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向设计的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

面向设计的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

面向设计的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
面向设计的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

探究美军装备需求论证制度

探究美军装备需求论证制度 何成铭刘维维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军针对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对装备需求论证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旧的武器装备需求生成系统(RGS),变革为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JCIDS)。美军JCIDS系统层次分明,论证具体,方法科学,相当细致的反应了美国军事领域现在以致将来的装备能力发展水平。借鉴美军JCIDS的分析流程,以“面向任务、基于能力”的需求牵引观为指导,对于完善我军装备需求论证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美军;装备;需求;论证 1 引言 2003年起,美国国防部提出以国防部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联合能力集成与发展系统”(JCIDS),取代过去军种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需求生成系统”(RGS),以基于能力研究代替以前的基于平台或系统研究。新的需求生成系统,强化了国防部对军事需求的统管,强调以联合作战概念为依据,以一体化联合体系结构为手段,通过清晰、严谨的需求论证分析,保证联合作战概念对装备发展的牵引作用,确保装备需求论证结果的科学清晰,突出军事需求论证对装备采办的牵引作用。 2 美军JCIDS系统的分析方法 JCIDS系统关键点就是在需求论证早期就开始了非常重要的能力分析,称为基于“能力的评估”(CBA),由基于能力的评估小组完成,分为3个阶段,即功能领域分析、功能需求分析、功能解决方案分析。这几项分析强化了“基于能力的分析”。 2.1 功能领域分析 功能领域分析(FAA)是根据联合作战概念、联合能力概念、一体化体系结构和国防战略规划等国防部顶层文件的规定,输入军队的国家战略、现有能力清单、军事作战方案、所拥有的资源、敌方的能力水平、作战环境以及想定情况下需要的能力及范围,经过系统分析和确认,可以输出为了达到理想的军事效果所涵盖的所有军事需求能力任务及标准,见图1。

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系统研究_荆涛

第14卷第12期系统仿真学报 Vol. 14 No. 12 2002年12月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Dec. 2002 文章编号:1004-731X (2002) 12-1635-03 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系统研究 荆涛,丁晓明 (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北京100073) 摘要: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系统是以提高海军武器装备宏观论证质量和效率为目的,以 武器装备体系结构优化、作战效能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仿真系统。该系统由模型管理分系统、 战术推演分系统、战役仿真分系统、综合评估分系统、演示汇报分系统和数据管理分系统六部分 组成。本文提出了系统的建设思路和仿真结构,论述了各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并对系统与 宏观论证研究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体系对抗仿真; 武器装备体系; 海军; 效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n the Naval Weapon and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s Operational Simulation System JING Tao, DING Xiao-ming (Nav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73, China) Abstract:The Naval Weapon and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s (SoS) Operational Simulation System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naval weapon and equipment So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naval weapon and equipment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model-management subsystem, the tactical exercise subsystem, the campaign-simulation subsystem, the integrated evaluation subsystem, the demonstration subsystem, and the data--management sub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ual design and the simulation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discusses the main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ubsystem, and analyses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 Keywords:system-of-systems operational simulation; weapon and equipment system-of-systems; navy;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引言 随着军用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作战理论的不断变革,未来战争的体系对抗特征越来越明显。海军武器装备体系构建得是否科学合理高效可靠,将直接关系到海军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能力和经费的投向投量。作为对海军武器装备体系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和超前性论证研究的有效手段,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系统的建设已成为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建设之路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 1 系统建设的思路 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系统是以提高海军武器装备宏观论证质量和效率为目的,以武器装备体系结构优化、作战效能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仿真系统。在理想情况下,我们需要开发一个一体化变分辨率的、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仿真系统。但是由于海军兵力结构十分复杂,装备类型基本 收稿日期:2001-11-27 修回日期:2002-04-27 作者简介:荆涛(1968-), 男, 山东龙口人,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作战模拟系统建设与海军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 丁晓明(1949-), 男, 山东诸城人, 高工, 研究方向为海军武器装备宏观论证与科研管理。涵盖了全军其它各个军种,并且海军不同兵种以及兵种之间的作战思想、作战原则以及未来联合作战对海军及海军各兵种的要求等存在较大的差别。而现有的技术储备和现实的紧迫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需要探询符合实际情况又能够基本满足需要的建设思路。 依据分层建模的设计思想,我们将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系统划分为战役层、战术层和交战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仿真系统来完成。 (1) 战役层次 战役层次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检验现有武器装备体系对不同战役样式的适应能力;二是为 了达成作战目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体系。只有解 决上述问题,才能对武器装备体系方案的调整进行评估,才 能够实现多方案选优,从而满足武器装备体系优化研究的需 求。由此可见,能否提高战役层次仿真系统的运行效率是能 否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考虑到战役周期通常比较长,因此 必须设法实现闭环的超实时仿真,并且需要回避战术层次的 细节问题。 (2) 战术层次 DOI:10.16182/https://www.doczj.com/doc/6a5580065.html,ki.joss.2002.12.020

武器装备科研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对本所武器装备研发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武器装备研发质量,满足军队客户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所武器装备研发项目,包括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以往产品的升级改造研究、委托开发项目等涉及军队客户的所有项目。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办法引用以下主要文件: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第582号2010年11月1日)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第13号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规则(科工管[2010]1232号)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评定标准与评分指南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监督检查工作规则 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质量体系文件等有关文件 4.职责 a)研发部门是研发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全面负责项目研发任务,保证项目按进度和指标要求完成。 b)科技产业部负责研发项目的立项审查、过程管理、检查验收,确定和下发项目经费和项目代号。

c)质管办负责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参与项目的阶段性检查和验收。 d)财务部负责研发项目的经费管理、开支检查和项目预决算,参与项目的阶段性检查和验收。 e)新业务拓展部负责研发项目的合同管理和客户服务,重点做好合同分析、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做好客户接洽和商务,负责协调合同履行和催款。 f)所保密管理办公室负责武器装备研发的保密工作。 5.程序 5.1 项目立项 5.1.1 项目来源 a)直接与军队单位签订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合同。 b)直接与军队单位签订的产品升级改造开发合同。 c)直接与军队单位签订的新技术项目研究软课题。 d)参与军队的重大课题研究项目。 e)与第三方签订的军队项目合同。 f)服务于军队单位的各种委托开发合同。 5.1.2项目审批 a)武器装备科研项目合同正式签订之前由所新业务拓展部负责组织合同评审,重点对合同研发目标、产品质量要求、交付时限和本所的研发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合同评审输出评审意见,明确提出完成合同的优势和风险,并给出是否承接合同的意见。合同分析输出的结论作为正式签订研发合同和所内立项的依据。

政府采购需求论证标准规定模板

******采购项目 需 求 论 证 报 告 采购人:****** ****年**月**日

一、采购项目基本情况及论证方式 (一)采购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详见附件 (二)采购项目行政级别及预算情况: 1、本项目行政级别:县级 2、本项目资金来源:自筹 3、本项目预算金额:***万元 4、拟采用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三)论证方式:本项目拟采用第种方式进行需求论证(在以下3种方式中选择) 备注: 1、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省级小于300万元、市级小于100万元、县级小于50万元采购项目,适用第1种论证方式。 2、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省级300万元以上、小于1000万元,市级100万元以上、小于500万元,县级50万元以上、小于300万元的采购项目,适用第2种论证方式。

3、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省级1000万元以上、市级500万元以上、县级300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采购人和实际使用人或者受益者采购项目,应当在开展相关调研的基础上,适用第3种论证方式,并在四川政府采购公示3个工作日以上,征求潜在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公示内容主要包括采购名称、预算金额、采购需求论证事项、专家组论证意见、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机构名称及联系人等。 二、论证专家组成 (一)论证时间:****年**月**日 论证地点:****** (二)论证专家组成:根据《四川省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和履约验收管理办法》(川财采〔2015〕32号),成立了由人组成的论证小组负责本次采购项目的采购需求论证工作。 (三)论证专家组成员

论证专家签字:

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 专家论证综合意见表 ****年**月**日

武器装备需求生成机制

美军武器装备需求生成机制改革 程享明 王 磊 武器装备需求是武器装备发展的源头,科学的武器装备需求生成机制是科学谋划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美军现代意义上的装备需求生成机制是二战以来在联合作战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1986年,美军设立以参联会副主席牵头的“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需求生成系统”的管理。这种“以三军为主导的需求生成系统”在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逐步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国防部顶层指导不力,三军各自为政,各军种装备之间重复建设,武器装备之间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差等,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军于2003年7月开始对需求生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重点是以“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JCIDS)代替原来的“需求生成系统”。目前,改革仍在进行中,但已初见成效。 一、指导思想从“基于威胁”转变为“基于能力”,加强国防部顶层战略对需求生成的指导 “9·11”事件后,美军认识到21世纪美国所面临的安全挑战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战”时期面临的固定和可以预见的威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复杂和不可预见的威胁。因此,美军提出了“基于能力”的国防战略,不再强调谁是敌人、战争会在哪里打响,而是注重敌人可能以什么手段和方式作战,要求美军具备制止和挫败敌人以各种手段达成目的的能力。在此战略指导下,装备建设出发点也随即由“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美军装备需求生成机制重大改革的实质与核心就是将“基于能力”的思想融入需求生成的全过程。 美军着重从顶层战略入手,保证其顶层战略充分体现“基于能力”的思想。科学的顶层战略是美军装备需求生成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美军的顶层战略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等,在此基础上,由参联会制定《作战概念》和《一体化体系结构》,指导各军种需求文件的编制。上述文件中,《国家安全战略》由美国总统及其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每四年更新一次,其余文件依据《国家安全战略》拟制,并定期更新。此外,美国国防部每四年发布《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对美军军队建设的整体情况,尤其是顶层战略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等顶层文件提出修订的建议。《作战概念》和《一体化体系结构》由参联会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美军“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根据《作战概念》、《一体化体系结构》等顶层文件,由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和8个功能能力委员会从“基于能力”的角度统筹谋划装备建设的需求,改变了以往由各军种根据作战任务确定装备需求的做法,克服了美军需求管理中任务导向性过强、长远谋划不足的缺点,需求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

武器装备质量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节选

武器装备质量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节选) 第三条【基本要求】装备质量责任的追究工作,应当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相关法规和规定的程序要求组织实施,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查处过程要遵守国家、军队的法律和条令,保守国家和军队的秘密。 第四条【终身追责原则】装备在全寿命期间出现责任质量问题,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不受责任人岗位变化的限制。 第五条【装备质量事故等级】装备质量事故等级,按照人员伤亡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大小以及装备损坏程度和影响,分为一等事故、二等事故、三等事故。 造成人员死亡的,或重伤3人(含)以上的,或装备损毁且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含)以上的,为一等事故;重伤3人(不含)以下、无人员死亡的,或装备损毁且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至3000万元(不含)的,为二等事故;无人员死亡,装备损毁且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至1000万元(不含)的,为三等事故。 第六条【装备质量问题分类】装备质量问题按偏离规定要求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损失的大小通常分为三类,即一般质量问题、严重质量问题、重大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是指对装备的使用性能有轻微的影响或造成一般损失的事件;严重质量问题是指超出一般质量问题,导致或可能导致装备严重降低使用性能或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重大质量问题是指超出严重质量问题,危及人身安全、导致或可能导致装备丧失主要功能或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第七条【质量责任单位】质量责任单位一般分为主要责任单位和次要责任单位。主要责任单位是对装备质量事故或问题形成起着直接、关键、决定作用的单位;次要责任单位是指对装备质量事故或问题形成间接、辅助、促进作用的单位。 第八条【质量责任人】质量责任人一般分为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直接责任人指直接导致装备发生质量事故或问题的人员;间接责任人是指对装备质量事故或问题负有辅助作用的人员;管理责任人是指对装备质量事故或问题负有管理职责的有关领导。 第九条【论证单位及人员责任】出现质量事故或严重质量问题的装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追究论证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一)违反装备论证工作程序,弄虚作假的; (二)在战术技术指标或方案论证时,违反规定,人为放宽对使用条件、环境等因素的要求,致使论证存在严重缺陷, 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在战术技术指标论证中擅自降低要求,致使存在严重问题或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科研项目通过鉴定的。 第十条【研制单位及人员责任】出现质量事故或严重质量问题的装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追究科研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一)装备在研制中弄虚作假,隐瞒重大设计缺陷和质量、安全隐患; (二)在科研试验中出现过严重质量问题,通过再定型或鉴

四川省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

四川省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 和履约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和履约验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5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政府采购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14]63号)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和履约验收行为,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需求论证,是指政府采购预算批复后,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前,为实现采购目标,对采购项目的采购需求进行论证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履约验收,是指中标、成交供应商履行政府采购合同约定义务后,为保证采购质量,对中标、成交供应商的履约情况进行验收的行为。 第三条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和履约验收实行采购人负责、引入第三方、法定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模式。 第二章政府采购需求论证 第四条采购需求论证由采购人负责,可以委托采购代理机构组织实施。但委托不免除采购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采购人应当通过采购需求论证,保证采购需求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严禁豪华、重复、无用采购发生。 第六条除下列政府采购项目以外,其他政府采购项目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采购需求论证: (一)国家、行业有强制标准的采购项目; (二)不能详细列明采购标的的技术、服务要求,需由供应商提供最终设计方案或解决方案的采购项目; (三)按照规定进行商城(场)直购、网上竞价、批量集中采购、定点采购的采购项目; (四)同一年度内,已经论证过的相同采购项目; (五)政府采购进口产品。 其他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对本条前款所列采购项目采购需求确定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政府采购项目采购需求论证包括下列内容: (一)是否属于政府采购政策扶持范围; (二)采购数量、采购标的的功能标准、性能标准、材质标准、安全标准、服务标准以及是否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标准; (三)拟采用的采购方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 (四)拟确定的供应商参加采购活动的资格条件; (五)政府采购项目的实质性要求,政府采购项目履约时间和方式、验收方法和标准及其他合同实质性条款; (六)其他需要论证的事项。 第八条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省级小于300万元、市级小于100万元、县级小于50万元的采购项目,应当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需求论证。 第九条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省级300万元以上、小于1000万元,市级100万元以上、小于500万元,县级50万元以上、小于300万元的采购项目,应当组织3人以上单数组成的专家组进行采购需求论证。 第十条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省级1000万元以上、市级500万元以上、县级300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采购人和实际使用人或者受益者分离的采购项目,应当在开展相关调研的基础上,组织5人以上单数组成的专家组进行采购需求论证,并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向社会公示3个工作日以上,

浅谈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论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论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标

浅谈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论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近年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给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观念、方式、手段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使之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就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必要性入手,对其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现代战争是一场高科技、高可靠性的战争,要求武器装备具有使用性强、快速机动的作战特性,因此,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以下简称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在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新研和改进改型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的论证是装备总要求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武器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必要性 武器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主要是在研制和生产阶段确定的,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装备使用阶段的维修工作,如果“先

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构建

2017年 10月第31卷第5期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Oct. 2017 Vol.31No.5 文章编号:1672-1497(2017)05-0001-05 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构建 赵 凯1,郭齐胜1,韩戈白2,樊延平1,穆 歌1 (1.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北京100072,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8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7) 摘 要:针对装备需求论证领域模型体系尚未构建的问题,采用面向多视角的需求分析方法,从装备需求论证管理二装备需求论证研究和模型构建3个视角分析了模型体系的构建需求,论述了模型体系顶层设计原则及原理,构建了模型体系结构框架,明确了模型体系的基本组成及模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模型构建策略,为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构建及模型建设提供了方法支撑三 关键词: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顶层设计;结构框架 中图分类号:E917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2-1497.2017.05.001 Construction of Equipment Demand Demonstration Model System of System ZHAO Kai 1,GUO Qi-sheng 1,HAN Ge-bai 2,FAN Yan-ping 1,MU Ge 1 (1.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 and Administration,Army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Beijing 100072,China; 2.The 2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Nanjing 210007,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model System of System(SoS)in the field of equipment demand demonstration has not yet been constructed,the requirement for model SoS construction is analyzed from 3perspectives of equipment demand demonstration management,equipment demand demonstration research and model construction.The top design principle of model SoS is discussed,the structural framing of model SoS is constructed,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the model So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ls are clarified,and the model building strategy is put forward,which provides the method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quipment demand demonstration model SoS 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Keywords :equipment demand demonstration;model System of System (SoS);top design;structural framing 收稿日期:20170620 作者简介:赵 凯(1986),男,博士研究生三 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是一个由用于装备需求论证的相互联系二相互作用的模型构成的,科学二全面二系统和有机的整体[1]三模型体系结构是否完备二模型类型是否齐全二模型间的关系是否明晰,将严重影响装备需求论证模型的可理解性和重用性三信息化条件下,装备需求论证包括任务域二能力域二系统域和技术域等多个领域的需求获取二分析二描述二验证二管理及建模工作,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采用的方法复杂二综合,这就要求必须构建结构化的装备需求论证流程及其组成环节,搭建科学的二全过程全要素的模型体系框架,建立使命任务需求分析二能力需求分析二体系与系统需 求分析二功能与指标需求分析和需求多方案生成与评估等主体模型,以满足装备需求论证工作的高效开展三目前,我军装备需求论证领域尚未构建全过程二全要素的模型体系框架,各流程二各环节的主体模型也未全部建立三因此,亟需围绕装备需求论证流程及其组成环节,构建面向全过程二包含全要素的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框架,为规范工作标准二降低工作复杂性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支撑三笔者以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构建需求为牵引,研究提出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设计方法,构建装备需求论证模型体系结构框架,为明确装备需求论证模型的组成与关系提供方法支撑,为装备需求论证模型建设提供参考三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