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470.0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一物理总结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电流和电阻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中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进行总结。
概述:电流(I)是电荷(Q)通过导体横截面的单位时间内的流动,通常用安培(A)表示。
电阻(R)是物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通常用欧姆(Ω)表示。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如下关系:I=U/R,其中U为电压,单位为伏特(V)。
下面将对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影响电流的因素:1. 电压:对于给定的电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增大,电流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电压提供了电荷运动的驱动力。
2. 电阻:对于给定的电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当电阻增大,电流减小。
这是因为较大的电阻会阻碍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流动,减少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
3. 温度:在一些材料中,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因此,对于相同的电压,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流会相应减小。
4. 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积成反比。
因此,较长的导体和较小的横截面积会增加电阻,减小电流。
应用示例:1. 家用电路:在家庭用电中,根据不同的电器功率需求,可以合理选择电阻大小。
较大的电阻可以限制电流,避免电器过载和电线过热。
2.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的电阻器可以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
根据电阻值的不同,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对电子元件的精确控制。
3. 电路保护:在电路中加入保险丝是一种常见的保护措施。
当电流超过保险丝的额定电流时,保险丝会熔断,切断电路,以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 准备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压源,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
2. 测量电压源的电压和电阻器的电阻。
3.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4. 改变电压源的电压,记录下对应的电流值。
5. 分析数据,绘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图表,验证电流与电压的成正比关系。
总结:电流和电阻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在电路和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同时也是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阻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种简单而重要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探讨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探讨根据欧姆定律,当电路中存在一个电阻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这条简单而重要的公式揭示了电流与电阻之间的直接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当电阻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也就是说,电压增大,电流也会增大;电压减小,电流也会减小。
2. 当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也就是说,电阻增大,电流会减小;电阻减小,电流会增大。
3. 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一种固定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电阻值。
即在同一电路中,电阻值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始终保持一致。
以上是欧姆定律的理论解释,从中可以看出电阻与电流之间的直接关系。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关系。
二、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实验:1. 准备一台电流表、一台电压表和一根可变电阻。
2. 将电流表与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通过电流表可以测量电流的变化。
3.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4. 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记录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和电压。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和电压数据。
分析数据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
2. 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这与欧姆定律中的理论结论相符,进一步验证了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拓展除了理论和实验的观察,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些应用包括:1. 家庭电路:电阻作为家庭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调节电阻值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保护电器设备免受过流的损害。
2. 灯泡:灯泡中的电阻导线会发热,然后产生可见光。
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
物理知识总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Current)和电阻(Resistance)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电流的概念与表达方式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或电路的速率,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表达方式有两种:直流和交流。
直流电流(Direct Current,简称DC)的方向保持不变,而交流电流(Alternating Current,简称AC)的方向周期性地变化。
二、欧姆定律与电阻欧姆定律(Ohm's Law)是描述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的表达式是:“I = V/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V”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当电压增大时,电流增大。
三、电阻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电阻是材料或元件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导电能力、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
常见的电阻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恒阻计算法: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来计算电阻的大小。
2. 电阻色环计算法:电阻上的彩色环带表示了电阻值的数字和精度,使用色环上的编码规则来计算电阻的值。
3. 电阻测量仪计算法:使用专门的电阻测量仪器来测量电阻的大小。
四、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Series)连接或并联(Parallel)连接。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记作R = R1 + R2 + R3 + ... + 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再取倒数,记作1/R =1/R1 + 1/R2 + 1/R3 + ... + 1/Rn。
五、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物质及导电能力:不同物质的电阻值不同,导体的电阻较小,绝缘体的电阻较大。
电阻与电流关系电阻与电流是电学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在电路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理论探讨在理论上,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是由欧姆定律所描述的。
欧姆定律指出,电阻的大小与通过其的电流成正比,而与电压成反比。
具体而言,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R = V / I其中,R代表电阻的大小(单位为欧姆),V代表电压(单位为伏特),I代表电流(单位为安培)。
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也就是说,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当电流减小时,电阻增大。
这种反比关系是由于电阻的物理本质所决定的。
二、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对于电路设计和电子设备的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1. 电子元件选择:在设计电路时,我们需要根据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阻值。
如果电流过大,选择一个较大的电阻可以限制电流的流动,保护其他元件不受损坏;如果电流过小,选择一个较小的电阻可以增加电路的稳定性。
2. 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给电子设备使用的装置。
适配器中通常包含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比如,如果手机充电器的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手机电池过热,而合适的电阻选择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3. 电子调节器:电子调节器是调节电流大小的装置,常用于调节灯光的亮度、音频设备的音量等。
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我们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实现对电子设备功能的精确调节。
总结: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在电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上,电阻与电流成反比,由欧姆定律所描述;实际应用中,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电路设计和电子设备的运行。
了解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电阻与电流关系的理解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理解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电路中的电流流动和电能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电阻与电流的基本关系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一. 电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度量。
当电流通过一个物体或器件时,其中的自由电子受到碰撞和阻力的影响,从而减慢了电流的流动速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二.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I × R其中,V代表电压,单位是伏特(V);I代表电流,单位是安培(A);R代表电阻,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系:1. 当电阻R固定时,电压V和电流I成正比。
增加电压会导致电流增大,减小电压会导致电流减小。
2. 当电压V固定时,电流I和电阻R成反比。
增加电阻会导致电流减小,减小电阻会导致电流增大。
3. 当电流I固定时,电压V和电阻R成正比。
增加电压会导致电阻增大,减小电压会导致电阻减小。
三. 电阻与电流的实际应用1. 电子电路中,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值,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以保护电子元件或实现特定的电路功能。
2. 电阻器是一种常见的元件,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通过选择不同的电阻器值,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调节电流大小或改变电路的特性。
3. 在电路中,电阻也起到消耗电能的作用。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
4. 电阻还常用于测量电流或电压。
通过测量电阻值,结合欧姆定律公式,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大小。
四. 电阻与电流关系的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 准备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流表。
2. 将电阻器连接到电路中,并测量电流表的读数。
3. 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器,并测量相应的电流值。
4.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否符合欧姆定律的预期。
电路中的电阻与电流关系电阻和电流是电路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电路中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并介绍几个相关的实验现象和公式。
一、理论知识在电路中,电阻是指电流通过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流流经电阻时会产生电压降,这个电压降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
这个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U = I × R其中,U代表电压降,I代表电流强度,R代表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不变时,电压降和电流强度呈线性关系。
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的大小,即:R = U / I这个公式说明了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现象1. 先了解导线电阻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电阻和电流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较短的导线作为电阻器,在电路中串联这个导线。
然后,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分别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通过不同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电流不变时,电阻越大,电压降也越大。
这表明电阻和电压存在正比关系。
2. 了解电子元件的电阻特性在实际电路中,电子元件如电阻器、电灯泡等也有一定的电阻特性。
我们可以通过将这些电子元件连接到电路中,来观察它们在不同电流下的表现。
以电阻器为例,当电阻器阻值较小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较大,而电压降相对较小。
当电阻器阻值增大时,电流强度减小,而电压降则增大。
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看出电阻与电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应用与扩展1. 电阻的使用电阻作为电子元件中最常用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例如,在电子设备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电阻来限制电流的大小,达到保护其他元件的作用。
2.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除了电流大小,电阻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由于导体在受热时,电子热运动增强,电阻增大所致。
这一现象可以用温度系数来描述,温度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趋势越显著。
3. 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在电路中,如果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满足欧姆定律,称为线性电路。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与计算方法电阻和电流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方法,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解决电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阻是指电流通过时所遇到的阻碍,是电流流动的障碍物。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 = V / R其中,I代表电流的强度,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的大小。
从公式可以看出,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二、电阻的计算方法电阻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使用电阻的颜色环进行读数和使用欧姆表进行测量。
1. 使用电阻的颜色环进行读数在电阻上通常有几个彩色的环,每个颜色代表一个数字。
通过读取这些彩色环的颜色,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电阻的阻值。
例如,一个电阻上有三个彩色环,分别是红色、黄色和橙色。
根据规则,红色代表2,黄色代表4,橙色代表3,那么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243欧姆。
2. 使用欧姆表进行测量欧姆表是一种常用的电阻测量仪器,可以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
使用欧姆表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欧姆表的两个探头分别连接到电阻的两端,然后读取仪表上显示的数值即可得到电阻的阻值。
三、电阻与电流的应用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限流电阻在电路中,为了保护电子元器件不受过大的电流损坏,常常会使用限流电阻。
限流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大小,使其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从而保护其他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2. 电阻分压电阻分压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设计技术,用于将电压分成不同的比例。
通过串联不同阻值的电阻,可以将输入电压按照一定比例分到不同的分压点上,从而实现电路的设计需求。
3. 电阻加热电阻加热是利用电阻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一种方法。
在一些电热器、电炉等设备中,通过通电使电阻发热,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结论电阻与电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电流和电阻这两个概念。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而电阻则是电流流动的阻碍。
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电路的基本特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流的概念。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数目和电子的漂移速度有关。
当外加电压作用于导体时,电子受到电场力的驱动,从而形成电流。
而电阻则是电流流动的阻碍。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物理特性,通常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材料的电阻率越大,电阻就越大;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也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同样也越大。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 = V/R。
这意味着,当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关系。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这一关系在实际电路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除了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之间还存在着其他的关系。
例如,根据功率定律,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P = I^2R。
这表明,当电流增大时,功率也随之增大;当电阻增大时,功率则减小。
功率定律告诉我们,电阻的大小对电路的功率消耗有着直接影响。
此外,电阻与电流之间还存在着温度相关的关系。
一般而言,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内的原子和分子的热运动增加,电子与原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电阻。
这种与温度相关的电阻变化被称为温度系数。
总之,电阻与电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而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阻碍。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关系。
功率定律告诉我们,电阻的大小对电路的功率消耗有着直接影响。
此外,电阻还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也会增加。
对于电路的设计和分析,了解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电阻是指电路中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从电阻对电流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I = V/R 表示,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由此可以看出,电阻对电流有直接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电压一定,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小;相反,如果电阻越小,则电流越大。
这是因为电阻增大会产生更大的电位差,从而减小电流。
二、电阻对电路功率的影响在电路中,功率(P)可以用电流和电压的乘积表示:P = IV。
根据此公式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对功率有直接的影响,而电阻则会影响电流的大小,从而对功率产生影响。
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阻的增加会导致电流减小,从而功率也会减小。
同样地,电阻的减小会导致电流增大,功率也会增大。
三、电阻对电路发热的影响电阻在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热量,这是因为电子在通过电阻时会与电阻中的原子发生碰撞,而碰撞会导致能量的转化,从而产生热量。
电阻的大小影响了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热量。
当电阻较大时,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碰撞次数增加,热量也会相应增加。
相反,当电阻较小时,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碰撞次数减少,热量也会相应减少。
四、电阻对电路稳定性的影响电阻对电路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当电路中电阻较大时,电流会受到阻碍,电路的稳定性较好。
相反,如果电路中电阻较小,则电流较大,电路的稳定性较差。
电路中电阻的选择对于不同的电路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在需要保持电流稳定的电路中,选择适当的电阻值可以帮助实现电路的稳定性。
总结: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是明显的,电阻大则电流小,电阻小则电流大。
电阻还会影响电路功率、发热和稳定性等方面。
因此,在设计和搭建电路时,需要合理选择电阻并将其与所需的电流进行匹配,以达到电路预期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阻对电流的直接影响及其对电路功率、发热和稳定性的影响。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题例题.小彬用如图13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13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彬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表的示数不变为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152100.183200.09(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比。
(6)完成以上实验中连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7)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
你认为其原因是。
(8)小红选的胆组是5欧10欧30欧滑动变阻器60欧1安,他想控制电压表示数是2伏不变,则电源电压选取的范围是。
(9)小明同学又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老师就实验所收集到的数据跟小明进行了交流与分析.老师认为小明所收集的实验数据中第___次是错误的,原因是__ _.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0.5 1.0 1.5 2.0 2.5 3.0电流I/A0.10.20.30.40.50.6(10)在探究“导体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小刚却发现电流表损坏,聪明的小刚借助一个已知电阻R0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就解决了问题,设计电路如图2所示,请你将小刚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闭合开关s后:①将单刀双掷开关拨到1处,将滑片滑到某一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②______;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I=______.更换电阻R后,应将单刀双掷拨到1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再重复上述的操作.•【拓展单表测电阻或小灯泡电功率】1该小组的同学们利用电源、开关、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导线按如图丙所示电路测定待测电阻R x的阻值,他们进行如下操作:A: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至a端,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1;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至b端,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2;C:待测电阻R x的阻值的表达式为R x= (用I1、I2、R0表示)2爱动脑筋的小明想利用“等效替代”的思想设计的测量电阻Rx阻值的实验,经过思考后他设计出甲乙两种方案,(其中R为电阻箱).老师看了他设计的这两个方案,告诉他们两个方案中有一个可行,另一个不可行,不可行方案在原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改进后会变得可行.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甲/乙)方案,而另一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是不能测出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若要使该方案改进后可行,请你原电路的基础上将所改进之处在图上标出.3.实验完成后,老师叫小明利用伏安法,来验证一下阻值为15Ω的电阻Rx其标示是否准确,但是电压表已损坏,于是他进行如下操作:①把阻值为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连入的阻值为最大R0,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③______,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表达式:Rx=_____4 同桌小华想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测未知电阻的阻值,但他发现电压表已经损坏而无法使用,经过思考后,他从物理老师那里借采了一只定值电阻,两只开关和若干导线.请你利用小华手边现有的器材,在右框中为小华设计一个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写出的表达式:_________.5 若实验中电压表损坏,利用其他的原有器材也能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实验电路如果丙所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请将下列相关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 _端,记录电流表示数I2;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 x=__ _(用已知量R0和测量符号表示).6. 实验过程中小明的电流表损坏了,聪明的他利用手中的恶电压2.5伏的小灯泡,定值电阻(已知阻值为R)和若干个开关,重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在不改变该电路连接的情况下,顺利地测出了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他正确连接电路后,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①闭合开关S和S1,断开开关S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1=__V;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和S2,断开开关S1,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U2;③计算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表达式为:R L=___.7. 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实验室有一个灯泡L标有“X V 0.3A”字样,其中额定电压看不清,小明设计出了利用已知电阻R0、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等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如图2所示.请根据电路图写出测量的实验步骤:①②额定功率表达式P额=.8.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A,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A最大阻值为50Ω,请完成以下实验步聚:①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使电流的示数为0.2A,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②闭合开关S、S2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位置不变,,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此时灯泡时的电阻就等于滑动变阻器(选“A”或“B”)接入电路的电阻;③再保持滑动变阻器B的滑片位置不变,将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移到最(选填“左”或“右”端),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W.9.9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利用上述器材重新设计了电路(增加了一个滑动变阻器)如图丁,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1.请完成实验步骤.①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②只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10、完成上面实验后,小组同学又想测量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于是他们又找来了两个开关,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U,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请你完成下面实验步骤.①(填写S、S1、S2的通断情况),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②(填写S、S1、S2的通断情况),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读出电出压表示数为U1;③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练习1. 小亮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为可调节电压的一电源,可用的定值电阻有5Ω、10Ω、3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60Ω1A”.(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并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小亮想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不变,则电源电压选取的范围是2V﹣V.(3)、他将某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选填“电阻”或“电压表”)断路;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达到实验要求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他所用的定值电阻为.(4)、保持电源电压不变,他将原来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达到实验要求.(5)、正确完成五次实验后,小亮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A,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A最大阻值为50Ω,请完成以下实验步聚:①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使电流的示数为0.2A,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②闭合开关S、S2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位置不变,,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此时灯泡时的电阻就等于滑动变阻器(选“A”或“B”)接入电路的电阻;③再保持滑动变阻器B的滑片位置不变,将滑动变阻器A的滑片移到最(选填“左”或“右”端),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W.2. 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3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五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30Ω,50Ω),滑动变阻器(规格是“20Ω,2A”),导线若干.(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2)、在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选填“左”或“右”)端.(3)、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小明先后将5Ω和10Ω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移动滑片P进行了二次实验,数据如图乙表格所示.小明紧接着再将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后,直接读出电流表示数示为 A.物理量实验次数电阻R(Ω)电流I(A)150.42100.2320(4)、小明为了使实验能继续顺利进行,还可以使用的定值电阻有(写出具体的电阻值,多写少写都不给分)(5)、小明将电阻换成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测量其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①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②排除故障,继续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象(如图丙).由此可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W;(6)、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利用上述器材重新设计了电路(增加了一个滑动变阻器)如图丁,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1.请完成实验步骤.①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②只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部分实验装置已经接好,如图乙所示.(1)完成图乙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2)如图乙,小明先将R 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调节R 2使电压表示数为2 V ,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之后将R 1的滑片向右移动,依次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长度为滑动变阻器总长度的34、12、14,每次移动R 1的滑片后,应向__ __(填“左”或“右”)移动_ __(填“R 1”或“R 2”)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V ,并记录各次移动后电流表示数.【拓展】①小红对小明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她找来了一个电阻箱,替换图乙中的R 1后,正确进行实验,数据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次数电阻R/Ω 电流I/A 15 0.4 210 0.2 3 20 0.10~3 V ,滑动变阻器R 2标有“50 Ω 0.5 A”,则实验中电阻箱可调节的范围是___.4.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干电池(1.5 V)两节,电流表(0~0.6 A ,0~3 A)、电压表(0~3 V ,0~15 V)、滑动变阻器(20 Ω、2 A)、定值电阻(5 Ω)、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将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解:(2)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处于__ __(填“A”或“B”)端.(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____.(4)实验过程中,要使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向__(填“左”或“右”)移动.(5)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A.【评估】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 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老师就实验所收集到的数据跟小明进行了交流与分析.老师认为小明所收集的实验数据中第___次是错误的,原因是__ _.实验次数1 2 3 4 5 6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3.0电流I/A0.10.20.30.40.50.65.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9 V)、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开关及导线若干.(1)小明连接的图甲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连线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但电压表指针不偏转,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电压表(或电阻箱R0)短路__.(3)排除故障后实验时,改变R0的阻值,测出对应的电流I.当R0的阻值变大时,为完成探究应将滑片P向__(填“A”或“B”)端移动,此过程中R0、R消耗的电功率之比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将R0阻值换为50 Ω,正确操作后记录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并在图丙坐标中补描该点;连线时发现有一个错误数据点,小明反思:是某次将R0的阻值由__ _Ω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5)小刚选用了5 Ω、10 Ω、15 Ω、20 Ω、25 Ω的定值电阻,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3 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Ω 1 A”,则他所用的电源电压应该在_ __范围之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