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网络架构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31
华为云全球网络与骨干网络架构介绍一、数字化浪潮与云需求回顾历史,数字化转型经历三次大的浪潮。
✦第一波浪潮影响的是以ICT为生产资料的信息产业,比如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软件、硬件、终端、管道等,从2000年到现在,这些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一直跑在各行业的最前面。
✦第二波影响的是以ICT为核心支撑技术的服务行业。
尤其是与用户体验和生产效率强相关的金融等行业,从早期的网上银行到电子支付,到现在的行业数字化变革已经进入到了云化的阶段。
✦在第三波浪潮中,包括电力、交通、制造、能源、政府等各行各业,可谓是360行,行行都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
从客户视角来看,华为网络产品线副总裁曾兴云总结了三点商业需求:✦使能敏捷创新(Agile Innovation),比如滴滴和UBER这种“天生的数字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方案,成功的在短短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Netflix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获得用户兴趣,推出自制剧大幅提高收视率。
✦提供极致体验(Ultimate Experience),提升企业效率的同时更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优化财务指标,比如AT&T推出network on demand业务,业务开通效率提升最高达到95%;迅达电梯的梯联网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50%的成本,带来运营的极致体验。
✦无处不在的安全(Security Everywhere),帮助企业获得更全面的防护能力,满足政策合规诉求,支持业务永续运行,守护客户价值。
而基于行业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云化的网络,帮助企业获得商业成功,正是华为提出全面云化网络架构的核心出发点。
二、华为云网络业务模型及架构从技术角度看,全面云化网络构架的三个层次如下:✦首先是无处不在的连接:即以数据中心为中心,实现园区、分支、物联等场景的互联互通,将人、物、数据和应用全面连接起来;✦其次是开放的云平台:即通过网络云化管理实现业务的快速部署和简易运维,资源的集中调度提升了效率,而开放的API灵活对接网络设备和行业应用,便捷的行业化扩展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第三是社交化的行业应用:即借助云端大数据分析提供丰富的行业SaaS服务,打破应用的“孤岛”,让企业和用户、企业和企业、用户和用户分享网络、应用和数据带来的数字化收益。
yolov5目标检测算法原理YOLOv5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是YOLO(You Only Look Once)系列的最新版本。
其原理如下:
1. 网络架构:YOLOv5使用了一种轻量级的神经网络架构,通常使用的是小型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如CSPDarknet53或EfficientNet作为骨干网络。
2. 特征提取:在骨干网络中,通过多个卷积层来提取输入图像的特征。
这些卷积层逐渐减小图像的尺寸,同时提取更加抽象的特征。
3. 特征金字塔:YOLOv5使用特征金字塔(Feature Pyramid)来处理不同尺度的目标。
通过在不同层级上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图,可以有效地检测小尺寸和大尺寸的目标。
4. 预测框生成:YOLOv5将图像分成若干个网格,并在每个网格上预测多个边界框。
每个边界框包含目标的位置和类别概率。
通过对每个网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整个图像中的目标检测结果。
5. 预测框筛选:为了减少误检和提高检测精度,YOLOv5使用了一系列筛选机制,如非极大值抑制(Non-Maximum Suppression,NMS)来移除重叠较多的预测框,并基于阈值对概率进行筛选。
6. 训练过程:YOLOv5使用标注的训练数据集进行监督学习。
通过将预测框与真实标注框进行比较,并计算损失函数,通过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来优化网络参数。
相对于早期版本的YOLO,YOLOv5在性能和速度方面进行了改进。
它能够实时进行目标检测,并在保持较高准确率的同时具有较快的推理速度。
算力发展对承载网络的新要求迈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人类进入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算力为核心生产力的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新动能,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对数据中心的算力、对数据中心之间的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
背景分析随着AR/VR、元宇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应用的发展,网络需要具备云网资源精准感知、全局实时智能调度控制、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传输能力,现在的ICT融合技术侧重于解决云网的自动编排,采用软件定义和虚拟化技术、实现云网资源的灵活调度和统一管理。
国家出台的“东数西算”规划主要是在数据中心布局层面进行完善,初步计划到2023年底,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70%。
“东数西算”工程规划中,东部节点定位于满足实时算力需求;西部节点定位于承接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平台互联网等非实时或时延不敏感算力需求。
大量高度实时性的业务则通过各区域或城市的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模块承担。
算力服务对承载网络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超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安全性、灵活性方面。
关键技术一、大带宽“东数西算”工程规划中东部DC以服务本区域算力需求为主,西部DC以服务全国算力需求为主,西部DC预计出省带宽在70%以上。
当完成“东数西算”规划的机架数时,预计优化时延的应对措施:1、优化网络架构国内通信网络长期以来形成三层骨干网架构:核心层:以几个大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沈阳、南京等)为中心组成核心层,核心层采用全网状互联方式,实现核心层节点间直连。
骨干层:骨干层以省会城市及部分重点城市为主,分大区连接核心节点。
跨省的业务通过核心节点转接。
接入层:各个地市的业务先上联省内骨干节点,再通过骨干层和核心层进行业务的转发。
这种架构可提高网络资源的效率,在成本、资源利用效率与业务性能优化(时延、带宽等)间实现平衡。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增长,以及业务对时延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运营商普遍以骨干层节点间直连的方式,推动网络扁平化,缩短业务转接的跳数和路由长度。
骨干网组网方案简介骨干网是一个网络中的核心部分,通常用于连接大型机构或者公司的各个网络分支。
骨干网的组网方案是网络架构设计的重要一环,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效果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骨干网组网方案,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连接方式等内容。
网络拓扑结构在设计骨干网组网方案时,需要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性和可扩展性。
常见的骨干网拓扑结构包括星形结构、环形结构和树状结构。
星形结构星形结构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骨干网拓扑结构,它以一个核心交换机为中心,将各个分支网络通过链路连接到核心交换机。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高可靠性和易维护性,但是依赖于核心交换机的稳定性。
环形结构环形结构是一种将各个网络通过链路连接成一个环形的骨干网拓扑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即使某个链路或设备故障,也不会对整个网络造成严重的影响。
然而,环形结构需要考虑链路的选择和管理,以避免环路带来的数据包循环问题。
树状结构树状结构是一种将各个网络分支通过链路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交换机的骨干网拓扑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冗余性,可以方便地扩展新的分支网络并提供冗余路径。
但是,树状结构需要更多的交换机和链路,对网络设备的要求更高。
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规模,可以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来设计骨干网组网方案。
设备选型在骨干网组网方案中,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对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介绍。
交换机交换机是骨干网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包。
选择高性能、可靠性好的交换机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路由器路由器是骨干网的另一个核心设备,用于转发数据包到不同的网络中。
选择具备较高转发速度和灵活路由配置的路由器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可扩展性。
防火墙防火墙是用于保护骨干网安全的重要设备,可以监控和控制数据包的流动,阻止潜在的恶意攻击。
选择具备高性能和多层次安全防护的防火墙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IDC对骨干网络互联带宽的一种快速规划方法梁巍;谢振文【摘要】随着IDC业务流量在互联网带宽流量的比例增大,IDC业务对互联网网络规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针对IDC组网架构和业务特点,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业务模型,并给出一种快速的规划方法,指导骨干网的互连带宽规划.【期刊名称】《现代电信科技》【年(卷),期】2016(046)002【总页数】5页(P60-64)【关键词】IDC;骨干网;互连;带宽规划【作者】梁巍;谢振文【作者单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规划技术部,广州510627;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论文引用格式:梁巍,谢振文.IDC对骨干网络互联带宽的一种快速规划方法[J].现代电信科技,2016,46(2):60-64.LIANG W ei,XIE Zhenwen.A quick method on the backbone network's interconnection bandwidth planning for IDCs [J].ModernSience&Techn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2016,46(2):60-64.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业务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政企托管服务、互联网内容引入及IDC公众服务云。
随着IDC业务需求的增大,对上联骨干网络需求也随之增大,同时也对骨干核心层上联和互联的流量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内容资源引入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网络规划难度,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网络规划方法就显的尤其重要。
IDC基本网络架构可以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如图1所示。
核心层:首先保证接入互联网以及IDC内部网络高速访问互联网;其次负责汇聚网络内的汇聚层交换机,交换和维护IDC内网和外网的路由信息。
汇聚层:业务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上联到核心层。
通常安全设备(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IDS、审计系统等)布置在汇聚层,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和网络安全保障。
网络架构设计中的区域网和骨干网选型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架构设计已经成为目前IT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设计网络架构时,区域网和骨干网的选型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区域网一般是指公司或企业内部的网段,而骨干网则负责将不同的区域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
本文将从技术上对网络架构设计中的区域网和骨干网选型做一个详细分析。
一、区域网选型分析在区域网选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规模和拓扑结构根据公司或企业的规模和拓扑结构来确定区域网的选型。
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拓扑结构比较简单,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网络架构,如星型、树型等结构;如果企业规模较大,拓扑结构较为复杂,需要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划分成多个子网,以减少网络拥堵和提高网络性能。
2. 带宽需求和数据传输速率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和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来确定区域网的选型。
如果企业的业务比较简单,带宽需求和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可以选择低成本的网络架构,如以太网或者无线局域网;如果企业的业务较为复杂,带宽需求和数据传输速率较高,需要选择高级别的网络架构,如FDDI、ATM等。
3.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企业的基本要求。
在选择区域网的架构时,应该充分考虑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例如,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可以很好的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而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很好的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二、骨干网选型分析在骨干网选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带宽需求和高可靠性由于骨干网的作用是连接不同的区域网,需要具备相当高的带宽和可靠性。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光纤通信技术,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2.网络拓扑结构在选择骨干网架构时,企业需要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骨干网采用较为稳定的环形结构或网状结构,以满足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需求。
3. 网络协议和技术在骨干网选型中,需要考虑网络协议和技术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2023年9月第26卷第18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Sep.,2023Vol.26,No.18中国电信河南公司政企OTN骨干网建设策略及演进方向研究王太文(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郑州450000)[摘 要]近年来,金融、党政军类政企客户对低时延、硬通道专线业务需求旺盛,以高清视频、云计算、高品质专线为代表的新型电信业务兴起,尤其是高品质政企专线需求规模呈现快速扩大态势。
随着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成为承载专线业务的关键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同步数字体系/多业务传送平台(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SDH/MSTP)网络,中国电信河南公司现有OTN网络在网络架构、覆盖范围、节点规模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高效满足政企专线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业务随选、快速开通业务的一体化承载需求。
文章梳理中国电信河南公司OTN现状及面临挑战,重点针对OTN骨干网络进行专线业务承载分析,研究其关键技术及演进方向,并给出河南公司的部署方案和策略,实现政企OTN骨干网络架构的演进及平滑升级,打造高品质的专线承载网络。
[关键词]政企专线;OTN网络;低时延;业务随选;OTN骨干网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42[中图分类号]F273.1;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8-0129-030 前 言政企业务一直是中国电信的战略发展重心,中国电信政企组网型专线早期主要由SDH/MSTP网络承载,为政企客户提供2 Mb/s~2.5 Gb/s的电路。
国家电网IMS承载网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及带宽测算方法曲振华【摘要】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了国家电网IMS承载网的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包括骨干侧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和过渡期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并依据网络架构、媒体流和信令流走向提出了IMS交换网对数据通信网骨干侧、接入侧的带宽需求和测算方法,对国家电网建设IMS承载网具有指导意义.%The design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IMS bearer network of State Grid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including the backbone of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transi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And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media flow and signaling flow,the IMS switching network on the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ckbone side,access side of the bandwidth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were put forward,which have a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MS bearer network of State Grid.【期刊名称】《电信科学》【年(卷),期】2017(033)007【总页数】9页(P167-175)【关键词】IMS承载网;网络架构设计;带宽测算方法【作者】曲振华【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5.85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交换网正从以电路交换技术为主的程控交换网向以IP技术为主的下一代交换网演进,随着软交换、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等分组交换技术日益成熟、标准不断完善、应用逐步普及,调度交换网发展面临着技术演进、网络结构调整、设备更新等一系列挑战。
核心网技术—核心网网络架构及维护规范中国电信维护岗位技能认证教材编写小组编制目录第1章中国电信互换网络路由组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固网路由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IN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号码传送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C网路由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中国电信信令网路由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固网信令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CDMA信令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中国电信智能网网络结构及典型业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中国电信IMS网络路由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固网信令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