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 格式:pdf
- 大小:652.11 KB
- 文档页数:2
欧盟“双反”走势及影响解析关于光伏“双反”税率问题,目前业界存在不同的猜测版本,但根据欧盟相关条例,可能认定中国光伏产品的倾销幅度为60%~70%,补贴幅度为10%~15%左右,两者相加后惩罚性关税的最终征收幅度为70%~85%。
根据目前形势来估计,最终税率会在70%~85%的基础上做相应的上下调整。
根据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 ProSun的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达120%的高额税率才能让当地组件企业获得利润。
EU ProSun是由25家欧洲光伏电池企业组成的联盟,由本次“双反”的始作俑者SolarWorld AG领导,因此其提出高额的税率诉求不足为怪。
目前,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的准确税率并不能肯定,若“双反”最终成立,其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国外出口商确存在倾销事实;当地相关的光伏产业遭受重大损害;国外企业倾销和本国企业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税率征收不伤害本国产业的利益。
根据以上四个条件来看,前三项比较容易被证实,也对中国企业极为不利,但证实最后一项条件耗时较长,而且最后一项涉及欧洲许多光伏系统集成商和电池组件分销商的利益,他们并不希望廉价的中国产品被挡在门外,因此第四项条件(公共利益调查)成为“双反”案件的关键点。
据了解,在第四项调查中,欧盟内部反对票和赞成票接近。
“双反”最后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2013年6月5日前终止调查,二是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长达5年的惩罚性关税。
笔者认为,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双反”税率可能保持在30%~50%左右,低于这一比例甚至终止案件调查几乎不可能,而如果高于这一比例,则对欧盟光伏产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
所以,征收30%~50%左右税率,即与美国对中国一线光伏企业征收的“双反”税率相当,可把大部分中国光伏企业挡在门外,且不会影响当地光伏产品的价格。
当然,欧盟与美国一样会对不同的企业区别对待,但欧盟27个国家对某一企业的征税幅度会完全保持一致。
从价格角度看,中国一线光伏制造商在欧洲市场的组件报价为每瓦0.50~0.55美元。
欧盟光伏电池政策欧盟光伏电池政策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一、政策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光伏电池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和产量不断攀升。
然而,光伏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欧盟市场,光伏电池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政策内容1.反倾销政策:2013年,欧盟针对我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最终在2017年裁定对我国光伏电池征收反倾销税。
这一政策导致我国光伏电池对欧盟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份额大幅下滑。
2.最低限价政策:2018年,欧盟又针对我国光伏电池出台最低限价政策,要求我国光伏电池出口欧盟时,价格不得低于指定的最低限价。
这一政策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光伏电池在欧盟市场的竞争优势,导致出口量锐减。
3.绿色新政:2020年,欧盟发布绿色新政,提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40%,光伏电池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绿色新政中对光伏电池的采购政策倾向于支持欧盟内部企业,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三、政策影响1.出口受阻:反倾销税和最低限价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光伏电池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优势受到限制,出口量大幅下滑,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2.产业转型:在政策压力下,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寻求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以适应欧盟等海外市场的需求。
3.投资欧洲:为应对绿色新政带来的挑战,我国光伏企业开始在欧洲投资设厂,以就近供应欧盟市场,降低关税壁垒的影响。
4.合作共赢:在政策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与欧盟国家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四、应对策略1.加强政策沟通:与欧盟等国家加强政策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降低贸易壁垒。
2.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光伏电池的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拓展多元化市场:除欧盟外,积极开拓其他海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中国光伏三大招应对欧盟制裁从6月6日起,欧盟开始向我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初裁结果好于预期,但仍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在国产光伏产品价格优势荡然无存的情况下,行业正显现加速外移趋势。
一、价格优势荡然无存从6月6日起,欧盟开始对产自我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虽然经过反复协商,欧盟最终还是对我国光伏产品祭出了反倾销大棒。
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优势逐渐凸显,成为全球主要的光伏产品供应国之一。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欧盟市场的光伏产品主要产自中国大陆和台湾、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且按销售价格区分,今年5月,产自中国内地的光伏组件约为0.66美元∕瓦,台湾、韩国等地产的组件约为0.73美元∕瓦,美国、欧盟产的组件约为0.8美元∕瓦。
但此次欧盟征收的临时反倾销税将使中国光伏产品丧失这一价格优势。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王世江介绍,欧盟在初裁中将临时反倾销税率定为11.8%,正好卡住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脖子。
“11.8%的税率意味着中国光伏组件的销价将抬高至约0.78美元∕瓦,其价格优势将荡然无存。
”阿特斯阳光电力公司是我国光伏龙头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瞿晓铧介绍,在过去的4年中,受益于精细化分工及原料成本的下降,我国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将近3∕4。
因全球产能过剩,自2012年初以来,光伏产业已进入薄利时代。
今年一季度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于8%,“在欧盟11.8%的税率之下,我国产品已不可能通过降价维持价格优势”。
二、国内产能或向海外迁移记者了解到,这次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与之前的美国“双反”不同。
在美国的光伏“双反”中,明确指出了“使用非中国产电池片的光伏组件不在…双反‟范围内”,而这次欧盟的光伏反倾销则包括了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等所有光伏产品。
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案案例分析组长:周星雨组员:白忠伟荆世煜李飞袁瀚杜磊郭常虹【案情】2012年7月,一些欧盟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的申请。
根据规定,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案盟须在9月6日前决定是否立案。
7月26日,英利、尚德、天合及阿特斯四大中国光伏企业,代表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正式发表联合声明,强烈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呼吁中国政府积极维护国内企业合法权益,力求阻止欧盟立案。
8月17日,商务部受理了对欧盟多晶硅企业的双反申请,将在一个月后宣布是否立案。
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欧盟对华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
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欧盟的反倾销“大棒”将给中国光伏业带来致命打击。
中国光伏产业将遭受灭顶之灾,竞争优势不复存在,约30万从业人员将受到冲击。
【分析】1,什么是倾销?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2,什么是反倾销?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3,什么是“双反”?是指对来自某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4,反倾销的调查程序?1、申诉反倾销调查的启动一般应由进口方受到损害的行业或其代表向有关当局提交书面申请,这是反倾销调查的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进口方当局不会主动发起反倾销调查,特殊情况除外。
申诉书主要应包括申请人的身份、产品产量与价值、被指控产品所属国家及相关企业名称、被指控产品所属国家及相关企业名称、被指控方产品在其国内的价格等资料。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调查。
本文将以中国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为例,探讨反倾销法律的相关问题。
二、案情简介1. 案件起因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指控我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倾销,对欧盟光伏产业造成损害。
同年11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关税,税率为11.8%。
2. 调查过程2013年,欧盟委员会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案进行了全面审查。
在调查过程中,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光伏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对欧盟光伏产业造成了损害。
3. 裁决结果2013年12月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案作出终裁,决定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为期两年的反倾销关税,税率为47.6%。
这一裁决对中国的光伏产业造成了严重打击。
4. 争议与上诉在中国光伏产业对欧盟委员会的裁决表示强烈不满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于2013年12月11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
2014年9月,WTO专家组驳回了中国的申诉,维持了欧盟委员会的裁决。
5. 调解与协议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中国光伏产业与欧盟光伏产业进行了多次协商。
2014年8月,双方达成一项为期5年的价格承诺协议,以避免贸易战。
根据协议,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最低限价由每瓦0.56欧元提高到每瓦0.87欧元。
三、案例分析1. 反倾销法律依据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依据为《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定》(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SCM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Anti-Dumping Measures,AD协定)。
2. 倾销的认定在反倾销案件中,倾销的认定是关键环节。
欧盟委员会认为,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低于成本,构成倾销。
欧盟固执己见最终对华光伏双反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终于尘埃落定,6月4日晚间消息,欧盟委员会4日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平均为47.6%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
一旦开始征税,那么即使此后中欧能够通过磋商和解,中国光伏产业失去的市场也将无法挽回。
之前白热化的各方竞争以此种方式落幕,估计许多人都会失望,许多人会渡过一个不眠之夜,失去了庞大的欧洲市场,一直以来风光无限的中国光伏产业将往何处去,这成了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此前公开报道显示,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约合1665亿元人民币)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占中欧贸易总额的7%左右。
而中欧光伏双反案也因此成为中欧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摩擦、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
从首轮谈判的无果而终到如今的初裁在即,涉及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的各方博弈也开始白热化。
代表欧洲1000多家光伏企业的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则公开抗议该投票,称欧盟正在葬送欧洲20多万个工作岗位。
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将不遗余力阻止欧盟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面对德国等14个欧盟成员国的强烈反对,欧盟还是做出了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这确实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李克强总理对于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一直以来保持高度关注,就在6月4日欧盟最终决定出台之前,6月3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还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
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当前中欧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
李克强甚至把欧盟对于华双反案提高到了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的高度,李克强称,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也必然会伤及欧方利益,影响中欧合作大局。
中方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坚决维护中国的利益。
希望双方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打贸易战。
贸易战没有赢家。
李克强指出,中欧互为重要合作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
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作者:————————————————————————————————日期:2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读]近日,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针对这一消息,我国4大光伏企业决定停工一小时以对抗欧盟的政策,不过这一措施并未实施。
近日,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针对这一消息,我国4大光伏企业决定停工一小时以对抗欧盟的政策,不过这一措施并未实施。
然而,这一预计超万人的停工计划最终未能成行。
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管理层在8月1日便叫停了上述企业的这一行动,同时表达了对“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一事的高度重视。
“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意味着全球光伏贸易战继美国对华‘双反’后再度升级,这关系到中国光伏业的生死存亡,相关企业组织万人停工的抗议活动也实属无奈。
但欧盟的计划显然不是几个中国企业的停工抗议就可以制止的,它需要管理层和业界的齐心协力。
”相关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国内积极应对欧盟“双反”截至目前,针对“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一事,国内已采取了行动。
7月26日,我国4家光伏企业: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代表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于北京正式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呼吁管理层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8月2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表《声明》,呼吁欧委会严格遵循WTO及欧盟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光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秉持严格、审慎的态度审查表面证据,做出公正的决定。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欧盟约占据70%,美国约占据10%。
2011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出货量占全球一半,而欧洲是最重要的出口地,达上百亿美元的规模。
这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对中国光伏业造成的打击。
目录绪言 (1)一.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现状 (1)二.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分析 (1)(一)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贸易背景 (1)(二)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原因 (2)(三)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性质 (2)(四)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特点 (2)(五)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影响 (3)三. 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的反思 (3)(一)政府方面 (3)(二)企业方面 (4)结论 (5)参考文献 (5)浅析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案【摘要】“双反”调查是指对来自一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联合调查。
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热点话题。
本文简述了欧盟对华“双反”调查的现状,,分析了调查的贸易背景、原因、性质、特点和影响,指出欧盟与中国的贸易依存关系,以及在产能过剩、国内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这对双方的工业产值、就业等造成了严重影响;文中并提出了对这次“双反”调查的反思,强调政府要调整内部经济结构和企业要注重增强自身实力等。
【关键字】“双反”; 国际贸易; 出口; 内需ANALYSES “DOUBLE REVERSE” CASE OF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OF EUROPEAN UNIONTO CHINAABSTRACT"Double reverse" survey refers to import products from a country anti-dumping and anti-subsidy investig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ble reverse" survey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current economic hot topic.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uble reverse" survey of European Union to China, analyzes the survey of the trade background, caus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points out that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s trade dependence, as well as in the case of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domestic economic downturn the European Union does "double reverse" survey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to China. The both sides of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employment and so on are caused serious influence; In this paper,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double reverse" survey, sai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l economic and enterpri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nhance their strength, etc.KEY WORDS:"Double reverse", international trade, export, domestic demand绪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际贸易增多,我国频繁受到“双反”调查,目前,欧盟对华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愈演愈烈,其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
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新华网布鲁塞尔6月4日电综述: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欧盟委员会4日宣布,欧盟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前两个月的税率为11.8%,此后将升至47.6%。
欧委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在短期内保证光伏产品的稳定供应,该委员会决定分两步实施临时性关税。
自6月6日起,欧盟将执行11.8%的临时税率,8月6日后税率将涨至47.6%,其间平均税率为37.2%至67.9%。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当天在发布会上表示,临时税率将维持6个月直到12月份,此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
不过,就在同一天,欧盟平价光伏联盟(AFASE)向德古赫特发了一份公开信,呼吁其停止征税的裁决。
信中表示:欧委会的行为将使太阳能的成本高于煤或核能,这将使干净的太阳能无法取代肮脏的能源。
信中强调:“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代最大的挑战,而平价的太阳能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一个有力武器。
”应欧盟支持太阳能组织(EUProSun)请求,欧盟委员会先后于2012年9月和11月对原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德古赫特称,欧委会认为中国光伏企业向欧盟市场的倾销幅度高达112.6%,对欧盟光伏产品的损害程度约为67.9%。
欧委会同时认为中国的产品导致欧盟相当数量的光伏企业破产,并影响到欧盟约2.5万个就业机会。
欧委会曾向欧盟成员国提议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平均为47.6%的临时反倾销税。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一提议遭到了18个成员国的反对。
中国天合光能欧洲公共事务部门总监容思礼说,欧盟实施的临时反倾销关税,无论是11.7%还是47.6%,对中国与欧洲的相关企业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她介绍说:“我们的德国客户曾做过估算,如果欧盟的税率定在15%左右,那么他们85%的业务都有可能流失。
”德古赫特也表示:“欧盟委员会将随时准备与中国的光伏产品出口商和相关商会展开讨论,如果双方能够找到妥善解决方案,临时性关税将停止征收。
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读]近日,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针对这一消息,我国4大光伏企业决定停工一小时以对抗欧盟的政策,不过这一措施并未实施。
近日,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针对这一消息,我国4大光伏企业决定停工一小时以对抗欧盟的政策,不过这一措施并未实施。
然而,这一预计超万人的停工计划最终未能成行。
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管理层在8月1日便叫停了上述企业的这一行动,同时表达了对“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一事的高度重视。
“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意味着全球光伏贸易战继美国对华‘双反’后再度升级,这关系到中国光伏业的生死存亡,相关企业组织万人停工的抗议活动也实属无奈。
但欧盟的计划显然不是几个中国企业的停工抗议就可以制止的,它需要管理层和业界的齐心协力。
”相关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国内积极应对欧盟“双反”截至目前,针对“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一事,国内已采取了行动。
7月26日,我国4家光伏企业: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代表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于北京正式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呼吁管理层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8月2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表《声明》,呼吁欧委会严格遵循WTO及欧盟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光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秉持严格、审慎的态度审查表面证据,做出公正的决定。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欧盟约占据70%,美国约占据10%。
2011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出货量占全球一半,而欧洲是最重要的出口地,达上百亿美元的规模。
这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对中国光伏业造成的打击。
欧洲是全球光伏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2011年中国有接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其中60%以上是输送至欧洲市场。
另据2012年最新数据表明,从各品牌2012年第一季度的出货结构看,欧洲市场依然份额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