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永歌妓题材词的表现内容看柳词的风格
- 格式:pdf
- 大小:85.99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柳永歌妓词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不是柳郎才高,而是柳郎心低,他肯低下身来俯就这些女子,他肯看她们心上的伤痕,对她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纯洁而不染烟尘的。
【关键字】柳永,歌妓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其词作流传甚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则有一百余首。
所谓的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这些歌妓词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词中既可见歌妓之名,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之类;也可见歌妓之才貌,如“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等等,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歌妓是柳词创作的主要对象,与这群人的交往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词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色艺俱佳的歌妓成为词人吟咏的对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唐五代词人晏殊、张先等人都曾创作过歌妓词,但柳永的妓情词与他们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晏殊等人的妓情词多从旁观者欣赏的角度,描绘歌妓的容貌、体态、技艺之美;或以代言体形式,以婉转而又富有女性情调的口吻来言情。
这种“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体形式的出现,显然是为了适应词作的“助妖娆之态”、“资羽盖之欢”、“娱宾遣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因此“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则大都充当了风雅的附庸,缺少鲜明的个性,却多了些那一时代特有的贞淑节烈”,对于身份低贱的歌妓的真实感情世界,词人是不屑于去深入了解的,更不用说在词作中加以反映了。
柳永则是在她们普遍的美色与技艺中发现一些富于特色的方面加以描绘,以由衷的赞美之情描写她们的美貌和伎艺,并以同情的笔触真实地反映她们的痛苦、不幸、向往和追求。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摘要:柳永词中描写女性的作品约占全部词作的一半,而歌妓作为一个特殊的形象频繁出现在柳永的作品中。
通过对柳永《乐章集》中歌妓词的分类与分析,总结柳词中歌妓的五种形象。
她们集高超技艺与倾城之姿于一体;她们不幸沦落风尘但心性依然高洁;她们向往真正的爱情和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却注定永远得不到永恒爱情;她们命运悲惨却无力自救。
柳永用他的柔情笔墨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悲剧形象,使人们对传统的歌妓形象有了另一番新的认识。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歌妓形象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也是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作曲、独具原创力的才子词人。
虽然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却用流行的新声写下了大量语言通俗、洋溢着浓厚市民气息的作品,在当时红极一时,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欣赏。
不仅仁宗喜爱柳词,“每对歌,必使侍妓歌之再三”[1],更有“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的盛况。
可以说,上至帝王大臣,下至市井百姓,无不爱柳词。
柳永一生作词无数,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词是与歌妓有关联的。
据记载:《全宋词》总共收录了柳永词212首,“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2]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柳永如此频繁地将歌妓写入他的词中,而这些歌妓又是以怎样的一个形象出现的呢?一方面,柳永以歌妓入词与宋代的社会风气有关。
歌妓制度产生于殷商时期,到了宋代达到它的鼎盛期。
由于宋代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和歌舞佐酒的兴盛,不仅使得歌妓的数量达到空前之多,也大大加速了歌妓的社会化进程,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这为歌妓作为一种文学形象进入文人的词作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柳永如此频繁地创作歌妓词还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尽管柳永文采非凡,然在仕途上,他却屡屡遭挫。
最后他不得不以“奉旨填词”之名,混迹于汴京的秦楼楚馆,以作“新声”卖给歌妓为生。
他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这使得他比其他文人墨客更深入地了解歌妓们的悲惨遭遇。
因此在柳词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歌妓的身影。
论柳永词中歌妓形象的特征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形象。
长期的不第,羁旅,困顿的生涯,使得柳永深切体味到了人生的悲苦。
对于歌妓,柳永颇有些“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于是,开始真心真意地和歌妓交朋友,开始设身处地地了解歌妓的悲苦和她们的反抗精神。
这时,歌妓已经不仅仅是其玩物,而是成为了柳永的知己、朋友。
柳永词歌妓形象特征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形象,《乐章集》中歌妓词大约占一半左右。
除了歌妓词以外,柳永创作较多的羁旅行役词,歌妓形象也是频繁出现。
一、柳永词作大量出现歌妓形象缘由探讨首先,柳永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柳永天生浪漫多情的本性被儒家礼法长期压制,久留于内,必求发之于外。
柳永在北宋真宗咸平年间进京参加其第一次进士考试,就成了一个发泄的契机。
二、柳词歌妓形象人格特征之一——欲望柳永不少词作中的歌妓形象,鲜明地透漏着人性自然欲望。
比如,《昼夜乐》(洞房饮散簾帏静):洞房饮散簾帏静。
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
无限狂心乘酒兴。
这欢愉,渐入嘉景。
再如,《菊花新》:须臾放了残针线。
脱罗裳,恣情无限。
柳永将歌妓这一形象,放在一副充满暧昧,诱惑,激发人类原始欲望的场景中,比较直接地描写了男女欢爱场景:从文学上看,这些词句比较粗俗,浅薄,低级,基本看不到什么文学技巧和意境。
从内涵上看,这些词句粗俗却直白,鲜明表现出了歌妓这一古代特殊的女性群体的欲望,这就打破了很多人只是将歌妓看做玩物,和花、酒没什么区别的物化的陈腐思想,赋予了歌妓生命感,这种生命感虽然很初级,很原始,但是较之将歌妓物化的观点,毫无疑问也是一种进步。
而且,像柳永这么浅露,大量地表现女性的原始欲望,在中国古代文学诗词作家中还是比较鲜见的。
柳永词作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歌妓形象的原因:。
简谈柳永俗词的思想内容作者:李文秀来源:《神州》2011年第05期摘要:柳永以歌妓为描写对象的俗词,主要是从歌妓的容颜、歌声、舞姿和文才等方面展现歌妓的美丽容貌和高贵品质,表达自己对她们的欣赏和爱慕。
同时还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歌妓内心的痛苦和渴望。
关键词:柳永;俗词从题材内容来看,柳永的俗词主要体现在其创作了大量的描写歌妓的篇章。
其以歌妓为描写对象的俗词,主要是从歌妓的容颜、歌声、舞姿和文才等方面展现歌妓的美丽容貌和高贵品质,表达自己对她们的欣赏和爱慕。
同时还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歌妓内心的痛苦和渴望。
下面就其具体内容分类加以分析:一、对歌妓容颜的描写柳永在词中详尽地描写了歌妓的美丽容貌,包括脸、眼、眉、身材、肌肤和姿态等。
1.咏其脸例如:“嫩脸修蛾,淡匀轻扫”(《两同心》);“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
”(《击梧桐》)。
2.咏其眼例如:“盈盈秋水”(《尉迟杯》);“笑整金翘,一点芳心在娇眼”(《荔枝香》);“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昼夜乐》)。
3.咏其眉例如:“愁蛾黛蹙,娇波刀翦”(《河传》);“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浪淘沙令》)。
4.咏其身材例如:“身材儿、早是妖娆。
算风措、实难描”(《合欢带》);“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荔枝香》);“星眸顾指精神峭。
罗袖迎风身段小”(《木兰花》)。
5.咏其肌肤例如:“玉肌琼艳新妆饰”(《惜春郎》);“施朱傅粉,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
6.咏其姿态例如:“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小镇西》);“恣雅态、欲语先娇媚”(《尉迟杯》)。
柳永对女性外貌体态的描写,具体的说是对女性身体的各个部分的细致描写,如上面所举的脸、眼、眉、身材、肌肤和姿态等,这些再加上“嫩”、“红”、“粉”、“盈盈”、“娇”、“翠”、“玉”和“媚”等词的形容修饰,从视觉和听觉上就煽起了一股浓郁的香艳味,使人感到既香艳又婉媚,而这正符合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一)表达真挚诚恳
柳永在他的歌妓词中表达了真挚诚恳的情愫,表明衷心的爱慕,传达出真挚的情谊。
他用美妙的词句,诉说出一份心印的爱,把他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令人勾起回忆,使触动最深处的灵魂。
(二)情节跌宕起伏
柳永的歌妓词在情节上,也是跌宕起伏的,令人心碎。
他用优美的词句,捕捉并处理了所有情节,表现出令人感动的深情,令人融入其中,如同置身于情节之中。
(三)语言生动文采
柳永的歌妓词里更是有着语言的生动文采,他用华丽的词句,将感情的思绪形象的表现出来,节奏抑揚頓挫,都是略显伤感的情调,把情绪在文字中完美的展示出来。
(四)情思动人
柳永的词歌,涵盖了无尽的深情,令人情思流连,不但表达了他的个人情谊,更有他对家乡的情愫,对那片土地、对故乡的远方,表达出他一份热深难以割舍的情愫。
综上所述,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在于表达真挚诚恳,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文采,情思动人。
他的词歌,不但表达了他的个人情感,更有他对家乡的情绪,有独特的韵味,令人激动、感动。
柳永慢词的风格特色内容提要:柳永是北宋词坛的伟大创造者,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创,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他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对于后世诗词文艺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柳永慢词“以俗为美”风格特色词起源于民间,盛唐流行的民间歌词即曲子词,是词体在民间的孕育和形成,晚唐五代经文人手雅化成为一种成熟的文体,在宋代进入黄金时代。
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学样式,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发展过程。
一、柳永与慢词词有两大体式“令词和慢词”,一般认为令词的发展较早,其实慢词出现并不迟于令词。
文人词中的慢词,其正式冠以“慢”字者,始于钟辐的《卜算子慢》。
而在民间词中,则实际上的慢词起源可能更早些,敦煌曲辞中《云谣集》即收录有《内家娇》、《倾杯乐》以及《凤归云》、《拜新月》等长调,这类慢词多涉艳情关系甚密。
慢词长调在北宋得到发展,与当时“太平盛世”密切相关。
宋翔凤《乐府余论》载:“慢词盖起宋仁宗朝。
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
耆卿失意无俚,流留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
”新的“大一统”的时代已非前代“衰世”可比,它渴求着一种既“大”且“新”的艺术格局和审美气度,于是便催生了“新声”和慢词的勃兴,这就是“慢词遂盛”的根本原因。
慢词长调,因着“世运”的“日开”,靠着新声的竞繁,在北宋词坛上便有了一个速度较猛,规模较大的发展。
再加上令词的繁衍滋生,一时间便形成了“词山曲海”的壮观。
而在其间,尤以柳永的慢词最为影响广泛。
柳永出生于儒家传统深厚的仕宦之家,同时深受了故乡福建崇安武夷山的道家文化,形成了积极进取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他“以俗为美”的慢词是在“官场失利”与“情场得意”之间逐渐创制出来并发展的。
柳永早年醉心于功名,但仕途艰难,屡遭失意。
年轻时期沉溺于追欢买笑的风流生活,使他科举考试落第,此时在激愤之下他写了盛传一时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柳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鉴赏柳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鉴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宋代:柳永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英英的舞姿真是美妙,就像章台柳之袅娜,似昭阳飞燕之轻柔。
多少有钱有势的人,富贵人家的筵会上,都争着以千金之价选她去作陪。
只见她回头看了看,音乐开始飘扬,她随之翩翩起舞,似杨柳扶风,身上的佩环也随着舞蹈微微颤动。
突然转入了《霓裳羽衣曲》中节奏急促的段落,她更加施展出自己柔媚轻盈的身段,紧紧地依檀板声而舞。
英英一会儿慢舒广袖,一会儿急动莲步,进退之间仪态万方,表情丰富多变,妩媚多姿。
看英英之美,何止是倾国倾城,她突然回头的一刹那,足以令万人为之消魂!《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注释英英:不详。
当为词人虚拟的歌妓名。
章台,本为汉代长安一条繁华街道名。
昭阳燕,指赵飞燕。
这里是以赵飞燕之“柔若无骨”与前句“腰肢软”相照应的。
是处:到处,处处。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说是唐玄宗聆听天乐后而制成(详《唐逸史》、《广德初异录》)。
促、遍,古代音乐术语,促是促拍;遍是大曲的段落。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盈,通“赢”。
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檀板:檀木所制的拍板。
《旧唐书·音乐二》:“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扦。
”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制官归宣州因题赠》:“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连十觥。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第一篇: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摘要:柳永是词史上声名最显赫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最有争议的词人,后人对他的褒扬和贬抑千百年绵绵不绝。
柳永备受争议的原因在于他所写的词露骨、俗化,他从她们的体态、装扮、艺伎、情感等方面,给我们呈现了歌妓的具体形象。
透过柳永的俚俗词,我们看到才子佳人的“双美遇合”。
关键词:柳永;歌妓;形象柳永既是词史上声名最显赫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最具争议的词人。
柳词的流传速度极快、范围极其宽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声名显赫在于他作词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以及他越过封建道德底线所创作的露骨艳词,同时也是他最具争议的原因所在。
在他中进士以前,他终日混迹青楼,过着浅斟低唱的浪漫生活,中进士以后又游宦漂泊各地,他的这种特殊经历造就了他在词坛的先锋地位,歌妓便成为他词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绝大部分的艳词中,除了对歌妓各种妩媚姿态的细致描写,还有他与不同歌妓所建立的缠绵悱恻的情感。
本文就柳永所创作的俗词,论述柳永所处时代,歌妓得以繁盛发展的原因;并对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最后总结歌妓存在对柳永一生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歌妓繁盛的“前因后果”北宋真宗、仁宗时期,社会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结束了五代的乱离,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
尤其一些大都市出现了百业繁庶的景象,孟元老在《梦华录》中对当时的汴京描写道:“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竟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1]所以,歌妓蔚然成风的原因在于:首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宋代的经济发展、都市繁荣为奢华享乐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处于一个安稳盛世,人民百姓自然更多地趋于精神享受;[2]其次,宋太祖建国初就鼓励大臣“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于是北宋的官员们享乐成风,达官贵人自不待言,就连一般官员家里也普遍蓄养歌妓。
论柳永词中歌妓的形象特征歌妓词是宋词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写作题材。
对于歌妓词的认知,基本上是比较一致的,即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在宋代为数不少的歌妓词中,柳永的作品不仅对歌妓的日常生活等细节描写得非常充分,最重要的是他对这些歌妓的遭遇寄予无限同情,流露出充满怜惜的真挚感情,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歌妓形象。
一、柳词中的歌妓形象(一)外形出众词人柳永对歌妓外在美的描写和咏叹,向我们展示了她们的天然风韵和神态。
这些宛若天仙的歌妓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并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柳永道出了她们美丽迷人的千姿百态。
从柳永词中可见,这些歌妓都是国色天香、倾城倾国的仙材。
她们有的“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娇媚”但富有“雅态”(《尉迟杯》);有的“巧笑如花面”“明眸回美盼”(《洞仙歌》);有的“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园搓素颈”“算神仙、才堪并”(《昼夜乐》);有的女子美的无法形容:“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集贤宾》);远看“众里盈盈好身段”,近观“素脸红眉”(《荔枝香》);有的“一点芳心在娇眼”(《荔枝香》);有的美在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小镇西》);有的是泪美人“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倾杯》);有的娇羞“恣雅态、欲语先娇媚”(《尉迟杯》)……为我们展示了歌妓们的千娇百媚。
《木兰花》“坐中少年暗销魂,争问青鸾家远近”,说得仿佛天下男子无不对她们的美貌动情,对她们产生爱慕之心。
(二)技艺精湛歌妓们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往往要苦练技艺,她们一身的精湛技艺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结果。
《迷仙引》“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便是她们从小刻苦学艺的真实写照。
妓馆为了赚钱,选择一些貌美聪明的年轻女子进行专门的训练,教她们诗书、琴画、歌舞,以便抬高她们的身价,迎合士大夫、达官贵人、风流才子的口味。
特别是一些名妓,非但容貌倾国倾城,她们作诗词书画的才华,谈吐的风雅,即令文人墨客也为之叹服。
浅谈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读《宋词三百首笺注》有感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形象。
据载,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在这些词作中,刻画了很多能歌善舞的歌妓形象,她们用歌唱出了对苦难生活的反抗,对自由的向往和真挚爱情的渴望。
一:柳永歌妓词的社会背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子每每玩弄女性,歌妓作为社会地位最低的女子,根本是供男子娱乐消遣的工具。
到了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和最高统治者的不加干扰,歌妓行业逐渐兴盛起来。
出于男性观赏者的审美要求,以妇人姿态为歌舞本色的趣味观念在唐末就基本确定,到了宋代更是独重女音,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一中曾说:“今人独重女音,不复能问否。
而士大夫所作歌词,亦尚婉媚,古意尽矣。
”因此,到了宋代,独重女音进而发展到嘲笑和排斥男音,使曲子词成为“软性文艺”。
在这种背景之下,柳永创作的歌妓词无论从内容、意境到外在的文字、语言风格都必然会留下歌妓所代表的阴柔之美。
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看,歌妓与词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它在词人生活,词体创作,传播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性,抒情性是词体的特点,但“词的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同它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
”所以,歌妓的加入,使词体的两种特点都得以充分发挥。
首先,歌妓以她的歌喉唱出的词句就体现了词体的音乐特性;其次,歌妓在唱的过程中所融入的个人情感又使词体的抒情功能得以发挥。
纵观柳永的歌妓词,我们不难发现其词的传播出现了这样一种范式:歌词→歌妓→听众。
“歌妓演唱”这种动态传播范式,让柳永的词走向大众,使柳永的词达到了与诗、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二:柳永词中歌妓的才艺歌舞妓(又称艺妓)是集美貌和高超的才艺于一身的特殊群体,柳永在其创作的歌妓词中就描写了许多色貌俱佳的美妓,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她们多是“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的,这些歌妓的外在美有别于《花间集》中妓女身上的珠光宝气,脂粉香气之类的浓艳美,而是着重于歌妓本身的天然自然之美,也恰是这种特殊的美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
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尤其是妓女的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用市井俗词俚语。
但同时柳永的词还有雅的一面,其词之“雅”主要体现在他那些抒写自我怀抱的作品中,尤其是这些词中景与情的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深深的感发。
柳永词之所以形成这种雅俗并存的艺术风格,有着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对后世的词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柳永;雅词;俗词;雅俗并存Theory of words with vulgar liu YongAbstract:Liu Yong Song altar are two big words, the most prominent one, Liu Yong another side of both popular and elegant side.Liu vulgar words mainly in the subject matter content, Civic Square, a large number of in-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lives of prostitutes, especially the song, singing voice of secular women; in the performance practices and strive to direct light sources, not for subtle, no Xing, sustenance, useelaborate; in language more slang words with the vulgar marketplace.Liu Yong words but also elegant side, the words of the "Ya" i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embrace of those writing a self-works, especially the middle ground of these words and emotion genera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a sense of deep fat.Liu Yong formation of this artistic style of the coexistence of Elegance has a number of factors, but later the word of people who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Keywords:liu Yong; Jas word; Common word; Composed coexist目录一、柳词之俗 1(一)题材内容俗 1(二)语言风格的俗 2(三)审美情趣上的俗 3 二、柳词之雅 3 (一)内容雅 3(二)语言雅 4 (三)情调雅 4三、柳词之雅俗并存 5 注释 8参考文献 8柳永是中国词史上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对宋代以及后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浅析柳永歌妓词作者:谢永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摘要:北宋词人柳永,生性天真、浪漫、深情,所创词作精彩纷呈,尤其是歌妓词的创作,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他的歌妓词中所包含的他对女性的观点与看法以及他的创作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歌妓词;情感;人文关怀[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1歌妓,这样的群体历代都是为世人所不齿的阶层,然而在柳永笔下,她们却成了被讴歌的对象。
柳永的歌妓词按内容可分为四类,即表爱词、咏叹词、怜悯词和悼亡词。
在柳永的作品中,她们是真实的生命力,以赞美的眼光肯定她们的容貌美、技艺美和心灵美,显现了柳永对这些底层生活者特有的人文关怀。
一、表达对歌妓的爱恋柳永是一代才子,风流倜傥,但是在冷漠的官场中,他得不到任何乐趣,烟花巷陌倒是让他悠然自得。
同时秦楼楚馆中的女子又多才多艺,难免会日久生情,柳永也对其中的一些女子一往情深,并作词表达爱意,作品《十二时》就抒写了自己对一个地位低微的歌妓的爱慕,感情真挚,发自肺腑,字里行间充满着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表达想要与思念之人共结连理的美好愿望。
这种表答爱意的词是空前绝后的,之前的名人士子纵情秦楼楚馆只是为了寻欢作乐,难有真情之作,柳永这首词的深刻内涵在于它真实地表露了他对这名女子深切的爱恋之情,在之后的历史变迁中,这种不以身份地位作为择偶标准的新型女性观是值得表彰的,在中国女性文化历史积淀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咏叹歌妓丰盈优雅的体态虽然烟花之地给人的感觉是荒淫污秽,但的确也有佳人出没,她们体态丰盈,顾盼多姿,让人怜爱。
《荔枝香》咏叹的就是一个歌妓的体态神情。
首先交代了丽人赏完春景后天晚方归。
“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
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
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她缓缓地挪动步子,体态轻盈地绕过丰盛的宴席,走向自己的房间脱去身上的金丝缝制的衣服,含笑整理头上的头饰,姿态优美,惹人喜爱,轻盈的身段尽收眼底,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将这个丽人的优雅动作、慵懒神态和盘托出,仿佛丽人就在眼前。
论柳永的歌妓词【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本文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柳永歌妓词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对于其中的一些艳情作品探讨其写作初衷,以求全面的解读柳永的歌妓词。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文人心态“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1]可见柳词在当时流传极广。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则有一百余首。
因其以歌妓为主要表现对象,为此,柳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背负了身前身后的诸如“薄于操行”[2]“词语尘下”[3]等一系列负面评价。
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柳永的歌妓词呢?本文试图联系柳永的身世经历以及其时的文学生态,以期对柳永的歌妓词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歌妓词。
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4]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5],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有些还写了歌妓的名字,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才艺貌俱佳的美妓。
这些歌妓多有“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的色貌,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宋元以来的笔记、话本、杂剧、小说也多记载柳永与歌妓的交往情事。
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风流冢》、《变柳七》等。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记载:“宰相吕夷简六十诞辰,差堂吏传命正在徐东东家积翠楼戏耍的柳永填写新歌上寿,柳即写下了《千秋岁》……”此虽系小说家言,但原诸史实,或不为妄谈,在这些本事或故事的背后,应该有着柳永与歌妓交往的某些事实存在。
这些杂史笔记的记载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歌妓对柳永词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柳永词的传播呈现出这样一种范式:歌词→歌妓→听众。
这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范式,词走向广大的听众,歌妓在其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
柳永词语言特色整理柳永词语言特色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
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接受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奇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转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柳永作词特点(1)、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深厚的市民气息。
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苦痛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受和美妙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
其次,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原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善的艺术境界。
第三,呈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
(2)、进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力量。
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提倡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制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协作,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4)、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
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汲取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
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很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进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
柳永这首词,写对歌妓的深怜痛惜,乃柳词“俚词”代表作提到柳永这位宋代著名词人,很多人都会写到他的“俚词”代表作《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在这首词中,柳永以思妇的口吻来诉说对歌妓们的深切同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柳永就是歌妓们的蓝颜知己。
柳永一生虽然为人放荡不羁,没什么功利心,以至终身潦倒,但是另后来很多男人羡慕的是,他“桃花运”十分旺盛,很多女子的喜欢他,他简直成了青楼女子最为欢迎的存在。
但是,他偎红倚翠,并不是学那些自诩风流的男子的做派,他是真的理解那些歌妓的愁怨,他懂她们。
而柳永本人,在被“奉旨填词”过后,逐渐留连于歌楼舞馆,一方面是因为官场失意,还有其实就是他这个人本性就更适合做一个落魄文人,他心性太纯直了,官场并不适合他。
而柳永在流连秦楼楚馆之地后,也利用自己擅长的乐章和长于慢词的优点,写了很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之作,不仅给凄苦的歌妓们带去了快乐和安慰,还对中国慢词词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后来,甚至到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也不知道那个下旨让柳永填词的皇帝知道此种状况,是否“欣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这首词的独特风采吧!这首词全词如下: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宋·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自从进入春天以来,我不但没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反而看那红色的花儿绿色的叶儿都带着愁苦惨淡的感觉。
我这女子的心思现在是对什么都不在意,觉得什么都可以含糊过去,得过且过了。
眼看那春天的太阳已经慢慢攀升到了花树梢头,暖暖地照耀着大地,而就在那柳条间,黄莺儿已经伴着晨风欢快地穿梭着,鸣叫着,而我却根本不想起床,我还在锦被里躺着。
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柳永,字耆卿,号柳处士,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的著名词人。
他的女性词作以描绘女性的情感、内心体验为主要内容,深受当时文人雅士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柳永的女性词作主要包括爱情词、婚姻词和妇女地位的抒发,其中体现了他深情细腻的创作风格和对于女性的关注。
他将女性视为诗歌的主体,通过细腻的描写、细腻的抒发来彰显女性的美和情感。
他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对婚姻的向往和对妇女地位的忧虑。
柳永的爱情词作主要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感情。
他以细腻入微的方式描绘了爱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热烈渴望和对于爱人的无尽思念。
“薰风自春情熏悱,华枝丽藻冉冉开。
问寒独宜秋夜月,拟泊何年此恨来。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向往之情和对于爱人的思念之情。
他以细腻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使词作更富有情感力量。
柳永的婚姻词作主要表达了对于美好婚姻的向往和对于婚姻的感慨。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婚姻中的甜蜜和幸福,同时也描绘了婚姻中的无奈和悲哀。
“无端坠入爱河里,剪破心猿意獾皮。
我当年甚是机关,把他拴来栓到蓝田玉。
”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于婚姻的矛盾和纠结,表达了对于婚姻的无奈和感慨。
柳永的女性词作中还融入了对于妇女地位的关注。
他揭示妇女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困境,以及他对于妇女地位改变的期望和呼吁。
“人如年少得知己,何用身心读字书。
自是凡夫明主约,岂应巾帼把残襦。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于妇女地位的忧虑和对于改变妇女境况的呼吁。
柳永的女性词作主要内容丰富多样,思想内涵深远。
他以细腻入微的方式描写女性的情感和内心体验,以及对于爱情、婚姻和妇女地位的思考和关注。
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柳永以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情细腻的笔触,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