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料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原料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原料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原料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更改理由更改人审核人批准人

实施时

更改状态一览表

版本号更改次数

1.总则

1.1取、制、烘样前必须先清涮工具(料车、样铲、样盘等)及设备(破碎机、磨矿机、转鼓机等)两次以上。

1.2水分样采取后应放入密闭容器中并不能放置时间过久。

1.3试样水分过大时,需烘干后(不沾样铲)再进磨矿机。

1.4磨矿机样锅应按试样种类专锅专用。

1.5采样过程中注意大块料不要从样铲中丢落.所采试样的表面质量(指粒度、含粉、水分处理、FeO、颜色等)要与料原始状态基本符合。1.6各种粒度检验不要用力过猛而使粒度发生变化。按规定掌握检验筛规格及粒度检验时间。

1.7每次称样前,磅称、天平应校正零点,干燥箱亦应随时校对温度。

1.8制样:先将试样充分混匀,然后再平铺圆堆两次以上,按四分法进行缩分。块料需逐级破碎缩分,粉料可直接入磨矿机。化验试样细度要符合要求。

1.9试样制好后取30g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样袋,一袋质检站存留,一袋签封后送保密室或化验室。样袋根据需要分别注明日期、班次、取制样人姓名、品种、编号或供货单位等。

1.10水分测定:水分样重量一般500g;粒度要求焦炭≤13mm,其它料

≤10mm;测定温度焦炭170—180℃,其它105—110℃,烘至恒重;烘样时水分计算公式:试样(湿毛重-干毛重)/湿样净重(500 g)×100%,试样料层厚度≤30mm。

1.11原料中混入杂质或颗粒料粉末偏析太大,而使质量极不均匀时应加工处理后再取样。

1.12运输量接近的同一种原料每车份样数应大致相同,份样量应基本相等。随机抽样时时间或车辆等间隔应一致。

1.13本班未来得及采取的试样可交下班,但一般交车不交样。铁精粉和

煤需用塑料袋留原样(缩分后剩余样不少于1.0kg)。

1.14粒度检验终点:粒度检验完毕再继续筛一分钟,下筛量不超过原装

样量的0.1%。

1.15水分恒重检验,水分样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烘烤1小时(太湿可时间

长一些)取出,冷却5分钟称重,再放入干燥箱内进行每次10分钟的检验性干燥,直到连续两次重量差在0.5克内为止。

1.16煤水份测定,烟煤必须2个小时,白煤3个小时,皂土烘烤4小时。

2.细则

2.1铁精粉

2.1.1取样

2.1.1.1一般卸车后采样,每车取5个份样(取样工具动作一次为一个份

样),份样量0.3-0.5kg,五车一个大样,不足五车亦取一个大样,每个大样的份数总数不少于20个。

2.1.1.2采样方法如图1,可用采样器直接取样亦也可机械剖面取样。按对角线交叉法取1、2、3、4、5点。边缘点应距车角0.5米左右,各点应挖至料堆上、下各200mm以外的不同深度。

图1

2.1.1.3 特殊情况每车可取三点或九点,三点取样时应取1、5、3,2、5、4点或

2、5、3,

1、5、4点。

2.1.1.4需车上取样时,每车取三至五点(如图1),但其中一点必须挖至车厢底

部。

2.2.1.1 以生产厂家(或供货人)为单位,一般每进一批焦碳的500吨为

一个基本批量取一个粒度检验、水份及工业分析大样。若一批进料量不

足500吨时亦取一个粒度检验、水份及工业分析大样,大样量不少于

70kg。每班至少取一个工业分析、水分及粒度检验试样。每个厂家一般

每班做一次转鼓试验(M25、M10或M40、M10)。

2.2.1.2每个基本批量不少于20个份样,份样量两公斤左右(一锹)。

2.2.1.3 汽车运输进厂时视每班进焦炭量按时间或车辆间隔随机抽查一

车。

取样方法为卸车后攒堆过程中的纵断面上不同层布点,或焦堆的正、反面均匀布点抽样。

2.2.1.4火车站台取样:可视批量多少随机抽验单车或车车取样,但要注意粉末比例。取样方法为酌情在被抽查车焦堆中部打开纵断面,每车取3-15点(如图2)或焦堆正反面均匀布点抽样。

2.2.1.5大堆取样:首先参照基本批量计算出预取样料堆所需采取的总份样数,然后打开焦炭大堆,在新露出的断面上层布点。分层厚度一般不超过3米。料堆大时应酌情多打开几个断面。不能打开断面时咳在料堆表面挖点取样(下挖200毫米以上深度)。

2.2.1.6货车上取样(上面或侧面):按对角线交叉法(如图2)或分层布呈法(如图2)每车取3-15点。车上面三点取样时取1、5、3,2、5、4或1、5、4,2、5、3点;车侧面取样时只取1、5、3或2、5、4上中下三点。车上取样必须深挖一坑再取样。

图2

图2

2.2.1.7皮带取样:可在头轮处接取料流的全宽全厚,也可在停止的皮带上扒取试样,每个试样要扒取全截面或半截面,扒取长度不小于焦炭最大粒度的2.5倍。要求料流的前后左右或皮带上各个部位都有等同的采取机会。

2.2.1.8本公司生产的焦炭在焦化厂到炼铁厂的运输皮带转运地点取试样。一般每班做两个成分及水分分析,一个粒度检验转鼓测定。

2.2.1.9每班按时间间隔取两次样,每次取样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次制样一个化学成分及水分试样,上班的第二次样和本班的第一次样合并制一个粒度检验转鼓试样。

2.2.1.10焦仓放料正常后用取样工具每隔5分钟左右接取一个份样,大样

总量(每次采样总量)不少于35kg。

2.2.2粒度测定

2.2.2.1采取的粒度检验转鼓试样充分混匀,缩分至50 kg。

2.2.2.2焦末测定方法为将50kg试样装入25X25mm方孔筛中水平往复粒度

检验三次(水分过大时粒度检验至终点或将湿料进行干燥处理)。每次粒度检验量不大于15kg。

2.2.2.3需要做粒度分级时,测定方法为将50kg试样分别用80X80、

60X60、40X40、25X25mm四种的方孔筛依次粒度检验。40mm以上粒级的水平往复粒度检验至终点,小于40mm粒级的同(2)。每次粒度检验量不大于15kg。

2.2.2.4大于50mm粒级的粒度检验完毕需进行手穿孔。

2.2.2.5计算焦末(-25mm)及各粒级焦碳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2.2.3机械强度的测定

2.2.

3.1称取>25mm或(¢60 mm以上)的综合样50kg(粒度检验样可重

用),小心装入每分钟25转的转鼓机内转100转。

2.2.

3.2倒出试样并收集鼓内外焦粉,然后用¢25或¢40、¢10mm的圆

孔筛依次粒度检验至终点。每次粒度检验量≯15kg。

2.2.

3.3分别称量>25mm(或>40mm)、25-10 mm(或40—

10mm)、<10mm粒级的焦炭重量,其总和与入鼓量之差≥0.3kg时,该实验无效,<0.3kg时损失量计入<10mm的粒级中。

2.2.

3.4 >25mm(或>40mm)、<10mm粒级的重量占入鼓总量的重量百分

比分别为抗碎强度(M25)或(M40)和耐磨强度(M10)。

2.3竖炉球、烧结矿(球团矿)

2.3.1取样地点在冷筛后烧结或竖炉到高炉的皮带转运地点,取样方法同

焦炭。或在带冷机头取及时指导烧结生产,去掉<5mm部分。

2.3.2粒度检验

将所取试样充分混匀缩分至60kg,用40×40、25×25、16×16、

10×10、5×5方孔筛依次粒度检验至终点,每次给料量≯15 kg。计算<5mm粉末(即粒度检验指数),及各粒级烧结矿占粒度检验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

2.3.3 转鼓测定

2.3.3.1按粒度检验比例制取10-40mm试样15kg小心放入转鼓机内,以每分钟25转的速度转200转。停机倒出后用6.3mm的方孔筛自动粒度检验30个往复,>6.3mm的粒级占总入鼓总量的重量百分比即转鼓指数。入鼓前后重量差应≤1%,>1%时试验应重做。所取试样四小时内必须做转鼓试验,否则试样作废。

2.4铁矿石、块煤、白云石块、石灰石块等

取样方法参照焦碳,制样、水分测定按总则,粒度检验、转鼓参照2.3.2,2.3.3内容,筛网规格按合同要求。

2.5铁矿粉、石灰石粉、白云石粉、粉料

2.5.1一般进料量大时每500吨取一个大样,进料量小时每300吨左右取一个大样,不足300吨亦应每班取一个大样。每个大样20个份样以上,份样量0.5kg左右。

2.5.2取样方法:平板车参照焦碳,翻斗车参照铁精粉。

2.5.3制样、水分测定方法参照铁精粉,但要注意颗粒偏析。

2.5.4粒度检验的筛具规格按订货合同要求配备。粒度检验量≥5kg。2.6白灰、轻烧白云石

2.6.1白灰粉

2.6.1.1一般车车取样,每班制样1—2个。

2.6.1.2可在炼铁厂卸车过程中从灰仓取样也可卸车前在灰罐上罐口用采样器采样或在加工厂装车过程中抽样。

2.6.2石灰块、轻烧白云石。

2.6.2.1卸车过程中用锹接取,每车取2-3个份样,份样量2kg。一般每班制1—2个大样。石灰试样采取后要及时制样、分析、或立即防入干燥器中。

2.7硼酸、皂土、烧结剂

2.7.1硼酸每3-5吨,皂土每100—200吨为一个基本批量,取一个大样,不足一个基本批量按一个基本批量对待。

2.7.2每个大样抽查袋数不少于15个,在大垛各部位均匀布点,分层抽查。

2.7.3每袋取一个份样,份样量0.1kg左右。

2.8萤石、锰矿、炉渣改质剂

2.8.1 200—500吨取一个大样,不足200吨每班亦取一个大样,在卸车过程中的新断面上或剖面上均匀布点取样。

2.8.2根据粒度、颜色等用铁锹铲取。每个大样取20个份样,份样量0.5-1kg左右,试样总量不少于10kg。

2.8.3制样方法、粒度检验、水分测定同铁矿石。

2.9合金料

2.9.1白天班由站长组织取样。

2.9.2一般每60吨左右(一车)取一个大样,每个大样不少于20份样,大样总量≮15kg。

2.9.3每3-5袋抽查一袋每袋砸取一个份样,份样量≮2kg。

2.9.4粒度检验见标准要求。

2.9.5制样和水分测定同铁矿石。

2.10铁水

2.10.1铁水取样、制样、信息反馈

2.10.1.1高炉出铁时,质检员到炉前从铁水沟中按规定取样,通常每炉取两个份样,即见渣前后各取一个份样。

2.10.1.2取样完毕质检员及时按标准钻样,要求每个样块都钻取相同重量的样屑,混合均匀,一份送化验室,另一份装入样袋由质检站封存以备复检。

2.10.1.3试样送化验室30分钟内,由化验室将质量信息反馈给炼铁厂高炉值班室、计量科生铁磅房、炼钢厂炉前化验室及安全生产处调度室。

2.10.2试样保存期限及记录

2.10.2.1试样保存不少于10天。

2.10.2.2质检员、化验员按炉次填好检、化验记录及质量台帐。

2.11本公司生产精铁粉(二选车间)

2.11.1本公司附属加工厂生产铁精粉取样方法,每班必须取样检验1次,可以随机取样,亦可根据情况在交接班时,用装载机剖开断面,从中间向一个方向依次取3~5点制样分析。做为本班次质量结果。

2.11.2制样方法同进厂铁粉。

3.煤焦油、粗苯

3.1煤焦油、粗苯的取样一般以车为一个取样单位。

3.2取样所使工具。

3.2.1取样器为直径10mm长2.5m的塑料或铁管,两头开口,下端开口直径为3~5mm。

3.2.2样桶:容积为1L的白铁小桶或容积为1L的玻璃瓶。

3.3取样过程。

3.3.1 在装车时取样,当罐车装至1/4处时,打开管道的取样溢流口阀门,开始取第一次样;当罐车装至1/2处时,取第二次样;当罐车装至3/4处时,取第三次样。将所取试样混均,即为该车试样,注明车号、厂家、取样时间、取样人等项目后送化验室分析(注:每次取样量要保持一致)。

3.3.2车上取样,打开车罐上口,把取样器先用所取试样料清洗一遍,干净后将取样器慢慢插入车罐内(此时取样器上口开放),当插入罐车底部后,用大拇指将取样器上口堵死,提出取样器,将所取试样放入样桶或样瓶内,以此方法,在罐车不同罐口至少取样两次以上。在样桶内混均后,注明车号、厂家、取样时间、取样人等项目后送化验室分析。

4.洗油、浓硫酸、浓碱

4.1洗油、浓硫酸、浓碱取样一般以车为一个取样单位。

4.2取样工具:一个带塑料皮的铜电线或尼龙绳捆好的500ml玻璃瓶。4.3取样过程:在罐车或槽罐的上口,系下取样瓶,灌满样液先清洗取样瓶,干净后,在重新系下取样瓶,灌满样瓶(取样瓶应尽力下到液体的中间部位),注明物料厂家名称、时间、车号、取样人,然后送化验室分析。

5.自动取样机取样

5.1自动取样系统开关机

5.1.1接通通信控制箱电源;

5.1.2启动计算机;

5.1.3进入控制系统软件,用鼠标双击“智能取样”图标,“进入”取样控制系统操作界面。

5.1.4较长时间不取样时,请关闭控制系统。

5.1.5选退出控制系统软件(关闭计算机)。

5.2自动取样过程

5.2.1全自动取样过程可分为两步:汽车定位、自动取样。

5.2.2汽车定位――操作人员令汽车停到取样位置,并指令汽车熄火。汽车停稳后控制系统很快测量出汽车的位置,并先是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操作人员通过图象对比,判断汽车定位的准确性,如果感觉定位不准,请单击“重新确定”。

5.2.3自动采样――单击“开始取样”后,控制系统自动选择取样点位置,并自动完成采样,每车取样点数可任意选择。

5.2.4取样操作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取样过程,发现异常情况首先单

击“紧急停止”按钮,取样机停止工作。

6.本作业文件形成的质量记录

6.1《原料筛分转鼓测定记录》

6.2《原料物理性能检验记录》

6.3《原料水份测定记录》

6.4《取样记录》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确保人身安全和工作顺利,检验员必须遵守公司 《一般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应严格执行本规程: 一、一般规程 1、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仪器设备和化验药品及工 具等要放置在安全固定部位。 2、检验员须熟悉自己从事检验、分析工作的操作程 序。 3、严格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严禁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 5、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电源导线接头处是否妥当和良 好,导线有无被腐蚀损坏,仪器设备接地是否可靠,禁止 使用插头和电源线绝缘层已损坏的电器设备。

6、当电器设备漏电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标上明显标记,请电工进行修理,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修理。 7、遇停水、停电时,必须关闭水龙头和电器开关,但可留照明灯一盏不关,以免来水来电后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8、工作完毕应随手关闭电器设备的电源,长日班检验员下班前,必须仔细检查自己使用过的水、电开关是否关好,若电烘箱要继续使用,调温装置必须良好。在无人工作时,仍然保持所需温度,不致突然升高引发事故;如晚上无人值班时,应切断电烘箱电源。 9、严格执行电烘箱安全操作规程。电热烘箱各层隔板禁止垫纸,各层隔板要刷洗干净,但要注意保护好高温油漆层,烘纸张、纸浆水分时要按规定摺好(如荷花形)立放;烘纸浆时要用表面皿或用称量瓶装好,放于烘箱内。

检验员操作规程

检验员操作规程 一、产品制造过程检验项目由加工工艺规定。 二、过程检验由检验人员负责,按工艺要求的外观质量(表面 质量)、检测项目全项检验。 三、首件检验: 1、换活、换人、换工装(包括工装修理)换设备时必须进 行首件检验。 2、首件是指每道工序批量投入正常生产前加工的3—10 件产品,每个班次投入正常生产前加工的3—5件产品。 冲压件测量尺寸一般在冲裁面处。 3、首件检验合格后,填写好“首件检验记录卡”,经校核 确认无误方可投入正常生产。检验人员做好首件检验记 录。 4、“首件检验记录卡”和首件检验合格样品(不少于1件) 要保持到该产品本工序加工完。 四、巡回检验: 1、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对加工产品各工序的巡回抽样检 验:频次每班每工序不少于6次,每次抽样样本不少于 3件。抽样样本包括刚加工完的和前几分钟加工完的产 品。 2、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停止继续生产,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直至检验全项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检验人员做好抽检 记录。 3、每批产品生产完工后,由检验人员监督处理首件,并按 年月日保存好首件记录卡。 五、完工检验: 检验人员对所在工序当班全部加工结束的产品检验,合格品、不合格、待检产品要区分标识,区分存放。对废品在做好记录后,及时进行破坏或标识处理(涂有黄色产品即为废品)。 六、过程检验实行“三检”、“三自一控”制度,防止批量性不 合格品出现。 1、“三检”:操作工的自检、操作工对上道工序质量检验、 检验人员的专检。 2、“三自一控”:操作工按规定要求对自己加工工序产品 进行自检,把所检的合格品、不合格品自分,并自作标 识区别,并在检验人员的配合下控制自检正确率。 七、不合格品、待检产品不能投入生产。只有授权“紧急放行”、 “例处放行”或“让步放行”后才能进行生产加工。检验人员对放行的产品做好标识,记录,以便达到可追溯性控制的目的。 八、成品检验(终检): 1、外观质量应100%进行检查。 2、检验人员做好批次检验记录。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版本号页数页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布日期年月日起效日期年月日 威海市立医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明确实验室检测质量管理和控制程序,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和能力。 二、范围 本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检验科。 三、内容 1.分析前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1)临床医生为病人选择合理的的检验项目,正确的采集检验标本; 2)专人查对标本与申请的检验项目、申请单姓名、病区是否相符,标本的质量是否合 格。对不合格的标本拒绝收取,并以电话的方式通知临床,要求重新留取,并作好 登记,记录人签字; 3)保证仪器良好的运转状态,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校准方法。所有进行过的校正和验 证工作都必须记录; 4)每天对试剂的效期、外观、颜色进行观察。建立合理的测试参数,随时观察试剂的 量,及时补充,新旧试剂不得混合在一起使用。 2.分析中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1)在采集后小时内分离血清,尽快分析,特殊的检验项目不能尽快检验(或不能当日 检验)要分离血清,低温保存; 2)做质控样本,生化常规检验每批至少测定两个不同水平的质控品,每天分为三批; 3)操作者审核本批次质控结果是否可控,审核临床医生所申请的检验项目是否已全部 检验、有无漏项,检验结果是否填写清楚、正确,判断检验结果无误后签字; 4)上一级医生对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报告单填写是否完整等进行审核。审核者签字后 发出报告; 5)所有的检验数据登记备案; 6)对所有的检验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对所有的室内质控原始数据进行记录。 3.分析后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1)建立检验报告单发送的签收制度,避免报告单发送错误或丢失; 2)对异常结果、危重病人、疑难患者等检验结果复核或复查; 3)对于直接危及患者的检验结果,如血钾、钙、糖、血气等结果过高过低可能危及患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会昌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目录 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2、感染性材料的实验操作规程 3、仪器设备的使用规程 4、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5、实验室消毒规程 6、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7、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8、紧急情况处理规程及应急预案 9、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 10、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1、目的 有效地针对科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专业实验室。 注(1)、本实验室除HIV初筛实验室为二级生物实验室外,其他实验室均为一级生物实验室。 (2)、本实验室成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7人组成。 3、职责 、中心主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运行。 、技术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的安排。 、质管科、检验科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工作。 4、工作程序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 4.1.1、中心主任任指定管理委员会主任。 4.1.2、经年度考核,从科室成员中选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实验室知识的技术骨干,由中心主任命为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成员。由7人组成。管理委员会成员任期一年,任期中出现特殊情况中心主任可对之罢免。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 4.2.1、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4.2.2、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 4.2.3、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

4.2.4、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4.2.5、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 4.2.6、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人员。 、警告标记和标签的建立。 4.3.1、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 4.3.2、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张贴危险公告。 4.3.3、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内容应详细。 5、安全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规程 5.1.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物品使用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掉并洗手。更换下来的防护服、手套、口罩和鞋套要先经高压灭菌后再行清洗或废弃,眼镜和面罩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后清洗。 1、实验防护服 应选用长袖、后开口、在袖子和前襟部位衬有塑料防渗透材料的防护服,并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当防护服被危险材料污染时应立即将防护服内面向外反卷脱下,把污染处包在里面放入高压消毒锅。 2、手套 应选用乳胶或乙烯基手套,保证所戴手套无漏损,大小合适,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防护服的袖子。每次操作完成或中间离开实验室时都要换掉手套,在手套破裂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要及时更换,用过的手套和污染物放在一起处理。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时手套若被严重污染应在安全柜内摘掉手套放入污染物收集袋中。摘手套时应内面向外反卷脱下。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3、鞋 最好选用防渗透的鞋套,用后高压灭菌废弃。或选用可消毒的包住脚面的鞋,用后消毒清洗。

头孢拉定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为检验头孢拉定胶囊中间产品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范围:适用于头孢拉定胶囊中间产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 1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2鉴别 2.1 试剂与仪器 2.1.1 头孢拉定对照品 2.1.2 正十四烷、正已烷 2.1.3 丙酮、甲醇 2.1.4 枸橼酸溶液 (0.1mol/L) 2.1.5 茚三酮 2.1.6 磷酸氢二钠溶液 (0.2mol/L) 2.1.7 硅胶G薄层板 2.1.8 烧杯 (50ml)、量筒 (100ml) 2.1.9 容量瓶 (10ml、25ml) 2.1.10 微量注射器 (25μl) 2.1.11 层析缸、烘箱 2.1.13 电子天平 (万分之一克) 2.1.13 高效液相色谱仪 2.2 项目与步骤 2.2.1 薄层色谱法鉴别:精密称取本品与头孢拉定对照品各约0.06g,分别置10ml容量 瓶中,加水振荡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作为样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吸取上述各种溶液各5μl,按“有关物质”项下的薄层色谱法检测,样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与对照溶液相同,为符合规定。 2.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图中,样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与对照溶液相一致,为符合规定。 3 检查 3.1 试剂与仪器:

3.1.1 甲醇 3.1.2 头孢拉定对照品 3.1.3 水-4%醋酸-3.86%醋酸钠-甲醇 (1564:6:30:400) 3.1.4 五氧化二磷 3.1.5 0.1mol/L 盐酸溶液 3.1.6 微量进样器 (10μl) 3.1.7 容量瓶 、 单标移液管 3.1.8 电子天平 (万分之一克) 3.1.9 真空干燥箱 3.1.10 ZRS-4智能溶出仪 3.2 项目与步骤 3.2.1 头孢氨苄: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照头孢拉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头孢氨苄不得过头孢拉定和头孢氨苄总量的6.0%,为符合规定。 3.2.2 干燥失重: 取本品的内容物约1g ,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7.0%,为符合规定。 3.2.3 溶出度: 取本品6粒,照溶出度测定法 (SOP-QC-331-00) 检测,以0.1mol/L 盐酸溶液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 置100ml 容量瓶中,加0.1mol/L 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为样品溶液。另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取适量 (相当于1粒的平均装量),置100ml 容量瓶中,加0.1mol/L 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2 ml 至200ml 容量瓶中,加0.1mol/L 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取上述两种溶液,照分光光度法 (SOP-QC-301-00),在255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按二者吸收度的比值计算每粒的溶出量,按下式计算,限度为大于80%为符合规定。 计算:溶出量 %= %100*10010*900*1002 * 100*1W A W A 对对 式中:A1 ;样品溶液吸收度; A 对:对照品溶液吸收度;

过程质量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4.1.2 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流程如下: a)质量部巡检员需按照产品生产工序、图纸的相关要求对每个正在作业的工位进行巡检,每班3次。过程检验需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参数、工艺参数、操作规范性等方面。 b) 对特定岗位(关键工序或需重点控制岗位),质量部巡检员需对经该岗位加工后的半成品进行抽验。抽检对象为即将转移到下道工序的半成品,抽检水平为特殊抽样水平S-4,每班3次。 c)如巡检结果符合图纸及作业的要求,则生产线可继续生产。若过程检验结果不符合图纸及作业的要求则按照4.2.2执行。 d)质量部巡检员需将当日巡检发现的不符合项作整理并汇总,第二日将质量巡检记录提交给对口的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将当日巡检过程的不符合项整理归类,形成日报发给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并组织讨论和建立纠正预防措施及跟踪其实施的有效性。 e)质量记录:质量部巡检员需将每次巡检结果如实记录在相应的巡检记录表格中(附件二);过程检验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汇总记录到《过程质量控制巡检、抽验异常反馈表》(附件三)。 4.2 不合格处置 4.2.1 首件检验不合格处置 a)若首件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批量生产,立即通知生产工艺或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分析评审。 b)相关评审人员需作出评审结论,对该批产品立即整改或换规格生产、放指标生产,并签字确认。 c)生产线人员和质量部巡检员需对纠正措施进行复检,并重新制作首件直至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4.2.2 过程检验不合格处置 a)过程检验中发现不符合时,质量部巡检员需及时向班长或相关人员反馈,要求操作工现场纠正,并对纠正后的结果进行跟踪。 b)过程抽验中发现轻微缺陷时,质量部巡检员在做好记录后,需通知生产班长或作业员立即修复。 c)过程抽验中严重或致命缺陷时,质量部巡检员在做好记录后,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现场评审,或组织将已生产的产品进行全数返工检验,及时遏制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并对改善措施进行持续跟踪。 4.3 质量记录保存 保存期限一年。 5 附件 5.1抽样检查表

2015版药典《药用辅料包装用袋检验操作规程》

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包装材料聚乙烯膜袋的检验 职责:原辅材料检验员对本标准负责。 内容: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药用辅料包装用袋的质量检验。本标准适用于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为主要原料采用流涎法、吹制法生产的药用薄膜,及由此薄膜通过热封制成的袋。本品适用于非无菌固体原料药的包装。 二、引用标准:《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膜、袋》(YBB00072005)

1.规格尺寸:用精度为1mm的直尺测量。520mmχ910mm 偏差±5.0mm 2.材质、外观质量:取本品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观察,并与设计并核定签名的样张比较。 3.鉴别 (1)红外光谱* 取本品适量,照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YBB00262004)第四法测定,应与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2)密度取本品约2g,浸渍液选用无水乙醇,照密度测定法(YBB00132003)测定,本品的密度应为0.910~0.935g/cm3。 4.阻隔性能 (1)水蒸气透过量除另有规定外,取本品适量,照水蒸气透过量测定法(YBB00092003) 第一法杯式法测定,试验温度(38±0.6)℃,相对湿度(90±2)%,不得过15g/(m2·24h)。 (2)氧气透过量除另有规定外,取本品适量,照气体透过量测定法(YBB00082003) 第一法测定,试验温度(23±2)℃,不得过4000cm3/(m2·24h·0.1Mpa)。 5.机械性能 (1)拉伸强度取本品适量,照拉伸性能测定法(YBB00112003)测定,试验速度(空载):300mm/min±30mm/min,试样为Ⅰ型。纵向、横向拉伸强度平均值均不得低于10MPa。 (2)断裂伸长率取本品适量,照拉伸性能测定法(YBB00112003)测定,试验速度(空载):300mm/min±30mm/min,试样为Ⅰ型。厚度小于0.05mm的膜,纵向、横向断裂伸长率平均值均不得低于130%;厚度大于0.05mm的膜,纵向、横向断裂伸长率平均值均不得低于200%。 6.热合强度 膜除另有规定外,裁取100mm×100mm膜片四片,将任意两个膜片叠合,置热封仪上进行热合,热合温度130℃~150℃,压力0.2MPa,时间1秒。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测定,热合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7.0N/15mm。 袋从袋的热合强度部位裁取试样,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测定,热合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7.0N/15mm。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 程

邯郸市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检验设备操作规程 (依据ISO9001:标准编制) A版 文件编号:KRSW-JYGC- 编制:质检部日期: 8月06日 审核:纪金锋日期: 8月06日 审批:陈清喜日期: 8月08日 发布日期: 8月08日实施日期: 8月08日 设备名称 水分测定仪 设备型号 KF-1型 设备用途 产品检验 生产厂家

上海安亭电子 维护部门 质检部 出厂编号 090615 一、简介 1.1编写目的 制定合理的仪器操作规程,便于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操作,熟悉设备性能确保检验准确性,及时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2工作原理 本仪器为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水分的仪器,采用“永停法”来确定重点。 1.3职责 化验员负责本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二、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 2.1仪器性能: 电源:220V±10% 50HZ 相对湿度:≤80%

环境温度:5℃-40℃ 测量范围:0.03%-100% 相对误差:≤3%(平行测定以水为标准样品,测定卡氏试剂得水当量,必须大于3mg/ml) 2.2适用范围 本仪器主要用于本厂进厂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水分检测。 三、仪器安装 参照仪器安装外形图说明进行安装。 四、操作方法 4.1滴定管使用 4.1-1测定的水分含量若在0.1%-10%之间时应当用用10ml滴定管(最小刻度0.05ml) 4.1-2测定的水分含量若小于0.1%时,需要增大取样量而且配用微量滴定管。 4.2打开电源,将测定开关调至校正档然后旋转校正开关将电流指针调整至40uA,然后将测定开关调至测定档,此时电流指针应当归零。 4.3将卡氏试剂倒入滴定瓶中,用双联球将试剂打入滴定管,把无水甲醇倒入反应瓶直至把电极铂片完全浸没。然后将卡氏试剂滴入反应瓶,直到电流指针接近40uA,(一般指针在30uA-40uA 范围内)保持30秒指针不返回溶液为红棕色即为滴定终点。 4.4卡氏试剂的标定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488-83 质量部检验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确保人身安全和工作顺利,检验员必须遵守公司《一般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应严格执行本规程: 一、一般规程 1、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仪器设备和化验药品及工具等要放置在安全固定部位。 2、检验员须熟悉自己从事检验、分析工作的操作程序。 3、严格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严禁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 5、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电源导线接头处是否妥当和良好,导线有无被腐蚀损坏,仪器设备接地是否可靠,禁止使用插头和电源线绝缘层已损坏的电器设备。 6、当电器设备漏电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

用,并标上明显标记,请电工进行修理,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修理。 7、遇停水、停电时,必须关闭水龙头和电器开关,但可留照明灯一盏不关,以免来水来电后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8、工作完毕应随手关闭电器设备的电源,长日班检验员下班前,必须仔细检查自己使用过的水、电开关是否关好,若电烘箱要继续使用,调温装置必须良好。在无人工作时,仍然保持所需温度,不致突然升高引发事故;如晚上无人值班时,应切断电烘箱电源。 9、严格执行电烘箱安全操作规程。电热烘箱各层隔板禁止垫纸,各层隔板要刷洗干净,但要注意保护好高温油漆层,烘纸张、纸浆水分时要按规定摺好(如荷花形)立放;烘纸浆时要用表面皿或用称量瓶装好,放于烘箱内。 10、在检验工作间隙阶段须注意通风,以便更换室内空气,改善工作条件,工作服要保持整洁,不要附有油污和有机药品,以免着火。

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重庆卡顿尔食品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部门:品控部 编制:范昌勇 文件编号:KDRQC018 日期:2015年1月12日 一、菌落总数检测操作规程 检测国标: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样品:卡顿尔蛋糕、卡曲、西点类产品 产品国标:GB/T 20977-2007糕点通则;GB/T 20980-2007饼干 产品卫生标准: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 GB 7100-2003饼干卫生标准 菌落总数指标:糕点:热加工≤1500cfu/g,冷加工≤10000cfu/g

饼干:≤750cfu/g 试剂:生理盐水(约8.5%)(磷酸盐缓冲溶液);营养琼脂培养基(或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75%消毒酒精 设备:电子称(0.01g)、电子万用炉、灭菌锅、恒温水浴锅、超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 器具:250ml三角瓶、玻璃棒、烧杯(500ml)、试管(15*150或者18*180)、试管架、培养皿、镊子、钥匙、刻度吸量管(1ml、10ml)、移液器(100-1000ul)、酒精灯 操作步骤: 1.药品配制 营养琼脂培养基(配比:32g+1000ml蒸馏水);生理盐水(8.5gNaCl+1000蒸馏水)(或磷酸盐缓冲溶液);75%消毒酒精(500ml95%纯酒精+133ml蒸馏水)。 2.灭菌消毒准备 ⑴往灭菌锅外层锅内加适量的水(水位刚好没过加热管,最好用硬度较低的水,避免结垢而缩短加热管的寿命)。 ⑵培养皿成套同向整齐排列叠放,用干燥的牛皮纸(或者报纸)包裹卷紧,放入灭菌锅内套中。 ⑶将准备好的试管、培养基、刻度吸量管、移液器枪头、生理盐水放入锅内,注意不要放置过于密集紧凑,以免影响蒸汽循环造成灭菌不彻底。 ⑷盖好锅盖并对称地扭紧螺旋。 ⑸加热使锅内产生蒸汽,当压力表指针达到 33.78kPa时,打开排气阀,将冷空气排出,此时压力表指针下降,当指针下降至零时,即将排气阀关好。注意冷空气必须充分排除,否则锅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⑹继续加热,锅内蒸汽增加,压力表指针又上升,当锅内压力增加到所需压力时,将火力减小(自动控制则无需手动操作,老式灭菌锅需手动切断电源来调节),使蒸汽压力升至103.4kPa,温度达121.3°C,维持15~20分钟,然后将灭菌器断电或断火,让其自然冷后再慢慢打开排气阀以排除余气,然后才能开盖取物。 ⑺无菌操作间和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开启,关闭通道门,灭菌30-60分钟。 ⑻更衣进入无菌间,操作前用75%消毒酒精对手部、样品盒表面、操作台、试管架等进行喷洒消毒。 3.样品处理 卡顿尔产品(含半成品)均为固体和半固体样品,样品处理方法如下: 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1:100样品液稀释方法:用1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按此操作程序,制备 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 mL无菌吸管或吸头。 4.接种培养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为检验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中间产品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范围:适用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中间产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 1.性状: 本品在耐压容器中的药液为无色或带黄色的澄清液体,揿压阀门,药液即呈雾状喷出。 2. 鉴别: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三氯化铁试液 2.1.2 醋酸钠溶液(40%) 2.1.3 二氯化汞试液 2.1.4 试管、蒸馏水 2.2 项目与步骤 2.2.1 取三氯化铁试液1滴,置试管中,加水5ml稀释后,用本品喷射数次,摇匀,即显绿色为符合规定。 2.2.2 取40% 醋酸钠溶液2ml,置试管中,用本品喷射3次,摇匀,再加入二氯化汞试液3滴混合,溶液即显樱桃红色为符合规定。 3. 检查: 3.1 试剂与仪器 3.1.1 乙醇 3.1.2黄色10号标准比色液 3.2 项目与步骤 3.2.1 色泽限度: 取本品3瓶,除去瓶外塑料保护膜,在瓶外标出液面的高度,在铝盖上钻一小孔,插入注射针头(勿与液面接触),待抛射剂逸去后,除去铝盖,分别加乙醇稀释至原高度,混匀,如显色,与黄色10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如有1瓶超过规定,应另取3瓶进

行复试,应全部符合规定。 4. 含量测定: 4.1 试剂与仪器 4.1.1硫酸溶液(0.005mol/L) 4.1.2乙醇 4.1.3缓冲液 4.1.4枸橼酸亚铁溶液4.1.5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克) 4.1.6量瓶、刻度吸管4.1.7注射针头、干燥橡皮管 4.1.8恒温烘箱 4.1.9紫外分光光度计 4.2 检验步骤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对照品35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0.005mol/L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瓶,除去瓶外塑料保护膜后,精密称定,在铝盖上钻一小孔,插入连有干燥橡皮管的注射针头(勿与液面接触),橡皮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乙醇5ml的小烧杯中,待抛射剂缓缓排出后,除去铝盖,将内容物用乙醇移置小烧杯中,置水浴上蒸干,放冷后,用0.005mol/L硫酸溶液少量分次溶解,移至100ml量瓶中,用0.005mol/L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另将本品空瓶连同阀门和铝盖洗净烘干,精密称定,求出每瓶药液的重量,供计算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在药液中的浓度用。 测定法: 将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各5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0.005mol/L硫酸溶液10ml,缓冲液(取碳酸氢钠5.04g,溶解于含有浓氨溶液1ml 及甘氨酸2.25g的水40ml中,再加水使成50ml)5ml与枸橼酸亚铁溶液 (取硫酸亚铁1.5g,溶解于含有稀盐酸0.3ml及亚硫酸氢钠1g的水200ml,临用时取此溶液10ml,加枸橼酸钠0.5g溶解后即得)1ml,用0.005mol/L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SOP-QC-301-00),在53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本品含盐酸异丙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加强产品生产现场品质的管控,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从领料生产到包装完成各工序的检验。 3.检验依据 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样品、装配工艺等产品资料文件。 4.检验程序 4.1.物料入场检验 1.1人员及职责 装配线设置物料专员,负责从仓库领取当天装配水炮所用物料,分配不同物料给不同工位装配人员。 1.2具体工作内容 1.2.1从仓库领取装配所需的物料。 1.2.2清点物料数量,分配物料给各个工位。 1.2.3检查物料的质量,包括规格型号、外观、一致性、性能等,检验无误后,开始组装。 2.部件组装检验 2.1自检 装配人员每装配完成第一个部件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在装配剩余部分,整批装配完成后逐个进行自我检验,全部无误后,才能流到下一工序。 如果组装的部件有一部分部件组成,则装配人员需要对上一工序的部

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2互检 装配人员在一批部件自检完成后,要求相邻工序装配人员或下一工序装配人员给做互检,互检完成后,检验人签字确认。 2.3巡检 4巡检是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巡回检验,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抽样家宴,目的是为了防止成批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工艺发生异常。 检验员对个生产工序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在巡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以及关键工位,如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管理负责人进行改善。 巡检过程中同时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如发现操纵人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应立即要求作业人员改善。检验员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现场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的操作,要求进行整改。 5.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5.1由自检、互检发现的由装配人员引起的不合格品,由装配人员自行返工维修,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返工返修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做报废处理。 5.2巡检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标识隔离单独存放,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并调查原因,改进装配流程、方法。 6.出现以下情况,检验员可以拒检 6.1 使用未按周期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

碳酸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碳酸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以规操作。 2 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购进的辅料碳酸钙质量检验。 3 职责:质量部QA、QC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4 容:(质量标准) 4.1 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4.1.1 产品名称 4.1.1.1 中文名:碳酸钙 4.1.1.2 汉语拼音名: Tansuangai 4.1.1.3 英文名:Calcium Carbonate 不得少于98.5%。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aCO 3 4.1.2 性状:本品为白色极细微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在含铵盐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遇稀醋酸、稀盐酸或稀硝酸即发生泡沸并溶解。 4.1.3 鉴别 4.1.3.1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4.1.3.2 取本品约0.6g,加稀盐酸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调至中性,再滴加稀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中不溶,但在盐酸中溶解。 4.1.3.3 取本品适量,加稀盐酸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4.1.4 检查 4.1.4.1 氯化物取本品0.10g,加稀硝酸10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 4.1.4.2 硫酸盐取本品0.10g,加稀盐酸2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 4.1.4.3酸中不溶物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随滴随振摇,待泡沸停止,加水90ml,滤过,滤渣用水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干燥后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0.2%。 4.1.4.4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1)。 4.1.4.5钡盐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使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 ,用铂丝蘸取溶液,置无色火焰中燃烧,不得显绿色。 4.1.4.6镁盐与碱金属盐取本品1.0g,加水20ml与稀盐酸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煮沸,滴加氨试液中和后,加过量的草酸铵试液使钙完全沉淀,置水浴上加热1 小时,放冷,加水稀释成100ml,搅匀,滤过,分取滤液50ml,加硫酸0.5ml,蒸干后,炽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所有品种,本企业所有洁净生产区域,QC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工作室等。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本规程引至《中国药典》2000年版。 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我公司QC设无菌操作室,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操作室的管理及使用制度见本文附录一。 2. 抽样:供试品应按批号随即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可疑的样品,应缺陷选用疑问的样品,但因机构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已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长霉、虫蛀及变质的药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无需要再抽样检验。 3. 供试品的保存: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以防供试品中的污染菌因保藏条件所引起致死、损伤或繁殖。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该保持原有包装状态,严禁开启,包装已开启的样品不得作为供试品。 4. 检查: . 使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温箱、试管、刻度吸管、量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架、注射器、针头、注射器盒、研钵、75%酒精棉球、紫外灯(365nm波长)。 . 检查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使用设备、仪器、人员及无菌操作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见本文附录二。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制备成供试液后,均在均匀状态取样。制成供试液后,应该在60分钟内注皿操作完毕。 标准操作规程 . 培养: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

胶囊用明胶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胶囊用明胶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10年版)。 QB2354-2005《药用明胶标准》(2005年7月26日发布)。 3.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囊用明胶中间产品的检查等项目的检验。 4.责任 QC。 5.内容 5.1 冻力强度 5.1.1仪器:冻力仪、分析天平、水浴锅 5.1.2方法:取本品7.50g,置冻力瓶内,加水制成 6.67%的胶液,加盖,放置1-4小时后,在65±2℃的水浴中搅拌加热15分钟使样品溶散均匀,在室温下放置15分钟,将冻力瓶水平放置在10℃±0.1℃的恒温水浴中,用橡胶塞密塞保温17±1小时后,迅速移出冻力瓶,擦干外壁,置冻力仪测试台上测试,冻力强度应不低于180Bloom g。 5.2 粘度 5.2.1仪器:勃式粘度计、电子天平 5.2.2 方法: 5.2.2.1取本品20g,置于锥形瓶中,加水至300g,放置1-4小时后,在65±2℃的水浴中搅拌加热使样品溶散均匀,取出冷却至约61℃。 5.2.2.2 开启勃氏粘度计,设定温度为60±0.1℃,用手指顶住毛细管末端,应避免空气或泡沫进入,迅速将胶液倒入粘度计里,直到超过上刻度线2-3cm。按下控温按钮,将手

指移开毛细管末端时按下时间按钮,当胶液水平达到下刻线时,进行读数,即得。 5.3 粘度下降 5.3.1仪器:勃式粘度计、电子天平 5.3.2 方法:取5.2.2项下剩余胶液进行称量,放入培养箱内,在60±1℃培养24h。取出,进行称量,加水至与前一次称量结果相一致,照5.2.2.2项下的方法,进行读数。计算即得。 5.3.3 结果计算: n 1-n 2 粘度下降%= ×100% n 1 式中: n 1 —试液原有粘度,毫帕·秒(mPa·s); n 2 —培养24h后试液的粘度,毫帕·秒(mPa·s)。 5.4 酸碱度 5.4.1仪器:分析天平、酸度计 5.4.2方法:取本品1.0g,加热水100ml,充分振摇使溶解,放冷至35℃,依法测定,PH 值应为4.0-7.2。 5.5 透光率 5.5.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 5.5.2方法:取本品2.0g,加50-60℃的水使溶解并稀释制成 6.67%的溶液后,冷却至45℃,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在450nm与620nm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分别不得低于50%与70%。 5.6 亚硫酸盐(以SO 2 计) 5.6.1仪器:分析天平、蒸馏装置 5.6.2试剂试液:磷酸、碳酸氢钠、0.05mol/l碘溶液 5.6.3方法:取本品10.0g,置于长颈圆底烧瓶中,加水150ml,放置1小时后,在60℃水浴中加热使溶解,加磷酸5ml与碳酸氢钠1g,即时连接冷凝管(产生过量的泡沫时,可加入适量的消泡剂,如硅油等),加热蒸馏,用0.05mol/l碘溶液15ml作为接收液,收集馏出液50ml,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量取50ml,置水浴上蒸发,随时补充水适量,蒸

作业指导书与检验规范流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原料验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严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溶糖工序 4.2.2.1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加入350kg纯净水(属本日第一次生产时需先排出管前一天所残存的纯净水约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并继续加热至90±2℃,保温20分钟。 4.2.2.2保温结束后,启动泵把溶糖缸管道的糖浆回流到溶糖缸(持续3分钟)后,启动冷却水塔,并把糖浆经过5μ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冷却至45℃±5℃,放至对应的调配缸。 4.2.3 配料调配 4.2.4.1调配操作员按产品配方单规定的原料品种、数量和投料顺序,在“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上”登记好用量,复核查对无误后,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投料、操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料生产。 4.2.4.2然后按原辅料加入顺序:①原糖浆②防腐剂③甜味剂④酸味剂⑤香精⑥色素,最后加水定容,分别按配方要求称取并复核无误以上原辅料,并用水溶解逐次加入已开启搅拌器之配料缸,再停止搅拌,继续加工艺水至2000L或6000L刻度处,并继续开启搅拌器搅拌15分钟以上,然后取样进行理化检验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即打开底阀,启泵经过滤器过滤泵入高位缸。 4.2.4汽水混合碳酸化 经水处理后的纯水,经脱氧后,注入经汽化的二氧化碳进化碳化制冷,制冷温度保持10℃以下。制冷后与调配后的溶液进行混合,完成汽水混合碳酸化工序。详见操作见文件《汽水的混合碳酸化作业指导书》 4.2.5灌装工序 4.2. 5.1上罐、罐清洗消毒 1)上罐人员上罐前先检查叉车叉来的空罐是否与所生产的产品品种相符,确认后,割掉包装带,撕去缠绕薄膜,将空罐版小心地推入上罐升降斗,然后开启升降机,将空罐版最上层空罐升至与上罐台处同一平面即停止。 2)上罐人员在接到生产指令时,开启上罐台输送链板和输罐链条,将最上层空罐用干净之木棍慢慢推进入上罐台输送链板上,由输送链板输送至输罐链条上,最后输送至自动洗罐处,罐身经清洗、消毒后进入灌装间。 3)当输送链板上有倒罐时,应及时扶正;当输罐链条上有倒罐或卡罐时,应及时停机清出。 4)需换产品品种时,在接到机房信号时,停止上罐,将剩余空罐通过上罐升降机放下并

维尔新胶囊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为检验维尔新胶囊中间产品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范围:适用于维尔新胶囊中间产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 1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末;微有特臭。 2 鉴别 2.1 试剂与仪器 2.1.1 2,4-二硝基氯苯 2.1.2 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 2.1.3 乙醚 2.1.4 2-2′联吡啶的乙醇溶液(0.5→100) 2.1.5 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0.2→100) 2.1.6 电炉 2.1.7 试管烧杯量筒 2.1.8 电子天平 2.1.9 移液管(2ml,5ml) 2.2 项目与步骤 2.2.1 取本品的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E烟酸酯20mg),加2,4-二硝基氯苯8mg,置 试管中,缓缓加热熔化后,于85-90℃水浴中加热2分钟,放冷,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3ml,振摇,溶液显橙色,不溶物显暗红色为符合规定。 2.2.2 取本品的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E烟酸酯20mg),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2ml, 煮沸5分钟后放冷,加水2ml与乙醚5ml,振摇,静置分层,取乙醚液2ml,加2-2′联吡啶的乙醇溶液(0.5→100)数滴与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0.2→100)数滴,应显血红色为符合规 定。 3 检查 3.1 试剂与仪器

3.1.1 电子天平 3.1.2 崩解度仪 3.2 项目与步骤 3.2.1 装量差异 取本品20粒,照装量差异检查法 (SOP-QC-335-00) 检查,±10%装量差异限度为符合规定。 3.2.2 崩解时限 取本品6粒,照崩解时限检查法 (SOP-QC-330-00) 检查,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 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以同样方法复试,全部崩解完全为符合规定。 4 含量测定 4.1 试剂与仪器 4.1.1 氯仿 4.1.2 醋酐 4.1.3 结晶紫指示液 4.1.4 0.1mol/L 高氯酸滴定液 4.1.5 碘量瓶(150ml) 4.1.6 移液管(5ml) 4.1.7 酸式滴定管 4.1.8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克) 4.1.9 铁架台 4.1.10 研钵 4.2 检验步骤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烟酸酯0.4g),加氯仿5ml 与醋酐15ml 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 滴定至溶液显黄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 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 相当于53.58mg 的C 35H 53NO 3。本品含维生素E 烟酸酯 (C 35H 53NO 3)为标示量的90.0%-110.0%,为符合规定。 计算:C% = W F V 05358 .0***100% V :样品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1mol/L)量; F :校正系数; W :样品的称重量(g); C :样品的百分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