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270.76 KB
- 文档页数:2
浅议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高职教育作为当前经济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力量,已经成为许多学子追求的目标,而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目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为之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1.教师素质不高高职教育教师是高职教学质量的基石和保证,然而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
一方面,教育部门基于招聘需求的特殊性,教师的专业知识普遍较为单一,缺乏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进修、学习能力,已故于陈章良教授认为应规定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培训或者提供进修机会。
2.教学过程的缺陷教学过程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重视理论而缺乏实践与创新,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部分学生仍将课堂表现作为全部评价标准,并缺乏课程选择与研究意识,甚至存在较大的作弊现象。
3.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然而当前,部分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如师资改革、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定,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相当数量的漏洞。
二、改进对策高职教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之一。
可以通过下文这些措施来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对招聘工作的把控,制定合理的职业背景、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要求。
(2)规定每年必须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培训或提供进修机会,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活动。
(3)建立绩效奖惩机制,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
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教师开展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2)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并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3)拓宽科研渠道,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鼓励科研成果在实践中应用。
科技创新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生源多样化趋势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
、,2019《》100,20195,6《》(《》)。
《》,。
,:、,。
,、;();,、、、、、。
,。
、、,,、。
,,,。
、。
,、《》,“。
“”,”[1]。
《(2020—2023)》(〔2020〕7)“‘’,,”[2]。
“”。
2高职院校“课堂革命”的主要目标“”,,,,,,,,。
,,、、、,“”,,。
3高职院校“课堂革命”的具体措施,,、、,,“浅议生源多样化趋势下以“课堂革命”为抓手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刘芳(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摘要】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生源构成的多样化使得单一化课程教学模式弊端日渐凸显。
以“课堂革命”为抓手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结合职业院校实际,提出了高职院校“课堂革命”的具体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源多样化;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课堂革命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11.46作者简介:刘芳(1986—),女,甘肃天水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旅游英语教学与研究。
职教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科技创新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3.1转变课堂观念,落地课程思政,。
“”,。
,,。
,,,。
,,、、,,,。
3.2提升教师能力,构建有效课堂。
,“”“”“”“”,,,,,,“”。
“,”,,,,。
3.3开发活页式教材,转化学习内容,,“”。
,、 4.0“+”,,。
,,,,。
、,,、、,、。
,,,、、、。
,,,。
3.4强化课堂实践特征,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
浅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摘要: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
面对wto,社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学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英语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改革教学方法abstract:the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nurture the practical talented person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the market. facing to the wto, the society makes higher demands to the english level which the different kinds of special skilled persons should have. therefore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english educational reform is unav-oidably.key words:the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reform teaching method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新成立了许多高职院校。
笔者在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学生成绩参差不齐。
从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就业的需要。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了解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实用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的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浅议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作者:苏荧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18期摘要: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应以为专业课教学提供语文基础、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人生幸福提供动力为价值取向,依据企业需求确定课程标准、改革语文教学内容、拓展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6-0027-02一、语文课程改革的现实动因(一)自身定位不明目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处境尴尬,一是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在“专业课至上”的高职校中,往往与其他公共课一样被忽视;二是作为职业教育的语文课,许多语文教师习惯用普通教育的理念处理高职语文教学,缺乏职教特色,难以使自身所教课程获取高价值认同。
(二)教学内容滞后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材虽然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变动,如增加应用文写作、口语训练等,但仍是以文体为单元,没有跳出传统语文的窠臼。
一些语文教师对于不断变化的用工市场及其不断提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标准缺乏感知、了解、主动适应变化的内驱力,沉迷于固有语文教学理念,选取的内容与学生将来的职业无关,“所教非学生择业所需,所教非学生就业所需,所教非学生创业所需”。
(三)入学素质与教学实施相抵牾一方面,众所周知,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不高,一些学生学习动机不明、学习习惯不良;另一方面,由于强调技能培养,文化基础课包括语文课教学学时不断被压缩,甚至被任意剪裁;职业教育强调“文化基础课要够用、管用”,但是语文教学究竟怎样选择内容才能够用,怎样取舍才算管用,却是一个人人口中皆有,人人心中不明的模糊概念。
于是,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中,语文课堂多了热闹,但少了成效。
(四)语文课程改革流于形式现实中,一些语文教师参加课改纯属被迫而为——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为了避免落后于教育潮流,停留于订个计划,依样画葫芦对付公开课或教学评比,缺乏主动课改的意愿,缺乏改变课堂教学现状的动机,缺乏投身课改、体验课改、在课改中超越自我、成就学生的激情。
围绕“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思想浅议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摘要]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教学还是比较偏重于知识传授,对学生缺乏系统的能力培养和训练,理论和实践教学相对脱节,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探讨了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体系下,如何围绕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 高职教育能力教学方法一、问题的引出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定位于”技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所谓技术型人才就是指能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决策,去制定实施方案、工艺流程、检测程序并进行现场运行和管理的人才,紧密围绕和实现这个目标,就是“够用适度”中的有关“度”的把握问题。
“度”低了就变成了以专业理论和技术理论技术为辅,以经验技术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度”高了就变成了以专业理论为主,将科学原理或学术理论转化为设计、规范与决策的科学型、工程型人才。
浅显的讲,技能型人才就是要会去制作和操作,是属于掌握一技之长的匠人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是去组织、管理、研究制作、操作以及评价和有能力改进制作和操作的人才,这类专门人才不仅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匠人型人才而且还应该具有产品生产、生产组织、管理及技术推广应用等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的特色最终也是具体体现在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上。
目前我们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还是比较偏重于知识传授,仍然属于”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脱胎于过去的中专教育,对学生缺乏系统的能力培养和训练,理论和实践相对脱节,在教学活动包括在对学生的考试中过多的注重了概念、公式等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围绕“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1、变”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为”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围绕岗位职业能力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做到掌握基本知识、注重知识转化,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一浅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然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关键也是人才的竞争。
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责任重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加之人类知识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文章立足当下,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80-02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而辉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的改善与发展,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反过来,优秀的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分析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有力地解决矛盾。
笔者总结的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人才数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
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人才数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下的紧要任务。
放眼当下,虽然与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但是总体水平普遍不高。
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
浅议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摘要】高职院校主要为国家培养高技能的实用人才,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数学是各专业的桥梁,既要学会,又要学活,活学活用才能学好数学。
枯燥无味、教学方法陈旧是学生厌恶数学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64-01高职院校已走过多年轰轰烈烈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程,但究其实质,多数学校在教学中仍沿用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和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以数学课程为例,其教学方法仍停留在粉笔与黑板上。
作为“工学结合”的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数学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
一方面它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它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它既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因此,高等数学的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
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虽属高等教育范畴,但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差别较大,高职院校强调的是学生对于某岗位所需的生产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能以“学术型”为目标,而应走“应用型”的路子。
也就是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宗旨的教育,转变为以培养素质能力为宗旨的教育。
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地体现数学是为专业服务的“应用性”特点。
在当前的各类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基本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听得懂、考试是否及格来作为衡量成绩优劣的标准,这样容易使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读“死”书,忽视了高等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专业课中的具体作用,这样让学生学到的高等数学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与专业课中。
浅议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如就业难、质量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怎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解决以上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本文将从角度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
一、就业难问题随着高教大众化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职业市场的一股重要劳动力。
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这也是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一大难题。
首先,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适应市场。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教育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互动,及时获得社会动态信息,对国家政策和就业方向有所了解。
其次,高职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职业和技能培养,制定与市场的需求相符合的课程内容,同时着重激励学生实践操作,增强他们的实战能力。
最后,应该加强学生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并举行招聘会等活动,让学生与用人单位接触。
二、质量落后问题高职涉及的技能知识要求业内水平,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却出现教师水平、课程设置及设备等方面质量不足的现象,而这些都是造成高职教育质量落后的原因。
为了解决高职教育质量落后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教师和课程的质量建设。
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制定合理的教育培训计划,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加强与先进技术和知识的结合,制定出符合专业技能要求的课程。
最后,在设备建设方面,应该建设具有先进技术和适应性好的实验场馆,以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问题对于一些高职院校而言,他们的课程设置并不符合市场和雇主的需求,这也是造成高职教育发展迟缓的一个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
首先,应该严格落实课程设置管理规范,整合课程资源,制订出符合专业发展趋势的课程设置。
其次,可以采取“生产-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合适的就业人才。
浅议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定位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种种应试教育的弊端,具体表现在:重视运动竞赛工作,以在运动会上获得冠军的数量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依据,而忽视体育教学与群体工作;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一种标准、一种模式,而忽视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特长的发展。
在大学体育课堂上,往往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以技评达标为目的,忽视学生全面的身体锻炼,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忽视体育基本能力的培养。
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必须结合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基于此,笔者以为,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面对实际、因地制宜,贯彻经济、简便、有效、易行的原则。
应以树立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努力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为中心,以培养大学生的健身能力和从事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为重点,以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今后的发展为基准,确立整体改革思路。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基本能力素质等五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修养情操等方面,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与效果是值得高职体育教学深入思考的问题。
科学文化素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指的是体育科学文化知识,虽然高职学生掌握了一些体育方面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但仍缺乏必要的、较系统的体育科学文化知识。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内容,目前已建立了二十多个分支学科,其内容非常丰富。
身体素质包括体能、技能、体质和对外界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方面的素质需要从多方面培养。
心理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尊、自信、自立、自强;(2)意志坚强,沉着果敢;(3)有较强的竞争、创新意识和能力;(4)富有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5)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获得工作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
浅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1-05-19T15:56:18.21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第3期下作者:余霞[导读]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要着手内涵发展。
◎余霞(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山东威海 2642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98-01 摘要: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要着手内涵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把握特色教育的基本规律,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从而达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课程
高职教育既不同于高等普通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中等专业教育,在目前高职教育大力发展之时,如何加强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是一项紧迫而又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
虽然近几年年来多数高职院校一直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尝试创新,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对各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作者就结合我院的发展,在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育等方面谈几点的体会。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教育部核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指导,坚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在高职教育中要注意加强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力度,形成完整的、实用的、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
1.教学内容选取的量度。
基础课及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要打破学科的束缚,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重组和调整,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有机结合。
2.教学内容选取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可塑性强的优势,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结合专业特点,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
3.教学内容选取要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紧跟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时调整内容。
课程的学习为今后培养“再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打好基本功,要为培养“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
要办好高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办出新建专业的特色,其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实用性、专业性。
教学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要提高课程开发的有序性和先进性。
二、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关键点。
1.加强培养目标的职业化,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
如基础课程中加入专业案例,通过对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加强专业的意识训练,使学生具有从事职业活动的愿望。
如我院把执业药师考试课程《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融为我们的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2.加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化教育。
要加强实验实训课的开设,增加多种实践形式,提出社会实践要求。
在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使教学面向生产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增强理论知识的吸收能力。
如我院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了模拟GMP固体制剂实训车间、精密仪器检测中心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实训室等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建成了食品生产性实训车间——酸奶车间,学生自己制作的酸奶味道鲜美,让人赞不绝口。
近几年我院建成校内实训基地五处,将课程教学地点由普通教室向实训室、一体化教室、生产性实训车间转移。
化工机械安装修理、药物制剂设备、制药过程原理及设备等课程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积极探索,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师生一起做,有效解决了单纯课堂讲授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
3.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开放式教育。
要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更大的责任来,例如鼓励学生针对课程内容参加社会调研、参加实习、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辩论;同时增加选修课门数和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挥特长。
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之大小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
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例如,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直接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威海市环翠楼大药房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医药市场营销》等课程,使学生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在课堂讲授中,要特别注重联系实际,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思维情景,及时把几年来发生的“齐二药亮菌甲素”、“上海华联甲氨蝶呤”、“三鹿奶粉”等事件,进教材、进课堂,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药品食品质量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加强实验实训课程的软硬件建设,拓宽实践思路。
如我院开设面包、酸奶操作车间,充分利用大药房和酸奶、烘焙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注重从药品、食品企业一线聘请技术人员为学院兼职教师,目前学院从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威高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花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药品食品企业聘用兼职教师90余人,兼职教师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为学院承担相应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为学院带来了丰富的企业一线信息,兼职教师在学院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把握其特殊规律,一定能把高职教育办好,从而达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
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 胡海建. 当代大学发展趋势与主要特征研究.教育导刊,2010,12:47
[3] 罗曼菲.国外高教大众化及其经验与教训[J].惠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4] 史秋衡. 2020年我国职教发展的理想与政策.教育与职业,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