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家长会
- 格式:ppt
- 大小:6.28 MB
- 文档页数:47
正面管教家长互动会发言稿英文回答:Good evening, everyone! It's a pleasure to be here today an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my thoughts on positive parenting. I believe that positive discipline is not only about correcting children's behavior but also about nurturing their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helping them grow into confident, responsible individuals.First and foremost, positive parenting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As parents, it's crucial for us to establish an open and honest dialogue with our children. By actively listening to their concerns and opinion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needs and guide them towards making positive choices. For example, instead of simply scolding a child for misbehaving, we can calmly ask them why they acted that way and discuss alternative ways to handle similar situations in the future. This not only teaches them problem-solving skills but alsostrengthens the parent-child bond.Another aspect of positive parenting is setting clear boundaries and expectations. Children need structure and consistency in their lives, as it helps them feel secure and understand what is expected of them. By establishing rules and consequences, we provide them with a sense of guidance and teach them about responsibility. For instance, if a child consistently fails to complete their homework, a positive parent might sit down with them and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while also implementing a consequence such as reducing screen time until the homework is completed. This approach not only addresses the immediate issue but also teaches the child about accountability.Furthermore, positive parenting encourages the use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Instead of focusing solely on punishment, we should also acknowledge and reward our children's good behavior. This can be as simple as praising them for completing a task or accomplishing a goal. By doing so, we motivate them to continue making positivechoices and boost their self-esteem. For example, if a child consistently helps with household chores without being asked, a positive parent might express their gratitude and give them a small reward, such as extra playtime or a special treat. This reinforces the behavior and encourages the child to continue being helpful.In conclusion, positive parenting is about fostering a nurturing and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r our children. By prioritizing communication, setting clear boundaries, and using positive reinforcement, we can guide them towards becoming well-rounded individuals. Remember, it's not just about discipline, but also about building a strong and loving relationship with our children.中文回答: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对正面管教的看法。
神奇的正面管教家庭会议9步骤家庭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共同解决问题、改进关系,并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发展。
然而,有时候会议可能会变得冷漠、无效,甚至引发争吵。
为了确保家庭会议的顺利进行,我们可以使用以下9个步骤来创建一个神奇的正面管教家庭会议。
步骤1:明确目标在家庭会议开始之前,明确会议的目标。
这有助于集中讨论的方向,并使每个家庭成员在会议中感到更加投入和有动力。
步骤2:创造积极的氛围为了保持正面和谐的氛围,家庭成员需要在会议开始前放下个人情绪和冲突。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呼吸训练或分享开心的事情,来缓解紧张情绪并创造积极的氛围。
步骤3: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在会议中,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被尊重和倾听。
大家可以轮流发表意见,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家长应该示范尊重和倾听的行为,以鼓励其他成员做同样的事情。
步骤4:制定规则和责任会议中,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制定一些规则和责任,以确保家庭的运作更加顺畅。
这些规则和责任应该是可行的,受到每个人的认可,并有助于解决家庭中的问题。
步骤5:寻找解决方案当家庭面临问题或挑战时,会议应该成为找到解决方案的平台。
家庭成员可以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建议,并通过合作和讨论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重要的是要鼓励和尊重每个人的贡献,并寻求共识。
步骤6:制定行动计划在找到解决方案后,家庭成员需要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以确保解决方案能够得以实施。
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增加行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步骤7:鼓励反馈和评估在下一次家庭会议之前,家庭成员可以共同评估之前制定的行动计划,并提供反馈。
这样可以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
家长应该鼓励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反馈和评估的过程中。
步骤8:庆祝成果当家庭成功解决问题并实施行动计划时,应该给予肯定和庆祝。
可以通过举行小型庆祝活动、互相表扬或给予奖励来回馈家庭成员的努力和付出。
正面管教课程分享-家庭会议家庭会议家庭会议是正面管教一个相当大型的工具,有固定的议程,能够在家庭内形成民主协商的氛围。
学习正面管教之前,我家从没有召开过家庭会议。
有什么事,就是大人之间商量了,决定就好。
在学习正面管教之后,在家尝试了家庭会议,有一些切身的感受,会在以下结合议程逐点分享。
家庭会议要点:1.场地2.时间(时长/频率):不要过于冗长,控制在10-30分钟内;一周或一月一次3.分工(每个人都要轮流组织家庭会议,承担分工,比如主席-主持,秘书-记录。
小朋友也要承担工作。
让小朋友主持会议,可以锻炼他的领导及组织能力。
)4.议题(可以在家设置议题征集区,任何人有想讨论的问题都可以用小纸片写下来,待会议召开时使用。
特别建议:先讨论小孩子提出的议题)5.议程A, 感恩致谢要求:一对一致谢(致谢过程双方眼神交流);致谢内容需真实(越细节、越好)案例:本来觉得这个感恩环节是个挺矫情的过程,但既然老师要求,就照做吧。
我记得那次家庭会议,我感谢爸爸帮忙做什么(看,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估计孩子爸会记得清楚);孩子爸感谢我每天为全家做早餐(说实话,在此之前,虽然我认为作为妈妈应该起来做早餐,让孩子爸和孩子多睡一会,但有时心中还是有些委屈,我也想多睡啊。
每天做早餐的人真是有些辛苦,可是好像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并且理所当然。
当孩子爸感谢这一点时,我意识到自己的付出有被他看在眼里,顿时一切辛苦也都值得)意义:感恩可以营造处一种积极的会议氛围;让每位家庭成员都体会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学会感恩。
B, 讨论议题要求:决定应该在全体一致同意的基础上。
如果全家人无法达成一致,就把该议题放到下次会上再讨论。
(这样可以有一个冷静期;也鼓励思考,产生好点子)在家庭会议上不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父母两人意见统一就在人数上占优,这样对孩子不公平,要相信家庭能找出每一个人都尊重的解决方案。
案例:我们一期的家庭会议是讨论早餐吃什么。
正面管教家庭会议的好处1.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正面管教家庭会议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一个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想法、意见和感受。
这种沟通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共识,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亲密感。
2. 培养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家庭会议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这种参与,孩子们学会承担责任、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并在家庭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家庭会议也培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让每个人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团队,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3. 解决问题和制定规则:正面管教家庭会议是一个解决家庭问题和制定家庭规则的理想平台。
家庭成员可以将问题和困惑带到会议上,进行讨论和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共同制定规则和家庭价值观,家庭成员更容易遵守规则并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
4. 提高冲突解决能力:在家庭会议中,家庭成员可以学习和实践积极的沟通和冲突解决技巧。
他们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感受,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分歧和冲突。
这种经验将有助于他们在其他情境中更好地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5. 建立家庭团结和信任:正面管教家庭会议有助于建立家庭团结和信任。
通过共同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家庭成员感受到彼此的支持和尊重,建立起家庭内部的信任关系。
这种团结和信任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安全感,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6. 培养决策能力:正面管教家庭会议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决策能力的机会。
他们可以参与制定家庭规则、安排家庭活动和分配家务等决策过程。
这样的参与帮助他们发展判断力、权衡利弊、提出建议和做出决策的能力。
7. 增强问题解决技巧:家庭会议是一个讨论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通过共同讨论家庭中的挑战和困扰,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过程鼓励创造性思考、团队合作和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8. 培养自我表达和倾听技巧:正面管教家庭会议鼓励每个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倡导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正面管教召开家庭会议读后感英文回答:After reading the book on positive discipline and attending a family meeting, I must say that I found the experience quite enlightening and beneficial.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discipline, which focuses on teaching and guiding children rather than punishing them, resonated with me. It was interesting to see how the family meeting served as a platform for open 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within the family.During the family meeting, I observed how each family member had an equal opportunity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concerns. This created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nclusion, as everyone's opinions were valued. It was refreshing to see that conflicts were addressed in a respectful and constructive manner, rather than resorting to yelling or blaming. This approach allowed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s perspectives and fosteredempathy within the family.One aspect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use of family agreements. These agreements were collectively established and served as guidelines for behavior and expectations. By involving everyone in the process, it created a sense of ownership and responsibility. I believe this is crucial in promoting accountability and teaching children the importance of respecting boundaries.Furthermore, the family meeting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problem-solving. It was impressive to witness how the family members brainstormed solutions together and worked towards a common goal. This collaborative approach not only empowered the children but also strengthened the family bond. By involving everyone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t ensured that everyone's needs were considered, leading to more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solutions.In addition to the practical benefits, the family meeting also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motional well-being of the family. It provided a safe space for openexpression and validation of feelings. This allowed for a deeper connec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family members. By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where emotions were acknowledged and respected, it fostered a sense of trust and support within the family.中文回答:阅读关于正面管教并参加家庭会议后,我必须说我发现这个经历非常启发人且有益。
家庭会议有啥注意事项?-四要素之流程作者:陈伟华-培训师,人才培养专家,亲子教育实践者家庭会议非常有必要,来自美国尼尔森在他的著作中《正面管教》中明确提到正面管教中有很多很好的方法来改善亲子教育,如果只保留其中一个方法,那就是--“家庭会议”。
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家庭会议的四大要素家庭会议好处在这里不就赘述,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对家庭会议有一定的认识。
这里只谈谈家庭会议的四大要素,使用连载的形式,逐一说明:一、流程(一)致谢感恩:这是一个重中之重的环节,如果家庭环节只剩一个环节下,那最该保留的就是这个环节,如果在固定的会议时间里,有家人出差无法在家,那务必要求远方的亲人使用视频方式参加这个关键的环节。
如果家庭刚刚开始举行家庭会议,那建议这个环节和家庭娱乐环节可以是最开始尝试的环节。
从上述的描述就可以辨别出致谢感恩对家人的重要性,比如彼此得到感谢家庭氛围的融洽,培养发现别人优点的能力、会议气氛的积极培育、发现家人的优点促进家庭归属感的产生等等诸多好处。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看过来啦:1、感谢一定要具体细致:不能只说感谢孩子帮助做家务,应该说感谢孩子参与洗碗,洗碗洗得很干净,不仅干净还把水珠擦干特别细致。
2、感谢素材要准备:可以提醒家人特别是孩子日常收获时可以有心记录下来这周要感谢谁,具体什么事,这样在会议上就可以感谢的内容比较充实丰富。
3、轮流发言:这是家庭会议的一大规则,感谢环节自然也不例外,从会议主席开始,轮流发言,一次发言可以对一位或者多位进行感谢,考虑到会议气氛的培育,可以考虑每次发言只感谢一个人,然后下一位发言也只感谢一个人,这样多轮几次,可以让彼此发言频次增加,每一次都可期待,会议气氛更好。
4、保留环节:上面内容提过了,这个环节是家庭会议中雷打不动,保留环节,家庭会议再没时间,成员可能分布多地,那在这个固定时间里,也建议使用线上会议工具视频接入,把这个保留环节进行完整实施。
(二)回顾:回顾上一次会议的进展情况,大家轮流说明上次会议的结果执行情况,进展情况,有什么需要调整,哪些方面不足,可以一起协商改进。
正面管教学习总结7篇第1篇示例:正面管教的目标是建立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平等关系。
在正面管教中,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不会通过命令或者强制手段来控制孩子的行为。
相反,家长会尊重孩子的看法和感受,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解决矛盾和问题。
通过这种平等的互动方式,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正面管教中,家长注重积极的激励和鼓励。
与传统的惩罚式教育不同,正面管教不倡导对孩子进行惩罚和责骂,而是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家长会重视孩子的进步和努力,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鼓励。
通过这种积极的激励方式,孩子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建立起内在的动力和责任感。
正面管教还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在正面管教中,家长会倡导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不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家长会鼓励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和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
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孩子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建立起自我驱动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正面管教是一种具有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正面管教强调尊重和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注重积极的激励和合作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通过正面管教的实践,家长能够建立起与孩子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实现全面的人格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倡导正面管教,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第2篇示例:正面管教是一种旨在建立亲子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教养方式。
它强调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通过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引导他们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在实践正面管教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有效性。
正面管教注重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在传统教养方式中,父母往往采取命令式的语言,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予重视。
而正面管教通过倾听孩子的讲述和表达,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从而建立起亲子之间的信任和联系。
教育孩子的经验家长会发言稿教育孩子的经验家长会发言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梓萱同学的妈妈。
非常感谢孙老师和葛老师的信任,很荣幸能与各位家长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感受。
我觉得有些惭愧,因为闺女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而且性格也不是很外向讨巧。
在众多优秀的同学中,她是非常普通的。
但是想着普通更能代表大众,为了给自己一个继续学习研究的动力,也给不自信的闺女一个真实难忘的鼓励,我决定要抓住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与有缘坐在一起的各位家长聊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困惑。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家长向为孩子的茁壮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孙老师和葛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师是非常辛苦的职业,而低年级老师就更辛苦了。
她们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我们的孩子打造了最优秀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可以百分百放心地让孩子接受完美的初级教育,孩子能分到六班,我们是幸运的。
我主要从以下三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熬鸡汤,不说套话,敞开心扉拉拉家常。
首先家长最关心的学习问题:怎样让孩子爱学习爱读书。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下了功夫的。
以前看有的家长做经验介绍的时候很多都说,自己从来不管孩子,全凭孩子自己努力有天赋。
我觉得他们肯定没说实话。
不管不问孩子就自动成才了,这种机率和中200万彩票一样。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有意识地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
最后发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所以任何的经验只可以借鉴不能照搬。
咨询了好多老师后得知,在上学过程中,最难补的是语文,最好学的也是语文。
只要让孩子多读书,培养出基础之后,一切都水到渠成。
有家长认为孩子的语文不好上个辅导班就能补上,这种思想应该是错误的。
语文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对不可能一日成才。
从孩子两岁我们就给她选择性地买了很多图书,然后陪她看。
很多家长说书买来了可是孩子不看。
这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一开始没有做好引导铺垫。
专家说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只对声音和图画敏感,所以不要过早地教汉字,这会使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弱化,以后对语文思维习惯的培养没有好处,这一点我很赞同。
正面管教家长会感想今天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家长会的主题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最近很火的一类育儿方法学论,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让我了解到《正面管教》一书里的教育方法原来是基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提出的。
结合自身孩子的种种表现,对正面管教有更深的理解。
正面管教提倡父母要“和善而坚定”,其实是鼓励大家成为民主型家长,尤其强调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个体,赋予孩子安全感、掌控感和价值感。
这不就是阿德勒一直所提倡的“课题分离”吗?作为父母,我们要分清哪些课题是自己的,哪些课题是孩子的。
其实就是花莹莹老师的第一个锦囊“线索在深处”中提到的分清楚成人和孩子的需求。
如何分辨是谁的课题呢?那就需要弄清楚行为的主体是谁,谁要为行为后果负主要责任。
而我们大多数的育儿焦虑其实就源于无法做到课题分离,有时我们把自己的课题加到了孩子身上,比如让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或者让孩子成为自己消极情绪的牺牲品。
而有时又反过来把孩子的课题加到自己身上,让孩子失去选择权和自主性。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会不小心“越界”。
曾经在孩子学钢琴的事情上,我就“越界”了。
大宝喜欢音乐,在读幼儿园大班时就表达过想学钢琴的愿望,可是我却一直没有付出行动,一直找各种理由往后拖延。
我擅自将孩子的课题背到了自己的身上,并且“剥夺”他的选择权。
用花莹莹老师第二个锦囊“障碍在里面”去分析,会发现我行为背后深层的担忧。
我不让孩子学钢琴是因为曾经接触过几个被妈妈逼着考级过后就讨厌钢琴的孩子,所以我怕成为一个天天逼孩子练琴的妈妈,一个会破坏孩子爱好的妈妈,我怕成为自己一直所讨厌的人。
直到孩子二年级时总是从音乐课堂抄回一些谱子哼唱时,我才意识到他对音乐的兴趣依然浓厚。
学习钢琴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而我的责任是支持他,为他寻找合适的老师。
等孩子开始学钢琴的时候,我又很难松弛下来,总是在旁边盯着他去练习,紧盯着他的错误不放,有时会打击到孩子的积极性。
这时我的担忧又是什么?怕孩子辜负了自己的高期待。
正面管教--家庭会议的重要性一个妈妈一直为孩子们乱扔东西苦恼,她有6个孩子,孩子们放学后就会把书、衣服、鞋子到处乱扔,这位妈妈多次对孩子连唠叨带哄都没有任何作用,导致她经常心情烦躁,对孩子和自己都窝一肚子火。
最后这位妈妈决定将这个问题放到他们每周一的家庭会议上讨论。
在家庭会议上,妈妈丝毫没有指责孩子,而是换了一种求助的方式,她向孩子们承认受不了家里杂乱是自己的问题,因为孩子肯定不会觉得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有什么不妥,然后问孩子是否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帮助她。
当家长不是以职责、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说话,而是提出需要帮助时,孩子都会尽所能的去做得更好。
于是孩子们互相讨论,最后提出了一个“安全寄存箱”计划。
这个计划非常有意思,它规定家庭成员的任何人,都可以把看到的到处乱丢的东西放在寄存箱里,并且只能在一个星期后,才能取出被投进里面的东西。
计划一旦达成一致就开始实行,很快公共区的杂物就少了很多,这时候又有了新的挑战。
一个孩子的球鞋不见了,他到处找,不用问,肯定是他乱放被人投到了“安全寄存箱”,果然,这个孩子在那里找到了鞋子。
但是按照规定只能下周才能取出来,这个孩子只能穿自己以前的臭烘烘的球鞋去学校,结果第二天,连他的旧球鞋也被丢进了“安全寄存箱”,这时候怎么办呢?孩子已经没有鞋穿了,除非穿拖鞋上学。
这个孩子就去找妈妈,希望妈妈能够打破规定,把自己的鞋子拿出来,这个妈妈在此时非常明智且坚定地对这个孩子说:“对不起。
我不知道你该怎么办,但我也必须遵守规定啊”最后别的孩子帮这个孩子想出了穿着他卧室拖鞋去学校的办法,这个孩子在穿着拖鞋上了三天学以后,再也没有忘记收过自己的鞋子。
其实这对于父母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大冷天让孩子穿着拖鞋去学校,很多父母都会于心不忍,但是这位妈妈最终还是决定忘掉别人是怎么想的,完全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处理。
在有了“安全寄存箱”以后,这位妈妈发现,自己和老公的东西也会出现在寄存箱里,她意识到,与看到自己乱扔东西相比,我们更容易看到别人造成的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