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病变_1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51
仝小林院士治疗颈源性高血压验案1例
张湘苑;王涵;鲍婷婷;赵林华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24(44)1
【摘要】颈源性高血压(CHBP)是颈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直接或间接对交感神经、椎动脉刺激或压迫而形成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病。
本文围绕颈源性高血压医案一则,介绍仝小林院士“通督降压”的实战经验,补通消通共用,结合精准打靶,收效明显。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张湘苑;王涵;鲍婷婷;赵林华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
【相关文献】
1.仝小林治疗肝源性糖尿病验案一则
2.仝小林教授辨证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验案一则
3.仝小林院士治疗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验案1例
4.仝小林院士治疗反复发作性坏死性组织淋巴结炎验案1例
5.仝小林院士治疗老年性痴呆验案1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拿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推拿⼿法:是指施术者⽤⼿或肢体其他部位按照⼀定的操作要求和动作技巧运⽤于受术者⾝体,从⽽实现治疗或保健⽬的的⽅法。
2介质:为了减少对⽪肤的摩擦损伤,或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治疗运⽤,可在推拿治疗部位的⽪肤上涂上⼀定的润滑剂或药物制剂,这些润滑剂和药物制剂统称为介质。
(润滑、增强疗效)3⼀指禅推法:以拇指中峰端、螺纹⾯为着⼒点,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以肘关节⼩幅度屈伸带动前臂与腕关节,做内、外摆动以及拇指关节屈伸的联合动作,持续不断地作⽤于施术部位或⽳位上,称为⼀指禅推法。
(频率120~160次╱分)4滚法:以⼩鱼际近⼩指部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沉肩,垂肘,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内外旋转运动,使⼩鱼际与⼿背在施术部位上做持续不断地滚动,称为滚法。
(120~160次╱分)5揉法:以⼿指螺纹⾯⼿掌⼤鱼际掌根全掌,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上,做轻柔和缓的环旋转动,且带动⽪下组织运动,称为揉法。
6摩法:⽤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称为摩法。
7推法:以指、掌拳、或肘部着⼒于体表⼀定部位或⽳位上,做单⽅向的直线推移,称为推法。
8拿法:⽤拇指和其余⼿指相对⽤⼒,并同时有节律性地捻搓揉捏肌肤的⼿法称为拿法。
(拿深,握稳,上提,加揉,连贯)9扳法:术者双⼿握住受术关节两端,沿着关节运动轴的⽅向,在病理位或功能位之后的“扳机点”处,做瞬间、快速、有控制的相反⽅向⽤⼒,在扳动区位之间进⾏的⼀类被动运动⼿法称为扳法。
⼆、填空题1.《黄帝歧伯按摩》⼗卷,被认为是最早的推拿专著。
2.《⼩⼉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
3.推拿⼿法分为摆动类、摩擦类、振颤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
还可分为松解类和整复类。
4.松解类⼿法的操作要求有持久,有⼒,均匀,柔和,深透。
整复类⼿法的操作要求有稳,准,巧,快。
5.⼿法的作⽤原理有平衡阴阳,调整经络、⽓⾎、脏腑的功能,恢复筋⾻、关节的功能。
疾病名:肩关节周围炎英文名: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缩写:别名:肩关节周炎;冻结肩;冻肩;杜普累氏综合征;杜普累综合征;肩周炎;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frozen shoulder;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疾病代码:ICD:M75.0概述: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等。
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
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女多于男(约3∶1),左肩多于右肩。
其特征是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逐渐加剧,经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疼痛逐渐消退,功能慢慢恢复,最后自愈。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肩关节周围炎病因至今不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由于肩关节以外的疾病,如冠心病、肺炎、胆囊炎等反射性地引起肩部疼痛,使肩关节活动受限;②因上肢骨折、颈椎病等使上肢固定于身旁过久;③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变,如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
发病机制:Depalma(1983)将冻结肩病理过程分为3期:早期为凝结期,此期病变主要位于肩关节囊。
肩关节造影显示关节囊紧缩,关节囊下皱褶互相粘连而消失,肱二头肌长头腱与腱鞘间有薄的粘连。
以后随着病变程度加剧,进入冻结期。
此期除关节囊严重挛缩外,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受累,退行性变加剧,滑膜充血、组织缺乏弹性。
喙肱韧带挛缩限制了肱骨头外旋,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挛缩,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经7~12个月后炎症逐渐消退,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逐渐恢复,称解冻期。
Depalma 在1例15年前患双侧冻结肩而自愈病人,尸体解剖中发现两侧肱二头肌长头腱在肱骨结节间沟均获得新的骨附着点,而肌腱关节囊内部分均已消失。
作者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是引起冻结肩的主要原因,一旦长头腱黏附于结节间沟获得新的骨附着点,而肌腱关节囊内部分发生病理性撕裂,则肩关节功能改善,冻结肩趋向好转。
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是指人体软组织部位(如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发生的损伤。
这种类型的损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常见的原因有运动损伤、交通事故、意外摔倒等。
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微的拉伤到严重的撕裂或断裂不等。
软组织损伤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种类型。
急性损伤通常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常伴有剧烈的疼痛、肿胀和局部红斑等症状。
慢性损伤则是指长期磨损和重复使用导致的组织破坏,表现为肌肉无力、僵硬和疼痛等症状。
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根据损伤的程度和类型而有所不同。
对于轻度的拉伤或扭伤,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冷敷和局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
对于较严重的肌肉撕裂或韧带断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手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理疗,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在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治疗中,冷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并促进组织的愈合。
可以使用冰袋或冰敷布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持续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重复3-4次。
此外,还可以配合适当的按摩和局部止痛药物,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恢复活动。
除了急性治疗外,软组织损伤的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通过逐渐增加受伤部位的负荷,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的内容可以包括强化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灵活性、改善姿势和姿态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软组织损伤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软组织损伤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危险的运动或活动。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以减少肌肉和韧带的受伤风险。
此外,还要确保使用正确的体位和姿势,以减少肌肉和韧带的过度拉伸或扭曲。
总之,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来恢复功能。
预防软组织损伤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危险的运动或活动。
如果发生软组织损伤,及时的急救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冷敷、休息和适当的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而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恢复功能和预防再次损伤。
双肺弥漫性病变1例周磊;卢进昌;吴波;杜春玲【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177-178,183)【作者】周磊;卢进昌;吴波;杜春玲【作者单位】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作者单位: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患者70岁女性,咳嗽、咳痰伴纳差2周余入院。
患者咳少量白色粘痰,纳差,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伴左肺下叶少许感染可能,两肺弥漫结节;纵隔、右侧心膈角及两肺门淋巴结肿大;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B超示血吸虫肝病声像。
给予“头孢丙烯”口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至我院求治,门诊拟“两肺弥漫性病变待查”收入我科。
病程中精神一般,胃纳欠佳,无发热,无呼吸困难,无咯血胸痛,无体重进行性下降。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珍菊降压片降压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有2型糖尿病病史,口服格列美脲降糖治疗,血糖可控制。
有血吸虫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饲养家禽、宠物、鸽子史;近期无外出旅游史;长期务农。
体格检查:T:36.7℃ P:90次/min R:18次/min BP:130/85 mmHg;神志清晰,呼吸平稳。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唇无紫绀,颈软,甲状腺未及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触诊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腹块,肝肾区无叩击痛,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下肢不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门诊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4.9*109/L;中性粒细胞70.3%;淋巴细胞18.1%;血沉 33 mm/h;C-反应蛋白 1.1 mg/L;血气分析(未吸氧):pH 7.381;二氧化碳分压 42.3 mmHg;氧分压 68.8 mmHg;SO2% 92.9%;红细胞压积 41%;碳酸氢根 25.3 mmol/l;类风湿因子、抗“O”:正常;肿瘤标记物:NSE、CYFRA21-1、CEA、AFP、SCC等均正常范围;降钙素原 0.073 ng/ml;T-SPOT:阴性。
(下转第11页)【第一作者】王 帅,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胸腹部影像学。
E-mail:*********************【通讯作者】覃帮能,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胸腹部影像学。
E-mail:*****************·论著·右肩部软组织血管纤维瘤一例王 帅1 凌 茜2 刘文村1 周汉成1 覃帮能1,*1.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0050)2.重庆市巴南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1320)【摘要】软组织血管纤维瘤是较为罕见的软组织来源的肿瘤,女性相对好发,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我们报道此病例,旨在提高对该病例的认识。
【关键词】软组织血管纤维瘤;影像学表现;良性肿瘤【中图分类号】R738.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4.5.004Case Report: 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 of Right ShoulderWang Shuai 1, Ling Qian 2, LiU Wen-cun 1, ZHoU Han-cheng 1, Qin Bang-neng 1,*.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50, 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logy, Ban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Chongqing 401320, Chinaabstract: 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 is a rare tumor of soft tissue origin, which is relatively common in women and has no obvious specificity in clinical andimaging manifestations. We report this case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case.Keywords: 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 Imaging Manifestation; Innocent Tumour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7岁,因一天前做吊杆运动后出现右肩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外展明显活动受限;查体:右肩部无明显肿胀,皮肤无淤青、溃烂,肩关节轻度压痛,外展明显受限,被动活动不受限,右侧外展阻抗试验(+),右侧Dugas征(-),右侧拿破仑试验(-),Lift-off试验(+),Jobe试验(+),撞击试验(+),外旋抗阻(+),bear-hug(+),右上肢肌力Ⅳ级,左上肢肌力Ⅴ级。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 1例软组织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AFST)是2020年WHO软组织分类中新收录的良性肿瘤,并将其归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
该肿瘤2012年由Mariño-Enríquez A和Fletcher[1]首先报道并命名。
国内外对于AFST的报道和分析不多。
目前国内总结较为全面的是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许晓琳、刘尽国等做的24例AFST回顾分析[2]。
虽然WHO已经正式收录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但病理医师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尚缺少充分认识,容易误诊。
本文报道1例AFST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瘤的认识。
患者,女性,73岁。
发现右侧大腿内侧包块10余年,约鸡蛋大小,无红肿,疼痛,骚痒等症状。
因自觉肿块有增大,遂来我院就诊。
影像学示右侧股骨远端内侧肌层下囊性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大小约4.9×3.4×6CM,骨未见异常。
既往史无特殊。
予住院手术切除治疗。
肉眼见肿瘤为一灰白色结节,包膜完整,部分已切开;大小约4.6×3.5×6CM,切面囊实性,实性区灰褐色、灰红色,富有粘液感,可见囊性变(图1)。
镜下见纤维性包膜,肿瘤细胞主要由短梭形、椭圆形的纤维/肌纤维母细胞构成,细胞无明显的排序趋势(图2),细胞形态温和,核仁不明显,未查见奇异核及核分裂象,胞质淡染嗜酸性。
肿瘤细胞间分布大量分支薄壁血管,血管腔多闭合,肿瘤外围区域血管多扩张并可见玻变厚壁血管聚集。
间质中散在分布粘液区和胶原区;肿瘤可以出现局灶性出血和坏死。
未见明显的间质淋巴细胞、组织细胞。
免疫组化提示肿瘤细胞Vimentin强阳性(图3)、CD34血管阳性、EMA、ER阳性强度不一、SMA、S-100、Actin、CD117、BCL-2、HMB-45阴性、KI-67指数约1%。
AFST尚无特征性免疫组化标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第29卷第6期2020年12月V ol.29.No.6December.2020〔收稿日期〕2020-06-13 〔修回日期〕2020-12-10〔作者简介〕李欢欢,女(1982年),汉族,主管技师*通讯作者(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一例李欢欢,王倩,李巧转*(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病理科,无锡,214044)〔摘要〕目的 探讨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giant cell fibroblastoma ,GCF )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 HE 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1例GCF 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 )检测PDGFB 基因易位,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女童,1岁3个月,因“发现右膝关节外侧包块5个月”入院。
病理学检测示:肿瘤边界不清,浸润周边脂肪组织,瘤细胞梭形,束状或波浪状排列,疏密不均,轻—中度异型,间质呈纤维黏液样,部分明显胶原化,可见核深染的多核巨细胞,核重叠样或位于胞质周边呈花环样。
可见特征性不规则分布的扩张脉管样或裂隙样腔隙,内衬核深染多核巨细胞或多形性梭形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呈CD34、CD99阳性,而AE1/AE3、SMA 、desmin 、S-100、CD56、BCL-2、CD68阴性,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低(Ki-67 阳性率3%)。
FISH 检测显示有PDGFB 基因相关易位。
会诊结果诊断为(右膝外上方)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
结论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是罕见的软组织肿瘤,病理容易误诊为其他病变,应加深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
〔关键词〕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705/ j. cnki. 1004-1850. 2020. 06. 011A case report of giant cell fibroblastomaLi Huanhuan, Wang Qian, Li Qiaozhuan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904 Hospital of PLA, Wuxi, Jiangsu 21404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an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giant cell fi -broblastoma (GCF). Methods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munophenotype of one case of GCF were analyzed by H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PDGFB gene translocation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 and related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Results The fifteen-month-old girl was hospitalized five months after finding a mass in her right knee. Under microscop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pecimen showed the tumor had a obscure boundary and infiltrates into surrounding fatty tissue. The oncocytes were arranged in fascicular or wavy shape with an uneven density, and showed mild to moderate atypia. The interstitium was fibrous mucinous and some of it was obviously collagenized.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 could be observed with hyperchromatic nuclei overlapping or garland - like around the cytoplasm.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characteristic irregular distribution of dilated vasculature or fissure like cavities lined by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with hyperchromatic nuclei or pleomorphic spindle cell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umor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CD34 and CD99, while negative for AE1 / AE3, SMA, desmin, S-100, CD56, Bcl-2 and CD68, and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of tumor cells was low (the positive rate of Ki-67 was 3%). FISH assay detected PDGFB gene translocation. The consultation finally diagnosed this mass as the giant cell fibroblastoma . Conclusion GCF is relatively rare in soft tissue tumors, and easily misdiagnosed as other diseases. Its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better cognized .〔Keywords 〕Giant cell fibroblastoma; pathologic feature; differential diagnosis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giant cell fibroblastoma ,GCF )是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文献报道多发于婴幼儿,由于其比较少见,病理学上容易误诊为其他病变。
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简介小伙伴们!今天咱来聊聊骨与软组织肿瘤这个专业哈。
这可是一个相当重要又很有挑战性的医学领域呢!一、专业概述。
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主要是研究发生在骨骼和软组织中的肿瘤相关疾病的。
啥是软组织呢?简单说就是除了骨骼、内脏、腺体等之外的那些组织,像肌肉、脂肪、血管、神经啥的都算。
这个专业就专注于搞清楚这些部位肿瘤的发病原因、生长特点、诊断方法还有治疗手段,目标就是让那些被肿瘤困扰的患者能早日摆脱病痛,恢复健康。
二、研究内容。
1. 肿瘤的分类和特点。
这里面的学问可多啦!骨与软组织肿瘤有好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良性的,就像一个调皮但不太捣乱的小捣蛋鬼,虽然存在但对身体的危害相对小一些,通过合适的治疗就能解决;有的则是恶性的,那可就像一个坏家伙,会在身体里到处搞破坏,不仅长得快,还可能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
研究这些肿瘤的特点,就能更好地分辨它们,为后续的治疗打下基础。
2. 诊断方法。
要想打败敌人,得先搞清楚敌人在哪儿、长啥样吧?诊断骨与软组织肿瘤也是这个道理。
医生们会用各种方法来找出肿瘤的踪迹,像X光、CT、MRI这些影像学检查,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个全面的“透视”,能让医生看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还有病理检查,这可是诊断的“金标准”,就像给肿瘤做个“身份鉴定”,看看它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哪种具体的类型。
3. 治疗手段。
找到肿瘤后,就得想办法把它干掉啦!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一种,就好比是直接把坏家伙从身体里揪出来。
不过这手术可不容易,得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肿瘤的位置、大小,还有患者的身体状况啥的。
除了手术,还有放疗、化疗这些,放疗就像是用射线给肿瘤来个“精准打击”,化疗则是用药物在身体里来一场“大清扫”,把那些可能隐藏起来的肿瘤细胞都消灭掉。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在研究和尝试中,比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说不定以后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呢!三、专业的重要性。
这个专业的重要性那可真是不言而喻啊!骨与软组织肿瘤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肩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一例陈虎;郑克华;王艾;杨涛【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1页(P281)【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滑膜骨软骨瘤;肩关节【作者】陈虎;郑克华;王艾;杨涛【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442000 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434000 湖北,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18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814.42;R738.2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陈虎、郑克华);434000 湖北,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艾);201318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影像科(杨涛)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
因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3年余入院。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部刺痛、肿胀,呈持续性,肩部受凉后疼痛加重,与天气变化关系不明显。
入院后X线检查:左侧肩关节未见明显骨质病变,软组织内未见明显钙化影。
CT平扫示左肱骨头外上部皮质下可见类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较清楚,其外侧骨皮质中断(图1)。
CT诊断:左肱骨头低密度灶,邻关节囊肿可能。
MRI检查:左肩关节腔内中等量积液,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关节腔内可见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于T2WI及T1WI上均呈低信号;左肩袖未见明显异常,左肱骨上端骨质信号异常,于T2WI呈斑片及结节状高信号(图2),T1WI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滑膜明显强化,关节腔内低信号结节无强化(图3)。
MRI诊断:左肩关节滑膜病变,滑膜骨软骨瘤病或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能。
手术所见:左肩关节腔及三角肌侧间隙内大量滑膜绒毛膜样增生,并有大量大小不等白色质软的游离体,左肩关节盂唇及肱骨头外后侧部分软骨面损伤。
术后病理诊断:左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图4)。
讨论滑膜骨软骨瘤又称滑膜软骨化生,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性疾病,目前多认为系因外伤、炎症、迷走的胚胎组织或滑膜网状细胞异常化生所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