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2016_2017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6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英美苏等国都认识到:只有合作,才有出路,才能打败法西斯,取得反法斯战争的胜利。
下面首先学习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
教师小结:
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法国实施了代号为“霸王”的诺曼底登
教师:德国投降后,只剩下日本法西斯在负隅顽抗。
但在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它的灭亡也是指日可待。
图二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图一8月6日广岛、 8月日长崎腾起蘑菇云
(1)图一、二、三与图四是因果关系。
)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主要有:①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②苏军出兵对日作战,给日本东北关东军以沉重打击;③特别是中国解放区战场展开了全面大反攻。
图三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图四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意大利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二、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雅尔塔会议等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
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全面深入地把握法西斯集团瓦解灭亡的过程,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本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协作,相互联系,共同为反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作出贡献,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提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
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
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教材继上一课介绍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紧接着学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战役的胜利,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
意、德、日相继投降,历经六年的二战最终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二战给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接后几单元内容的学习将一一揭晓。
二、课程标准知道二战的主要进程。
《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三、教学目标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内容。
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二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二战的后果及影响。
认识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
分析二战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协作,相互联系,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并取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团结合作的意识,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争形势的转折,意、德、日相继投降,二战的影响。
难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一:空袭后的伦敦图二:德突袭苏联图三:日本偷袭珍珠港教师:观察图片,并回顾所学知识,说一说图片分别反映什么史实?学生:图一:反映1940年7月,英国遭到德军飞机的轰炸;图二:反映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图三:反映1941年12月,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
教师: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灾难,他们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
世界反法西斯的成功知识与能力:国际反法西斯结盟的成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获成功的重要保证;教课目意大利投诚;苏军攻陷柏林,德国投诚,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诚,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的历史作用拥有两面性;斯大林格勒战斗、半途岛海战、阿拉曼战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诺曼底登岸,在欧洲开拓了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国际反法西斯结盟形成的基础、标记各是什么?有何作用?日本投降最主要、最根本的原由是什么?日本有人以为,日本是世界上独一遭到原子弹侵袭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说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以为如何才能防止战争?感情态度价值观: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惨剧不可以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进历史行进的真实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一样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对的各样挑战;国与国之间应当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有关,要增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要点:世界反法西斯结盟的成立,战争局势的转折,意、德、日接踵投诚,第二教课重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点难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的根来源因及其启示,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保教课难卫战的作用,法西斯公司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点以叙述法为主,辅以讲堂议论在战争早期,英法为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采纳教材分了什么立场?为何在1942 年,这些国家会走到一同并结合起来呢?战争早期,析与英法为了自己安全,想把祸水引向苏联,因此对德国的侵略采纳了绥靖政策。
结教法设果德国兼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以后,快速占据法国、轰炸英国,想并攻击苏联;意大利也加入德国一方;日本则袭击了珍珠港。
世界法西斯权力异常猖狂,在这类状况下,被侵略的国家只有尽弃前嫌,结合起来,共同应付法西斯权力,才能获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
教课准备教课环导学过程节导回想一战的迸发与扩大。
入【目标展现】学习过程回想上节课的内容新1 、经过《结合国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课议等史实,认识国际反法西斯结盟的成立及其作用。
九下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设计要求:1、要求学生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雅尔塔会议的召开等政治协商和行动产生的重大作用及其影响。
2、简述二战的转折、德国、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掌握雅尔塔会议,二战、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意大利投降;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二战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把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本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支援,最终才能正义战胜邪恶,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树立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难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评价雅尔塔会议,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四、教学策略:教师讲述,适时点拨,及时引导求同;学生阅读课文、图片资料和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战争发展的进程,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和战争发展的进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教学思路:第6课的教学活动是以法西斯侵略势力的进攻为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活动,围绕两大行动展开,一是政治行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二是军事行动——反法西斯战争的反攻。
即是从法西斯侵略势力的侵略进攻→反法西斯联盟的反攻为教学的基本思路。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内容。
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二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二战的后果及影响。
俄国和俄国人民。
材料二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说:现在我们大家是风雨同舟了。
丘吉尔说:有美国在我们这一边,是最高兴的事。
材料三海报《UNITED》思考:三则材料反映了英美苏等国有什么共同愿望?(加强合作,共同打败法西斯)教师小结引入新课。
英美苏等国都认识到:只有合作,才有出路,才能打败法西斯,取得反法斯战争的胜利。
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团结合作的意识,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争形势的转折,意、德、日相继投降,二战的影响。
难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一:空袭后的伦敦图二:德突袭苏联图三:日本偷袭珍珠港教师:观察图片,并回顾所学知识,说一说图片分别反映什么史实?学生:图一:反映1940年7月,英国遭到德军飞机的轰炸;图二:反映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图三:反映1941年12月,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
教师: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灾难,他们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
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认识到,要携手联合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来共同对敌。
这节课,让我们以解说员和评论员的身份走进那炮火连绵,又具合作精神的第7课世界人们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吧!(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联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展示:图为1942年苏联的一张名为绞死希特勒的反法西斯宣传海报。
图中的三只手代表哪三个国家?目的是什么?学生:三个国家为美国、英国及苏联;目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第三单元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怎样评价雅尔塔会议?第教学重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争形势的转折,意、德、日相继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作用,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①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
②被侵略国家的战术思想陈旧。
例如,面对希特勒机械化军队的突袭战、闪电战,波兰依靠的只是骑兵,法国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单纯的防御战和消耗战,只能被动挨打。
③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纳粹德国各个击破。
)★教师顺势设问:在这种情况下,被侵略各国应当采取什么行动来有效地抗击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疯狂进攻?(也结成联盟,协同作战。
)新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背景、时间、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2.雅尔塔会议?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4.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5.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主要战场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怎样结束?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6.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7.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背景、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分层解析)A.形成的背景:1、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2、美、英、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这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
B.形成的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世界反战争的胜利》教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世界反战争的胜利》教案了解国际反联盟的建立,是反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内容。
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二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二战的后果及影响。
世界反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2.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战争中的作用。
middot;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国际反联盟的建立及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战争中的作用等相关史实。
(2)分析探究世界反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及探究的能力(3)通过引导分析二战的性质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对带有思考题的史料进行阅读、分析,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通过对历史地图及表格的识读,培养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寻找史料,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原则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并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
(2)面对共同的敌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特别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能够团结起来,建立反的统一战线。
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际反联盟的建立及作用、反战争胜利的原因突出重点方法:(1)通过课程导入中展示海报《UNITED》等资料和新课讲授过程中出示《联合国家宣言》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意义,从而突出国际反联盟的建立及作用。
(2)通过XX投掷原子弹、《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苏联对日宣战》等图片材料(或讲述谜语故事: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打我国古代一著名人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日本投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世界反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所处的第三单元,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分两课来介绍。
第6课介绍的是二战的爆发、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等内容。
本课承接第6课,接着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的过程。
通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最后的胜利”两个子目来介绍。
二、课程标准: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意大利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柏林战役。
难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 顽皮的小男孩及他的档案教师:1945年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在日本的广岛上空脾气大爆,当他落下后,世界瞬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瞬间夺去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并留下了后患无穷的创伤。
可是,他给全人类带来了二战即将结束的信号,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二战带给人类的伤痛与拷问。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 风雨同舟共度难——联合宣言展示:《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教师:阅读课本,了解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与国家以及成果。
学生:简述华盛顿会议的相关知识。
展示: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教师:“每一个政府”、“三国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于华盛顿会议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分析。
)展示:材料一同盟国和轴心国集团力量的发表材料二美国作为参与者的作用就是成为“各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意大利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二、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雅尔塔会议等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
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全面深入地把握法西斯集团瓦解灭亡的过程,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本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协作,相互联系,共同为反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作出贡献,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老师提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
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
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
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
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呢?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
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4.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观看视频:雅尔塔会议,然后回答)
(1)时间:1945年2月
(2)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参加者: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
(4)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师问:那么除此以外,美苏之间还有什么协议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资料:日本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甲、……乙、中国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租用中国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
──摘自雅尔塔秘密协定
师问:这显然损害了谁的利益呢?(中国)
师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评价雅尔塔会议呢?
由此可见,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然而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二、最后的胜利
1.斯大林格勒战役(引导学生看课本)
师问: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
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2.请学生结合课本,同时观看视频:斯大林格勒战役,让学生讲讲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情况。
时间:1942年7月
地点:斯大林格勒
作战双方:苏德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
为了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希特勒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共投下100多万枚炸弹,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
但是,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
他们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与冲进市区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打退了德寇一次次的集团冲锋,顽强地守卫着每一寸土地。
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德军防线,转入反攻,1943年元旦过后,苏联红军开始了歼灭德军的战斗,历时18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3.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
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
领导者:艾森豪威尔
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一个月里,登陆的同盟军超过了100万人。
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
从此,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
不久,盟军势如破竹,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一个个获得了解放。
讨论: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5.欧洲战争的结束
时间:1945年5月
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
就在这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
5月8日,德国代表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了。
德国签订投降书
6.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日本损失惨重。
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击中国东北和朝鲜。
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军民展开全面大反攻。
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无条件向盟国投降。
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日本投降
讨论: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斯西道路。
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
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它们把战争强加给各国人民,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反对。
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的必然失败。
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
这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破坏和灾难前所未有,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
三、总结
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六十多年了。
我们仍要学习这段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我们更加热爱和平、珍惜和平。
在当今世界和平环境中,努力学习本领,争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完成表格,进一步达到巩固全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