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的种类(精)
- 格式:ppt
- 大小:674.50 KB
- 文档页数:8
试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杨世增【摘要】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生前享有人格权,但自然人死后其人格利益是否需要保护和如何保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学界观点不一。
目前,我国对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本文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立法建议。
%China's Civil Law provides that the civil rights of citizen's ability begins at birth and ends at died.A natural person alive to enjoy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but when he died,if we need and how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his personality is an theoretic【期刊名称】《行政与法》【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民事权利能力;死者人格利益;民法保护【作者】杨世增【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3.8社会属性是人最重要的属性,人格权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体现,是人固有的基本权利。
人在社会中生存,其生前必然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等人格权利。
但是,人一旦死亡,其民事主体资格则随之消灭,生前享有的人格利益是否应受到法律保护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随着近年来有关侵害死者利益案件的不断出现,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人格权,指民事主体专属享有,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其独立所必备的固有权利,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
[1](p14)一般人格权,“即关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权利,本质上是一种母权,衍生出个别人格权”。
项目五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抽样一、审计证据❖1.审计证据的概念审计证据,是指CPA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共同构成了审计证据,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前者,审计工作将无法进行;没有后者,可能无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2.审计证据的种类☐(1)按外形特征划分按外形特征划分,审计证据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四大类。
☐实物证据——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所取得的、用于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实际存在的证据。
✓实物证据通常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但实物资产的存在并不完全能证实被审计单位对其拥有所有权和价值。
☐书面证据——书面证据是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也称文件证据。
包括与审计有关的各种原始凭证、会计记录(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各种明细表)、各种会议记录和文件、各种合同、通知书、报告书及函件等。
书面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基本证据。
☐口头证据——被审单位职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提问作口头答复所形成的一类证据。
•一般而言,口头证据本身并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相,往往需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
☐环境证据——是指对被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一般不能直接得出审计结论,但它可帮助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所处的环境,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判断所必须掌握的资料。
☐环境证据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有关内部控制情况。
(2)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
(3)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
☐小练习:下列证据中,不属于书面证据的有()。
A、材料盘点表B、原始发票C、会计报表D、管理当局声明书☐(2)按来源不同划分按来源不同划分,审计证据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两类。
☐1.外部证据包括三类:①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给注册会计师的证据,如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简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分类审计证据是指审核人通过收集和评估相关信息,用于支持对财务报表的评价和审计意见的依据。
审计证据是审计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用于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并判断是否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行为。
审计证据的分类有四种:计算、来源、关联和效力。
计算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质量和选择的程度。
数量是指收集的证据的多少,质量是指证据的可靠程度,选择是指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审计人员选择哪些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采取的具体审计程序,以确保收集到足够的审计证据。
来源是指审计证据的来源。
审计证据可以来自内部或外部。
内部来源是指审计人员自组织或企业内部获取的证据,如内部控制文件、员工记录等。
外部来源是指审计人员从外部获取的证据,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合同等。
审计人员应当结合财务报表风险评估,分析内部和外部证据的可靠性,并评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关联是指审计证据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审计证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可以帮助审计人员确定证据的可靠性,并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评价。
关联证据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增加证据的可靠性。
例如,在审核现金流量表时,审计人员通常会比对现金收支记录、银行对账单和现金缴税等文件,以验证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
效力是指审计证据的有效程度。
审计人员应当评估审计证据的效力来确定是否足以支持他们的审计意见。
审计证据的效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如证据的独立性、可靠性、可核实性等。
审计人员应当确保证据的来源可靠,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确认。
除了以上分类,审计证据还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电子证据和物理证据。
书面证据是指以书面形式记录的证据,如合同、会计凭证等。
口头证据是指通过口头交流获取的证据,如员工陈述、会议记录等。
电子证据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获得的证据,如电子账簿、电子邮件等。
物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直接观察或检验的文件、资产、设备等。
对于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估,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和可核实性。
审计工作中的审计证据与证据评价在审计工作中,审计证据是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的重要依据。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通过调查、检查、计算、观察等方法获得的信息,用于形成审计意见。
审计证据的获得和评价对于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审计工作中的审计证据以及对证据的评价。
一、审计证据的种类在审计工作中,审计证据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会计凭证和账簿:审计师通过查看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账簿来获得相关信息。
这些凭证和账簿是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审计师可以通过仔细检查这些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来评估报表的可靠性。
2. 外部文件和交易文件:审计师可以查阅企业的外部文件和交易文件来获得相关信息。
这些文件可以包括银行对账单、供应商合同、客户合同等,通过检查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审计师可以判断企业的交易是否合规,并对报表进行评估。
3. 询问和确认:审计师可以向企业的管理层、员工以及相关方面进行询问和确认,以获取相关信息。
通过与相关方面的沟通,审计师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形成审计意见具有重要意义。
4. 内部控制测试:审计师可以通过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来判断其有效性。
内部控制测试可以包括检查企业的会计制度、流程、控制活动等方面,通过评估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审计师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5. 抽样检查:当涉及大量数据和信息时,审计师可以使用抽样检查的方法。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检查,审计师可以推断整体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对财务报表进行评估。
二、证据评价的原则审计证据的评价是评估其充分性和适用性的过程。
审计师在对证据进行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充分性原则:审计证据应充分、适当,以支持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的评估。
如果审计证据不足或不充分,审计师将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2. 适用性原则: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和工作程序相一致,具有相关性。
只有与审计目标相关的证据才能对审计结论产生影响。
1、审计证据的种类:按照外形特征划分: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
(1)实物证据通常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但实物资产的存在并不能完全能证实被审计单位对其拥有所有权。
而且对某些实物资产的清点,虽然可以确定其实物数量,但其质量好坏将影响到资产的价值,有时难以通过实物清点来加以判断。
因此,对于取得实物证据的账面资产,还应就其所有权归属及其价值情况进行确认。
(2)书面证据包括与审计有关的各种原始凭证、会计记录、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各种明细表、各种会议记录和文件、各种合同、通知书、报告书及函件等。
书面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可称之为基本证据。
书面证据按其来源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两类。
(3)口头证据是被审计单位职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对审计人员的提问做口头答复所形成的一类证据。
这类证据可靠性较差,证明力较小,本身并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象,其主要作用是发掘一些重要的线索,从而有利于对某些需审核的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查,以搜集到更为可靠的证据。
(4)环境证据也称状况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具体而言,它又包括以下几种:#1.有关内部控制情况。
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越严密,所需的其他各类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少;否则,审计人员就必须获取较大数量的其他审计证据。
#2.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
#3.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
2、书面证据按照起来源划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它一般具有较强的说明力。
注册会计师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也属于外部证据。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是审计人员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必须建立在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之上,但这并不是说,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为了使审计人员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审计,审计人员通常把需要足够数量审计证据的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