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根脉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26
(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材7、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与油画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山水画对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了解中国油画的发展情况。
2.了解现代山水画的艺术风貌及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了解著名油画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3.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重点:1.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山水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2.简要介绍油画发展史。
难点:1.讲解现代山水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理解艺术形式与时代生活环境的关系。
2(重要油画作者与作品的介绍。
教具资料:多媒体设备图片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教师提问: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二、新课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
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
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讨论自学: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在师古人方面,他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
他从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为归。
黄宾虹师造化,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纪游画稿当以万计。
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厚,是他的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也有简洁疏朗仅以墨线勾勒,或稍加淡墨渲染的减笔,即疏体。
前者实中见空灵,后者虚中见雄逸。
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一、我国传统艺术的概念我国传统艺术是指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艺术不仅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也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古代我国的艺术传承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艺术作品主要表现了神话传说和社会风情。
秦汉时期,壁画和书法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时的主流艺术形式。
隋唐时期,我国绘画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名家名作。
唐代的大型佛教造像也成为了我国传统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
宋元时期,江南绘画成为主流,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使我国绘画出现了新的高峰。
明清时期,我国传统艺术融合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绘画、书法、文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代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国传统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当中。
三、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方式1.师徒制传承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师徒制度是重要的传承方式。
艺术家会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向学徒传授艺术技巧、艺术理念和艺术修养,学徒则会通过师父的教诲和示范来学习和模仿。
师徒制传承不仅传授了具体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传统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
2.家族传承在一些传统家族中,传统艺术技艺由父传子、师传徒,代代相传。
这种传承方式保证了技艺的连续性和纯正性,也使得传统艺术在家族中得以传承和继续发展。
3.学校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艺术都被纳入了教育体系中,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学校教育以系统化的课程和专业化的师资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传统艺术的技艺和理论知识。
四、当前我国传统艺术的面临的挑战1.传承人才匮乏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了现代时尚的艺术形式,使得传统艺术失去了一些关注和支持。
传统艺术的传承人才也因此而匮乏,造成了传统艺术的衰退。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原创全册说课教案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原创全册说课教案中国美术鉴赏(9课时)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一、教材分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
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1、导入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影响中方方面面。
请欣赏广告片《K-BOXING》和《夜宴》预告片提问:片中出现了几幅艺术品,有什么作用?2、新授美术的范畴板书绘画工艺美术雕塑书法建筑篆刻各种类型课件出示一作品,请学生辨析。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一、起源与初步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音乐和舞蹈等方面。
最早的艺术形式多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
古代经典文化对传统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诗经》中的吟诵形式和乐曲演奏技巧,都成为后来音乐艺术的基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中国传统艺术逐渐趋于多样化和成熟化。
在戏曲、绘画、书法、雕塑等领域,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例如,京剧的发展与明清的戏剧和曲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国画的技法和风格的确立,则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和创新。
二、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进行着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
不同地区、不同学派的艺术家们通过继承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元素以及个人创新,不断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
例如,中国戏曲通过元曲、明代二八杂剧等形式的创造,逐渐形成了以京剧、豫剧等为代表的各种剧种。
这些剧种在剧本、表演和音乐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承载和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样,在绘画艺术领域,不同学派的艺术家们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和创作理念。
古代的四大名家,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画作中蕴含了丰富的史诗意境和哲学思想,对后世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近现代的一些画家则积极吸纳西方绘画的技巧和观念,推动了中国画的创新发展。
三、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艺术正在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比如,在古典音乐领域,很多古乐团体开始尝试用现代乐器演奏传统乐曲,使传统音乐更加贴近当代听众。
同时,在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传统艺术也积极转型,与互联网、视频、VR等新兴技术结合,创造出更多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是一项复杂而又持久的过程。
它既需要传承和保护古老的传统,又需要与时俱进,吸纳新的元素。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说课材料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我将用五个部分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
第一部分:说教材《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是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二课,属于工艺美术类别。
本课讲述了古代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发展与文化内涵以及它们的审美对中国文化、社会习俗的深远影响。
教材前面一课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前课里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在本节课可以加以应用。
这一课我将分为三个课时来讲,本节课着重讲述古代玉器艺术。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本课所涉及的玉器、陶瓷、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新课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以及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2、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鉴赏工艺美术作品。
3、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教学难点和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所以必须对古代社会的礼制做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就成为了本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