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使文采表于
后世。(第二段)
复信内容
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完成《史 记》。(第三、四段)
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
他对余生的看法。(第五段)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2.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在文中第二段,作者说明自己受辱不死是为了使文采表于 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 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 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 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 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 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 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不平常。
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十分,极。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义:抒发愤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今义:决心努力。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5.词类活用 (1)曩者辱.赐书(使动用法,使……受辱) (2)若望仆不相师.(名词作动词,听从,效法) (3)幸勿为过.(名词作动词,责备) (4)不必死.节(为动用法,为……而死)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 “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 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 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 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