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76.61 KB
- 文档页数:5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由于它们的毒性和积累能力,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土壤修复领域,一种经济、有效、环保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是使用木本植物。
木本植物是一种能够抵御有害物质的生物,凭借其诸如吸附、螯合、化学分解、转移等特征可以移除或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
然而,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1. 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敏感程度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选择影响着植物修复的效果和速度。
2. 研究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以及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如土壤类型、重金属浓度、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等等。
3. 一些木本植物尤其是一些耐盐碱、耐旱等品种修复效果尚未明确。
1.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水平的响应研究表明,种植耐重金属植物能够有效地减缓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不同的木本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敏感程度不同,能够抵御的重金属种类也不同。
因此,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木本植物来减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根据研究结果,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机制包括:化学螯合、吸附、有效根深度对重金属吸收和转移、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减缓重金属传递速度等。
3. 红景天的重金属修复效果研究表明,红景天( Sedum alfredii Hance)是一种对重金属敏感、抗逆性强的植物,可以有效地修复土壤中的铅、锌、铜、镉等重金属。
此外,红景天根部的螯合和积累机制也得到了更详细的研究。
总之,通过引入木本植物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环保、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未来需要继续梳理、深入研究其机理、优化修复模式、探索新的物种等等,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果树缺铁性黄化植株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姚晓芹;马文奇;刘东臣
【期刊名称】《山西果树》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植物缺铁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早在1843年,Gris就发现了葡萄树的黄化现象,并将此现象与植物的铁供应相联系。
后来的研究表明,在干旱和半干旱的石灰性土壤上缺铁现象更为严重,但长期以来人们在过度重视矫治方法研究的同时却忽视了诊断方法的研究。
如今,随着矫治方法的日臻完善,寻求早期准确诊断缺铁性黄化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姚晓芹;马文奇;刘东臣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6
【相关文献】
1.果树缺铁性黄化植株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姚晓芹;马文奇;刘东臣;楚建周
2.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J], 程才;杨其斌;朵宝庆;马岩兵
3.灌根法防治果树缺铁性黄化症 [J], 程艳丽;张世堂
4.果树缺铁性黄化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J], 潘佑找;费永俊
5.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成因与矫治 [J], 刘伯衡;田丽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多样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吸收重金属:木本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将其转运到地上部分,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2)稀释效应:木本植物的生物量增加会导致土壤总重金属浓度的稀释效应。
(3)菌根共生:木本植物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能够增加根际土壤中的吸附性表面积,从而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4)溶解重金属的还原:木本植物的根系分泌物中的物质能够还原土壤中的溶解性重金属,减少其对植物的毒害。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选择适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木本植物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污染程度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木本植物。
木本植物修复过程中出现的重金属毒害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木本植物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过程中,其地上部分可能会积累大量的重金属,如果未经处理直接进入食物链,将对人类健康产生风险。
在使用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时,应考虑木本植物的种植密度、生长期和收获方法等因素。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通过筛选耐受性较强的木本植物,如杨树、槐树和松树等,能够有效地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研究人员还通过植物的栽培管理方式、土壤改良剂的应用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木本植物修复效果。
一些研究还发现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除了通过吸收重金属外,还能够通过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和固定化。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环境和生物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修复方法来减轻其影响。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木本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以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和存活。
研究表明,一些木本植物如柳树、杨树、榆树等对铅、镉、铬等重金属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这些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重金属离子,将其富集在根部并转移到地上部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包括吸收和富集、化学还原、酸碱调节等。
木本植物的根系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
植物的根系还能通过分泌有机物质来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还原,从而降低其毒性。
木本植物的根系还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的环境条件,促进重金属的转化和迁移。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考虑到植物的选择、种植技术、土壤条件等因素。
合理选择木本植物种类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一些快速生长且具有较强耐受性的植物如柳树和杨树被广泛应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种植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等,可以提高木本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条件。
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也对木本植物修复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通过吸收、富集和转运重金属离子、化学还原、酸碱调节等机制,木本植物能够有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木本植物修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修复时间较长、修复效果受土壤环境的限制等。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提高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果。
落叶果树㊀2019ꎬ51(6):16-17DeciduousFruits㊀㊀试验研究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㊀10.13855/j.cnki.lygs.2019.06.005㊀㊀不同铁制剂对梨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效果朱守卫1ꎬ胡长效2ꎬ张浩3(1.徐州市果树站ꎬ江苏徐州221009ꎻ2.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ꎻ3.徐州市铜山区宫品合作社)㊀㊀摘㊀要:以梨黄化病果树为试材ꎬ研究叶面喷施EDDHA-Fe螯合铁㊁FeSO4 7H2O㊁黄腐酸铁3种肥料对梨树黄化病的防治效果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ꎮ结果表明ꎬ3种肥料对梨黄化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ꎬ其中以EDDHA-Fe螯合铁3000倍和3500倍液防效最佳ꎬ分别为66.5%和62.5%ꎬ叶绿素的增加率达142.3%和128.9%ꎬ转绿均匀度最佳ꎮEDDHA-Fe螯合铁4000倍与黄腐酸铁1500倍防效相当ꎬ分别为59.9%和58.6%ꎬ叶绿素的增加率115.4%和112.5%ꎮFeSO4 7H2O防效最差ꎬ转绿均匀度较差ꎮ生产上应优先选择EDDHA-Fe螯合铁ꎬ使用浓度3000~3500倍液ꎮ㊀㊀关键词:梨ꎻ黄化病ꎻ铁制剂ꎻ防治效果㊀㊀中图分类号:㊀S661.2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2910(2019)06-0016-02收稿日期:2019-09-12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梨)产业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专项资金项目[JATS(2018)026]ꎮ作者简介:朱守卫(1965-)ꎬ男ꎬ江苏睢宁人ꎬ二级推广研究员ꎬ从事果树栽培㊁果树植保工作ꎮE-mail:13083531830@163.com㊀㊀缺铁性黄化病是果树的重要生理性病害[1]ꎮ梨缺铁性黄化病最早表现症状的是枝条的幼嫩叶片ꎬ然后向老叶片发展ꎮ发病初期ꎬ叶脉绿色ꎬ脉间组织黄化ꎮ严重缺铁时ꎬ枝条中下部老叶片叶缘或叶尖出现枯焦或坏死ꎬ早期脱落ꎬ严重影响梨果产量ꎮ本试验选取不同浓度的EDDHA-Fe螯合铁㊁黄腐酸铁和硫酸亚铁肥料进行了梨黄化病的田间防效试验ꎬ为梨树黄化病的防治提供参考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平楼村高效梨示范园进行ꎬ果园面积7hm2ꎬ试验地位于东经34ʎ1ᶄ4.79ᵡꎬ北纬117ʎ40ᶄ8.48ᵡꎮ平地ꎬ砂壤土ꎬ主栽品种丰水梨㊁新高梨ꎬ树龄15年ꎬ株行距3mˑ4mꎬ果园自然生草ꎬ肥力一般ꎬ历年梨黄化病较重ꎮ1.2㊀供试肥料试验用肥料分别为①EDDHA-Fe螯合铁(山东冠县阜丰化肥有限公司)ꎬ含铁量Feȡ6%ꎻ②硫酸亚铁(青岛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ꎬFeSO4 7H2Oȡ90%ꎻ③黄腐酸铁(山东创新腐殖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ꎬ氮㊁钾ȡ8%ꎬ黄腐酸ȡ8%ꎬ铁ȡ5%ꎬ腐殖酸ȡ10%ꎬ氨基酸ȡ5%ꎮ1.3㊀试验方法试验设置9个处理ꎬ分别为:EDDHA-Fe螯合铁3000倍㊁3500倍㊁4000倍液ꎬFeSO4 7H2O1000倍㊁1500倍液ꎬ黄腐酸铁1500倍㊁2000倍㊁3000倍液ꎬ以喷清水的作为对照ꎮ随机区组设计ꎬ5株为1个处理小区ꎬ每个处理重复4次ꎮ选中度黄化的梨树ꎬ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ꎬ每株喷2kgꎮ隔5天喷1次ꎬ共喷2次ꎮ每株树喷施前1天和喷施后15天随机选取2个叶片测定叶绿素含量(SPAD-502叶绿素含量测定仪)ꎬ15天后调查树体的黄化病发生情况ꎬ统计发病级值ꎬ计算失绿指数和防治效果ꎮ黄化病的发病级值标准为:0级ꎬ树体正常ꎻ1级ꎬ轻度失绿ꎬ病梢占全部新梢的1/4ꎻ2级ꎬ中度失绿ꎬ病梢占全部新梢的1/2ꎻ3级ꎬ较重失绿ꎬ病梢占全部新梢的3/4ꎻ4级ꎬ重度失绿ꎬ病梢全部黄化[2ꎬ3]ꎮ失绿指数=ð(各失绿级别ˑ级别株数)/(最高失绿级别ˑ总调查株数)ꎮ防治效果(%)=[(对照区失绿指数-处理区失绿指数)/对照区失绿指数]ˑ100ꎮ61第6期朱守卫等:不同铁制剂对梨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效果2㊀结果与分析由表1知ꎬEDDHA-Fe螯合铁㊁黄腐酸铁㊁FeSO47H2O均对梨黄化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ꎬEDDHA-Fe螯合铁3000倍和3500倍液对梨黄化病防治效果最好ꎬ防效分别为66.5%㊁62.5%ꎻ叶绿素含量最高ꎬ分别比对照增加142.3%㊁128.9%ꎮEDDHA-Fe螯合铁4000倍和黄腐酸铁1500倍液次之ꎬ防效为59.9%㊁58.6%ꎻ叶绿素的增加率115.4%和112.5%ꎮ黄腐酸铁1500~3000倍液的防效为52.0%~58.6%ꎮFeSO4 7H2O1000㊁1500倍液的防效为50.0%㊁47.0%ꎮ观察各处理的叶片转绿均匀度ꎬEDDHA-Fe螯合铁和黄腐酸铁处理的转色均匀ꎬ明显好于FeSO4 7H2Oꎮ表1㊀不同铁制剂对梨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效处理失绿指数防治效果(%)叶绿素含量(mg/g)EDDHA-Fe螯合铁3000倍10.266.5a2.52aEDDHA-Fe螯合铁3500倍11.462.5ab2.38bEDDHA-Fe螯合铁4000倍12.259.9b2.24cFeSO4 7H2O1000倍15.250.0cd1.87eFeSO4 7H2O1500倍16.147.0d1.65f黄腐酸铁1500倍12.658.6b2.21c黄腐酸铁2000倍14.552.3c2.02d黄腐酸铁3000倍14.652.0cd1.98d空白对照(CK)30.40.0e1.04g注:同列数字旁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水平差异显著ꎮ图1㊀不同铁制剂对梨缺铁性黄化病的处理效果3㊀小结与讨论3种形态铁均对梨黄化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ꎬ其中以EDDHA-Fe螯合铁3000㊁3500倍液防效最佳ꎬEDDHA-Fe螯合铁4000倍与黄腐酸铁1500倍液防效相当ꎬFeSO4 7H2O防效最差ꎮEDDHA-Fe螯合铁价格最高ꎬ相当于黄腐酸铁和硫酸亚铁的3倍左右ꎬ但同等防效下使用量仅是黄腐酸铁和硫酸亚铁的1/3ꎬ因此ꎬ三者的使用成本基本相当ꎬ故生产上应优先选择EDDHA-Fe螯合铁ꎬ使用浓度以3000~3500倍液为宜ꎮEDDHA-Fe螯合铁和黄腐酸铁转绿的均匀度明显好于FeSO4 7H2Oꎬ这与徐晓燕等(1994)在苹果上的观察结果基本一致[1]ꎮ这可能是EDDHA-Fe螯合铁更容易被果树吸收利用ꎬ黄腐酸铁中的黄腐酸有提高植物呼吸酶活性的作用ꎮ梨树黄化病诱发因素很多ꎬ有病理性ꎬ也有生理性的ꎬ生理性的包括土壤贫瘠㊁缺素㊁干旱㊁洪涝㊁大气毒害等诸多因素ꎬ营养元素中铁㊁镁㊁锰㊁氮㊁钾㊁锌㊁铜等缺乏均可引起黄化ꎬ要注意鉴别ꎬ对症防治[4]ꎮ参考文献:[1]㊀徐晓燕ꎬ陆欣ꎬ王宏燕.黄腐酸铁防治果树缺铁黄化病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ꎬ1994ꎬ14(2):198-200.[2]㊀陆欣ꎬ王申贵.叶面喷施黄腐酸铁制剂防治苹果缺铁黄化症效果的研究[J].西北园艺ꎬ1994(2):6-12.[3]㊀高晓虹.螯合铁肥对兰州市园林树木黄化病的防治效果[J].甘肃农业ꎬ2013(15):58.[4]㊀刘宝生ꎬ王勇ꎬ刘春艳ꎬ等.果林树木黄化病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ꎬ2008ꎬ14(6):61-65.71。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而如何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木本植物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
木本植物能够通过吸收和积累重金属来修复污染土壤。
许多研究表明,木本植物具有较强的金属吸收能力,可以从土壤中富集大量的重金属。
木本植物的根系能够通过分泌有机酸和多糖等物质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并将其吸收到根部。
而木本植物的茎、叶等地上部分则可以富集大量的重金属。
通过种植木本植物,可以将大量的重金属从土壤中转移到植物体内,从而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木本植物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改善土壤的环境条件。
研究发现,木本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改变土壤中的pH值和离子平衡,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降解和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重金属对土壤的毒害作用。
木本植物的根系还能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的生态功能,促进土壤重金属的修复。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开展了一系列与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的研究。
他们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并比较了不同种植条件对木本植物修复效果的影响。
他们还研究了木本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索了不同木本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
还有研究人员研究了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及对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方法等。
这些研究进展为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树体输液法对黄金梨黄化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作者:陈秋宏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4年第09期摘要黄化病是梨树主要的生理病害之一,发生原因主要缺乏铁和其他微量元素。
试验针对四川省汉源县九襄镇黄金梨黄化病的情况配制了黄叶康2号营养液,进行不同浓度(500倍液、250倍液、100倍液、50倍液)的树体输液,测定不同阶段梨树长、短枝叶片叶绿素、叶重等生理指标。
结果初步表明,黄叶康2号500倍液为短期内快速矫治黄化病的最适浓度。
关键词黄金梨;黄化病;黄叶康2号营养液;树体输液法;叶绿素含量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5-001-04收稿日期:2014-08-04作者简介:陈秋宏(1987—),女,重庆江津人,本科,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E-mail: 592577216@。
黄金梨是韩国园艺试验场罗州支场用“新高×二十世纪”杂交育成的梨新品种,1984年定名,具有丰产、果大、品质高档、早中期成熟、耐贮、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等特点[1]。
20世纪90年代来,我国多个地方引进了该品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梨树缺铁黄化病,又称黄叶病、白叶病,是目前梨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尤其是新梢顶端叶片,旺盛生长期症状明显,新梢顶部新生叶片除主脉、中脉外,全部变成黄白色,或黄绿色。
严重时,顶梢至枝条下部叶片全部变黄失绿,新梢顶端枯死,果实不能正常发育,变硬变小,早期脱落,导致树体早衰[2-4]。
黄化病发生原因主要是树体缺乏铁素营养,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叶片失绿黄化,只有补充铁肥,植物生长才能恢复正常。
但由于植物利用的是二价铁,铁肥施入土壤后极易被氧化而沉淀,导致很少或不能被植物所利用[5-6]。
虽然在生产中采用过叶面喷施、土施螯合铁、根系输液、树干塞铁肥等方法来矫治黄化,但多因效果不理想或成本过高等未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7]。
铁素缺乏对库尔勒香梨植株含水率、灰分率的影响赵越,吴玉霞,何天明【摘要】因缺铁而引起的叶片失绿黄化是新疆塔里木盆地钙质土壤上栽培的库尔勒香梨的一种严重生理性病害。
香梨黄化症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树体铁素含量分析。
本研究通过香梨木质部含水率、灰分率的研究,分析了香梨不同器官的含水量。
结果表明:缺铁黄化病对香梨含水率、灰分率有一定影响。
整个年生长季,正常树各器官的含水量低于黄化树,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香梨各部位含水率与灰分率呈反比趋势,叶柄含水率最高,灰分率最低;根部含水率最低,灰分率最高。
香梨各器官含水率可将鲜基有效铁含量测定值转换为单位体积汁液有效铁含量,为香梨黄化病诊断提供理论数据。
【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21)009【总页数】4【关键词】含水率;灰分率;库尔勒香梨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绿洲地带多为典型的碱性钙质化土壤,pH值多在8.2以上[1]。
库尔勒香梨(以下简称香梨)常因土壤缺铁而发生叶片失绿症[2]。
水分是植物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植物组织的含水量是反应植物组织水分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例如水果含水量对其品质有一定影响,种子含水量对其贮藏有重要意义。
植物体内除了水分以外剩下的主要为干物质组成[3]。
含水量的多少是反映植物生理状态和成熟度的指标之一,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植物倒伏;含水量过低容易导致萎蔫。
测量植物含水率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各部位构件的含水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干物质积累的程度[4],另一方面也是农作物产品品质鉴定和判断其是否适于贮藏的重要标准。
因此,适宜的含水量是植物健康成长的保障。
“灰分”是植物体经过灼烧后去除其中水分后,干物质经炭化分解,最终的残留物质[5]。
植物干物质含量随着植物种类、器官、生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
测定植物灰分率,一方面可以了解植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器官中养分的吸收和积累情况,并及时给予施肥、栽培等管理措施,另一方面通过灰分可测定多种微量元素含量。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一、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耐受性1. 木本植物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木本植物具有较强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其根系能够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吸收,并通过根系层层的细胞壁、原生质体等结构进行筛选和富集,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
研究表明,一些木本植物如柳树、杨树等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是理想的重金属修复植物。
2. 木本植物的耐受性木本植物一般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够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和繁衍。
一些研究发现,木本植物在重金属胁迫下能够调节其根系吸收系统,减少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内的量,同时通过减少叶片蒸腾、保护酶的增加等生理生化途径,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保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二、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1. 植物修复土壤的机制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包括植物吸收富集、降解转化、土壤微生物活性等途径。
通过植物根系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和富集,将重金属富积于植物体内,从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
木本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进而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降解和转化,将重金属转化为不易溶解或不易吸收的形态,从而减少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2. 植物修复技术三、未来的研究方向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木本植物对单一重金属的修复能力,而土壤中的重金属种类往往是复杂多样的。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木本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修复能力和选择性富集规律,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修复技术。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修复周期长、成本高、修复效果不稳定等。
未来需要加强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推动木本植物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同时探索并优化相应的管理措施、评价标准和监测方法,提高修复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木本植物修复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木本植物修复技术应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相结合,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利用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苦楝树缺铁引起叶子黄化病防治苦楝树缺铁引起的叶子黄化:缺铁的典型表现是嫩叶先黄化。
苦楝树的黄化病防治:第一种:“吃药片”。
采取在树干上直接嵌入含有螯合铁的“绿亨铁王”药片。
通过树木的营养吸收将铁均匀输送到树叶中去,从而补充有效铁元素。
操作时只需在树干基部钻若干小孔,将药片按一量嵌入,再封上小孔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度或中等黄化程度, 第二种:“打吊瓶”。
即将专用吊瓶营养液挂在树身1.3米左右,类似于给病人打吊瓶。
第三种:“喷药水”。
除了在根系部、枝杆部想办法外,还可以对树叶片进行喷施,由叶片吸收铁。
第四种:“打注射”。
就是给树干注射的技术来防治树黄化病。
1、用充电式电钻在树干上钻注射孔,深约1.2-1.5厘米至木质部,再用手动式树干注射器注射硫酸亚铁+纯净水+杀菌剂稀释液。
木器的养护用粗布搓木器表面.作用是清洁表面腊层和脏色以及再抛光.持续2到3天大约每天2-3小时。
2、用柔软棉布在搓一个星期,软布表面会有深色痕迹,一个星期后颜色会变淡。
3、自然放置一个星期.让木器自然干燥.表面均匀和空气充分接触氧化。
4、开始手盘.手一定要洗过并且干透.汗手请不要直接碰触木器,一天30分钟.两个星期后,有粘阻感。
5、这时要用御守塩调和清水擦洗木器,之前因手盘的死皮组织附着在木器上长期会酸化腐败木器。
御守塩水解后可以阻止酸化,擦洗后可以出现这是已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包浆。
6、重复4和5的过程5到6遍也就是3个月的时间,会看木器呈现较强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泽.如果脏了可以用微微湿润的棉布擦拭几遍.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再盘玩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慢慢来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来,随着木器的变化也可以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
2023-11-16
CATALOGUE 目录
•
引言
•
棣棠缺铁黄化病的病因与症状•
防治方法
•防治效果与评估
•结论
01引言
棣棠缺铁黄化病的定义
03
02
01
防治棣棠缺铁黄化病的重要性
02
棣棠缺铁黄化病的病因与症状
病因分析
土壤pH值过高
水分过多
土壤中铁元素含量不足
叶片失绿黄化
叶片萎缩
枝条枯萎
生长受阻
症状描述
03防治方法
土壤改良
土壤酸碱度调整
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补充
土壤水分控制
施肥管理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定期检查
定期观察棣棠的生长情况,及时
发现病虫害。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
行防治。
病虫害防治
04
防治效果与评估
叶片颜色变化
生长发育情况
生理生化指标
防治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防治效果的优化建议
科学施肥
01
土壤改良
02
水分管理
03
05结论
对防治棣棠缺铁黄化病的总结
缺铁黄化病是棣棠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由于土壤中铁元素缺乏或供应不足而引
起。
缺铁黄化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叶片失去绿色,出现淡黄色或黄白色,严重时叶片
出现枯萎、脱落。
防治棣棠缺铁黄化病,应从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感谢观看。
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进展徐万泰;郭伟红;秦飞;马占元;周素侠【期刊名称】《江苏林业科技》【年(卷),期】2011(038)004【摘要】The iron-deficiency yellow of woody plant in our country have covered Ginkgo biloba,Malus pumila,Pyrus bretschneideri,Prunus persica,Vitis vinifera.,Prunus armeniaca,Prunus salicina,Citrusreticulata,Actinidia chinensis,Cinnamomum camphora),Magnolia denudate,Gardenia jasminoides,Areca catechu,Populus tomentosa,Ziziphus jujube,Morus alba and so on.The research on yellow leaf disease of woody plan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performance symptoms,the pathogenesis,controlling techniques and so on.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es on iron-deficiency yellow of woody plant,and the forecast the research prospect.%我国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杏、苹果、梨、桃、葡萄、杏、李、桔、猕猴桃、香樟、白玉兰、栀子、槟榔、毛白杨、枣树、桑树等,研究内容包括表现症状、发病机理、防治技术等。
该文综述了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