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4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ξ3-1概述一、形状和位置公差在机器制造中的作用1. 形位误差概念: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零件表面、轴线、中心对称平面等的实际形状和位置相对于所要求的理想形状和位置,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此误差是这种误差叫做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
2.形位误差对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影响机器的使用功能是由组成产品的零件的使用性能来保证的,而零件的使用性能,不但与零件的尺寸误差有关,而且受到零件的形位误差的影响。
因此,不仅要控制零件的尺寸误差、表面粗糙度,还控制零件的形位误差,保证零件制造的工艺性和经济性及使用性能。
(作用:在加工中,对零件的尺寸误差加以限制,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并考虑到制造的工艺性和经济性,规定出合理的形状和位置公差,用以限制形状和位置误差,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形位公差标准主要由以下国标组成: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方式》;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 13319—91《形状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GB 1958—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667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GB/T 4249—1996《公差原则》。
三、形位公差的符号及代号1.形位公差项目的符号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14个项目,其中形状公差4个,形状或位置公差(轮廓公差)2个,位置公差3种8个。
如表所示:①形状公差1)直线度(─):限制实际直线的形状误差(即直线度误差)。
2:限制实际平面的形状误差(即平面度误差3)圆度():限制实际圆的形状误差(即圆度误差)。
4)圆柱度():限制实际圆柱面的形状误差(即圆柱度误差)。
②形状或位置公差包括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③位置公差包括定向、定位、跳动三种。
(1)定位公差1)平行度():限制A对B的平行度误差。
2)垂直度():限制A对B的垂直度误差。
形状与位置公差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形状与位置公差的概念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形状与位置公差的概念。
1.3 教学内容:1.3.1 形状与位置公差的定义1.3.2 形状与位置公差的作用1.3.3 形状与位置公差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形状公差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形状公差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形展示,让学生通过图形理解形状公差的概念。
2.3 教学内容:2.3.1 形状公差的定义2.3.2 形状公差的类型2.3.3 形状公差的应用实例第三章:位置公差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位置公差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形展示,让学生通过图形理解位置公差的概念。
3.3 教学内容:3.3.1 位置公差的定义3.3.2 位置公差的类型3.3.3 位置公差的应用实例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形状与位置公差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4.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形状与位置公差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4.3 教学内容:4.3.1 形状与位置公差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4.3.2 形状与位置公差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4.3.3 形状与位置公差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第五章:形状与位置公差的测量与控制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形状与位置公差的测量与控制方法,提高工程质量。
5.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形状与位置公差的测量与控制方法。
5.3 教学内容:5.3.1 形状与位置公差的测量方法5.3.2 形状与位置公差控制的方法5.3.3 形状与位置公差测量与控制实例分析第六章:形状与位置公差对产品性能的影响6.1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形状与位置公差对产品性能和功能的影响,从而在设计过程中能更好地权衡和控制这些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