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炼化装备处
- 格式:pdf
- 大小:8.49 MB
- 文档页数:56
锦西石化催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情况总结一、锦西石化催化装置运行情况锦西石化分公司催化装置由北京石油设计院设计,公称能力为年处理裂化原料80万吨,1987年10月建成投产。
2003年9月,由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对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
此次改造采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处理量为100万吨/年。
2005年3月,由上海鲁齐公司设计,采用MSR技术,对两段提升管进行了技术改造。
2007年8月1日催化装置计划停工检修,到2010年8月1日进行再次计划停工检修时,装置运行3年,期间出现4次非计划停工检修。
1、2008年5月11日因一再滑阀填料漏严重停工。
2008年5月14日因上一次非计划停工未打开两器检查,因此造成沉降器两组旋风堵塞。
2、2008年7月11日因锅炉入口水封罐挡板漏,致使余热锅炉管束漏无法修理,装置停工。
3、2009年7月23日沉降器旋风料腿堵,被迫停工。
4、2009年8月7日再生器旋风衬里脱落,催化剂大量跑损,停工。
另外,2007年8月27日1:48分因系统停电,造成装置投自保停工,于12:30分喷油开工。
近年,锦西石化催化二套装置完成任务情况还比较好。
2008年实现加工量1060274吨,烟机运行331天、锅炉运行319天。
2009年,实现加工量1036824吨,烟机运行331天、锅炉运行327.4天。
2010年,实现加工量802231吨,烟机运行257.5天、锅炉运行255.3天。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我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再生器腐蚀裂纹问题,到2010年8月检修前,我装置发现再生器二密、烟道膨胀节、三旋器壁、一段再生斜管下料口、一二段再生斜管膨胀节处和烟机入口烟道膨胀节处均发现有不同程度裂纹和热点。
再生器二密段有大面积衬里离鼓现象,再生器腐蚀严重。
2、设备问题。
滑阀或节能设备故障造成非计划停工。
滑阀卡塞或阀杆断裂及填料漏等。
余热锅炉管束漏等。
3、检修质量问题。
由于旋风内径很小,需要极其瘦小的人才能进入内部检查衬里和清焦情况,因此这部分检查通常是通过进行贯通试压来进行。
DCC装置长周期运行工艺核算及技术分析
万涛
【期刊名称】《石油炼制与化工》
【年(卷),期】2024(55)3
【摘要】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方石化)增强型催化裂解(DCC-plus)装置的第二个生产运行周期内,装置原料性质变化频繁、操作工况调整较大,基于原料性质和催化剂性质,通过定期开展工艺核算及技术分析,调控原料预热温度、蒸汽注入量、反应苛刻度、重点部位线速,稳定油浆系统操作参数,优化设备管理等,确保该装置在第二运行周期内未发生非计划停工情况,并成功实现了DCC-plus装置检修周期由3年延长至4年的突破。
【总页数】7页(P43-49)
【作者】万涛
【作者单位】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DCC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常减压蒸馏装置长周期运行技术分析与应用
3.对炼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技术分析
4.炼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技术分析
5.丙烯腈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技术分析与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策略摘要:在石化工业中,为确保催化裂化装置长期稳定运转,必须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所期望的生产目标,提高我们的产品收率,从而满足我们对石化行业的技术需求。
因此,必须对石化行业中的催化裂化装置进行长期稳定的操作模式的研究,以达到持续提高炼油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石油化工;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引言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一项将重质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工艺技术。
不仅要把便宜的、重质的原料变成质量好、价格高、市场需要的产品,而催化裂化装置的特点是:原料范围广,结构简单,由于其运行周期长,操作灵活等优点,在石油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长周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期运转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其正常运转的技术问题。
重油催化裂化二次旋分机的料脚脱落严重影响了催化裂化的长期运转,将料腿去掉后,该装置的催化剂每吨单消耗的原材料达到了1.65公斤,三个旋口的粉尘质量浓度不小于2000 mg/m3,在卷烟机进料量达到300-500毫克/立方米时,二次卷烟机的运转周期明显减少。
装置在运行结束时,在气提过程中易发生穿孔。
穿孔后干气收率提高较为显著,含氮量上升到15%-30%。
为保证设备的安全,必须制定特别的操作计划。
另外,由于待生剂中有部分油等物质,直接进入到反复稀相中,导致卷烟机结垢速率增加,缩短卷烟机使用寿命。
在第一、第二个周期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衬现象,对催化剂的流化和输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三元热源已成为一大隐患。
第二个循环是因为沉降机过渡段的内衬掉了,导致塞阀装置的堵塞,导致了设备的停运和维修。
在首次循环和第二次循环过程中,扬升管易出现结焦的问题。
主要是在提升管进料口上方1.5米处形成的焦炭比较严重。
由于其在提升管段中所占的比例为35%左右,造成了设备的降载。
在改造后的第一、第三个循环操作过程中,沉淀器上部出现了少量的积焦现象,且积焦现象主要集中在防焦蒸汽环下方1 m处的炉壁上,以及旋分离器上部。
炼化企业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考核规定第一条为提高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炼化企业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水平,加强对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企业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管理和考核。
第三条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将本企业的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列入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目标。
第四条企业的计划、生产、设备、动力、安全、技术等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管理职能制定措施,为装置长周期运行创造条件。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范围: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所属炼油、化工企业的主要生产装置。
(一)炼油主要生产装置: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制氢、加氢裂化(渣油加氢)、延迟焦化、催化重整、加氢精制。
(二)化工主要生产装置:乙烯、聚乙烯、聚丙烯(4万吨/年及以上)、苯乙烯、合成橡胶(4万吨/年及以上)、甲醇、芳烃、PX、醋酸。
(三)化纤主要生产装置:PTA、乙二醇、聚酯、丙烯腈、己内酰胺、涤纶、腈纶。
(四)化肥主要生产装置:合成氨、尿素。
第六条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考核分为单套主要生产装置的运行周期考核和企业所有主要生产装置运行周期总体达标率的考核。
主要生产装置已达标数总体达标率= *100%主要生产装置应达标数第七条主要生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其产品中断时间超过24小时,则视为非计划停工。
第八条装置运行周期考核时间要求:(一)“二年一修”为连续运行24个月,期间允许有累计不超过7天的消缺时间。
(二)“三年一修”为连续运行36个月,期间允许有累计不超过10天的消缺时间。
(三)“四年一修”为连续运行48个月,期间允许有累计不超过15天的消缺时间。
第九条装置运行可靠度要求:(一)“二年一修”应不小于99%。
(二)“三年一修”应不小于98%。
(三)“四年一修”应不小于97%。
(四)可靠度的计算:运行周期日-非计划停工日可靠度= *100%运行周期日运行周期日:运行周期内日历天数-允许累计消缺时间非计划停工日:非计划停工日第十条经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主管部门确认的特殊原因造成的停工,如:原料不足、销售不畅、运输困难、催化剂设计寿命到期或上级指令停工等外界原因,可以从停工时间中扣除,其停工时间也应从装置运行周期日中扣除。
催化裂化装置分馏系统工艺分析摘要:分馏系统的任务是将反应油和气体分割成富气、粗汽,轻柴、重柴、回炼油、油浆。
确保每个熘分的质量符合法律要求。
本文件描述了催化裂化装置分馏管理的过程和控制方案。
关键词:催化裂化;分馏系统;工艺石油炼化中催化裂化是重要设备,占有重要地位,其长期运行能力与炼化企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分馏过程包括原油,回炼油处理系统,顶循、一中段、二中段、油浆循环和许多其他系统。
只有反应系统制约,富气压缩机,吸收稳定系统。
因此,分馏系统在设备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不利因素1.结焦。
设备的长期运行,沉降器结焦是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结焦形状是影响滴状、丝状、颗粒状结焦的主要因素。
这表现在很多方面。
原材料的质量导致了结焦问题,一些原料较重,并且涂有大量沥青,稠环芳烃化合物和胶质物,突出了催化剂的低汽化率和湿度。
当油温和气温度低于重组组分油气压力时,重组分油气逐渐稀释,沉降器的表面结构结焦问题出现。
低进料汽化率导致结焦。
高汽化率主要表现出良好的汽化性特性,表明催化剂中含有少量湿催化剂和液相油。
当催化剂与原料接触或长时间停留时,液相完全固定在催化剂表面,从而产生结焦。
长时间滞留可能会结焦,一般来说,油气和沉降器油气滞留时间和油接触时间紧密相连,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催化剂和液相油浆完全依赖于沉积物的表面结构,结焦升高。
引起结焦的强烈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在一些影响且波动的情况下,反应问题主要是不均匀的,这增加了原油进入沉降器没有有效经过裂化,从而导致内壁和死角出现结焦问题。
2.外取热器管泄漏。
其原因通常反映在热器管表面,由于人员操作的较大幅度,受到高温催化加热的强烈影响,催化剂在冲刷阶段或多或少地磨损,壁厚逐渐减小,甚至出现穿孔。
此外,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外取热器管处理设备的疲劳破坏问题。
一般来说,相对较低端口流速,管段出现汽水分层,蒸汽完全集中在管上方,气泡逐渐上升并从被水带走。
炼化公司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实施方案(初稿)为了切实提升我公司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生产装置运行质量,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要求我公司生产装置由原来的“一年一修”逐步延长至“三年两修、两年一修”,这也是集团公司、炼化公司强化基础管理,降本增效的重大举措之一。
为此公司要求各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认真研究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努力实现“三年两修、两年一修”的措施,为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
现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届一次职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入开展“基础管理年”活动,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效益要有新增长”的要求,强化管理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精心组织炼化生产,把提高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作为抓手,全面提升炼化公司生产装置运行水平,实现安全、平稳、优质、高效、长周期的运行目标,为延长石油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一是各厂要认真制定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方案及规划,延长装置运行周期,要把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作为本厂的自觉追求,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讨论。
要对照上述目标,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当前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和差距,通过对每套装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该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目标和规划。
二是要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紧紧抓住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在精细管理上狠下功夫,大力加强生产装置的设备管理和生产工艺管理,尤其是大型机组的管理,要尽快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制定出新的管理措施,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克装置长周期运行难点,确定科学的管理模式,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三是认真抓好装置的检修工作,努力提高装置检修质量。
停工检修是消除设备隐患,恢复设备性能、保证设备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搞好装置检修,才能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各厂一定要按照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要求,合理安排装置检修时间和检修项目,适当加大检修深度,创新检维修思路,努力提高检修质量,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修一次保两年“的目标。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方式探析周绍斐发表时间:2019-01-07T17:07:02.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周绍斐[导读] 摘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获得更高的产品收率,满足石油化工生产的技术要求。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油化厂辽宁省辽阳市 111003 摘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获得更高的产品收率,满足石油化工生产的技术要求。
因此,有必要研究石油化工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方式,不断提高炼油生产的效率。
关键词:石油化工;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方式催化裂化主要是指在炼油工业中将重质原料向有价值产品进行转变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
不只是使廉价重质原料向优质、高价、市场需要的产品进行转变,而催化裂化装置具有原料广泛,结构简单,较长运转周期、灵活操作等优势,因而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长周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中,常见以下技术问题对其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二再旋分器料腿脱落将影响其长周期运行,脱落料腿后,装置催化剂每吨单耗原料可达1.65kg,粉尘质量浓度在三旋入口不低于2000毫克/立方米,在烟机入口达300~500mg/m 3,明显缩短了二再烟机运行周期。
运行末期,装置汽提段容易产生穿孔现象。
干气产率在穿孔后增加比较明显,氮体积分数在干气中增至15%~30%。
烟气与待生剂、油气相互混合,尤其是装置产生波动或停工时迅速降低安全运行系数,为确保装置安全应制定特殊运行方案。
而且,因待生剂中存在一些油气直接向一再稀相进入,造成烟机增大结垢速度,缩短烟机运行寿命。
反再系统在第一、二周期的运行中,脱落衬里情况比较严重,严重影响催化剂的流化和输送,在装置运行中三器热点成为一个重要隐患。
锦西石化重油催化车间长周期运行情况总结重油催化裂化在重油转化和炼油厂经济效益中占居重要地位,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则是提高催化装置经济效益、降低检修费用、减少各种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
2009年9月1日停工检修完毕开车,本次长周期运行开始。
本次长周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下:9月20日~9月28日,由于汽提段藏量仪表引压点断,反再停工8天。
10月22日~11月6日,由于汽提段蒸汽管线磨漏,反再停工16天。
汽提段蒸汽管线磨损问题存在时间较长。
2006年8月份检修时就发现上汽提蒸汽管下部焊口处有冲蚀现象,当时怀疑是焊接质量不好或外部磨损,为此更换0Cr18Ni9管(Φ273×7)0.5m,并在汽提蒸汽管磨损处外部套管。
08年12月初,操作中发现干气量异常偏大,排除苯乙烯装置及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所来干气的影响后,干气收率达5%(正常时在2.8%),因此判断汽提段与第一再生器之间可能穿孔。
12月16日,根据安排停工检修,对三器鉴定时发现,汽提段下数第1层环板处与一再之间磨穿大约直径为15cm左右的孔,同时上汽提蒸汽所加套管已磨穿,其它环板与汽提蒸汽管的相贯处间隙也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检修鉴定时发现汽提段下数第一层环板上汽提蒸汽管与环板之间磨损后的内侧间隙为20mm左右,外侧间隙大约为50mm左右,而安装时为保证汽提蒸汽管的膨胀自由度,汽提蒸汽管与汽提段环板之间存在5~15mm的间隙。
据此分析:在正常生产时,由于汽提段环板与内分布板间存在高密度的催化剂,汽提蒸汽由间隙上行的阻力降小于经内分布板上行的阻力降,因而有部分汽提蒸汽携带催化剂经间隙上行,而汽提蒸汽管外侧催化剂密度较低,使得经此上行的汽提蒸汽量较大,因而造成蒸汽线速过高,长期冲刷下使汽提蒸汽管磨穿,汽提蒸汽由此泄漏,并以极高线速携带催化剂冲刷汽提段外壁,造成汽提段穿孔。
为了解决环板与汽提蒸汽管相贯处气体密封而汽提蒸汽管又能受热自由膨胀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承插式填料函保护套,保护套外部与汽提段环板相贯处满焊,内部填料采用陶瓷纤维绳。
重油催化装置余热锅炉改造与长周期运行【摘要】重油催化余热锅炉多产汽技术改造,节能降耗,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重油催化余热锅炉技术改造长周期本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是由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设计,于2003年9月建成投产,其能耗对全厂能耗影响较大,余热锅炉是重油催化装置的节能设施,它能回收再生烟气显热,并产生蒸汽,但该装置的烟气余热回收部分自投产以来未进行过大的改造,部分锅炉运行参数已偏离原有锅炉的设计参数,另外,锅炉本体在几年的运行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制约着锅炉的正常运行,甚至成为安全隐患。
1 余热锅炉存在问题及改造(1)该装置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出口温度一直超高,设计值为420℃,而实际值则为460-500℃,尤其是在烟机切换及主备机切换的过程中,蒸汽温度高达520℃,排烟温度也高达220℃以上(设计197℃)。
分析原因就是装置整体产汽量不足造成的,能源极大浪费了。
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有可能烧坏炉管,损坏设备,对装置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装置决定利用检修期间对其进行改造,即从省煤器出口处引一条中压除氧水管线,与一级2#过热器出口中压蒸汽在减温器内部混合,达到降低中压蒸汽温度的目的。
在余锅一级2#过热器后路增加一台表面式减温器,达到降低二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使过热蒸汽温度由原来的460-500℃降低到目前的430-450℃,保证余热锅炉过热器管束不超温,每小时多增加产蒸汽1吨,且降低装置能耗0.677千克标油/吨原料。
(2)原对流过热器受热面积小,过热器流动阻力大,过热器不能达到预期过热温度,此外省煤器上水温低偏低(实际运行仅115℃),导致省煤器存在露点腐蚀隐患。
装置将余热锅炉一级1#对流过热器、一级2#对流过热器和二级过热器模块内的受热面管束及支撑拆除,利旧原模块钢架,将新设计的高、低过热器管束布置其中。
为了降低改造后过热器蒸汽阻力,将过热器管束由单管圈改成双管圈,换热器基管由φ51×4改为φ42×4,外集箱由φ219×12增大至φ273×6。
炼化公司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炼化公司生产管理,大力降低生产成本,努力较减少非计划停工,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和公司整体经济效益,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实现公司炼油化工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目标,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炼油(常压、催化裂化、重整、苯抽提、柴油加氢)、化工(聚丙烯、液化气及干气精制、气体分馏、MTBE、乙苯/苯乙烯)等主要生产装置。
第三条本办法对公司各厂炼油化工装置的运行周期实行统一计算,分级考核的管理办法,炼化公司机动设备部负责公司长周期运行管理和考核。
各厂机动科为本厂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日常管理部门。
第四条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原则是在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保持和维护设备、设施性能,延长运行周期,确保装置实现安全、平稳、优质、高效运行。
第二章长周期运行的有关定义和指标计算第五条装置运行周期:是指装置在两个停工大修之间的运行时间段(从停工大检修后连续装置进料开始至切断进料准备停工大检修止),以天计算。
“三年两修”是指装置连续运行17个月,运行周期不低于510天,安排一次大修;“两年一修”是指装置连续运行23个月,运行周期日不低于690天,安排一次大修;“三年一修”是指装置连续运行35个月,运行周期日不低于1050天,安排一次大修;“四年一修”是指装置连续运行47个月,运行周期日不低于1410天,安排一次大修;第六条生产装置可靠度1、可靠度=(运行周期日-非计划停工-装置临修)/运行周期日×100%2、生产装置可靠度“三年两修”应不低于98.5%“两年一修”应不低于98%“三年一修”应不低于98%“四年一修”应不低于98%第七条非计划停工:是指因设备(含电气、仪表)故障或事故、操作失误以及水、电、气、风等系统公用工程等突发性原因造成生产装置切断进料;公司根据物料平衡情况及其它非装置自身原因安排的停工也属于非计划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