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7
柳永词中描绘歌姬舞女才艺的词句柳永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也是宋代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词作广泛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人物、情感和社会风俗,其中也包括了歌姬和舞女这一特别独特的群体。
在他的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描绘歌姬舞女才艺的词句,这些描绘充满生动感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讲述这些描绘词句,并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将探讨柳永词中描绘舞女才艺的词句。
柳永的词中,描述舞女各种才艺的词句层出不穷。
例如“双明炬下无人见,一曲高歌动江潮”,这句话描述了舞女的高歌和舞蹈能够感动江潮。
在这里,他使用了“明炬”和“江潮”这两个意象来展现舞女的才艺,表现出她们的文化水平和感受力。
其次,我们来探讨柳永词中描绘歌姬才艺的词句。
柳永的词中,涉及到歌姬的描述也不在少数。
例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水沉鱼落,思悠悠。
” 这句话描述歌姬在手持酒杯、歌唱时所表现出的细腻情感和才华。
其中,“愁肠”和“相思泪”透露出歌姬内心深处的悲哀和痛苦,而“思悠悠”则是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求。
此外,在探讨柳永词中描绘舞女、歌姬才艺的词句时,也不可忽视他所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
例如,“破浪乘风,会挽雕弓如满月”,这句词充满了寓情于景、浪漫唯美的修辞,展现出舞女的高超技艺。
此外,“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描写少女的词语,着重于描绘少女舞姿的优美和柔美,同时暗示少女的年龄。
这种运用寓意和隐喻的方式,为他的词作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和韵味。
可以发现,从这些描绘词句中,我们不难看出柳永词作中对于歌姬和舞女的关注和倾慕。
在那个时代,歌姬和舞女因其特殊的身份和职业,在文化和审美意识方面都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柳永通过其词作中的描绘,深刻地展现了这种审美文化和时代背景。
总之,柳永词中描绘歌姬舞女才艺的词句丰富多彩,充满细腻的情感和情感韵味。
这些描绘词句,在表达出作者对于美的追求的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歌姬和舞女的独特文化和审美意识。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柳永歌妓词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不是柳郎才高,而是柳郎心低,他肯低下身来俯就这些女子,他肯看她们心上的伤痕,对她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纯洁而不染烟尘的。
【关键字】柳永,歌妓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其词作流传甚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则有一百余首。
所谓的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这些歌妓词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词中既可见歌妓之名,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之类;也可见歌妓之才貌,如“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等等,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歌妓是柳词创作的主要对象,与这群人的交往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词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色艺俱佳的歌妓成为词人吟咏的对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唐五代词人晏殊、张先等人都曾创作过歌妓词,但柳永的妓情词与他们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晏殊等人的妓情词多从旁观者欣赏的角度,描绘歌妓的容貌、体态、技艺之美;或以代言体形式,以婉转而又富有女性情调的口吻来言情。
这种“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体形式的出现,显然是为了适应词作的“助妖娆之态”、“资羽盖之欢”、“娱宾遣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因此“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则大都充当了风雅的附庸,缺少鲜明的个性,却多了些那一时代特有的贞淑节烈”,对于身份低贱的歌妓的真实感情世界,词人是不屑于去深入了解的,更不用说在词作中加以反映了。
柳永则是在她们普遍的美色与技艺中发现一些富于特色的方面加以描绘,以由衷的赞美之情描写她们的美貌和伎艺,并以同情的笔触真实地反映她们的痛苦、不幸、向往和追求。
柳永,女性的代言人柳永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作家和音乐家,被誉为“骚困绮靡之王”。
他不仅以其优美的词曲创作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地位,还以其深情浪漫的爱情题材成为了女性的代言人。
在他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呈现出了很多不同的面貌,从知性、自主的女性到娇媚、柔情的女性,都可以在柳永的作品中找到。
柳永的《如梦令》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能代表女性形象的一首词。
这首词以女子与男子相思之情为主线,通过女子的述说将深情表达出来。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女性在柳永的作品中是既柔弱又坚毅的。
她们在爱情面前虽然温柔、柔情似水,但是却并不屈服,而是执着地追求真爱。
这种坚持的情感态度,正是很多女性心中的声音。
除了《如梦令》,柳永的《雨霖铃》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首词也是以女性的角度展现了对爱情的痴情和执着。
在这首词中,柳永通过描绘女性对另一半的思念和无尽的等待,表达了她们内心的柔情和伤感。
尽管男子并没有立即回应,女性们却依然坚持等待,并不退缩。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正是柳永笔下女性形象的特点之一。
柳永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女性形象。
有的是聪明、机智的女子,有的是热情、大方的女子,有的是善解人意、温柔的女子。
这些形象的刻画使得女性在柳永的作品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不同类型女性的形象。
柳永的作品成功地将女性形象塑造成了美丽、聪明、善良、痴情的形象代言人。
通过他的作品,人们可以看到柳永对女性的敬意和赞美。
他赋予女性以言辞上的智慧,展现出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正是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使得柳永成为了女性心中的代言人。
柳永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成功地展示了女性的形象。
女性们在他的作品中既温柔、柔情似水,又坚持、执着。
他的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充满魅力,使得女性在当时社会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柳永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女性的代言人,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为女性发声,让女性在文学领域中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论柳永词的女性特质内容摘要: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
柳永渴望个性解放和性爱自由,于是他在青楼中找到理想的归宿;他通过自己的词让世人了解了歌妓等普通女性的生活及境遇。
所以他的作品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语感上或是感情上都时刻展现出女性特质来;他把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抒展得扣人心弦;他以女性的口吻如歌如诉,吟唱着生活的酸楚、命运的不济。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特质柳永生平简介与柳词的主要特点柳永(987-1055?),字鳍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倦厌官场,眈溺于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最后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
他还描绘了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
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人所未写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八九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
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
了解了柳永的身世以及他在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笔者通过长期潜心的研究,逐渐发现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
关于这些,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以女性口吻抒写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婉倾泣诉,如歌如怨。
《集贤宾》柳永诗词鉴赏《集贤宾》柳永诗词鉴赏●集贤宾柳永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
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
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
诮恼损情悰。
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
争似和呜偕老,免教敛翠啼红。
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更莫忡忡。
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柳永词作鉴赏这是柳永困居东京汴梁时为青楼名妓虫娘所作的一首词,用以表白词人对虫娘的真挚情意,借以向虫娘许下庄重的诺言。
虽然柳永踏入仕途后,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终未实践这一诺言,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作品中大胆示爱求偶已属难能可贵了。
“小楼深苍狂游遍”几句写柳永众多歌妓中,只对虫娘一人情有独钟。
“小楼深巷”即指平康坊曲之所,歌妓们聚居之地。
北宋都城多有教坊妓馆,这些坊曲之中身着罗绮、浓妆艳抹的歌妓甚众,但柳永却特别属意于虫虫即虫娘,因为她是一位温柔俊俏、色艺超群的多情女子,“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自然有比虫虫更为风流美貌的,而具有雅态的却极为稀少。
“雅态”是虫虫的特质。
这种“雅态”,源于品格和志趣的高雅,全不象是风尘中的女子。
柳永之所以爱慕虫虫正由于此。
歌妓们虽然受制于娼家,失去了人身自由,但她们的情感是可以由自己支配的。
柳永由于真正的同情和尊重她们,因而能获得其真情,相互知心。
以往的日月里他们曾“几回饮散良宵永”,俩人幸福地相聚,“凤枕香浓”,“人间天上”似乎只存他们的真情了。
上片追述俩人相爱的历史,情真意切。
词的过片以“近来”两字将词意的发展由往昔转到现实,“云雨忽西东”,说明现他们的'爱情出现了一些波折。
他能理解由于歌妓特殊的职业关系,云雨西东,这几乎使他俩失去了欢乐之趣。
从与虫虫“偷期暗会,长是匆匆”的情形来推测,柳永困居京都,已失去经济来源,不可能千金买笑而歌舞场中挥霍了;因而与虫虫的聚会只能偷偷地进行,而且来去匆匆。
由此使他希望与虫虫过一种鸾凤和鸣、白头偕老的正常夫妇生活,以结束相会时愁颜相对的难堪场面。
依红偎翠尽得风流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咏妓词和思妓词。
本文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并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内因与外因,以求在还原作者社会背景、剖析作者才艺、情感的基础上,全面地解读柳永的歌妓词。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北宋诗词1 引言柳永(生卒: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是北宋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
《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就有149首,占其全部词作的百分之七十强。
虽然多数词作由于以歌妓为主要表现对象,并使其背负了身前身后诸如“薄于操行”、“俚俗”等一系列的负面评价,至今却仍有不少“鄙语”之作脍炙人口,为人们击节传颂,最富盛名的就数《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蝶恋花)等。
赏析柳永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歌妓词①,如果只停留在词所歌咏的内容上而不去深入发掘作品产生的原因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这无异于饮无根水、嚼隔夜饭,难得其三昧。
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闻一多先生也曾在其《匡斋尺牍》中指出:“你该记得《诗经》的作者是生在起码二千五百年以前。
用我们自己的眼光,我们自己的心理去读《诗经》,行吗?”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柳永创作了数量如此众多的咏妓词②和思妓词③?结合柳永所处的社会背景,下面笔者就柳记歌妓词的创作动机、作品情感范畴和风格特征等作一点探究。
2 歌妓制度逐渐形成,时风日盛“歌妓”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手段的社会阶层,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先秦女乐、汉代娼乐和魏晋乐户等几个发展阶段,只是它的服务对象最初局限在君主、诸候和部分贵胄之家,到汉代才逐步蔓延到一般士人中间。
到了唐代,歌妓制度已基本走向社会并形成其相对稳定的结构形态,文人士大夫成为了这一制度的主要参与者。
如我们所熟知被贬江洲的白居易见到“老大嫁作商人妇”的长安歌妓,由“移船相近邀相见”到“千呼万唤始出来”,从而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命运感慨,我们可以看出唐时文人的创作就不断涉及歌妓这一话题。
论柳永的歌妓词【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本文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柳永歌妓词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对于其中的一些艳情作品探讨其写作初衷,以求全面的解读柳永的歌妓词。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文人心态“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1]可见柳词在当时流传极广。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则有一百余首。
因其以歌妓为主要表现对象,为此,柳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背负了身前身后的诸如“薄于操行”[2]“词语尘下”[3]等一系列负面评价。
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柳永的歌妓词呢?本文试图联系柳永的身世经历以及其时的文学生态,以期对柳永的歌妓词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歌妓词。
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4]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5],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有些还写了歌妓的名字,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才艺貌俱佳的美妓。
这些歌妓多有“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的色貌,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宋元以来的笔记、话本、杂剧、小说也多记载柳永与歌妓的交往情事。
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风流冢》、《变柳七》等。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记载:“宰相吕夷简六十诞辰,差堂吏传命正在徐东东家积翠楼戏耍的柳永填写新歌上寿,柳即写下了《千秋岁》……”此虽系小说家言,但原诸史实,或不为妄谈,在这些本事或故事的背后,应该有着柳永与歌妓交往的某些事实存在。
这些杂史笔记的记载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歌妓对柳永词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柳永词的传播呈现出这样一种范式:歌词→歌妓→听众。
这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范式,词走向广大的听众,歌妓在其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
柳永这首词,写对歌妓的深怜痛惜,乃柳词“俚词”代表作提到柳永这位宋代著名词人,很多人都会写到他的“俚词”代表作《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在这首词中,柳永以思妇的口吻来诉说对歌妓们的深切同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柳永就是歌妓们的蓝颜知己。
柳永一生虽然为人放荡不羁,没什么功利心,以至终身潦倒,但是另后来很多男人羡慕的是,他“桃花运”十分旺盛,很多女子的喜欢他,他简直成了青楼女子最为欢迎的存在。
但是,他偎红倚翠,并不是学那些自诩风流的男子的做派,他是真的理解那些歌妓的愁怨,他懂她们。
而柳永本人,在被“奉旨填词”过后,逐渐留连于歌楼舞馆,一方面是因为官场失意,还有其实就是他这个人本性就更适合做一个落魄文人,他心性太纯直了,官场并不适合他。
而柳永在流连秦楼楚馆之地后,也利用自己擅长的乐章和长于慢词的优点,写了很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之作,不仅给凄苦的歌妓们带去了快乐和安慰,还对中国慢词词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后来,甚至到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也不知道那个下旨让柳永填词的皇帝知道此种状况,是否“欣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这首词的独特风采吧!这首词全词如下: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宋·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自从进入春天以来,我不但没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反而看那红色的花儿绿色的叶儿都带着愁苦惨淡的感觉。
我这女子的心思现在是对什么都不在意,觉得什么都可以含糊过去,得过且过了。
眼看那春天的太阳已经慢慢攀升到了花树梢头,暖暖地照耀着大地,而就在那柳条间,黄莺儿已经伴着晨风欢快地穿梭着,鸣叫着,而我却根本不想起床,我还在锦被里躺着。
2012年8月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Aug.2012第28卷第4期Journal of Simao Teachers’College Vol.28No.4风尘中的真善美———论柳永的歌妓词邹华,王晓蓉(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要]柳永是宋代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歌妓词主要以市井歌妓作为描写对象,其中确实也不乏难登大雅之堂者,但大多数词作一方面真诚地赞美了歌妓们美丽的容貌、卓约的风姿、善良的品质以及多种多样的技艺,体现了作者较为进步的女性观;另一方面更赞美了歌妓们对爱情的追求、对自身境遇的抗争和独立人格意识的初步觉醒,显现了柳永对歌妓特有的人文关怀,成为词史上的另一道风景线。
[关键词]女性观;人文关怀;柳永;歌妓词[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059(2012)04-0076-05柳永是宋代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广为流传,深受当时广大民众喜爱,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1]柳永的词作共收录212首,其中歌妓词占有很大比例,共有149首。
[2]所谓歌妓词就是指以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词,柳永的歌妓词主要是以市井歌妓作为描写主体的。
柳永的这类词作确实也不乏难登大雅之堂者,正如李清照所言“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3]但是,纵观柳永的歌妓词,大多数确实显现了柳永较为进步的女性观和对歌妓特有的人文关怀。
柳永的歌妓词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4],一类是为歌妓所作的唱词,词人为歌妓代言,吐露她们的心声,主要歌颂她们的美貌、品性和技艺;另一类则是作者的寄情之作,表现词人对歌妓的怜悯、同情、思念与爱慕。
柳永的歌妓词真诚地赞美了歌妓美丽的容貌、卓约的风姿、善良的品质以及多种多样的技艺,体现了作者较为进步的女性观;另一方面,这一类词更赞美了歌妓对爱情的追求、对自身境遇的抗争和独立人格意识的初步觉醒,显现了柳永对歌妓特有的人文关怀。
浅析柳永歌妓词摘要在发达的宋朝文化中,大多数人把青楼当作是消遣娱乐的场所,部分词作在当时的作品里也有体现出来。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所创作的歌妓词有很多,记载着当代人是如何看待歌妓这一行业的。
然而聊永又是如何对她们进行描写的呢?本文将通过分析柳永歌妓词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艺术价值以及对词人一生的影响,从而全面解读柳永的歌妓词。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背景内容影响摘要部分语句不太通,句与句的联系是什么?正文还是有很多错别字和病句。
建议着力修改一下。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是最基本的。
论文写作不能有硬伤。
论文整个架构还可以。
Abstract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et Liu permanent life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the female singers Ci, and paid a heavy price, carry the death, such as "thin to conduct" the words "dust" and a series of negative evaluatio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u Yong's prostitute poems creation background, important content, artistic value, and on the poet's life influence, so as to fully interpret Liu Yong of the female singers CI.Key words: Female singers CI Background Content InfluenceVII目录摘要 (VI)Abstract (VII)绪论 (VII)一、柳永创作歌妓词的背景 (1)(一)科举落榜,仕途不顺 (1)(二)浪迹天涯,寄豪情于烟巷 (1)(三)音乐才能,风流浪漫天性 (2)二、柳永歌妓词的表现内容 (3)(一)描写歌妓形象与道德品格 (3)1.塑造技艺与美貌俱全的歌妓 (3)2.歌颂歌妓的思想品格 (4)(二)透露词人生涯前后之情怀 (5)1.离京后,真挚思念之情 (5)2.回京后,知己不遇之情 (5)三、柳永歌妓词的影响 (6)(一)对柳永一生的影响 (6)(二)展示市井新声 (6)(三)拓宽了词的表现内容和形式 (7)(四)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7)参考文献 (8)致谢 (9)绪论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
柳永与李清照词作中女性形象的探讨北宋时期,词成为了文人学士最喜爱的一种文体,被称为“一代之文学”,闺怨离愁之词非常流行,一些女性为主角的作品闪烁着分外耀眼的光芒。
柳永与李清照同属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是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
与当时的众多词人不同,柳永和李清照二人开辟了词的新路径,开始从另一角度对女性进行展示,更注重女性本身的情感,倾听她们内心的声音。
随着社会发展,文学上对柳永和李清照的研究也是不断深入和延伸,其中主要集中在对二人词作中女性形象单方面的分析以及二人词作内容之比较。
柳永与李清照二人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不同之处。
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感情经历有很大关系。
以下主要比较二人词作中女性形象的不同之处,并对不同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柳永与李清照词作中女性形象的相异之处(一)空有倾国倾城貌与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在词中描写青楼女子形象在宋朝不足为奇,但对其毫不避讳的进行赞美,在柳永之前的男性作品中是十分少见的。
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教育和女性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封建社会,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更不用说赞美了,何况是青楼女子。
男性只是把女性当做一件物品在欣赏。
但柳永打破世俗,开了先河,同为男性,他却与其它创作闺怨词的文人截然不同,他不站在男性角度看待底层女性,而是用真情实感描写女性形象,将女性放在与自身平等的角度,并认真细致地体会女性的情感与思想。
作为男性词人,柳永不仅尊重女性,还歌颂她们,如在他的作品《离别难》里,他赞美道:“有天然、蕙质兰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天生就有着蕙质兰心,品性高雅,容貌更是出类拔萃,天生丽质,这样的女子,她的价值又岂是王孙公子那些金银可以衡量的。
柳永的词是通过男性视角来欣赏、赞美女性的外貌,李清照的词则是通过对自我形象的描写,展示出知识女性的超凡脱俗。
在她的词中,常常以花自比,像《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从柳永词中看歌妓的地位摘要:自古歌妓地位低贱,传统文人士民只将他们作为娱乐遣兴的工具。
柳永则在词中热情大胆的为她们歌咏,在柳永词中,歌伎不仅能歌善舞,更是有名有姓,她们也有着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对平凡夫妻生活的向往,同时柳永更是打破传统以男子口吻表达对女子歌妓的热烈和追求,从而使得歌妓的地位不同于以往的歌妓。
关键词:柳永歌妓独立主体追求爱情男子口吻宋代都市文化的形成及商业经济的繁盛,为文人、商人和市民提供了文化消费的环境、场所及财富储备;从朝廷到庶民的游宴享乐之风,又给品官、文人与平民提供更多纵情声色的机会。
在唐代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妓女文化,到宋代新的文化情势下,出现了颇具平民文化色彩的发展趋势。
①在中国文化史上,我们听到大量对女性美的赞歌,是在宋代的妓情词中。
宋词中有许多刻画女性形象,表现对妓女歌妓的赞美的作品,如张先的《醉垂鞭》:“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晏几道的《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野游郎。
”而在这些所谓艳情词中,对于女性地位尤其是歌妓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关注最为深切的莫过于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柳永了。
柳永,字耆卿,为人放荡不羁,在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的北宋,柳永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混迹秦楼楚馆,与歌妓们流连忘返,他熟识她们的生活情况,赏识她们的才貌与技艺,了解她们的隐衷与心曲,同情她们不幸的遭遇,②柳永为歌妓题咏之作,将近20首之多,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中记载,柳耆卿“为举子时,多游侠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世。
”柳永的词绝不仅仅原于狎妓的快感,而是他与妓之间文化交流的一种必然反映,是他与妓之间产生的真挚情感的文本记录。
在柳永词中对于歌妓的咏叹大致分以下几类:一、有名有姓的同等主体。
西方的古典文学中,妓女的形象往往是“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作家笔触所及体现了对于下层女性的同情和对其命运的关注,如《茶花女》;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却有许多光彩照人的妓女形象。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摘要:柳永词中描写女性的作品约占全部词作的一半,而歌妓作为一个特殊的形象频繁出现在柳永的作品中。
通过对柳永《乐章集》中歌妓词的分类与分析,总结柳词中歌妓的五种形象。
她们集高超技艺与倾城之姿于一体;她们不幸沦落风尘但心性依然高洁;她们向往真正的爱情和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却注定永远得不到永恒爱情;她们命运悲惨却无力自救。
柳永用他的柔情笔墨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悲剧形象,使人们对传统的歌妓形象有了另一番新的认识。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歌妓形象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也是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作曲、独具原创力的才子词人。
虽然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却用流行的新声写下了大量语言通俗、洋溢着浓厚市民气息的作品,在当时红极一时,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欣赏。
不仅仁宗喜爱柳词,“每对歌,必使侍妓歌之再三”[1],更有“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的盛况。
可以说,上至帝王大臣,下至市井百姓,无不爱柳词。
柳永一生作词无数,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词是与歌妓有关联的。
据记载:《全宋词》总共收录了柳永词212首,“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2]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柳永如此频繁地将歌妓写入他的词中,而这些歌妓又是以怎样的一个形象出现的呢?一方面,柳永以歌妓入词与宋代的社会风气有关。
歌妓制度产生于殷商时期,到了宋代达到它的鼎盛期。
由于宋代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和歌舞佐酒的兴盛,不仅使得歌妓的数量达到空前之多,也大大加速了歌妓的社会化进程,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这为歌妓作为一种文学形象进入文人的词作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柳永如此频繁地创作歌妓词还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尽管柳永文采非凡,然在仕途上,他却屡屡遭挫。
最后他不得不以“奉旨填词”之名,混迹于汴京的秦楼楚馆,以作“新声”卖给歌妓为生。
他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这使得他比其他文人墨客更深入地了解歌妓们的悲惨遭遇。
因此在柳词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歌妓的身影。
而她们也以不同的形象冲击着读者的眼球。
纵观柳永《乐章集》中的歌妓词,歌妓的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下列五种:一、技艺超群所谓“歌妓”者,必先以其艺娱人,而后才以其色事人。
因此,柳永在他的咏妓词中,重点展现了歌妓的技艺。
第一艺:歌艺高超佳娘捧板花钿簇。
唱出新声群艳伏。
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
鸾吟凤啸清相续。
管裂弦焦争可逐。
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
——木兰花(林钟商)佳娘拥有美妙歌喉,每每歌唱,都能技压群芳。
她的歌声犹如鸾凤和鸣,让人陶醉,而且一曲还能“飞上九天”,让天上皇宫也陶醉在这天籁之音中。
这是从正面描写了歌妓的歌艺高超。
同时柳永也从侧面对歌妓的歌艺进行赞美。
如: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
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
——瑞鹧鸪(宝髻瑶簪·南吕调)白居易曾在《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因题卷后》说到:“《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面对如此高难度的《阳春》曲,无数王孙帝子不但“鹤盖成阴”,甚至不惜一掷千金。
可见,此女歌艺之了得。
第二艺:舞艺精湛心娘自小能歌舞。
举意动容皆济楚。
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木兰花(心娘自小能歌舞·林钟商)心娘从小就擅长歌舞,其歌艺、舞艺之高连天上的念奴和赵飞燕都要感到羞愧与妒忌。
那么为什么柳永要将心娘与她们二人作对比呢?念奴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歌妓,她的歌声激越清亮,唐玄宗曾称赞她“每执行当席,声出朝霞之上,25人吹管也盖不过其歌喉”。
赵飞燕是汉代成帝的皇后,也是汉朝著名的舞蹈家。
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因此名为“飞燕”。
更有传言说她能在人的掌心上起舞,故有“掌上飞燕”之说。
柳永用念奴和赵飞燕听了心娘的歌声和看了心娘的舞蹈后感到羞愧和嫉妒来写出心娘的舞艺精湛。
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珮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柳腰轻(中吕宫)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柳永同样用“昭阳燕”来衬托歌妓英英的舞姿。
舞者舞步缓急有度,一顾一盼,一曲《霓裳羽衣曲》跳得风韵无穷。
此处柳永还用“垂袖”、“莲步”等动作来写出舞姿的优雅与曼妙。
回眸一瞬间,便使得“万人肠断”,舞已罢,情仍留,使观看者回味无穷。
第三艺:多才多艺柳永词中的歌妓不仅能歌善舞,还精通各种乐器。
如:琵琶闲抱。
爱品相思调。
声声似把芳心告。
——隔帘听(咫尺凤衾鸳帐·林钟商)由于一些文人雅士时常聚集酒楼妓院之中,有些歌妓们或耳濡目染,或为博恩客青睬,因而颇能对客挥毫、触景唱词,显示过人的才情。
如:有美瑶卿能染翰。
千里寄、小诗长简。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大石调)秀香家住桃花径。
算神仙、才堪并。
——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中吕宫)二、倾城之姿自古以来,歌妓都是集技艺与美貌于一身的特殊群体。
前边提到的唐玄宗时期的念奴就是很好的例子。
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的第一卷曾写道:“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
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
’”因此在柳永的词中,他对歌妓的外在美进行了各方面详细的描写。
第一美:脸蛋美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离别难(花谢水流倏忽·中吕调)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林钟商)第二美:眼睛美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
——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中吕宫)柳抬烟眼。
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
妆点层台芳榭。
——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大石调)笑整金翘,一点芳心在娇眼。
王孙空恁肠断。
——荔枝香(甚处寻芳赏翠·歇指调)第三美:肌肤美如削肌肤红玉莹——红窗听(如削肌肤红玉莹·仙吕调)玉肌琼艳新妆饰。
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大石调)第四美:眉毛美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
——荔枝香(甚处寻芳赏翠·歇指调)嫩脸修蛾,淡匀轻扫。
——两同心(嫩脸修蛾·大石调)第五美:笑靥美最奇绝。
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小镇西(意中有个人·仙吕调)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
——击梧桐(香靥深深·中吕调)第六美:身材美世间尤物意中人。
轻细好腰身。
——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林钟商)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荔枝香(甚处寻芳赏翠·歇指调)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
——少年游(层波潋滟远山横·林钟商)在柳永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充满着生命活力、千姿百态的歌妓形象。
她们有的韶容比花艳,有的肌肤似玉莹,有的娇眼如月明,有的笑靥香且媚,还有的身段苗条,百媚从中坐。
往往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可以看到女性体态中自然显露出来的女性美。
除了这些强调容貌中的某一部分特征的描写外,柳永也综合性地对歌妓进行描写。
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态、明眸回美盼。
——洞仙歌(倾城巧笑如花面·中吕调)宠佳丽。
算九衢红粉皆难比。
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
盈盈秋水。
恣雅态、欲语先娇媚。
——尉迟杯(宠佳丽·双调)身材儿、早是妖娆。
算风措、实难描。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
自相逢,便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
——合欢带(身材儿·林钟商)柳永在这里用“如花面”“天然嫩脸”等词用来描写歌妓的脸,突出了她们美得自然,不加修饰也能吸引别人的眼光。
她们身材妖娆、姿态优雅,任何词语都无法描绘她的美,就算“九衢红粉”也难以和她们媲美。
她们微微一笑便有倾城之效,纵使王孙子弟投掷千金也难买她们一笑。
黄莺面对她们的歌声会觉得惭愧,柳条也会嫉妒她们的纤腰,连韩娥、飞燕见了她们都会自愧不如。
三、心性高洁在柳永笔下,歌妓是美的化身。
设若单单只是姿态美,那么柳词中的歌妓就不会历经多年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她们之所以美,除了拥有倾城之姿外,还美在她们具有高雅善良的品质。
在柳词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用来赞美歌妓内在美的句子:愿妳妳、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玉女摇仙佩(佳人)有天然、蕙质兰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离别难(有天然·中吕调)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
——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林钟商)二年三岁同鸳寝。
表温柔心性。
——红窗听(如削肌肤红玉莹·仙吕调)蕙和兰都是香草名,柳永用它们来比喻歌妓,表现了她们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她们只求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即使面对千金,也懒得一看。
四、向往爱情虽然身在烟花之地,尽管命运如此不济,但歌女们从未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在她们看来,什么功名利禄,什么科考仕途,和相知相随的爱情比起来都是可抛却的。
即使伤痕累累,她们也渴望能够真心地爱一场。
她们向往美好生活,急切希望摆脱青楼歌妓的生涯,与自己心爱的人过正常的夫妻生活。
相较于深闺女子而言,歌妓更敢于执着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自由和幸福。
如:迷仙引(才过笄年·双调)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虽身在秦楼楚馆但心性高洁、一心渴望美好爱情的不幸歌妓的典型形象。
她不仅年轻,而且色艺俱佳。
因此席上尊前,随处博得王孙公子的称赞。
然而她却对王孙公子的“千金酬一笑”毫不在意。
可见,她与一般安于庸俗生活、贪得缠头的歌妓们,意趣相异。
她所求的,只是能够与君“携手同归去”。
她已经厌倦了“烟花伴侣”的生活,希望能与君共同缔造正常的家庭生活。
又如:定风波(自春来·林钟商)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句词写出了歌妓对理想中的家庭生活的勾画。
她希望能够和丈夫一起坐在书房里吟诗作赋,互相学习,终日形影不离。
即使只是偶尔抛抛线团,也是乐趣无穷。
柳永用这种平凡而不失乐趣的幻想凸显了女子纯洁无暇的爱情追求。
五、命运悲惨歌妓是宋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商业都市妓馆林立,歌妓云集。
歌妓的数量如此多,然而其中又有几个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呢?宋代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导致许多奴隶和半奴隶阶层失去土地。
为了生存,他们或出卖自己的劳动,成为富强之“私属”,或凭仗特殊的技艺、音乐或歌舞服役宫廷、官府、主家或市井。
为了养家糊口,许多女子必须自我牺牲。
若成为官妓、家妓,还仍能保留清白。
若不幸沦为市井歌妓,有可能连清白也保不住。
然而柳永词中的歌妓们不仅仅要承受这种生存之苦,还要经历各种成为歌妓之后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