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爱满人间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爱的人间》教案1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歌曲,歌词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感强,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本节课通过学习《爱的人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于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方面也需要加强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爱的人间》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五线谱。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能力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和歌曲的演唱技巧。
3.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讨论,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五线谱、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谱:《爱的人间》的五线谱和简谱。
4.坐姿矫正器:用于纠正学生的演唱姿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爱的人间》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爱的人间》的五线谱和简谱,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
然后教授五线谱的读谱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发音。
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同学进行演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案音乐爱满人间教案标题:音乐之爱满人间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探索音乐与爱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理心。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以及音乐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
探索音乐与爱的关系(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音乐与爱的关系。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表达爱、音乐如何传递情感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音乐欣赏与表达(20分钟):1. 选择一首以爱为主题的音乐,如《爱的奉献》等,播放给学生欣赏。
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关注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绘画、写作、舞蹈等方式表达。
音乐创作与表演(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可以选择编写歌词、谱曲或编排舞蹈等形式。
2. 每个小组准备好后,进行表演,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
3. 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每个小组的表演,鼓励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案过程,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2. 提醒学生音乐与爱的关系,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音乐表达爱和关怀。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案扩展:1.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艺术家到班级进行音乐讲座或表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音乐剧等音乐演出,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3.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音乐社团或学习乐器,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和技能。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和表演,包括他们对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和创意性。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体验的看法。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对人间美好情感的赞美。
歌曲为C大调,2/4拍子,结构简洁,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会演唱《爱的人间》。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学会用歌声赞美人间美好,传递正能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掌握。
2.歌曲中情感的表达。
3.学会用歌声赞美人间美好。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树立榜样。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歌词,感受歌曲情感。
3.练习法: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歌曲旋律。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提高歌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示范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辅助教学。
4.教学用具:乐谱、歌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爱的人间》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提高歌唱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歌声赞美人间美好?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演唱《爱的人间》,感受歌曲的魅力。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人间大爱的美好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表现自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爱的人间》的曲调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2.情感的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爱的人间》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发音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别教授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让学生反复练习。
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学生相互展示,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唱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爱的人间》,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第七课《爱满人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听赏乐曲教学难点: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教学方法:欣赏与实践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和授新<1>举反例导入]1. 听赏<一个真实的故事>师:首先我们来听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用心去感受。
(播放音响)(1)谈谈听赏后的感想。
(2)你联想到了什么?2. 交流听赏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3. 老师激励评价师: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
乐曲的动物丹顶鹤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学生因救援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由此我们联想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人类需要真情。
<2>连接转入师:是的,人类需要真情,有爱就有一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图片中感受真情的需要)1. 听赏<爱的奉献>2. 交流听赏感受(1)你认为歌词的精华部分是什么?(2)从图片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奉献的源起。
(4)情感的归纳<3>老师承转师:为了减少战争,出现了许多国际组织来促进国与人类的和平。
奥委会便是一个这样的组织。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赏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曲英文版<手拉手>.用行动来呼唤和平与真情。
1. 老师富有表情的范唱。
2. 随琴视唱一遍。
(难点节奏讲解)3. 齐唱与课堂形式<三>课堂小结师: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
让我们在爱的祝福和期盼中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同学们齐唱<让世界充满爱>)歌曲《爱的人间》一、教学内容:1.歌曲《爱的人间》。
2.露一手:学生用哑语传递爱心。
二、教学目标:1.感情投入地演唱歌曲《爱的人间》,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下册7爱满人间《演唱爱的人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新设计2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1、喜欢聆听、演唱《爱的人间》,体会歌曲的情绪变化2、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残疾人,让世界充满爱!(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手语舞蹈的学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歌词、旋律,感受歌曲情绪,为学习演唱歌曲做一个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曲谱的学习、演唱提高学生的识读五线谱能力,体会歌曲旋律特点,感受歌曲三段体结构,了解附点音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3、通过多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并能够跟范唱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用自然地声音,深情地演唱《爱的人间》,体会歌曲情绪的变化。
2、学会手语舞蹈《爱的人间》3、能够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3学情分析1、情感价值观: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能够去感受作品的情感、愿意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愿意去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美。
2、过程与方法:本班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多以聆听、演唱、表演为主,喜欢实践活动,愿意用律动、器乐去表现歌曲情绪。
3、知识与技能:节奏:经常做一些节奏训练和打击乐器伴奏,有一定的节奏感。
旋律:有一定的识读无线谱能力,知道曲谱对应的唱名,能跟琴演唱简单的无线谱。
歌唱技能:能够在教师的提醒下,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尝试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能够注意到气息的运用。
4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先词后谱的方法学会演唱歌曲《爱的人间》,提高识谱能力。
(二)教学难点休止符及附点音符的演唱及歌曲情感的把握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新设计教学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激发兴趣环节目标:聆听歌曲、表演舞蹈,体会歌曲情绪、了解作品内涵。
设计说明:揭示主题导入新课,通过手语舞蹈的学习熟悉歌曲歌词、旋律。
活动1.1观看手语舞蹈、引入新课师:“今天进行才艺展示的是我们班舞蹈队的同学,让我们一起看看她们的精彩表演。
爱满人间的音乐教案设计第一章:音乐与情感的交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通过音乐表达情感,提升情感素养。
1.2 教学内容:音乐的基本元素,情感的分类与表达。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
1.4 教学活动:1.4.1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1.4.2 分析经典音乐作品,探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1.4.3 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章:爱的主题音乐欣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的爱,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2.2 教学内容:亲情、友情、爱情等不同类型的爱在音乐中的表现。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2.4 教学活动:2.4.1 讲解亲情、友情、爱情等不同类型的爱在音乐中的表现。
2.4.2 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如《茉莉花》、《友谊地久天长》、《甜蜜蜜》等。
2.4.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三章:音乐与生活的结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升生活品质。
3.2 教学内容:音乐在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如餐厅、商场、聚会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
3.4 教学活动:3.4.1 讲解音乐在餐厅、商场、聚会等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3.4.2 学生尝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音乐,如为自己的餐厅设计背景音乐。
3.4.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章:音乐与心灵的疗愈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对心灵的疗愈作用,学会用音乐调节情绪。
4.2 教学内容:音乐疗愈的理论基础,音乐疗愈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体验法。
4.4 教学活动:4.4.1 讲解音乐疗愈的理论基础,如音乐对情绪的影响。
4.4.2 教授音乐疗愈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通过音乐放松身心。
4.4.3 学生进行音乐疗愈的实践,如听音乐放松身心。
第五章:音乐与社会的互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学会用音乐传递正能量。
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第7课爱满人间教材解析一、《爱的奉献》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
歌曲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帮助当小保姆的姑娘战胜病魔的动人故事,但歌词并没有具体地讲述情节,而是概括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词句,发人深省。
歌曲分为两个情绪不同的段落。
第一乐段16小节,音乐是叙述性的,优美而深情;第二乐段10小节,音乐是呼唤性的,在较高的音区进行,是激动的倾诉,这也正是歌曲的主题所在,听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爱的人间》是4集儿童电视剧《光明世界》的主题歌,著名音乐家谷建芬老师为盲童所写,正是那许许多多的爱让盲童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色彩和温暖。
三、《大爱无疆》是为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著名作曲家关峡和词作家刘麟、宋小明历经一年多呕心沥血完成的《大地安魂曲》的片段,它借鉴了西方安魂曲的音乐形式,充满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充满人文关怀,是一曲和谐社会的礼赞。
教学目标一、在聆听、演唱、编创和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和表达守望相助和互助互爱的人间大爱。
二、能随歌曲《爱的奉献》模唱,说出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和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三、能听出《大爱无疆》中两段旋律的主奏乐器,在哼唱中感悟"大爱无疆"的情感,并说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四、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爱的人间》,并与同伴一起在情景表演中表达爱的情怀与愿望。
五、能用亲切和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表达和平共进的友谊之爱,唱出歌曲情绪上的变化,并能背唱歌曲。
六、在聆听中认识和听辨人声的分类。
教学建议本单元课题是《爱满人间》,表达的主题就是激发人们真挚的情感,把爱心播撒到人间需要帮助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何时,大爱无疆,呼唤人人都能献出那份代表和平的友谊之爱。
因此,不管是欣赏歌曲还是要求演唱的歌曲,旋律、情绪的变化都比较明显,尤其是演唱歌曲里的低音与高音的音高差都已经达到了八度,在教唱的过程中要科学引导孩子转换音高,到高音时切记喊叫,学会带有感情,亲切、优美地演唱歌曲。
第7课爱满人间
教学目标:
1.在聆听、演唱、创编和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和表达守望相助和互助互爱的人间大爱。
2.
能随歌曲《爱的奉献》模唱,说出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和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3.能听出《大爱无疆》中的两段旋律的主奏乐器,在哼唱中感悟“大爱无疆”的情感,并说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4.能用优美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爱的人间》。
5.
能用亲切和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表达和平的友谊之爱,唱出歌曲情绪上的变化,并能背唱歌曲。
教学内容:
1、聆听《爱的奉献》、《大爱无疆》
2、演唱《爱的人间》、《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教学重点:通过听唱和模唱的方式记忆歌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课时:二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演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2、聆听《大爱无疆》
教学重点:用亲切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以作品的演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演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1、直接从歌曲产生的背景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主题。
3、在听歌曲,听出相同的乐段和段落。
4、在教师的琴声伴随下,试唱歌曲前面的八小节旋律。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表达主题
二聆听《大爱无疆》
1、情景导入
2、了解背景
3、聆听乐队演奏的部分,感受乐曲的意境。
4、聆听合唱部分,理解歌词表达的主题
5、完整地聆听乐曲,精心聆听,听后说出乐曲的表现形式。
6、简单介绍《大地安魂曲》及曲作者。
三、课后小结
第二节
教学内容:1、聆听《爱的奉献》2、演唱《爱的人间》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中的友谊
教学难点:在歌唱中体会歌
曲情绪的变化,唱出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出歌曲温暖。
教学过程:
一、聆听《爱的奉献》
1、初听歌曲,激起学生演唱的热情。
2、再次听歌曲,比较两段不同的情绪。
(1)第一次听,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知道歌词表达的主题。
(2)第二次听,比较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不同。
3、随歌曲模唱,说一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4、采用分句接龙和气场的方式演唱歌曲。
二、演唱《爱的人间》
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
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
三、新歌教学
(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
(二)反复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听录音范唱,感知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
2、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感受歌词的美,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
)
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通过反复听赏,感知相似乐段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各部分不同的演唱情绪)
(三)学唱歌曲
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采用划拍法、画线条法、教师范唱法、跟琴模唱法、手语代替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感受歌曲旋律)
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表现歌曲,尽情抒发学生内心的爱,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积极性)
四、拓展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领略残疾人的精彩人生。
2、爱的升华—感受“人间大爱”。
3、学习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让“爱的人间”到处充满“感恩的心”。
(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外史上残疾人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残疾人积极乐观的高尚精神,做残疾人的朋友,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关爱他人的情感,进一步感悟爱的主题,将本课推向高潮。
)
五、课后延伸
教师寄语,号召学生人人争当“爱心使者”,建立“爱心日记”,记录“爱的故事”,分享“爱的喜悦”。
(让学生在成长中常怀感恩之心,将爱延续。
)
三、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