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顽固性葡萄膜炎5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89.86 KB
- 文档页数:2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葡萄膜炎临床分析王雯雯;荆梅华;张育【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301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AS并发葡萄膜炎的患者及未并发葡萄膜炎的患者分别定义为葡萄膜炎组及非葡萄膜炎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1例AS患者中,男性218例,女性83例,男女比约2.6:1;曾经或就诊时有葡萄膜炎的患者为36例(11.96%).葡萄膜炎组及非葡萄膜炎组患者的性别(P=0.119)、发病年龄(P=0.563)、HLA-B27阳性率(P=1.000)以及疾病活动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葡萄膜炎组平均病程[(7.84±7.45)年]长于非葡萄膜炎组[(4.14±4.43)年,P=0.006];葡萄膜炎组患者中CD25升高的患者比例(55.56%)高于非葡萄膜炎组(36.60%,P=0.029);Bath AS功能指数(BASFI)评分在葡萄膜炎组(2.29±2.36)高于非葡萄膜炎组(0.96±1.53,P=0.003);葡萄膜炎组中77.78%患者有外周关节受累,高于非葡萄膜炎组(47.55%,P=0.001).治疗方面,葡萄膜炎组生物制剂使用率为41.67%,高于非葡萄膜炎组(24.53%,P=0.029).结论:AS患者的葡萄膜炎发病与病程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葡萄膜炎发病率升高.葡萄膜炎组中有较多患者CD25升高,提示CD25可能与葡萄膜炎相关.伴发葡萄膜炎的AS患者更易有躯体功能受损和外周关节受累.AS病程中若出现葡萄膜炎,需积极进行局部及全身治疗;若疗效不佳,可建议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23)002【总页数】5页(P186-190)【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葡萄膜炎;CD25;生物制剂【作者】王雯雯;荆梅华;张育【作者单位】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扬州225001;丹阳市人民医院,丹阳212300;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扬州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1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0.11%~0.26%。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
白云潇;马艳美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8(033)009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4例(84眼)葡萄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42眼);2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2.86%(39/42)、4.76%(2/42),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6.19%(32/42)、26.19%(11/42),2组相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37;P<0.05).结论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总页数】3页(P1269-1271)
【作者】白云潇;马艳美
【作者单位】西华县人民医院眼科河南西华466600;西华县人民医院眼科河南西华466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探讨 [J], 赵越娟;刘晓瑞
2.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志宏
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临床观察 [J], 黄剑虹;张斌;杨琦
4.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观察 [J], 黄封黎;曹秀秀;张斌;董旭;刘庆;冯涛
5.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J], 李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那西普: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症状的有效方法作为一个长期受到强直性脊柱炎困扰的患者,我深知这种疾病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幸运的是,依那西普这一药物的出现,为我带来了改善症状的有效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依那西普如何帮助我应对强直性脊柱炎。
让我们了解一下强直性脊柱炎。
它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骨盆的关节。
病程发展缓慢,但会导致脊柱的纤维化和僵硬,进而影响正常的活动和姿势。
患者常常出现背痛、晨僵、疲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关节融合,使患者终身瘫痪。
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依那西普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具有显著的疗效。
依那西普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可以有效抑制TNFα这一炎症因子的活性。
TNFα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促进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加剧关节炎症。
因此,通过抑制TNFα的活性,依那西普能够明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我开始使用依那西普之前,我曾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如非甾体抗炎药、病变部位的局部注射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然而,自从开始接受依那西普治疗后,我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背痛和晨僵的症状明显减轻,我现在可以轻松地起床,不再需要长时间的对症治疗。
我的活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可以自由地行走、弯腰和扭转,不再受限于疾病带来的困扰。
然而,依那西普治疗并非没有副作用。
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它可能会引起注射部位的反应、皮疹、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在我个人的治疗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这些副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轻微的,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得到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依那西普治疗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患者不能自行购买和使用。
依那西普作为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为我带来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活性,它缓解了我的症状,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
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依那西普治疗并非适合所有患者,具体的使用方案需要根据医生的评估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024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葡萄膜炎临床实践相关指南解读要点(全文)摘要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葡萄膜炎(JIA-U)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重要的关节外并发症,可造成眼红、眼痛、畏光、眼前黑影飘动或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失明,对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巨大伤害。
美国风湿病学会、儿童葡萄膜炎跨学科工作组、欧洲儿科风湿病学会、加拿大风湿病协会针对这一疾病发布了相关的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
现重点针对上述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涉及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长期管理进行解读,以期提高临床诊治JIA-U的效能和管理质量。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葡萄膜炎;指南;解读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该病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是造成儿童残疾和失明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1]。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葡萄膜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associated uveitis,JIA-U)为JIA常见且重要的关节外并发症,是一种慢性、非肉芽肿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该病以眼痛、畏光、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2],不仅会影响儿童日常活动,还会给家庭成员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3]。
不同种族和民族JIA-U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3.8~400.0)/10万,其中北欧和南欧最高,非洲和中东以及东南亚最低[4]。
加拿大儿童关节炎研究中心的一项队列研究报告了13.9%的JIA患者在5年内发生葡萄膜炎[5],约75%的JIA-U发生在JIA 诊断3年内,90%发生在病程4年内[6]。
针对上述现象,2018年,欧洲儿童风湿病单一枢纽和接入点(single hub and access point for pediatric rheumatology in Europe,SHARE)发表了《基于共识的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葡萄膜炎治疗建议:SHARE 倡议》(以下简称SHARE倡议)[7],该倡议得到欧洲小儿风湿病学会和国际系统性自身炎症性疾病学会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