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节约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56 KB
- 文档页数:2
《勤俭节约伴我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理解勤俭节约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勤俭节约的实践方法,如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将勤俭节约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视频、图片等素材,用于课堂教学。
2. 准备课堂所需的教具,如计时器、水杯、纸张等。
3. 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课堂 4. 在教学中引入关于“珍惜资源,节约生活”的主题讨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并发表观点。
教学方法:1. 使用PPT和视频进行课前引入,解释节约资源的意义。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资源。
3.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节约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4. 课后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节约资源的家庭计划并执行。
教学评估:1. 通过小组讨论和方案展示,观察学生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将作为评估学生是否养成勤俭节约习惯的重要依据。
结尾: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勤俭节约习惯。
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浪费资源的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浪费资源的危害和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 讲解勤俭节约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 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勤俭节约:(1) 水资源节约: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避免随意浪费。
(2) 电能节约: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电器,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器设备。
(3) 用纸节约:教育学生要减少纸张的使用,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的纸张。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现象日益严重,节约资源已成为全球共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阵地,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本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节约习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掌握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基本方法;- 熟悉我国资源现状和节约资源的相关政策。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 收集节约资源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 准备活动所需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节约资源的资料;- 学习节约资源的方法;- 准备活动所需工具。
(二)活动过程1. 导入:- 教师播放节约资源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资源浪费现象; -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节约资源的方法。
2. 主题活动:(1)节约用水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 学生制作节水标语,进行宣传;- 开展节水比赛,如“谁是节水小能手”。
(2)节约用电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 学生制作节电标语,进行宣传;- 开展节电比赛,如“谁是节电小卫士”。
(3)节约用纸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纸;- 学生制作节纸标语,进行宣传;- 开展节纸比赛,如“谁是节纸小标兵”。
3. 总结反思:- 学生分享活动感受,总结节约资源的方法;- 教师点评,强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学生制定节约计划,承诺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
四、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总结节约资源的方法,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节约我们在行动》教学设计(共4课时)一. 教材分析《节约我们在行动》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课,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节约的意义、分析身边的浪费现象、制定节约计划、实践节约行动、总结节约成果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节约意识,但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现象仍然存在。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他们在节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不知道节约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节约、缺乏坚持节约的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节约的意义,教给他们节约的方法,培养他们坚持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节约的意义,学会分析身边的浪费现象,掌握一定的节约方法,能够制定并实践节约计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培养他们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践行节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节约的意义,学会分析身边的浪费现象,掌握一定的节约方法,能够制定并实践节约计划。
2.难点:培养学生坚持节约的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践行节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节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身边的浪费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必要性。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节约,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浪费现象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节约方法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3.准备实践活动的道具和材料,如节约计划表、节约行动记录表等。
4.准备课堂总结的模板,用于学生总结节约成果。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三篇一.班会目的: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勤俭节约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节俭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节俭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班会过程:1、请大家谈谈对节俭的认识2、生活中的浪费现象3、节俭的事例1)的节俭生活电视纪录片《》有这样一个镜头,XXX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XXX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
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
这是XXX真实生活的写照。
XXX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
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XXX的《粉笔诗》XXX,字师陶,湖南长沙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
他重视品德修养,生平朴实。
他在XXX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
他在XXX(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
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
因此XXX写诗教育学生。
4、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节俭的?5、名人名言1).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XXX?2).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
XXX3).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XXX4).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惯,便令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酿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
XXX6、倡议书勤俭节约,从我做起7、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8、平时用纸注意双面利用和再利用,将过去没用完的练本打草稿,节约用纸;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尽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篮子或纸袋购物。
节约,是对幸福的盘算,也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
辽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节约小能手》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我是节约小能手》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资源的现状,知道节约资源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节约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的节约行为还不够明显。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更直观地了解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己的节约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
3.引导学生将节约资源的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
难点:引导学生将节约资源的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持久的节约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节约资源的方法。
3.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学习节约资源的典型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节约资源的实例,以便进行教学分享。
3.准备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节约用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用水?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从而引出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享生活中节约资源的方法,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通过分享,让学生了解节约资源的具体做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节约资源的方法,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我们还能为节约资源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将节约资源的观念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节约用水保护资源从我做起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节约用水保护资源从我做起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意识,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节约用水的生活典型事例。
让学生懂得节水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节水方法。
4、通过制定节水计划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将节水的方法付诸于实践,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5、通过制定倡议书,向周围的人们宣传节水的重要性。
教学特色:A.活性B。
实践性C。
活动性D。
探究性E。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课前搜集生活中浪费水和节约用水的实例。
2、带一份自己家上月的水费单。
3、请一位家庭用水最少的学生介绍经验。
[学生甲:我奶奶洗衣服从来不用洗衣机脱水,怕浪费电,她还把衣服晾起来,用盆子接水,……学生乙:我妈妈也不用洗衣机洗衣服,说浪费水,她总用手洗。
(如有对比数据更好。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是真实的。
可在生活中,有人认为:世界上什么都怕没有,水还怕没有吗?那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我们来听听“水博士”是怎么说的?(播放录像)“水博士”:同学们,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但是,因为人们不注意对水资源的保护,如,向江河里排放各种废水废物,倾倒有毒的化学品;对森林资源的乱砍乱伐等,使得清洁的水资源再生越来越困难。
我国每年可用水时为7000亿立方米,受污染水量为3000亿立方米,剩下的清洁可用的淡水就只有4000亿立方米,水资源日趋枯竭。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都听过或见过珍惜水资源的呼吁,请看(播放关于节水的公益广告片),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广告语吗?4、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师:关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的现状,请同学们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自己课余收集到的资料。
张华: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更不会有人,如果人类无止境的浪费水,那么人类自身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小学生是非常好玩的,他们喜欢玩耍、学习新事物,但有些小学生在关注普遍节约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可能不理解节约的含义。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节约,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有趣和创意的方案和课程,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向您介绍一些小学节约活动方案设计教案。
一、省水节流1、实验制作一个小水桶,分别用正常的水龙头和节水龙头灌满水,将水桶倒入两个不同的测量杯中,用计量杯测量它们的容量差异。
这样可以教给学生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
2、游戏把少量的水放在玻璃杯里,让学生们把水传递到另一个杯子里,在水传递的过程中,要确保水尽量不洒掉。
这款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有很多的方法来节约水,比如少用水、关掉水龙头等。
二、物尽其用1、实验把一些物品放在桌上,让学生们想办法把这些物品进行再生利用。
比如,一些旧报纸可以用作揩窗户的布,空气冷却器可以让空气流通更加快速。
2、游戏请学生们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现有的资源。
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三、垃圾分类1、实验在桌子上放置若干种不同种类的垃圾,比如:作为点心包装的塑料袋、纸张、可回收物等等,让学生们把这些垃圾进行分类。
这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们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基本概念,而且可以通过实战来体验它们的价值。
2、游戏让学生用划分垃圾类别的方式来比大小,比如,在一定时间内,每人用一堆不同种类的垃圾,尽可能按类分拣,考验学生们对污染和回收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省电节能1、实验制作一个小型发电机,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发电实际确实需要大量的能量。
这样可以唤起他们要正确使用电器的意识。
2、游戏总时间设定为固定的几秒钟,一个人把电器开启着,从插座拔出电器,开启一个更大的电器,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游戏失败。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节约电力的重要性。
这些方案可以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环保节约方面的知识,这类方案是为小学生设计的,不会使他们感到繁琐和复杂。
《我是节约小能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电、纸、笔、粮食来之不易,培养他们节约的好习惯。
2、使学生懂得安全用电的一般常识。
3、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水、电、纸、笔、粮食来之不易,培养他们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吃穿用的来之不易,引导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来历,教学准备:1、收集各种粮食的图片。
2、了解粮食的种植、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一组分别代表一种小动物。
播放课件:秋天到了,动物们来到丰收的田野上,大家唱着《丰收之歌》,一起收割粮食。
小兔子有很多粮食不认识,请各种小动物向它介绍。
二、它们来的不容易1、让同学们知道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我们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询问同学们家里是否停过水和电,停水停电后遇到了哪些麻烦?让同学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少不了水和电,并且它们来的不容易,要懂得珍惜。
3、先询问同学们知不知道米饭是怎么来的,然后向同学们介绍米饭是如何从插秧,收割到脱粒、归仓最后才到我们手中,让同学们知道米饭来之不易,要珍惜每一粒米饭。
4、让同学们观察38页的内容,让他们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三、争做节约小能手1、让同学们想出一些金点子,如何才能更好的节约用品。
2、比一比,谁的金点子更好。
3、把你的金点子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4、如果你认为自己在节约方面做得很好,就给自己画个星吧!四、实践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注意节约。
2024学年中职生生活节约从小事做起班会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2024学年中职生生活节约从小事做起”。
教材章节为《中职生生活节约》。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介绍生活中的节约小事,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等。
2. 分析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3. 教授学生一些节约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合理使用水电、如何节约粮食等。
4.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节约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对生活中的节约小事有所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2.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已经遇到过一些浪费现象,对节约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可能缺乏具体的行动和技巧。
3.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的课程,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对节约资源的意义和价值有所了解,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通过教授学生生活中的节约小事,使学生掌握节约用水、用电、粮食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讲解节约资源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围绕中职生的生活实际和行为习惯展开,旨在深入了解学生对生活节约的认识和行为表现,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1. 学生层次: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一些生活常识和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共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资源环境现状及节约资源的重要性;(2)掌握节约资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和关注;(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内容1. 节约水资源(1)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2)学习节水方法和技巧,如:合理使用水龙头、收集雨水、减少洗浴用水等;(3)开展节水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水器、宣传节水知识等。
2. 节约用电(1)了解我国电力资源现状及节约用电的重要性;(2)学习节能方法和技巧,如:合理使用电器、关闭不必要的电源、利用自然光等;(3)开展节能实践活动,如:制作节能标志、宣传节能知识等。
3. 节约用纸(1)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节约用纸的重要性;(2)学习节纸方法和技巧,如:双面打印、利用废纸、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3)开展节纸实践活动,如:制作废纸利用作品、宣传节纸知识等。
4. 节约用粮(1)了解我国粮食资源现状及节约用粮的重要性;(2)学习节粮方法和技巧,如:合理膳食、减少剩饭剩菜、推广“光盘行动”等;(3)开展节粮实践活动,如:制作节粮标语、宣传节粮知识等。
5. 可持续发展(1)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2)学习可持续发展方法和技巧,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环保购物等;(3)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如:组织环保活动、宣传可持续发展知识等。
小学班会教案厉行节约,光盘行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盘行动”的含义,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光盘行动”的含义和意义2. 节约粮食的重要性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4. 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浪费粮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光盘行动。
”2. 学习新课(1)教师讲解“光盘行动”的含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光盘行动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粮食的严重性。
(3)教师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也是一种环保行为。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光盘行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4. 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光盘行动的意义,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做到节约粮食。
2. 课后调查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是否能够做到节约粮食。
3. 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评价学生对节约粮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浪费粮食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
3. 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
六、教学资源1. 浪费粮食的图片2. 光盘行动的宣传海报3. 节约粮食的宣传视频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
节约主题幼儿园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1.理解节约的概念;2.培养节约的意识,并通过实际生活行动表现出来;3.了解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创造新的物品或玩具。
2.教学内容1.什么是节约;2.如何节约水和电;3.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创造新的物品或玩具。
3.教学重点1.让学生全面了解节约的概念,鼓励他们节约水、电等资源;2.引导学生了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
4.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以主题讲授法为主、示范法为辅,课堂上导入新课内容后,带领学生动手实践,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约的重要性和创造新物品的方法。
5.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节约”的概念,并通过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节约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节约意识。
第二步:节约水和电教师详细介绍如何节约水和电,如及时关闭水龙头、不浪费水资源、不乱开电器等。
第三步:创造新物品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废旧物品的利用方法,如利用空瓶子做花瓶、利用废弃物做笔筒、利用旧T恤做布娃娃等。
引导学生动手创造自己的新物品。
第四步: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节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实践节约的行动,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更多废旧物品,并尝试创造新的物品和玩具。
6.教学评价本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7.延伸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比赛,并评选出优秀作品;2.建立回收废品的制度,让学生参与到回收工作中;3.鼓励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创意玩具,并在班里展示。
班会主题:提升节约意识的教案
一、目标
通过本次班会,旨在提升学生的节约意识,让他们明白节约的重要性,学会适当利用资源,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活动安排
1. 导入(5分钟)
简单介绍节约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节约的思考。
2. 分享案例(10分钟)
让学生自愿分享自己在节约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收获,鼓励他们相互和借鉴。
3. 观看视频(10分钟)
播放相关节约资源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更多节约的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 节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节约能源、水和食物?
- 如何鼓励他人参与节约活动?
5. 制定行动计划(15分钟)
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个人和团队层面上的节约措施。
鼓励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明确责任分工。
6. 分享计划(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行动计划,大家可以互相和补充建议。
7. 总结(5分钟)
简要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节约意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行动计划付诸实践。
三、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班会,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1. 学生了解节约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掌握一定的节约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形成良好的节约惯,逐渐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节约活动,影响他人并形成良好的节约氛围。
四、备注
本教案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小学班会教案做节约小能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约的重要性,提高节约意识。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1. 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重要性。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
2. 如何让学生将节约行动付诸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浪费水电、纸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行为对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浪费水电、纸张等资源,不仅会增加家庭的负担,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好习惯。
二、正文1. 教师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节约用水?怎样节约用水?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教师总结:节约用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资源,同时也能节约家庭开支。
节约用水的方法有:洗澡时尽量缩短时间,关紧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等。
3. 教师讲解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节约用电?怎样节约用电?4.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教师总结:节约用电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空气污染,同时也能节约家庭开支。
节约用电的方法有:关灯、关电视、关空调等。
5. 教师讲解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节约用纸?怎样节约用纸?6.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教师总结:节约用纸可以减少森林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能节约家庭开支。
节约用纸的方法有:双面打印、用废纸做草稿纸等。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让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节约行动,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强调: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制定一个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小学班会教案争做勤俭节约的好队员课时:1课时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行为。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勤俭节约的定义和意义2. 节约资源的具体做法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勤俭节约?为什么我们要勤俭节约?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勤俭节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二、正文1. 教师讲解勤俭节约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确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节约资源的具体做法,如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共同节约资源。
三、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勤俭节约的目标和行动方向。
2. 教师鼓励学生将勤俭节约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节约资源的好队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节约行为,检查他们是否能够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
2. 收集学生分享的实践经验,评价他们在节约资源方面的表现。
3. 通过团队合作游戏,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互相帮助的意识。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通过讲解、讨论和团队合作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经验的分享,学生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并将勤俭节约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团队合作游戏中,学生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节约行为,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成为节约资源的好队员。
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类似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创建一个节约型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节约,并掌握几种常见的节约行为。
2.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3.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节约,并学会几种常见的节约行为。
2.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反馈卡、PPT、黑板、笔、课件、小玩具等。
教学步骤:一、热身导入(5分钟)1.师生问候打招呼,营造积极活跃的氛围。
2.通过与学生互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授(10分钟)1.出示“节约”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节约”的含义,并解释其重要性。
3.出示几种常见的节约行为,帮助学生记忆。
三、听力训练(10分钟)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节约的对话,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对话内容的理解程度。
四、口语训练(10分钟)1.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练习使用对话中的句子。
2.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阅读训练(15分钟)1.给学生发放阅读材料,让他们自己阅读。
2.让学生回答有关节约的问题,检查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六、写作训练(15分钟)1.让学生将自己理解的节约和个人经历写成一篇短文。
2.提醒学生注意语法、文字和篇章的逻辑结构。
七、游戏互动(15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游戏结束后,采用教学反馈卡,对学生进行个别评价。
八、总结反馈(5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课中的收获。
2.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并用行动来践行节约。
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更加了解了什么是节约,明白了节约的重要性,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节约行为。
学生们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课后游戏互动和教学反馈卡的运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个体化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班会教案玉秀街道波玉小学三(1)班活动目的:1.进一步提高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虽然生活好了,但还是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明确勤俭节约,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物品、自觉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树立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说一说我们的吃穿住行,你的生活幸福吗?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生活富裕了。
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去公园玩耍、做游戏。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无忧无虑。
可是,有的同学去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有关勤俭节约的话题。
二、讲勤俭节约的故事1.指名讲自己知道的勤俭节约的故事。
2.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
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勤俭节约还是我国的建国方针。
建国初期,毛主席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勤俭建国的方针。
”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干世界民族之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
可是,经过我们班同学调查发现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现在请同学展示一下你们课前调查的浪费现象。
三、身边的浪费现象大调查。
1.交流搜集、调查到的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2.总结校园浪费现象:不关紧水龙头;肆意攀比高消费;不随手关灯和电扇等;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浪费粮食;光线明亮时仍开灯;浪费纸张(纸张只使用一面)等3.面对日常生活的这些浪费现象,我们也许早已习以为常。
我会节约
二年级“养成教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都要节约。
2.知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了解常用的节约手段与方法。
情感态度:
1.能自觉、自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2.对浪费的现象不满,进行劝阻和宣传教育。
价值观与行为:
1.在思想上知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见到浪费水电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加以劝阻,并进行节约的宣传。
二、过程与方法:
1、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围绕节约用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电、用纸这条主线进行教学。
2、教学主要以运用课件、演示、亲自体验等形式、手段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创设情境提问:“同学们,你们一天吃几顿饭?你们知道连续多少天不吃东西人会失去生命?(70天)那你们知道人连续多少天不喝水会失去生命?(7天)”问题由学生最熟悉的吃入手,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水比食物还要重要。
所以今天我们要学习节约。
2、节约用水
(1)全班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能谈谈在我们的生活中做那些事需要用到水呢?
跟你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从工业、农业、生活几方面谈,教师作补充)
(2)我们每人每月要用多少水?(每人约3吨,3000瓶。
每个家庭约10000瓶。
)我们学校每月要用多少水?(350吨,350000瓶。
)
(3)我们北京市每月用多少水?(几千亿瓶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每时每刻都在用掉大量的水,那我们地球上的水多吗?学生讨论(学生可能说多、也可能说少)
3、节约粮食
节约粮食,文明用餐。
从《锄禾》图文中,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4、节约用电、用纸
5、生活节约行动
购物节约、光盘行动、家庭节约、宣传行动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6、巩固学习成果
学习儿歌,让学生看到节约的收获、体验节约的乐趣、增长节约知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行节约的思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