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讲义课件26
- 格式:pptx
- 大小:14.74 MB
- 文档页数:49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复习目标]1、能从物质类别、氮的化合价变化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能从含氮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视角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氮元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物质的种类较多,在复习时要从物质类别和价态变化理解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含氮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典型物质间转化方程式再落实。
(1)工业合成氨: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2)实验室用NH 4Cl 固体制NH 3:2NH 4Cl +Ca(OH)2=====△2NH 3↑+2H 2O +CaCl 2;(3)NH 3的催化氧化: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4)NO 2溶于水:3NO 2+H 2O===2HNO 3+NO ;(5)Cu 溶于稀HNO 3: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6)Cu 溶于浓HNO 3: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7)炽热的炭在浓硝酸中燃烧: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8)浓硝酸见光分解:4HNO 3=====光照4NO 2↑+O 2↑+2H 2O 。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B .雷电作用下N 2与O 2发生了化学反应C .在氮的循环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答案C 解析工业合成氨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雷电作用下N2与O2发生反应生成NO,故B正确;在氮的循环中,工业合成氨、雷电作用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如氨气可合成尿素,故D 正确。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讲义—化学电源及工作原理(新高考通用)【必备知识】1.分类一次电池:一次电池就是放电之后不可再充电的电池。
常见的一次电池有锌锰干电池、锌银电池。
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又称可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充电电池中能量的转化关系是:化学能电能,常见的二次电池有铅蓄电池、镉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蓄电池等。
2.工作原理电池电极反应装置图碱性锌锰电池总反应:Zn +2MnO 2+2H 2O===2MnO(OH)+Zn(OH)2;负极:Zn +2OH --2e -===Zn(OH)2;正极:2MnO 2+2H 2O +2e -===2MnO(OH)+2OH -银锌电池总反应:Zn +Ag 2O +H 2O===Zn(OH)2+2Ag负极反应:Zn +2OH --2e -===Zn(OH)2正极反应:Ag 2O +H 2O +2e -===2Ag +2OH -锂电池Li -SOCl 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 4-SOCl 2总反应:4Li +2SOCl 2===4LiCl +SO 2↑+S负极反应:4Li -4e -===4Li +正极反应:2SOCl 2+4e -===SO 2↑+S +4Cl -铅酸蓄电池总反应:Pb +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负极:Pb +SO 2-4-2e -===PbSO 4;正极:PbO 2+4H ++SO 2-4+2e -===PbSO 4+2H 2O【微点拨】①可逆电池的充、放电不是可逆反应。
②负接负后作阴极,正接正后作阳极。
【易错辨析】1.太阳能电池不属于原电池()2.可充电电池中的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互为可逆反应()3.铅酸蓄电池工作时,当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时,负极增重4.8g()(SO42-:96)【答案】 1.√ 2.× 3.√【题型突破】1、(2019·浙江4月选考,1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化学高考总复习讲义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元素的概念;掌握混合物、纯净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培养:通过对概念的比较和掌握,学会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而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概念的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相近的概念的比较及物质的分类方法,培养严谨、准确的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学会通过比较和概括,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内在联系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相近概念的比较与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高中化学总复习,首先从基本概念开始复习。
【板书】一、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概念【提问】什么是原子?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追问】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否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回答: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意思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变成新的分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不能变成新的原子。
要变成新的原子,只有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才能实现。
不能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因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微粒构成的。
【评价】回答很好,对概念的理解一定要准确。
【提问】什么是分子?思考并回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也就是说,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离子晶体、原子晶体或金属晶体不是由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由构成晶体的基本微粒,如离子或原子决定。
【追问】是否可理解为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回答:不能,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PGN0001.TXT/PGN>同的状态,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这是由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决定的,所以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则构成物质的分子转变为新物质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