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11
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各组数中,属于勾股数的是( )
A. 2.5,6,6.5 B. 5,7,10 C.
,, D. 6,8,10
2.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如图: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cm、3cm、12cm的长方体盒子能容下的最长木棒长为( )
A. 11cm B. 12cm C. 13cm D. 14cm
4.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 , 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
A. (4+)cm B. 9cm C. 4cm D. 6cm
5.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反正都有人成功力争是自己
黑暗的尽头就是光明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两直角边之比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27cm B. 30cm C. 40cm D. 48cm
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为( )
A. 4 B. 16 C. D. 4或
3. 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4
B. 8
C. 16
D. 64
4.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b=12,c=13,则a=( )
A. 1 B. 5 C. 10 D. 25
5. 在Rt△ABC中,∠C=90°,AB=15,AC:BC=3: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4 B. 48 C. 54 D. 108
6. E为正方形ABCD内部一点,且AE=3,BE=4,∠E=9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25 B. 12 C. 13 D. 19
7. 如图:在△ABC中,AB=5cm,AC=4cm,BC=3cm,CD是AB边上的高,则CD=( )
A. 5cm
B. cm
C. cm
D. cm
8. 以下列各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3,4 B. 4,6,5 C. 14,13,12 D. 7,25,24
9. 如图,在△ABC中,AB=8,BC=10,AC=6,则BC边上的高AD为( )
A. 8 B. 9 C. D. 10
10.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 1 - 第17章
勾股定理单元复习测试A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ABC,∠C=90°,a=9,b=12,则c=__________.
2.△ABC,AC=6,BC=8, 当AB=__________时,∠C=90°.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
cm,则它的高为__________.
4.△ABC中,∠C=90°,∠A=30°,则BC∶AC∶AB=__________.
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 和12,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 ,底边上的高为3,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
7.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长为20,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9.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它的直角边长为_______.
10.测得一个三角形花坛的三边长分别为5cm,12cm,•13cm,•则这个花坛的面积是_____.
11.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5)2+(b-12)2+c2-26c+169=0,则△ABC是 三角三角形.
12.如图在4个均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正方形中,各有一个格点三角形,那么这4个正方形中,与众不同的是_________,不同之处:_____ .
ABCD
13.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________米.
1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则使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的值是___ _.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5.下列各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
- 1 - 第17章 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
(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
一、认真选一选,你一定很棒!(每题3分,共30分)
1,分别以下列五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①6,8,10;②13,5,12 ③1,2,3;④9,40,41;⑤321,421,521.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组
A.2 B.3 C.4 D.5
2,已知△ABC中,∠A=12∠B=13∠C,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 )
A.1∶1∶2 B.1∶3∶2 C.1∶2∶3 D.1∶4∶1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斜边长为1,那么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 )
A.52 B.3 C.3+2 D.332
4,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5米,13米长的梯子可以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 )
A.12米 B.13米 C.14米 D.15米
5,放学以后,萍萍和晓晓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萍萍和晓晓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萍萍用15分钟到家,晓晓用20分钟到家,萍萍家和晓晓家的距离为( )
A.600米 B.800米 C.1000米
D.不能确定
6,如图1所示,要在离地面5•米处引拉线固定电线杆,使拉线和地面成60°角,若要考虑既要符合设计要求,又要节省材料,则在库存的L1=5.2米,L2=6.2米,L3=7.8米,L4=10米四种备用拉线材料中,拉线AC最好选用( )
A.L1 B.L2 C.L3 D.L4
7,如图2,分别以直角△ABC的三边AB,BC,CA为直径向外作半圆.设直线AB左边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右边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S2,则( )
精品 文档
第17章 勾股定理单元复习测试A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1 二2 三3 四4 五5 六6 七7 八8
得分
任何学习不可可能重复一次就可以掌握,必须经过多次重复、多方面、多个角度的反复训练才能取得跟多的收获,我们设计的试卷主要就是从这点出发,所以从你下载这张试卷开始,就与知识接近了一步。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ABC,∠C=90°,a=9,b=12,则c=__________.
2.△ABC,AC=6,BC=8, 当AB=__________时,∠C=90°.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 cm,则它的高为__________.
4.△ABC中,∠C=90°,∠A=30°,则BC∶AC∶AB=__________.
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 和12,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 ,底边上的高为3,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
7.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长为20,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9.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它的直角边长为_______.
10.测得一个三角形花坛的三边长分别为5cm,12cm,•13cm,•则这个花坛的面积是_____.
11.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5)2+(b-12)2+c2-26c+169=0,则△ABC是
三角三角形.
12.如图在4个均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正方形中,各有一个格点三角形,那么这4个正方形中,与众不同的是_________,不同之处:_____ .
ABCD
13.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________米.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新世纪教育网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免费下载 第 1 页 共 4 页 科目 数学 课题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
主备人 雷长江 组内审核 学校审核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学习
重难点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简单应用。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教学准备
学 习 过 程
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1、叙述勾股定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试写一写:
3、已知△ABC,∠A、∠B、∠C的对边分别为cba、、,
根据下列条件,画出对应的三角形:
(1)543cba、、,(2)13512cba、、,(3)5.225.1cba、、
4、问题:以上所画三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什么关系?所得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你的发现吗?
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明确:互逆命题 在一对命题中,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恰为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恰为第二个命题的题设,像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2、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1)原命题:猫有四只脚.( )逆命题: ( )
(2)原命题:对顶角相等.( )逆命题: ( )
第 1 页 共 22 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4、5 B.6、8、10 C.√3、2、√5 D.5、12、13
2.(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B.4 C.5 D.±5
3.(3分)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
A.√2 B.√5 C.√2+1 D.√5+1
4.(3分)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成立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如果a>0,b>0,那么ab>0
D.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其中a<c,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3分)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 B.7+√7 C.12或7+√7 D.以上都不对
6.(3分)如图.在Rt△ABC中,∠A=30°,DE垂直平分斜边AC,交AB于D,E是垂足,连接CD,若BD=1,则AC的长是( )
第 2 页 共 22 页
A.2√3 B.2 C.4√3 D.4
7.(3分)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b)2+|a2+b2﹣c2|=0,则△ABC的形状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8.(3分)如图为某楼梯的示意图,测得楼梯的长为5m,高为3m,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 )
A.5m B.7m C.8m D.12m
9.(3分)如图,长方体的底面邻边长分别是5cm和7cm,高为20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点B为棱的中点),那么所用细线最短为( )
八下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6B.7,24,25C.6,8,10D.9,12,15
2.在△ABC中,BC=6,AC=8,AB=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纯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3.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即网格线的交点),
则线段AB的长度为()A.3B.5C.6D.4
4.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由
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21,则S2的值是(
)A.9.5B.9C.7.5D.7
5.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
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EF=4,AH=12,那么AB等于()
A.30B.25C.20D.15
6.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开门去阃(kǔn)一尺,不合二寸,
问门广几何.”大意是说:如图,推开双门(AD和BC),门边缘D、C两点到门槛AB距离为1
尺(1尺=10寸),双门间的缝隙CD为2寸,那么门的宽度(两扇门的和)AB为()
A.100寸B.101寸C.102寸D.103寸
7.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华诞之际,王梓涵和学校国旗护卫队的其他同学
们赶到学校举行了简朴而降重的升旗仪式.倾听着雄壮的国歌声,目送着五星红旗级缓升起,
不禁心潮澎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爱动脑筋的王梓涵设计了一个方案来测量学校旗杆的高
度.将升旗的绳子拉直到末端刚好接触地面,测得此时绳子末端距旗杆底端2米,然后将绳
子末端拉直到距离旗杆5m处,测得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高度为1m,最后根据刚刚学习
第 1 页 共 20 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三角形的三边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5:4:3 B.a2=b2=c2
C.a2=(b+c)(b﹣c) D.a:b:c=13:5:12
2.(3分)下列各比值中,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比的是( )
A.1:2:3 B.2:3:4 C.3:4:6 D.1:√3:2
3.(3分)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 )
A.5 B.6 C.8 D.10
4.(3分)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5)2+√𝑏−12+|c﹣13|=0,则三角形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5.(3分)如图,△ABC的三边BC,CA,AB分别用a,b,c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2+b2=c2,则∠C=90°
B.若a2﹣b2=c2,则∠A=90°
C.若c2+a2=b2,则∠B=90°
D.若a2﹣b2+c2=0,则∠A=90°
6.(3分)在如图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三点均在正方形格点上,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第 2 页 共 20 页
A.AB=2√5 B.∠BAC=90°
C.S△ABC=10 D.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2
7.(3分)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点E,DE=3,BD=2CD,则BE=( )
A.6 B.7 C.3√3 D.2√6
8.(3分)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新世纪教育网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免费下载 第 1 页 共 3 页 科目 数学 课题 勾股定理(一)
主备人 组内审核 学校审核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图形观察,发展形象思维;通过拼图证明勾股定理,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
3.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发展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和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感受勾股定理博大的文化价值,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
重难点 重点: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
难点: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
教学准备 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学 习 过 程
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前面我们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哪一些知识?
(1)两锐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30°,则B的对边与斜边满足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1、量一量:下面三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度。
2、议一议:你发现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了吗?
3、你能用文字语言总结你的发现吗?
4、验证:再任意的画一直角三角形验证你的发现.
5、证明你的发现:
6、小结: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勾股定理
三、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1.在Rt△ABC,∠C=90° a b c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各组数中,属于勾股数的是( )
A. 2.5,6,6.5 B. 5,7,10 C.
,, D. 6,8,10
2.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如图: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cm、3cm、12cm的长方体盒子能容下的最长木棒长为( )
A. 11cm B. 12cm C. 13cm D. 14cm
4.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 , 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
A. (4+)cm B. 9cm C. 4cm D. 6cm
5.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八下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6B.7,24,25C.6,8,10D.9,12,15
2.在△ABC中,BC=6,AC=8,AB=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纯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3.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即网格线的交点),
则线段AB的长度为()A.3B.5C.6D.4
4.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由
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21,则S2的值是(
)
A.9.5B.9C.7.5D.7
5.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
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EF=4,AH=12,那么AB等于()
A.30B.25C.20D.15
6.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开门去阃(kǔn)一尺,不合二寸,
问门广几何.”大意是说:如图,推开双门(AD和BC),门边缘D、C两点到门槛AB距离为1
尺(1尺=10寸),双门间的缝隙CD为2寸,那么门的宽度(两扇门的和)AB为()
A.100寸B.101寸C.102寸D.103寸
7.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华诞之际,王梓涵和学校国旗护卫队的其他同学
们赶到学校举行了简朴而降重的升旗仪式.倾听着雄壮的国歌声,目送着五星红旗级缓升起,
不禁心潮澎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爱动脑筋的王梓涵设计了一个方案来测量学校旗杆的高
度.将升旗的绳子拉直到末端刚好接触地面,测得此时绳子末端距旗杆底端2米,然后将绳
子末端拉直到距离旗杆5m处,测得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高度为1m,最后根据刚刚学习
八下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6B.7,24,25C.6,8,10D.9,12,15
2.在△ABC中,BC=6,AC=8,AB=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纯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3.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即网格线的交点),
则线段AB的长度为()A.3B.5C.6D.4
4.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由
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21,则S2的值是(
)
A.9.5B.9C.7.5D.7
5.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
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EF=4,AH=12,那么AB等于()
A.30B.25C.20D.15
6.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开门去阃(kǔn)一尺,不合二寸,
问门广几何.”大意是说:如图,推开双门(AD和BC),门边缘D、C两点到门槛AB距离为1
尺(1尺=10寸),双门间的缝隙CD为2寸,那么门的宽度(两扇门的和)AB为()
A.100寸B.101寸C.102寸D.103寸
7.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华诞之际,王梓涵和学校国旗护卫队的其他同学
们赶到学校举行了简朴而降重的升旗仪式.倾听着雄壮的国歌声,目送着五星红旗级缓升起,
不禁心潮澎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爱动脑筋的王梓涵设计了一个方案来测量学校旗杆的高
度.将升旗的绳子拉直到末端刚好接触地面,测得此时绳子末端距旗杆底端2米,然后将绳
子末端拉直到距离旗杆5m处,测得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高度为1m,最后根据刚刚学习
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各组数中,属于勾股数的是( )
A. 2.5,6,6.5 B. 5,7,10 C.
,, D. 6,8,10
2.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如图: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cm、3cm、12cm的长方体盒子能容下的最长木棒长为( )
A. 11cm B. 12cm C. 13cm D. 14cm
4.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 , 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
A. (4+)cm B. 9cm C. 4cm D. 6cm
5.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第1页(共5页)
《第17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1.5,b=2,c=3 B.a=7,b=24,c=25
C.a=6,b=8,c=10 D.a=3,b=4,c=5
2.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3.正方形的面积是4,则它的对角线长是( )
A.2 B. C. D.4
4.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A.60:13 B.5:12 C.12:13 D.60:169
5.如图,△ABC中AD⊥BC于D,AB=3,BD=2,DC=1,则AC等于( )
A.6 B. C. D.4
6.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A.25海里 B.30海里 C.35海里 D.40海里
7.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8.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BE的长是( )A.3 B.4 C.5 D.6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则斜边长为 .
10.在△ABC中,∠C=90°,AB=5,则AB2+AC2+BC2= .
11.正方形的对角线为4,则它的边长AB= .
12.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
13.如图,一根树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底部12米处.树折断之前有 米.
- 1 - 第18章 勾股定理单元达标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已知下列四组线段:
①5,12,13;②15,8,17;③1.5,2,2.5;④43,.1,45。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四组 B、三组 C、二组 D、一组
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则斜边长为( ).
A、80cm B、30cm C、90cm D、120cm.
3.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ABC中,若∠B=∠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 △ABC中,若a2=(b+c)(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C. △ABC中,若∠A∶∠B∶∠C=3∶4∶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 △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5.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25海里 B、30海里 C、35海里 D、40海里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10,BC=8,则图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 )
A、14 B、16 C、20 D、28
7.如图,在△ABC中,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
8.△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一直角边长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 )
A. 4 B. 8 C. 10 D. 12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解答: 解:设斜边长为x,则一直角边长为x﹣2,
依照勾股定理列出方程:62+(x﹣2)2=x2,
解得x=10,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明白得直角三角形的能力.
2.(3分)小丰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cm)的电视机,下列对29英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丰认为指的是屏幕的长度
B. 小丰的妈妈认为指的是屏幕的宽度
C. 小丰的爸爸认为指的是屏幕的周长
D. 售货员认为指的是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考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 依照电视机的适应表示方法解答.
解答: 解:依照29英寸指的是荧屏对角线的长度可知售货员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时了解一个常识:通常所说的电视机的英寸指的是荧屏对角线的长度.
3.(3分)如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4 B. 8 C. 16 D. 64
考点: 勾股定理.
分析: 依照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解答.
解答: 解:依照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知:
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因此A=289﹣225=64.
故选D. 点评: 能够运用勾股定理发觉并证明结论: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运用结论能够迅速解题,节约时刻.
4.(3分)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依照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能够求解.
解答: 解: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因而得到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C.
点评: 本题要紧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性质.
5.(3分)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则斜边的长( )
A. 18cm B. 20cm C. 24cm D. 25cm
考点: 勾股定理.
分析: 设另一条直角边是a,斜边是c.依照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以及勾股定理就能够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
解答: 解:设另一条直角边是a,斜边是c.依照题意,得,联立解方程组,得.故选D.
点评: 注意依照已知条件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方程组的方法能够把①方程代入②方程得到c﹣a=1,再联立解方程组.
6.(3分)适合下列条件的△A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①a=,b=,c=②a=6,∠A=45°;③∠A=32°,∠B=58°;④a=7,b=24,c=25 ⑤a=2,b=2,c=4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 运算出三角形的角利用定义判定或在明白边的情形下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则可.
解答: 解:①,依照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是;
②a=6,∠A=45不是成为直角三角形的必要条件,故不是;
③∠A=32°,∠B=58°则第三个角度数是90°,故是;
④72+242=252,依照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故是; ⑤22+22≠42,依照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定.
7.(3分)在△ABC中,若a=n2﹣1,b=2n,c=n2+1,则△ABC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 依照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假如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那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假如有这种关系,那个确实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 解:∵(n2﹣1)2+(2n)2=(n2+1)2,
∴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D.
点评: 本题利用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即已知△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8.(3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乘积的2倍,那个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考点: 勾股定理.
分析: 依照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乘积的2倍,以及勾股定理能够列出两个关系式,直截了当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a、b,斜边是c.
依照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乘积的2倍得到:2ab=c2,依照勾股定理得到:a2+b2=c2,因而a2+b2=2ab,
即:a2+b2﹣2ab=0,(a﹣b)2=0
∴a=b,则那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而那个三角形的锐角是45°.
故选C.
点评: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问题,不要不记得三边的长,满足勾股定理.
9.(3分)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 )
A. 3cm2 B. 4cm2 C. 6cm2 D. 12cm2
考点: 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 依照折叠的条件可得:BE=DE,在直角△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就能够求解.
解答: 解: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BE=ED.
∵AD=9cm=AE+DE=AE+BE.
∴BE=9﹣AE,
依照勾股定理可知AB2+AE2=BE2.
解得AE=4.
∴△ABE的面积为3×4÷2=6.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明白得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10.(3分)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动身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动身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 25海里 B. 30海里 C. 35海里 D. 40海里
考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方向角.
分析: 依照方位角可知两船所走的方向正好构成了直角.然后依照路程=速度×时刻,得两条船分别走了32,24.再依照勾股定理,即可求得两条船之间的距离.
解答: 解:
∵两船行驶的方向是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
∴∠BAC=90°,
两小时后,两艘船分别行驶了16×2=32,12×2=24海里,
依照勾股定理得:=40(海里).
故选D.
点评: 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运算,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1.(3分)(2008•湖州)利用图(1)或图(2)两个图形中的有关面积的等量关系都能证明数学中一个十分闻名的定理,那个定理称为
勾股定理
,该定理的结论其数学表达式是
a2+b2=c2 .
考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通过图中三角形面积、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证明勾股定理.
解答: 解:用图(2)较简单,
如图正方形的面积=(a+b)2,
用三角形的面积与边长为c的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4×ab+c2,
即(a+b)2=4×ab+c2化简得a2+b2=c2.
那个定理称为 勾股定理.
故答案为:勾股定理、a2+b2=c2.
点评: 本题是用数形结合来证明勾股定理,锤炼了同学们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12.(3分)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为16,底边上的高AD为6,则腰长AB的长为
10 .
考点: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依照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BD=8,再依照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
解答: 解:∵等腰△ABC的底边BC为16,底边上的高AD为6,
∴BD=8,AB===10.
点评: 注意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熟练运用勾股定理.
13.(3分)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阻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200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求该河流的宽度为 480 m.
考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明白得答.
解答: 解:依照图中数据,运用勾股定理求得AB===480米.
点评: 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是实际问题但比较简单.
14.(3分)小华和小红都从同一点O动身,小华向北走了9米到A点,小红向东走了12米到了B点,则AB为 15 米.
考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依照题意画出图形依照勾股定明白得答.
解答: 解:如图,在Rt△AOB中,∠O=90°,AO=9m,OB=12m,
依照勾股定理得AB====15m.
点评: 本题专门简单,只要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表达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15.(3分)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2﹣c2=2ab,则那个三角形是 直角 三角形.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 化简等式,可得a2+b2=c2,由勾股定理逆定理,进而可得其为直角三角形.
解答: 解:(a+b)2﹣c2=2ab,即a2+b2+2ab﹣c2=2ab,因此a2+b2=c2,
则那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
点评: 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16.(3分)木工做一个长方形桌面,量得桌面的长为60cm,宽为32cm,对角线为68cm,那个桌面 合格 (填”合格”或”不合格”).
考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