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过关测试 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93.59 KB
- 文档页数:18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过关测试 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长边上的高为( )
A.6 B.2.4 C.8 D.4.8
2.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 )
A.8 B.4 C.6 D.无法计算
3.如图,在Rt△ABC中,∠C=90°,BC=6,AC=8,则AB的长度为( )
A.7 B.8 C.9 D.10
4.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
A. B. C.+1 D.+1
5.如图,OP=1,过点P作PP1⊥OP且PP1=1,得OP1=;再过点P1作P1P2⊥OP1且P1P2=1,得OP2=;又过点P2作P2P3⊥OP2且P2P3=1,得OP3=2…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OP2017=( )
A. B. C. D.
6.如图,在我海军某次海上编队演习中,两艘航母护卫舰从同一港口O同时出发,1号舰沿南偏东30°方向以12节(1节=1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2号舰以16节的速度航行,离开港口1.5小时后它们分别到达A,B两点且相距30海里,则2号舰的航行方向是( )
A.北偏西30° B.南偏西30° C.南偏东60° D.南偏西60°
7.如图,OC平分∠AOB,点P是OC上一点,PM⊥OB于点M,点N是射线OA上的一个动点若OM=4,OP=5,则PN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8.如图,一架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3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下滑1米,则梯足将向外移( )
A.0.5米 B.3米 C.4米 D.1米
二.填空题(共7小题) 9.已知Rt△ABC中,∠C=90°,若a+b=5,c=,则Rt△ABC的面积等于 .
10.勾股定理a2+b2=c2本身就是一个关于a,b,c的方程,显然这个方程有无数解,满足该方程的正整数(a,b,c)通常叫做勾股数.如果三角形最长边c=2n2+2n+1,其中一短边a=2n+1,另一短边为b,如果a,b,c是勾股数,则b=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为正整数)
11.《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大意是说:已知矩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1丈=10尺),如果设门的宽为x尺,那么这个门的高为(x+6)尺,根据题意得方程:
.
12.观察下列等式:32+42=52;52+122=132;72+242=252;92+402=412;112+602=612…按照这样的规律,第六个等式是 .
13.《算法统宗》记载古人丈量田地的诗:“昨日丈量地回,记得长步整三十.广斜相并五十步,不知几亩及分厘.”其大意是:昨天丈量了田地回到家,记得长方形田的长为30步,宽和对角线之和为50步.不知该田有几亩?请我帮他算一算,该田有 亩(1亩=240平方步).
14.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C,D在同一直线上.若AB=,则CD=
.
15.小明将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五边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后,用等面积法建立等式证明勾股定理.小明在证题中用两种方法表示五边形的面积,分别是①S= ,②S=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6.如图,∠C=90°,AC=3,BC=4,AD=12,BD=13,试判断△AB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7.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3m,CD=4m,∠ADC=90°,AB=13m,BC=12m,求这块地的面积.
18.如图,△ABC中,∠A=45°,AC=,AB=+1.
求:(1)AC边上高;
(2)求BC的长.
19.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结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结CQ.
(1)证明:AP=CQ;
(2)若PA:PB:PC=3:4:5,连结PQ,证明:△PQC是直角三角形.
20.如图,∠ACB=90°,AB=5,BC=4,CD⊥AB于D
(1)求AC的长; (2)求△ABC的面积;
(3)求CD的长.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
理解:
①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请你判断: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吗? (填“是”或“不是”)
②若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2,则该三角形 (填“是”或“不是”)奇异三角形.
探究:
在Rt△ABC中,两边长分别是a、c,且a2=50,c2=100,则这个三角形是否是奇异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拓展:
在Rt△ABC中,∠C=90°,AB=c,AC=b,BC=a,且b>a,若Rt△ABC是奇异三角形,求a2:b2:c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长边上的高为( )
A.6 B.2.4 C.8 D.4.8
【分析】根据已知先判定其形状,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其高.
【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62+82=102,
∴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10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设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h,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6×8=×10h,
解得h=4.8.
故选:D.
2.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 )
A.8 B.4 C.6 D.无法计算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将AB2+AC2转化为BC2,再求值.
【解答】解:∵Rt△ABC中,BC为斜边,
∴AB2+AC2=BC2,
∴AB2+AC2+BC2=2BC2=2×22=8.
故选:A.
3.如图,在Rt△ABC中,∠C=90°,BC=6,AC=8,则AB的长度为( )
A.7 B.8 C.9 D.10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在Rt△ABC中,∠C=90°,BC=6,AC=8,
∴AB===10,
故选:D. 4.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
A. B. C.+1 D.+1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B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得到AM的长,根据数轴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得,BC=AB=1,
由勾股定理得,AC==,
则AM=,
∴点M对应的数是+1,
故选:C.
5.如图,OP=1,过点P作PP1⊥OP且PP1=1,得OP1=;再过点P1作P1P2⊥OP1且P1P2=1,得OP2=;又过点P2作P2P3⊥OP2且P2P3=1,得OP3=2…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OP2017=( )
A. B. C. 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每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根据结果得出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OP=1,OP1=,OP2=,OP3==2,
∴OP4==,
…,
OP2017=. 故选:D.
6.如图,在我海军某次海上编队演习中,两艘航母护卫舰从同一港口O同时出发,1号舰沿南偏东30°方向以12节(1节=1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2号舰以16节的速度航行,离开港口1.5小时后它们分别到达A,B两点且相距30海里,则2号舰的航行方向是( )
A.北偏西30° B.南偏西30° C.南偏东60° D.南偏西60°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得出AO,BO,AB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BOA的度数,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BO=16×1.5=24(海里),
AO=12×1.5=18(海里),AB=30海里,
则此时:AO2+BO2=AB2,
故△AOB是直角三角形,
则∠BOA=90°,
∵∠AOD=30°,
∴∠DOB=60°,
∴2号舰的航行方向是:南偏西60°.
故选:D.
7.如图,OC平分∠AOB,点P是OC上一点,PM⊥OB于点M,点N是射线OA上的一个动点若OM=4,OP=5,则PN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M,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PN⊥OA时,PN最短,再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M=PN,从而得解.
【解答】解:∵PM⊥OB于点M,OM=4,OP=5,
∴PM=3,
当PN⊥OA时,PN的值最小,
∵OC平分∠AOB,PM⊥OB,
∴PM=PN,
∵PM=3,
∴PN的最小值为3.
故选:B.
8.如图,一架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3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下滑1米,则梯足将向外移( )
A.0.5米 B.3米 C.4米 D.1米
【分析】在本题中,运用两次勾股定理,即分别求出AC和B′C,求二者之差即可解答.
【解答】解:在直角△ABC中,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4(米),
则A′C=4﹣1=3(米),
在直角△A′B′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4(米),所以B′B=4﹣3=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