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的资料新分类及取证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22.00 KB
- 文档页数:7
简述审计取证的具体方法和应用阶段审计取证是指审计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收集和分析相关证据,以确定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以标题为线索,分别介绍审计取证的具体方法和应用阶段。
一、审计取证的具体方法1. 文件审计:审计人员通过查阅和分析企业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文件,以获取相关的财务信息。
文件审计是取证的基础,通过对文件的仔细审查,可以获得有关账务处理的证据。
2. 询证函采信:审计人员通过向企业的相关方发送询证函,要求其提供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信息和证据。
询证函采信是一种常用的取证手段,通过与第三方核实,可以验证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3. 现场核实:审计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和观察,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内部控制情况,以获取实质性的取证信息。
现场核实是通过直接观察和实地调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核实,以获得真实的证据。
4. 抽样检查:审计人员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检查和分析。
抽样检查是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全体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5. 数据分析:审计人员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异常和错误,提高取证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审计取证的应用阶段1. 规划阶段: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和取证策略。
在规划阶段,审计人员需要确定取证的范围、方法和时间安排,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采集阶段:审计人员在规划完成后,开始进行实际的取证工作。
在采集阶段,审计人员通过文件审计、询证函采信、现场核实等方法,收集和获取相关的审计证据。
3. 分析阶段:审计人员在采集到足够的审计证据后,需要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在分析阶段,审计人员通过抽样检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发现异常和错误。
4. 评价阶段:审计人员在分析完审计证据后,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价和判断。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材料与证据收集1. 引言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材料与证据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准确、全面地收集审计材料与证据,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估,提高审计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应如何进行审计材料与证据的收集,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高质量与有效性。
2. 审计材料的分类审计材料包括会计记录、财务报表、银行对账单、合同、发票等文件,以及与审计对象相关的内部文件和报告。
审计材料可分为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两种。
2.1 外部来源外部来源的审计材料包括客户提供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以及第三方机构提供的证明文件,如银行对账单、商业合同、销售发票等。
审计师在收集外部来源的材料时,应要求客户提供完整、准确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并核实这些材料的可靠性和合规性。
2.2 内部来源内部来源的审计材料是通过审计师直接获取的信息。
审计师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会计系统、财务报表及相关文件、员工提供的信息等途径来收集内部来源的审计材料。
内部来源的审计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为这些材料直接与企业内部的运作和管理有关。
3. 审计材料的获取途径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获取审计材料与证据。
3.1 与客户沟通审计师需要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核算制度和内部控制措施等信息。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审计师能够获得有关会计记录、财务报表以及其他审计相关的文件和信息。
3.2 数据抽样由于审计材料通常很多,审计师可以采用数据抽样的方法来获取必要的审计材料与证据。
数据抽样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审计师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审计目标,确定抽样的方法和抽样的范围。
3.3 文件复核审计师可以对企业的会计记录、财务报表等文件进行复核,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文件复核可以通过核对与比对的方式进行,同时还可以与其他审计人员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审计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 证据的收集方法审计师在获取审计材料的同时,还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来验证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
2016 年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考点:审计证据
的分类
审计证据的分类
一、审计证据按其形式不同分类
审计人员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可以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视听或电子证据、鉴定和勘验证据和环境证据。
1.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有价证券和现金等。
实物证据是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取得的,用以确定实物资产的存在性。
但资产的所有权归属、资产的质量和分类还需要取得其他的审计证据。
2.书面证据
3.口头证据
在取得口头证据时,应将其转换成书面记录,并取得提供证据者的签字盖章。
一般情况下,口头证据需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
4.视听或电子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此类证据将成为经常运用的审计证据。
5.鉴定和勘验证据
鉴定和勘验证据是指因特殊需要审计机关指派或聘请专门人员对某些审计事项进行鉴定而产生的证据(例如票据真伪)。
这种证据实际上是书面证据的特殊形式。
6.环境证据。
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1. 检查文件:审计员可以检查有关账户和交易的文件,包括会计纪录、发票、收据、支票、银行对账单等。
2. 询问:审计员可以询问公司职员、管理层、外部业务伙伴等相关人员,以了解公司的业务操作和财务状况。
3. 观察:审计员可以观察公司的操作和业务流程,以了解公司的财务和商业实践是否符合法规和准则。
4. 计算检查:审计员可以进行各种计算和检查,例如比较公司的收支情况、检查账户余额等。
5. 核实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审计员可以核实公司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是否准确和完整。
6. 核实账户余额:审计员可以核实账户余额,以确保银行账户和资金汇总的准确性。
7. 确认函:审计员可以向公司的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发出确认函,以核实公司业务和账户资料的准确性。
8. 与其他审计员合作:审计员可以与其他审计员合作,以分享信息和证据。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审计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旨在评估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的真实性。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分析是审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审计证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1.文件检查法:文件检查法是审计师最常用的一种收集证据的方法。
通过查看企业的财务文件和记录(如会计账簿、银行对账单、合同等),审计师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业务运营的具体情况。
文件检查法的优点是确凿可靠,但也存在可能性可能会被篡改的风险,因此审计师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和核实。
2.询问法:询问法是审计师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负责人、员工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情况。
通过询问法,审计师可以获得一些直接可视的信息,并且可以进一步询问细节。
但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方法可能存在信息不准确或者被掩盖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验证和核实。
3.观察法:观察法是审计师通过对企业现场进行观察,以获得有关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的证据。
观察法适用于那些与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相关的实物或流程,如存货、设备、制造过程等。
观察法的优点是直观、实际,但也需要注意可能存在观察所得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4.计算法:计算法是审计师通过计算和核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以获得对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的初步了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指标,如财务比率、盈利水平等。
计算法的优点是方便、快速,但也需要注意可能存在数据错误或者不完整的情况,需要进行核实和修正。
二、审计证据的分析方法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审计师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其过去的财务数据或者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的变化和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发现异常或不符合规律的情况,并对其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2.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审计师通过对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识别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的发展趋势。
审计师可以观察到财务指标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或者下降趋势,并据此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审计证据的分类及取证方法
一、审计证据的分类
1、事实性证据
事实性证据也称客观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表明事实的证据,它包括有关财务记录、票据、凭证等,均可作为审计证据起到证明事实的作用。
2、相关性证据
相关性证据是指虽然不能单独作为审计证据证明事实,但与审计主体有关的证据。
它可以作为审计证据,常见的相关性证据有:法律文书、企业资料、行政法规、经济资料等。
3、见证性证据
见证性证据是指通过审计会计的现场确认,能够印证审计核查结果的证据。
例如:审计人员见证的各类财务凭证、报表、财务统计表等,可以作为审计证据印证审计核查结果的正确性。
4、证实性证据
证实性证据是指审计人员直接向审计主体询问、查询并得到该主体认可的证据。
例如:审计人员向审计主体询问有关事实,得到该主体认可的答复等,均可作为审计证据。
二、取证方法
1、档案查阅
档案查阅是指审计人员从企业档案中,查阅有关财务记录、票据、凭证等,以证明审计结论的一种取证方法。
2、会计凭证认证
会计凭证认证是指审计人员以检查准确度、完整性、权属等为核查内容,以确认会计凭证的真实性的一种取证方法。
3、见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