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36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案例背景今年十二月份,为响应学校进行与外国语学校进行同体异构评优课比赛,我在本校的初二年级开设了一节历史同体异构。
在开课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同仁们的帮助,从中获益颇多。
●开课班级现状此次开课的年级是在初二1班的外国语班,所以我所面对是比较熟悉的班级和学生环境。
该班学生对历史书本知识兴趣一般,但对书外知识比较好奇,上课脑子转的快,内容有趣的话会比较“活跃”。
学生爱表现,但历史语言的组织和归纳概括能力还是有限,会说,但说的不够好。
本次评优课的主题是这本书的最后一课,讲的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个阶段。
如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题分析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出版社八年级(上)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的最后一课。
其中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阶段。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本课的内容很好的与八年级下册现代史相衔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知识点仅限于一些笼统的了解,对战争中的战略战术以及军事地图的运用更是陌生。
因此,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介绍和解释。
(二)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在学习三大战役的基础上,能够列举这些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主力作战的情况。
(2)通过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的史实,正确计算南京国民政权存在的时间。
2.能力培养:(1)学习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建立时间和空间概念。
(2)在老师帮助下,学生回顾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它的胜利不仅预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也预示着人民的胜利。
冀教版历史八下《国民党政权的崩溃》word说课稿田维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伙儿早上好!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要紧介绍人民解放战争,整场战争共分三个时期:战略防备、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
该课属于战略决战时期的内容,共四目。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伙儿介绍我本堂课的设想。
第一部分:讲教材1、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战东北是英明决策,有利于掌控战争的全局。
2、淮海战争直截了当威逼到了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
3、平津战争差不多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4、渡江战争直捣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
人民解放战争以胜利而告终。
第二部分: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三大战争、渡江战争和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史实,比较分析国共两党军队强弱的进展变化,得出国民党政权覆灭和解放战争迅速胜利是历史进展的必定。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联系咨询题和归纳综合咨询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等因素的分析,充分利用可开发的资源,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辽沈战争小组、淮海战争小组、平津战争小组、渡江战争小组),分不预备各路野战军的资料,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个人展现和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三大战争是战略决战,它的胜利不仅预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也预示着人民的胜利;感受共产党的聪慧聪慧和英明决策,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培养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大战争、渡江战争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难点:中国共产党迅速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缘故。
三大战争的战略战术。
第四部分:讲学情和教学方法【学情】:本节课讲述的是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解放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内容。
通过一段时刻的学习,学生们差不多积存了一些有关的知识,因此应该能够做到按照教学的安排进行教学预备,如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历史资料并能够进行总结概括的能力。
【关键字】历史第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紧紧围绕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进行,包括北平谈判、将革命进行到底、渡江战役、向全国进军等基本知识。
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因而,本课教学设计比较活泼,安排了三段纪录短片,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这段历史,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平谈判、渡江战役、南京束缚以及向全国进军的基本史实并把握束缚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渡江战役不仅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束缚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
通过对国共和谈的教学,培养学生把握事件的本质,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人民束缚战争迅速取胜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放纪录短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人民束缚战争即将胜利时的基本概况。
通过学习三大战役后,战略时机的转变和北平谈判蒋介石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领略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束缚北平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渡江战役教学难点北平谈判教学方法讲解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导入法。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示毛泽东《1949年新年献辞》中发出的气势豪迈的宣言,“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束缚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接着出示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表的“求和”声明,提出保存国民党制定的“宪法”和国民党军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