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日记(精)日期的秘密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一: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79字)10月10日星期三晴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二: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29字)10月15日星期三晴那天的数学课上,刘老师说了这的样一句话:“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简短而意味深长.六年级的上半个学期,我们学习用正比例解应用题.通过书上的几个例题的学习,我们得出了:正比例图象都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们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时,范安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线而一定是直线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便是在为她解答困惑中度过的.争论了一会儿,我也有点儿困惑了.我发现别的同学也略显困惑.老师让范安琳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我们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数轴上的数据不按顺序排列,那图象就不会呈直线上升或下降.原来范安琳是忽略了数轴的特点.这件事不就验证了那句话吗?课堂上因为她的一点错误,而使全班对数轴与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还使我认识到,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因担心出错而踯躅不前――课堂会因差错而精彩.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三: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822字)10月8日星期三晴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圆,圆是个很美的图形.每个图形都有着自己的周长和面积,理所当然,圆也是有周长和面积的,这节课我们去探索了圆的周长.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指围成什么图形的曲线的长,又一个"理所当然",圆的周长也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每个图形计算周长时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长方形最重要的是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三角形要知道底和宽……"理所当然"圆最重要的是二元素除了刚刚学的直径还有这一节课刚加入的"新朋友"圆周率.那圆周率又是什么呢?从书上中,我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虽然书上那么说,但我还是实践了一下.我用一张纸前了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下一步我用线绕圆一周,量了长度就是25厘米的周长,用25除以8,算了算真的等于3.13.我认为是巧合,再算了几个不同的圆,才证明了这个书上的话.我在书上我又知道了,圆的周长=圆周率乘直径.我在老师的话语中我又知道圆的另一个秘密:半径扩大(缩小),直径也扩大(缩小),周长也扩大(缩小)同样的倍数.圆的周长真是有趣,我在知识与能力之中又发现了周长还可以乘另一个数,例如: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5米,每分钟转8圈,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这个就是先算出1圈转多少(也就是周长),再乘8圈.就是1.5乘3.14=4.71米,再用4.71乘8=37.68米."理所当然"有乘就有除,在书上的28页第6题就是一道典行的一道题.在计算圆的周长时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记住3.14乘每一个数的答案,那我们做题时会很简便.数学有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我们用心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数学中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睛去观察那些美,这些美也只有最美的数学中才能观察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四: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88字)11月10日星期三晴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题库》的书.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了习题部分去做习题.我先看了一下习题,内容虽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对.”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到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两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我草草地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不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是不会.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题刚好对上.我便急忙去把我买的所有关于数学的工具书都翻了出来,找呀找,怎么没有呢?我明明在书上看到这一个公式的,怎么会找不到.事实就是事实,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时,为什么用200除以35呢?这时行程问题中的,我便拿起《小学毕业总复习》这本书,翻到有关于行程问题的这一页,里面有一个公式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些加十五和减十五是加减法而不是正负号.数学题真是需要认真的读和仔细的去理解呀!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能小看它.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五: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32字)12月10日星期三晴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荐荐荐。
数学日记
——年.月.日一天,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我的朋友跳了出来,她已经读六年级了,说要跟我一起走。
走到一半时,她问我:“我有个朋友她每4年过一次生日,你知道她的生日在哪一天吗?”我想了想,回答:“那你的那个朋友肯定是在2月29日过生日!”她说:“对了!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又得意地说:“当然知道,二月,如果是平年有28天,闰年是29天,而闰年是每4年一次,那就是等于2月29日每4年一次,你那个朋友肯定是2月19日生下来的!”她又说:“非常棒!”我洋洋得意,对她说:“我还知道可以用拳头帮助记哪个月有多少天。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当然,2月除外。
”她满心欢喜,说:“你知道我知识真多啊!”我昂首挺胸,对她说:“我有一个歌决,可以帮我们记住有31天的月份,你愿意听吗?”她开
玩笑似的说了句:“洗耳恭听!”我说道:“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腊指的是腊月,就是12月。
)她又开了个玩笑:“小妹数学盖世,我自愧不如!”我们都笑了起来。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好好学数学,合理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才不会在别人问你问题时答非所问了!。
数学日记模板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来在这里写下我的数学日记。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维模式,让我们的思维有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我学习了一些新的概念。
首先,我学习了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一种数字序列,在每个项中,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均为常数d。
然后,我又学习了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一种数字序列,每个项与前一项的比值均为常数q。
接下来,我学习了组合数学。
组合数学是一个探讨集合中元素的可能排列方式的学科。
有关组合数学的许多结论都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几何图形来证明的。
最后,我学习了预测数学。
预测数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数学原理来预测未来趋势的学科。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科,其奥秘尤令人叹为观止。
今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学是一门令人兴奋和挑战的学科,今天学习的新概念又给我增添了一份乐趣。
希望明天能够继续探索数学的秘密,用数学的方法去洞察世界的规律。
- 1 -。
年月日的秘密数学小作文我好奇地抬起头:“哟,是什么秘密?快说!”小明一脸神秘地凑过来:“我们从每一天的日期中找找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比如,今天是8月20日,那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日期的‘秘密’。
”我挑了挑眉:“日期的秘密?听起来有点玄乎。
”小明得意洋洋地拿出笔和纸:“来,咱们做个简单的计算。
8月20日,我们可以把8和20加起来,得到28。
然后,把28拆开,加起来得10。
你看,这个10不是巧了吗?因为一天最多就10个数字!”我瞪大了眼睛:“这也太有意思了吧!”小明继续说:“再来试试其他日期,比如说7月15日。
把7和15加起来是22,然后22再拆开是4,4这个数字其实也挺有趣的,因为它可以代表四季!”正当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服务员小丽过来了,听到我们的对话,她笑着插话:“你们在说什么神秘的数学秘密呀?我也来凑个热闹!”小明兴奋地讲了刚才的计算方法,小丽听完之后也忍不住笑:“这还真挺有趣的!我能不能试试我的生日呢?比如说4月12日。
”我和小明纷纷点头,期待地看着她。
小丽拿出纸笔:“4月12日,加起来是16,然后1+6等于7,哎呀,这个7也有意思,七星高照,代表幸运!”我也忍不住笑了:“哎,这样算来,日期里藏着的秘密还真不少呢!”小明忽然灵机一动:“对了,我们还可以试试不同年份的日期,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律。
”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计算:2024年5月9日,2024加5加9得2038,然后2+0+3+8等于13,1+3又等于4。
小丽拿着计算结果笑道:“看,最后又回到了4,这真的是一种奇妙的巧合啊!”就在我们沉浸在这些有趣的计算中时,小明突然站起来,故作严肃地说:“这也许是宇宙给我们的一个小小暗示,不管什么时候,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用心去发现的秘密!”我和小丽都笑了,随即调侃道:“小明,你这可是天才级别的数学家啊!”小明摆摆手,调皮地说:“哪有,哪有,只不过是玩玩数学游戏而已。
不过,确实挺有趣的,不是吗?”大家都点头称赞,接着继续聊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仿佛那些日期的秘密已经成为了我们小小的共同爱好。
用面积写一篇数学日记X 月 X 日星期 X 天气 X今天真是充满“面积探索”的一天!早上一睁开眼,我就发现我的房间里到处都藏着面积的秘密。
我的小床大概有 2 米长,1.5 米宽,面积算起来就是 3 平方米。
我每天就在这 3 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做着甜甜的美梦。
床的左边是我的书桌,它差不多 1.2 米长,0.6 米宽,面积大概是 0.72 平方米。
这就是我每天埋头苦读,和作业“战斗”的地方。
起床之后,我来到了客厅。
客厅的地面铺着漂亮的瓷砖,每块瓷砖是 0.5 米乘 0.5 米的正方形,一块瓷砖的面积就是 0.25 平方米。
整个客厅大概铺了 50 块瓷砖,那客厅的面积就大约是 12.5 平方米。
我站在客厅中央,心里默默计算着,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数学家。
吃完早饭,妈妈说要给家里的窗户换窗帘。
我们来到窗户前,量了量窗户的尺寸。
窗户高 1.8 米,宽 1.5 米,面积就是 2.7 平方米。
妈妈在店里挑来挑去,终于选到了一块面积合适,图案又好看的窗帘。
中午的时候,爸爸说要在院子里搭一个小花坛。
我们一起动手,先量好了要搭花坛的地方。
那是一块长方形的地,长 3 米,宽 2 米,面积是 6 平方米。
爸爸去搬来了砖头,我帮忙递给他,我们一点点地把花坛的边框搭了起来。
看着逐渐成型的花坛,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想着以后这里会开满漂亮的花,那得多美呀!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区里玩耍。
小区里有一个小广场,是个正方形,边长大概 20 米,面积就是 400 平方米。
我们在这个小广场上跳绳、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晚上回到家,我躺在沙发上,回想着这一天和面积有关的种种事情。
突然发现,原来面积这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房间里的小物件,到家里的大空间,再到小区里的公共区域,到处都有面积的身影。
数学真的太有趣啦!它不是只存在于书本里的枯燥公式和数字,而是实实在在地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通过今天对面积的观察和计算,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6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00字龙龙年主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今天是龙龙年,我在数学课上开始记录我的数学日记。
在这一年,我将努力学习数学,提高我的数学水平,做好每一次作业,争取取得好成绩。
今天数学老师讲解了有关分数的知识,我学到了如何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分数。
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它。
老师还让我们做了一些练习题,让我更加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
接着,老师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比较大小的知识,我们学会了如何将两个分数进行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是数学中一个基础的概念,通过这个课堂,我对比较大小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课后的作业中,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目。
我发现,通过不断地练习,我对数学的理解也随之加深了。
龙龙年即将结束,但是我对数学的热爱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会继续坚持学习,争取在数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数学,让我感到充满挑战和快乐,让我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在这个特殊的龙龙年,我将与数学结下更深的缘分,让数学成为我的朋友,让我在数学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家!【未完,剩余156字】第二篇示例:2022年,是中国农历的辛卯年,也是我们6年级上册数学课的一个全新开始。
在这个充满了龙的年份里,让我们一起努力学好数学,追逐知识的宝藏吧!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整数的概念与运算。
老师用生动的例子向我们解释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让我们明白了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我们要特别注意符号的运用,不能搞混了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规则。
第二课,我们开始接触分数。
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分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则,让我们明白了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分数在比赛中的计算、在购物中的运用等等。
我们也学会了将分数化简、比较大小、相互换算等技巧。
第三课,我们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与应用。
老师引导我们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通过实际问题引导我们列出代数式,并解决其中的未知数。
有关年月日的数学日记一、引言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年月日作为时间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在数学中,我们也可以使用年月日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推理和计算。
本文将以有关年月日的数学问题为主题,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和应用。
二、年月日的计算1. 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差:假设我们要计算从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的天数差,我们可以先计算出这两个日期分别距离公元元年的天数,然后相减即可得到结果。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2022年1月1日距离公元元年的天数 = (2022-1) * 365 + 闰年数量 + 1- 2022年12月31日距离公元元年的天数= (2022-1) * 365 + 闰年数量 + 31- 最终结果 = 2022年12月31日距离公元元年的天数 - 2022年1月1日距离公元元年的天数2. 计算某个日期是星期几:我们可以使用蔡勒公式来计算某个日期是星期几。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W = (d + 2m + 3(m+1)/5 + y + y/4 - y/100 + y/400 + 1) %7- 其中,W表示星期几(0表示星期日,1表示星期一,以此类推),d表示日期(1-31),m表示月份(1-12),y表示年份(例如2022年就写2022)。
三、年月日的应用1. 日期推理题:假设今天是2022年2月14日,那么100天后是哪一天呢?我们可以使用日期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计算出2022年2月14日距离公元元年的天数,然后将这个天数加上100,再根据天数得出对应的日期。
2. 闰年问题:闰年是指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我们可以使用闰年的定义来判断某个年份是否是闰年,进而计算出某个月份的天数。
例如,2022年是不是闰年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判断:- 2022能否被4整除?如果能,继续下一步;如果不能,2022年不是闰年。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导语】“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情势,记述自己在数学学习和运用进程中的感受与体会。
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应了学生的学习情形,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情形。
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日记”去视察生活。
作者准备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供大家浏览,期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篇一今天晚上,我恰好做完作业,此时,门钟响起来了,我高兴极了,由于我知道这是妈妈回来,妈妈好久也没有跟我聊过天了。
我在门铃响起的5秒后从书桌上飞快地跑去开门,妈妈一进屋子里就对我说:“嘿嘿,我拿了1盒日本巧克力回来哦!”我立刻喝彩:“好耶,妈妈真好,快,快给我吧!”妈妈说:“妈妈不好哦,我不能直接给你巧克力,你要回答我的问题才行哦。
”听了这番话后,我心里想:又想考我,我才不怕!妈妈可是出题了:我看这次就出一个有关推理的问题吧。
小明昨天就和小东说:“昨天,我们家来了10个同学,我妈妈就拿出了一包糖果,里面有54颗糖,都拿去送给小客人了,但是每个人的数目的不一样,最多的那一个有10颗。
”小东听见就立刻说:“你骗人,你说了谎话!”我问你为何小东说小明说谎话?这时候,我便灵机一动,想到了我以前学过了“简单推理”,这题还不是差不多嘛,我开始运算了:最多的拿到10颗,那么又不可以有重复的数,那么就假定是第一个拿了1颗糖,第二个拿了2颗糖……第十个拿了10颗糖,那么就是1+2+3+4+5+6+7+8+9+10=55,啊!小明是在说谎,由于他说那包糖里一共有54颗,实际上一个人是要55颗,所以小明在骗人。
我把刚才想的都告知妈妈了,妈妈说我聪明,就送了这个我最爱的日本巧克力给我,我想呀,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连拿这些巧克力也要用数学。
我拿到了,是我的努力的结晶,嘻嘻!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篇二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
关于年月日的数学日记
这个星期,我们学了年、月、日,老师先教我们1月——12月的天数,学了一会儿,老师叫我们拿出学具里面的2009年的卡片和2008年卡片,卡片上面有2009年和2008年的天数,老师叫我们拿着2009年和2008年的卡片,互相对一下,我们开始对了,对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就是它们的1月一样,但为什么二月就不一样呢?三月、四月、五月一直排到12月都是一样的,还有一件可疑的事,为什么有些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呢?老师叫我们停下来了,问我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有个同学举手说:“我知道”。
老师就叫了他,他说“2008年和2009年的二月天数不相同。
2009年的二月有28天,2008年的二月有29天。
”另一个同学举手说:“因为一个闰年,另一个是平年。
”老师笑了说:“你还知道闰年和平年。
”这时下课钟就响了,老师说:“下节课我们继续上。
”。
《六年级数学日记》六年级数学日记(一):1月25日星期六有雨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
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
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
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
这可怎样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
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
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
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
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
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
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
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六年级数学日记(二):4月8日星期日晴这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
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
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
我立刻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
我立刻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4。
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
当时我没注意就跑了。
我准备在去买东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立刻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
我真的很马虎怎样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多谢就走了。
我之后又去买了很多东西算也算不了我决定耐心的数,最后数出来了。
结果算出了答案:45。
日期中的秘密
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孙俊涵 606班 17号
数学中有规律,由于数学在生活中引用,从而使生活也充满了规律!
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三百六十六天,此一天之差为2月之差。
——题记又是新的一年,日历又被翻了一页。
可这日期与星期,却是我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这几天,我一直在钻研这日期与星期之间有什么规律,果不出我所料,一片新大陆展现在了我眼前……
我拿2015年日历与2014年日历相比较:2014年1月1日星期三,2015年1月1日星期四……2014年2月3日星期一,2015年2月3日星期二……2014年5月30日星期五,2015年5月30日星期六……2014年12月21日星期日,2015年12月21日星期一……
这是什么规律哪?星期日与星期一;星期三与星期四;星期一与星期二……原来是这样啊:年数不定,日期相同,则只要知道其中一个星期,便可知其他的了。
(星期数加“年数之差”再去除以7的余数便是结果)例如:2009年12月3日是星期四,那么2011年12月3日是星期六[(4+2011-2009)÷7=0……6](若余0,则为星期日) 真是这样吗?明显不是,闰年来了便搅乱了规律。
例如:2011年12月3日是星期六,而2012年12月3日是星期一!“此一天之差为2月之差。
”这句话找出了漏洞:2011年12月3日是星期六,到2012年12月3日的途中,经过了一个多出的二月日,所以星期加了
两个!
现在,这个结论完善了吗?不妨试试看:1997年7月9日是星期三,问2019年7月9日星期几?
可列出算式:(3+2019-1997+5)÷7=4 (2)
其中的5是[(2019-1997)÷4]的商。
(也就是闰年的个数)
所以,2019年7月9日是星期二!
最后,便可总结出了公式:若x1年y月z日是星期k,则x2年y月z日是星期[(k+x2-x1+闰月数量)÷7 的余数];
其中,闰月数量为[(x2-x1)÷4]的商。
结论:数学与生活结合,生活与数学汇合,这才是创造奇迹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