已成体系的长衫或襦裙外面,比如罩衫完全是出门套一层的,因此这些按现代汉服制划分,作为附件可以丰富各种体系,可以套深衣,套襦裙什么都可以套于上,而不是作为单独的体系。
比如披帛,和披衫差不多,为什么又算做配件里像罩衫,披衫虽然是作为装饰披挂用的,但也完全是套在身上,而披帛完全是一条长方形布条,搭在身上,连穿都没穿上〉★7晚服类★B女式:大袖衫★〈说明,大袖衫严格来讲也算是唐朝发明的流行装,不算汉服,外套广袖罩衫,里面穿柯子或者阑裙(既内衣式样的连衣裙)不过现在也可以作为时尚类汉服礼服的存在,因为它比较符合现代社会,其华丽坦露和西方服饰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现在汉服体系里有不有它,都是无所谓的事,看将来的发展取向〉★二领制分类★1交领(右衽)★2直领★3对襟★4圆领★5合领★〈说明,交领是最能代表汉服的,也是汉服最原始的特征,历代最没变化处也是交领,和服韩服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受影响都是交领,因此不必多说,交领没右衽也不能算汉服,因为左衽是少数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还有历代其他一些领制没有化入进来,原因是太复杂,而且受外族影响很大,比如胡服翻领,方领,立领等〉★三袖制分类★1广袖★2祛袂★3平袖★4箭袖★〈说明,自古以来一直到汉代汉服的袖子是有弧度的,划成一道弧后在袖口处一收紧,因此古代记载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往里放,那个弧度就叫做袂。
后来道了魏晋时期,受玄学佛学等思想的影响,逐渐没有袖口,整个袖口敞开,变的宽大,但那道弧度还是没变,是为广袖,后多为用礼服中,到了唐朝,受胡服的影响,袖子变窄,紧贴胳膊,但由于上部还是有一些宽度,而袖口处却紧收,呈上宽下窄的局势,是为箭袖。
唐宋以降,常服中像汉代那样宽大拖地的袖子很少了,基本变为随身形很自然的袖子,不是很宽,也不是很窄,但合其他民族比起来,仍然是很宽大自然的,为敞袖口。
宋明时代的深衣,包括明朝的公服礼服等,袖子仍然有弧度,且有收口,但弧度明显没有汉朝时那么大了,是为祛袂,现在看到的韩服中的袖子,其实就是仿明朝祛袂的,而不过弧度相比之下又小了,至于方袖,就是类似和服的袖子,但也不完全是,正确是应该是李朝韩服的袖子,如果说中国传统袖制是有弧度的,呈半圆形,那么方袖就是直角边,不过方袖究竟是不是中国传过去的,还有待考证〉★四束腰分类★1腰带★A宽腰带★B窄腰带★C玉带★2绦★A双绦★B单绦★3络子★4绶佩★〈说明,按现代汉服划分,腰带可以作为紧一圈围在腰部的,没有垂下的部分,这是狭义的概念。
宽腰带就是类似和服的腰带,但没那么宽,早在汉代就有,看汉代服饰搭配的腰带即可。
窄腰带就一圈,很窄。
平民化的窄腰带多为一布条扎系在腰部,但正统的窄腰带多用于礼服上,常服中提取玉带以及平民用的布帛制成的腰带即可。
至于剩下的,既是有垂下的部分了,比如绦,络用于明代常服中。
绦分单绦和双绦,双绦则垂下两绦,单绦则垂下一绦,单这种情况不多,两条绦带重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直线也可作为现代汉服中的单绦。
络子既络穗,也是垂下两条。
裙带为系在明代襦裙上,为一长方条布帛扎系在腰上自然垂下剩下的部分,绶佩是连着腰带的,垂下长方形一条,上面印着章纹。
多为礼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较宽大,挡在蔽膝前面,为使其稳步缓行之用,有明显的代表意义和礼服性质。
如果现代汉服采用男子上衣下裳装的话,用绶佩则更完整,否则好象少了些什么。
至于女子襦裙上系挂的宫绦,中国结穗络等一些装饰性的搭配没放在这里面,此系列为实实在在的束腰之物,并非装饰性的挂带〉给喜欢自己动手的朋友:服装量体知识zz服装裁剪是服装制作的基础,而"量体裁衣"则是服装裁剪最基本的要求。
任何一个时装款式,由于量体、裁剪的好坏不同,都将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因此,对于所有学习服装裁剪制作的人来说,是否掌握了量体裁衣的基本知识,这对能否做出质量上乘、合体美观的服装,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一)量体注意事项量体以前,首先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进行仔细观察。
量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求被量者站立端正,姿势自然,不要深呼吸。
2.围量横度时,应注意皮尺不要拉是过松或过紧,要保持水平。
3.围量胸围时,被量者两臂垂直;围量腰围时要放松腰带。
4.冬季做夏季服装,或夏季做冬季服装,在量体时应根据顾客要求,适当缩小或放大尺寸。
5.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好体型特征,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6.不同体型有不同要求,体胖者尺寸不要过肥或过瘦,体瘦者尺寸要适当宽裕一些。
7.量体要按顺序进行,以免漏量。
(二)量体顺序及方法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
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
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
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
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
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手把手教您拥有属于自己的汉服东门我们这里的好多朋友,由于暂时身边没有汉服,往往不好意思来参加汉服活动。
并且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汉服但是,他们确实非常热切地希望拥有一件甚至几件汉服。
而现在一些经营汉服的店铺(例如一些婚纱店和其他服装店)出售的汉服要么价格太高,动辄数百上千,要么款式不满意。
一般学生阶层和普通收入阶层很难适应,因此对汉服推广不利,那么我们怎么办?汉网管理员有这样一个帖子:建议大家尽力自己做汉服/bbs/boardID=2&ID=6832这个帖子写得非常好,让大家尽量自己实践制作汉服,从中体会到乐趣。
下面我把我这两个月来的经历和想法告诉大家,让大家轻松掌握如何制作汉服。
看过我这个帖子,相信大家能够做到花上50元左右就能拥有一件汉常服,花上一百元左右就能拥有一件汉服深衣。
事实上汉网网友"不善言谈"花了50元就搞定一件非常庄重的黑色红缘深衣。
我的主业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对于服装设计和艺术设计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直到今天为止,我对裁剪和缝纫仍然一窍不通,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两个月中已经拥有了五六套汉服,每次参加汉服活动,我都会带很多套汉服分享给大家穿。
我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制作汉服的。
第一步,构思自己想拥有的汉服样式例如:曲裾还是直身主色是什么颜色,衣缘是什么颜色需要那些花色常服还是礼服?第二步,画出自己理想中的草图您可以根据这里欧阳雨曦和溟之幽思提供的草图画出您希望中的图案。
因为她们两位高手的图案基本上都正确无误,裁缝很容易理解您也可以根据电视中的画面以及其他外观美丽或英武的形象画出您所希望的草图这里有我刚刚设计好的四件即将拿到裁缝店加工的图案第三步,带上您的草图,去布店或者布料批发市场进货一般每个县城以上的城市都有布料批发市场或者小商品批发市场,在批发市场购买布料比在商店中便宜一半,原因很简单,商店也是从市场中进货的。
您在购买布料时,可以拿出您的设计草图给老板看,老板们由于经常接触,会比您更懂行,他们知道做这样的衣服要花费多少料子,甚至会帮您搭配颜色和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