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0练-减数分裂异常及标记类问题

第30练-减数分裂异常及标记类问题

第30练-减数分裂异常及标记类问题
第30练-减数分裂异常及标记类问题

1.(2017·衡水中学调研)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Ⅰ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2.1968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是父方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B.是父方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是母方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D.是母方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B.1/8

C.1/16 D.1/32

4.(2017·巴中诊断)将含有六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H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进行分裂。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某个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6个a,6个b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分裂中期时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精子中半数的染色体有3H

D.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有6个b,6个c

5.(2017·河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有一对基因型为X B X b、X b 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孩子。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6.如图表示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以及受精作用(图中省略了减数分裂中表现正常的其他型号的染色体)。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卵细胞过程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

B.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先天性愚型遗传病

C.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苯丙酮尿症

D.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7.(2017·襄阳五中月考)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8、16 B.16、16

C.16、8 D.8、8

8.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A—长翅,a—残翅)、眼色基因(B—红眼,b—白眼)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 染色体

上。下图所示均为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哪些极体可能和形成该异常果蝇的卵细胞来自同一个卵原细胞()

A.④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10.(2017·沧州一中月考)如果将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A.50% B.75%

C.100% D.以上均有可能

11.(2017·甘谷县第一中学检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羊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相关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过程表明,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会________。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产生异常配子①③的原因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3表示精原细胞,该精原细胞经图4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则其形成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12.(2017·枣庄三中检测)图甲、乙是某种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中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阶段。

(2)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同时具有基因B与b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阶段。

(3)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最终形成的4个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的图一中A、B分别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二表示A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据图回答:

(1)A细胞表示________分裂后期,B细胞表示______________分裂后期。

(2)要想同时观察到这两个时期的细胞,应选择该动物的________(器官)。该动物产生的精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

(3)在图二中B处绘制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柱形图;在C处绘制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柱形图。

答案精析

1.B

2.B[XYY应是X和YY形成的,因此应是父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复制形成的YY染色体没有分离开,故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应是形成的XY配子,受精后形成的是XXY,故A错误。母方在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异常可能形成的是XX配子,受精后形成的是XXX 或XXY,故C、D错误。]

3.C[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5次,形成32个DNA分子,其中被标记的有2个。] 4.B

5.D[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表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可能产生X b X b或YY的精子,该精子与正常的卵细胞(X B或X b)结合,不可能产生X B X b Y的孩子,①错误;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即X和Y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通过着丝点的分裂产生X b Y和没有性染色体的两种精子,X b Y精子与X B的卵细胞结合可以产生X B X b Y的孩子,②正确;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表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可能产生X B X B 或X b X b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X b或Y)结合,不可能产生X B X b Y的孩子,③错误;

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即X B和X b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能够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Y的精子结合可以产生X B X b Y的孩子,④正确。]

6.B[据图分析可知,生成卵细胞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异常,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都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中,A错误;图中受精卵多了1条21号染色体,为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性愚型,B正确、C错误;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7.A[一个含有8对同源染色体的受精卵,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后产生的两个细胞中,每个细胞中的16个DNA 分子都有一条链是15N,一条链是14N;第二次进行减数分裂,间期DNA完成复制以后,细胞中的1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单体,每条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5N,一条链是14N,另一条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4N,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含有15N,全部含有14N,即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是8条,含有14N的染色体是16条,故选A。]

8.D

9.A[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正常,儿子患病则母亲必然是携带者,儿子红绿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XYY产生的原因是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分离,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染色体着丝点未分离。]

10.D[该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复制得到的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含15N,一条染色单体不含15N。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个染色体一个含15N,一个不含15N,则两个含15N的染色体可能同时进入同一个精细胞,也可能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综合分析,选D。]

11.(1)减半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的同一级(3)Ab、ab、aB 解析(1)图1过程表明,图1表示正常的减数分裂,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会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表示异常的减数分裂。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产生异常配子①③。(3)如果图3表示精原细胞,该精原细胞经图4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说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B与b互换,则其形成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12.(1)有丝后bc

(2)DNA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fg

(3)ABb、Abb、a、a或aBb、abb、A、A

解析(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丙中的bc 阶段。(2)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同时具有基因B与b,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两个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丙图中的fg阶段。(3)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①和②没有分离,则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bb和aa或aaBbbb和AA,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最终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b、Abb、a、a或aBb、abb、A、A。

13.(1)有丝减数第一次(2)睾丸2

(3)如图所示

解析(1)三种分裂后期的判断方法: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

(2)动物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器官是生殖腺,但因是雄性动物,故只能是睾丸,而不是卵巢。(3)绘图前首先要明确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4和8;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4和4。

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遗传题归类分析

个性化作业①2015年10月10日编辑 【染色体异常的减数分裂、遗传题归类分析】 【例析】(2011·四川卷·31·II)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的分开面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以及进化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乙细胞中,普通小麦的Ⅱ号染色体上,B基因所在的打阴影部分的染色体片段来自于偃麦草,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乙在培育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由偃麦草的染色体转移到了它的非同源染色体即普通小麦的Ⅱ号染色体上,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同理,丙系在培育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染色体变异能为 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右图,F1的基因型为ⅠAⅠaⅡBⅡO,A 与a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会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离而分离。F1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且A、B两基因独立遗传,所以F1自交所得F2有9 种基因型,即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BⅡB、ⅠAⅠaⅡBⅡO、ⅠaⅠaⅡBⅡB、ⅠaⅠa ⅡBⅡO、ⅠAⅠAⅡOⅡO、ⅠAⅠaⅡOⅡO和ⅠaⅠaⅡOⅡO。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只有ⅠaⅠaⅡBⅡB和ⅠaⅠaⅡB ⅡO两种基因型。 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右图,F1的基因型为ⅠAOⅠaEⅡ0ⅡO,除了I甲与I 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形成四分体外,其余20对同源染色体的正常配对,各形成1个四分体,所以可观察到20个四分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有可能I甲与I丙没有平均分配到两 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而是进入到了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这样就会形成ⅠAOⅠaEⅡ0与Ⅱ0 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也有可能I甲与I丙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这样就会形成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解析版)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 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 (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A 【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 a 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父亲。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YY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 染色体异常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综上分析,A选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3.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过程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甲过程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生殖细胞 C.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mRNA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 D.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有关 【答案】C 【解析】分析表格:经过甲过程染色体组数减半,且该过程需要性激素的作用,说明甲是减数分裂过程; 经过乙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加倍,说明乙表示受精作用;经过丙过程染色体组数不变,且该过程不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说明丙是有丝分裂过程;经过丁过程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说明丁是细胞分化过程。A、丙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一个卵原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B 错误;C、乙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是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mRNA 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C正确;D、XYY的形成是由于产生了YY的精子,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两条Y染色体未分离,与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无关,D错误。 4.下图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图形,则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

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习题

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习题 减数分裂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内容,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中,有很多考查减数分裂的题目。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类问题学生感觉难度较大,也就是减数分离异常问题。减数分裂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异常,或者减数分裂异常,我们可以分别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来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即是同源 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同时移向一极,最后到了一个次级 性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也即是姐妹染色单体 不能正常分离,同时移向一极,最后到了一个配子中。下 面分类来谈谈。 一、常染色体异常 (一)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例1(2007年重庆第30题)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育种的问题: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体细胞缺少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数目变异。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体细胞缺少一条染色体。F1减数分裂时,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分配是正常,不成对的那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只能分配到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也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最终导致产生了一半染色体数目正常的配子,一半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 答案(3)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和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F2代;不正常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不正常F2代;不正常配子和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不正常F2代。 (二)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例2(2007年广东第33题)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请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异常及标记类问题名师制作作业

1.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Ⅰ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2.1968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是父方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B.是父方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是母方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D.是母方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B.1/8 C.1/16 D.1/32 4.将含有六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H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进行分裂。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某个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6个a,6个b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分裂中期时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精子中半数的染色体有3H D.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有6个b,6个c 5.有一对基因型为X B X b、X b 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孩子。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6.如图表示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以及受精作用(图中省略了减数分裂中表现正常的其他型号的染色体)。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卵细胞过程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 B.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先天性愚型遗传病 C.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苯丙酮尿症 D.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7.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8、16 B.16、16 C.16、8 D.8、8 8.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A—长翅,a—残翅)、眼色基因(B—红眼,b—白眼)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 染色体

【推荐】模型10+减数分裂异常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

模型10 减数分裂异常分析 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红绿色盲患儿,下列关于患者病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亲本的表现型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进而判断后代出现异常的原因。 2.某精原细胞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图乙或图丙所示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为隐性突变,产生3种配子 B.乙为显性突变,产生2种配子 C.丙为基因重组,产生1种配子 D.丙为染色体变异,产生4种配子 【答案】A

减数分裂异常分析类试题中最常见的信息设置是“已知分裂异常导致的结果,推测产生异常结果的原因”,解答这一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染色体(或基因)”的来源。 现归纳如下: 1.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的来源判断 (1)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等位基因”来自基因突变。 (2)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来自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①若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的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两种颜色,则其上的等位基因一定来自交叉互换。 ②若题中已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产生的配子中含基因a(或A)则可推断基因a(或A)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根据配子类型判断变异原因(假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X B Y,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BY,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2)若配子中出现AA或aa或XX或YY,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所致。(3)若配子中没有性染色体或既没有基因A也没有基因a,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4)若配子中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异常所致。

减数分裂异常

减数分裂有关的问题: 1、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后,正常进行减数分裂,由于在分裂前,首先要进行DNA的复制,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 分子均有一条单链被标记,而其同源染色体由于原来没有被标记,所以复制后还是没有标记物。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含有被标记过DNA的染色体,另一个不含,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含有标记DNA的次级精母细胞一分为二,产生两个精子,这两个精子中的对应染色体是原来含有标记物的两个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因此这两个精子中均含有15N。而另外两个子细胞由于原来DNA就没有被标记过,因此也就不含15N。总体来说就是4个精子中,两个含有15N,两个不含,比例为1/2。 拓展1: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均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本拓展题与上一题不同的是同源染色体的两个DNA分子均被标记,因此产生的4个精子均被标记过,因此比例为100%。 拓展2:假设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两次有丝分裂呢?___________。 本拓展题目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一次复制产生的2个DNA分子均含有15N,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均有1个含15N 的DNA分子,所以比例为100%,而第二次复制时,由于含15N 的DNA分子两条链中只有1条链含有15N,另一单链没有,复制后产生的两个DNA分子中,一个含有15N,另外一个没有。因此两次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有两个含有15N,另外两个没有,比例为50%。 2、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aX 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要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aX b 的精子,则发生异常的应该是在减数第一次后期,A和a都进入同一极,而Xb和Y则分向两极,X b与Aa在同一极,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Y进入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AaX b 的次级精母细胞继续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应该两极均含有AaXb,但是含有A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进入两个子细胞,而是进入了同一个子细胞中,这样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一个为AAaX b,另一个为aX b,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继续分裂,产生两个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 拓展: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正常进行分裂,在次极精母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拓展题讨论的是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因此两个次极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X b、aY或aX b、AY,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染色体上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染色体,因此其染色体组成为:AAX b X b和aaYY或aaX b X b和AAYY。 3、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产生的可能原 因:。 解析:出现XXY异常,可能的原因是XX+Y,也可能是X+XY。如是XX+Y,则是卵细胞形成过程异常。卵细胞形成过程一种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开

二轮复习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专题复习 考纲分析:本节课复习所涉及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考纲上的要求均为Ⅱ层次,这一层次的要求为“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简单情境中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命题方向:(1)集中在有丝分裂、减Ⅰ、减Ⅱ分裂方式及图像的辨别;(2)减数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DNA、染色体变化曲线的比较。(3)还与遗传规律和变异章节结合考查。1.如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B) 2.图1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④⑧和⑨四个时期 B.图1中只有③⑥⑦和⑨四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C.图2中与图1中a段对应的细胞是B和B′,与图1中b段对应的细胞是C和C′ D.图2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A′、B′、C、C′、D 3.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右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并且其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基因型至少有三种,并且分别是ABe aBe AbE C.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可以是来自基因突变,可以是来自基因重组 4. 图甲中,①~④代表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 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相对数量, 图乙为该生物五个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9练 分析减数分裂异常原因及放射性标记DNA变化

分析减数分裂异常原因及放射性标记DNA变化 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全不正常,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2.在人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如果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都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那么,形成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2AA+XXY B.22AA+XXX C.22AA+XXY或22AA+XXX D.22AA+XXY或22AA+XY 3.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母方减Ⅱ中 B.母方减Ⅰ中 C.父方减Ⅱ中 D.父方减Ⅰ中 4.向某动物卵巢中注射含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 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C.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5.(2015·郑州质量预测)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

减数分裂异常专题

减数分裂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 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基因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如图1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1.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B.C.D. 3.如图表示某细胞(含4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细胞⑥的基因型为aBb B.细胞②为第一极体 C.细胞③有2个基因B D.细胞⑤的基因型为a 4.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专题04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新高考)(原卷版)

专题04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要点提炼】 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 (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女性染色体核型为47,XXX,即其体细胞中额外多出一条X染色体,但有正常的生殖能力。下列与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不分裂时一条X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B.不论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两端均含有端粒 C.该女性体内某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只可能是3或2或1 D.若该女性产生一个染色体核型为23、X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的核型均异常 2.某雌雄同株植物(2n=16)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4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在减数分裂时,三条4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其余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形成的配子均可育。下列关于三体植株(基因型为Bbb,有一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显性性状,该个体产生的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的所有合子均存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一、正常情况下: (1)1个含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 (2)1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_____个精子,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精子。1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雄性动物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_____种基因型的精子。 (3)1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 ________个卵细胞,_________种基因型的卵细胞;1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雌性动物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_____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5)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___________种精子或卵细胞。 二、异常情况下 1、某雄性动物个体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如图所示,若只研究这两对等位基因, (1)若复制时其中的一个基因b发生突变,最多可生成_____种基因 型的精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 (2)若发生1次交叉互换,最多可产生_____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正常分裂,则最多能产生_______种基因型的精细胞,分别是_______. 2. 1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1)若产生了一个AaB的精细胞,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产生了一个AAB的精细胞,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男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1)若产生了一个XY型的精细胞,另外三个精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产生了一个YY型的精细胞,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三个精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若产生一个AAaX b的精细胞,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30练-减数分裂异常及标记类问题

1.(2017·衡水中学调研)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Ⅰ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2.1968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是父方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B.是父方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是母方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D.是母方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4 B.1/8 C.1/16 D.1/32 4.(2017·巴中诊断)将含有六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H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进行分裂。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某个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6个a,6个b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分裂中期时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精子中半数的染色体有3H D.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有6个b,6个c 5.(2017·河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有一对基因型为X B X b、X b 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孩子。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6.如图表示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以及受精作用(图中省略了减数分裂中表现正常的其他型号的染色体)。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卵细胞过程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 B.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先天性愚型遗传病 C.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苯丙酮尿症 D.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7.(2017·襄阳五中月考)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8、16 B.16、16 C.16、8 D.8、8 8.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A—长翅,a—残翅)、眼色基因(B—红眼,b—白眼)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 染色体

《减数分裂异常》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异常》教学设计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李富仓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通过减数分裂过程来理解减数分裂异常发生的时期、分裂图形的绘制、相关细胞的基因型情况分析及产生配子比例 教学重难点:分裂图形绘制及相关细胞基因型分析既是本节的重点亦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组探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回顾减数分裂的过程、名词、变化曲线图及图形判断,根据复习过程出现错误较多的减数分裂异常提出本课主题:减数分裂异常 问题一减数分裂异常发生的时期 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可知,如果出现同源染色体或者等位基因,一般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后期发生异常,如果出现相同染色体或者相同基因,则一般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后期发生异常。(要根据具体基因型来分析) 以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为例,减数分裂异常的时期判断:卵细胞基因型发生异常时间 Aab 出现等位基因Aa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Abb 出现相同基因bb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aBb 出现等位基因Bb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AAB 出现相同基因AA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学生活动一:】 以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为例,减数分裂异常的时期判断: 精细胞基因型发生异常时间 AaY aaX b AX b Y AYY AaX b 【强化训练1:】 例题1.(2011·山东卷)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 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问题二减数分裂异常图形绘制 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基因型为Aab的卵细胞为例,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后期和第二次后期的分裂图形规范绘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1)细胞分裂形状:卵细胞形成后期应该是一侧大,一侧小(如果是精细胞形成后期应该是大小一致)。 (2)细胞基因分布:因为生成的卵细胞为基因型为Aab,故在大的一侧基因分布就是A、a、b,小的一侧基因应为B。 (3)染色体的涂色:图形中经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同源染色体,A、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为黑色,a、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为白色。 (4)中心体等附属结构:绘制中心体及星射线等结构图形才算完整。 【学生活动二:】 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基因型为AAb的卵细胞,绘制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后期和第二次后期的分裂图形 问题三减数分裂异常基因型的判断 例1:下图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基因型为Aab的卵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异常,根据下面的分裂图示可以推断出减数分裂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其中一个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即Aab,另外两个极体的基因型为B 、B。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后期减数分裂第二次后期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4节 减数分裂配子种类和分裂异常含答案

1.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 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两种精细胞 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AB、Ab、aB、ab四种精细胞 C.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 D.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的卵原细胞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 2.XYY和XXY三体是人类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Y三体形成的原因是父方精子形成过程中减Ⅰ后期异常 B.XXY三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方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Ⅱ后期异常 C.能生育的XYY三体产生的正常和异常精子的数量比为2:1 D.通过基因诊断可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性染色体三体遗传病 3.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4.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得到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细胞的个数比为1︰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5.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 )

追踪减数分裂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生物)

追踪减数分裂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 1.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1所示。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基因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如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图3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如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 异常 B.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则该细胞一定能产生4种类 型的精细胞 C.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交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 D.如果基因N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出现异常 解析:选A3和4属于同源染色体,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细胞中,一种细胞中多一条染色体,另一种细胞中少一条染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任何差错,且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该细胞会产生两种类型的精细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不影响减数分裂的进行;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如果基因N发生突变,则所产生的精细胞中有1/4会出现异常。 2.某雄性动物个体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 置如图所示,若只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DNA复制时其中一个基因b发生突变,则最多可产生三种基 因型的精细胞 B.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最多可产生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归纳和练习

产生卵细胞类型后代(雄性正常产生X和Y配子)雌性正常分裂X X X和X Y 雌性减一异常XX和O XX X和X O或者XX Y和Y O 雌性减二异常XX和O XX X和X O XX Y和Y O 产生精子类型后代(雌性正常产生X配子) 雄性正常分裂X和Y X X和X Y 雄性减一异常XY和O X X Y和X O 雄性减二异常X异常则:XX和O Y异常则:YY和O XX X和X O X YY和X O

雌异常(雄正常)雄异常(雌正常) XXX 减一or减二减二X异常 XXY 减一or减二减一 XYY 减二Y XO 减一or减二减一or减二 YO 减一or减二 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 1:1 B.1:2 C.1:3 D.0:4 2、【同类变式】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 0:4 3、在人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如果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都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那么,形成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其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 A. 22AA+XXY B.22AA+XXX C 22AA+XXY或22AA+XXX D.22AA+XXY或22AA+XY 4、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 母方减Ⅱ中B.母方减Ⅰ中C.父方减Ⅱ中D.父方减Ⅰ中 5、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6、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中有16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有一对姐妹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带答案解析)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 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 (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 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 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 C X a Y 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 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C 【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2.母亲正常,父亲是色盲患者,他们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A 【解析】根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 a 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父亲。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