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铁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动态地铁发展史
地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下面是一些主要的里程碑
事件:
1.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开始运营。
该地
铁线路由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皇家港口区到泰晤士河南岸的温布尔敦,全长6公里。
这条线路使用蒸汽火车进行运行。
2. 1890年:北美洲第一条地铁——波士顿地铁开始运营。
这
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电气化的地铁系统。
3. 1900年:巴黎地铁开通,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完全电气化的
地铁系统。
4. 1904年:纽约地铁开始运营,成为美国第一个地铁系统。
这条线路运行时采用了直流电。
5. 1928年:东京地铁成立,成为亚洲第一个地铁系统。
6. 1955年:莫斯科地铁开始运营,成为苏联第一个地铁系统。
莫斯科地铁的建设速度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
7. 1987年:上海地铁开始运营,成为中国第一个地铁系统。
8. 21世纪以来,地铁系统的建设和扩展在全球范围内加速。
包括首尔、新加坡、迪拜、德里、北京、深圳等城市都相继建成或扩展了地铁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系统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包括正线自动驾驶、高速列车、无人驾驶等。
地铁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世界地铁交通发展简史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60年在英国伦敦开始建设,1863年全线通车,运行第一年,就运载了950万名旅客。
但此时的地铁因电力尚未普及,所以由蒸汽机车进行牵引。
蒸汽机车释放出的大量气体对人体有害,又无法快速排出地铁通道,所以在当时乘坐地铁可不是一件舒适的事儿。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电力开始“革命”到地铁身上,取代蒸汽机车,1890年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地铁同样诞生于英国(谁让人家抓住了工业革命的导火线呢),但这条地铁仅有4.8公里长,虽然较短,可在地铁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卖出了一大步。
这个时候,“地铁”作为时代的名片,只有欧洲英国、法国、奥匈帝国等几个财大气粗且工业发达的国家才玩得起,其他的小国要么是心有余而“财”不足,要么是心有余而“技”不足,所以只能眼看他人“深挖洞、广修铁”,只有蹲墙根羡慕的份儿。
直到1897年,美国波士顿开始打破欧洲兄弟的垄断,兴建了欧洲外的第一条地铁。
随后阿根廷、莫斯科、加拿大、日本地铁都先后涌现,地铁大家庭越来越庞大。
而中国第一条地铁,当然属于北京这个无可争议的第一城了,谁让他们是新中国的首都,家大业大,修地铁也是形势所需。
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1969年10月1日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20周年,正式开通运营。
而在90年代之前,中国只有北京、香港(1979年开通)、天津
(1984年开通)拥有地铁,其中天津天津第一条地铁现已拆除重建。
魔都上海第一条地铁开通与1993年,随后广州(1997年)、长春(2002年)、大连(2003年)、武汉(2004年)、深圳(2004年)、南京(2005年)等陆续开通。
地铁的发展史
地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下是地铁的主要发展阶段:
1.早期试验时期(1863年-1900年):伦敦地铁在1863年首次
投入运营,成为全球第一条地铁。
在此之后,巴黎、纽约、布鲁塞尔、伯林和布达佩斯等城市也陆续建立了地铁系统。
这些早期的地铁系统采用了蒸汽机车和电车来进行牵引和推动。
2.电气化时期(1900年-1960年):20世纪初期,地铁系统开
始采用电力来代替蒸汽机车和电车进行牵引和推动。
这种技术的采用使得地铁系统更加高效、可靠和安全,并且可以在更繁忙的城市中运作。
3.高速地铁时期(1960年-至今):20世纪60年代,新一代高
速地铁系统开始在世界各地出现。
这些地铁系统采用了新的技术和材料,包括更轻、更坚固的车体和轨道、更快的列车速
度、更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这些改进使得地铁系统更加高效、快速和环保。
4.轨道交通一体化时期(1990年代-至今):近年来,地铁系统
开始与其他轨道交通系统(如轻轨、有轨电车和城市铁路)进行一体化建设,以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连通性。
在一体化建设中,地铁系统和其他轨道交通系统共享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票务系统等,为乘客提供更加无缝的交通服务。
未来,地铁系统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和需求。
地铁系统将继续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速度、安全性和便捷性,并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编号:成绩:自然科学通识课研究项目结题报告地铁的发展史以及题目其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姓名***指导老师***系、专业**系**专业学号************ 年** 月** 日内容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地铁,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交通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特大型城市不断兴建起。
地铁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和高科技的投入,解决了很多城市的交通,环境问题。
城市作为人类现代文明和财富的聚集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地铁是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对周围商圈也带有辐射作用,而且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将科技融入了经济。
地铁的发展史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1.走进地铁1.1. 什么是地铁1.1.1.地铁的概念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
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
地铁具有效率高、无污染、大运量等特点。
地铁和轻轨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在运量上。
通常衡量的标准是高峰时的每小时客流量,超过了3万人次就叫地铁。
1.1.2.地铁车辆简介地铁车辆是成列运行的。
一般情况下由4辆或6辆编成一列,少数情况下,也有8辆编成一列的1.1.3.车体设计车辆的车体,现在一般都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采用整体承载结构,以减轻自重。
一辆车的两侧均开有多个车门(一般为四个),车门的开关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由司机手动控制。
1.2. 地铁路网的基本形式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
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
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1.中间站: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3.换乘站:既用于乘客乘降又为乘客提供换乘的车站。
4.终点站:地铁线路两端的车站,除了供乘客上下或换乘外,通常还供列车停留、折返、临修及检修使用。
世界地铁交通发展简史近代用于第一条有轨线路的电车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用蒸汽机车牵引的地下铁道线路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由于列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尽管隧道里烟雾熏人,但当时的伦敦市民甚至皇亲显贵们,都乐于乘坐这种地下列车,因为在拥挤不堪的伦敦地面街道上乘坐公共马车,其条件和速度还不如地铁列车。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13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以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的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进展。
目前,伦敦地铁线路总长度约410km(地下隧道171km),共设置车站275座,地铁车辆保有量总数约4139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8亿人次。
受伦敦成功建设地下铁道的影响,美国纽约也于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
随着纽约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1900年市区人口已有185万人,同时地铁建设也在不间断地发展。
现在纽约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
目前,纽约地铁线路总长度约421km,其中地下隧道258km,共设置车站476座,地铁车辆保有总数约6561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10亿人次。
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下了基础。
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铁线路15条,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
地铁的发展史
地铁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825年,法国发明家哥林巴在巴黎实现了第一条地铁线路,这也标志着地铁运营开始。
该系统利用活动轨道和人力直接驾驶车厢运营,但当时由于技术限制,其容量很有限,并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1863年,英国莱斯特郡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采用稍微复杂的技术,并采用动力供电。
此后,许多城市都开始仿效,发展建设地铁网络。
1900年,纽约市地铁系统在全世界最为有名,被视为地铁系统的典范。
1903年,伦敦地铁开始建设,但19 c 年间,由于轨道规模扩大,大量地下空间出现,对环境的影响也显示出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机械化地铁系统也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工具,其技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处理几万名乘客的出行。
今天,地铁系统无处不在,其技术也不断改进。
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给地铁系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令其更加发达和高效。
地铁发展简史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
它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
交通在世界上诞生。
1863-1899年,美国、英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等5个国家的7座城
市相继修建了地铁。
1900-1924年,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包括柏林、马德里、费城等。
1925-194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城市轨道建设速度放慢。
莫斯科第一条地铁于1935年建成通车。
1950-1974年,欧洲、亚洲、美洲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
1975-2000年,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又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其中亚洲有20余座城市开通了地铁。
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经有115
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km。
中国地铁
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基本建成,于1971年1月开始试运营。
目前运行区段从北京火车站至西郊苹果园,全长23.6公里,共有17个车站。
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条地铁,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加上这条地铁是在十年动乱期间修建的,车辆、设备一开始存在不少问题。
在试运营开始后的头几年,遇到的困难较多。
但是,负责试运营工作的北京地下铁道管理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发动群众克,努力改善管理工作。
从1977年开始各项工作基本上走上了正轨,并逐步取得了进展。
近几年来,他们狠抓了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办地铁技工学校,培训职工6200多人次;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缺席,改革了一部分车辆,提高了车辆的完好率;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整治,保证了正常运转;狠抓了安全行车工作。
他们还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地铁的自动化水平,先后实现高度集中、自动闭塞、自动广播等自动化项目,使发车间隔由过去的十几分钟缩短到4分钟,提高了列车的运输效率。
这条地铁已经为首都公共交通的一条重要干线。
它在试运营期间,为缓和北京市的乘车拥挤起了重要作用。
11年来,共运送乘客2.5亿人次。
目前,它每天最多可以发320列车,运送乘客19万人次。
经过验收认为: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地下铁道,设计是成功的,地基稳固,主体结构完好,线路稳定,设备基本配套,工程质量良好。
这条地铁正式交付运营以后,有利于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更好地为首都公共交通服务。
世界上最深的地铁站
莫斯科“胜利公园”地铁站6日投入运营。
这一地铁站距离地面达90米。
“胜利公园”地铁站位于莫斯科西部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而修建的胜利公园附近。
地铁站运送乘客下到站台的自动扶梯长达126米,乘坐自动扶梯从地铁入口到站台需要近三分钟。
6日下午,数千名莫斯科市民自发来到新地铁站参加通车典礼。
“胜利公园”地铁站始建于1980年,之后由于资金短缺,工程建设一再拖延,直到2001年重新开工。
“胜利公园”站是莫斯科第165个地铁站,预计这一地铁站每天的客流量将达到5万人次。
莫斯科地铁早在1935年就开始运行。
目前,莫斯科地铁共有11条线,全长300公里左右,每天运送乘客大约900万人次。
地铁世界
地铁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的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准时、方便、舒适等优点,因而,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发展迅速。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座城市开通了300多条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6000公里。
目前世界上运行线最长的地铁是纽约地铁,它的线路达37条之多,全长416公里,堪称世界第一。
各国的艺术家常在纽约地铁站施展其才华,但纽约地铁的肮脏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且每年犯罪案达1万多件。
伦敦是世界上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第一条地铁线是1863年1月10日通车的。
目前伦敦地铁总长294公里,仅次于纽约地铁,居世界第二。
伦敦80%的职工是乘地铁上下班的。
伦敦还有一条不作客运的邮政专用地铁,全长10.5公里,全部实现电气化和自动化,这条邮政地铁行车密度高、速度快,大大加快了信件和邮包的运送速度。
法国巴黎地铁是世界上层次最多的地铁,它连在地面大厅共有6层(一般只有2?3层),其行车、管理等都实现了电脑化,控制系统技术非常先进。
2001年,巴黎地铁新建了一条全自动线路,它是巴黎第一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地铁行驶由中央控制室通过监视器和电脑控制。
连接中央控制室的监视器不仅安装在各车站,而且安装在车厢内,这在世界地铁史上尚属首次,为无人驾驶地铁内的乘客安全提供了保障。
这条线路集中展现了法国21世纪地铁安全、迅速、全自动的新技术。
法国里尔地铁是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化的轻型地铁。
地铁列车的运行全部由电脑控制,列车的运行情况十分清晰地显示在控制中心的24个电视荧屏上。
当列车在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局部混乱时,电脑能合理地进行调整,迅速恢复正常的运行秩序。
万一发生故障,控制中心的遥控员可令列车减速或停车,并可在几秒钟内根据有关技术数据进行检查,以判断故障性质和确定解决方法。
列车间隔短时化是地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峰时,里尔地铁列车间隔时间只有72秒
钟(世界上地铁时间较长的间隔有10分钟、15分钟,一般在2?3分钟)。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目前800多万莫斯科市民平均每人每天要乘一次地铁,它的年客运量要占全市公共交通总运量的45%。
莫斯科地铁车站建筑构思新颖,气势磅礴,富有艺术特色,乘客进入车站,犹如进入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由于它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地铁列车的最短间隔只有80秒钟。
新加坡地铁是世界上最清洁、最安全的地铁之一。
地铁列车及车站清洁光亮。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地铁乘客所触及之处,均不采用木质、天然纤维等易燃材料,同时还有一整套灭火救灾的自动监测系统。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在车站站台上还设置一排透明的安全幕门,当地铁列车到站后,在电脑控制下幕门和车厢门同步开启,保证乘客安全上下车,乘客上车完毕,在车门全部关严后,列车才能起动,站台开启的幕门同时关闭。
美国旧金山地铁是当前世界上最新、最现代化的地铁之一。
列车的运行速度高达每小时128公里,为世界地铁列车的高速冠军。
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海湾地区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大地震时,海湾大桥的桥板受震断裂,一瞬间大桥瘫痪,桥上交通顿时受阻,引人注目的是地铁仍畅通无阻,当时飞驰在海底隧道中的两列对开的地铁列车安全无恙,列车司机竟无震感。
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现有110公里地铁线路,它被誉为"世界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廊"。
在99个地铁车站中,有一半以上装饰着不同的艺术品,它们表现着不同的主题,给斯德哥尔摩地铁增添了生气勃勃的活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界上挖得最深的地铁是朝鲜平壤地铁,它埋深达100米左右(一般明挖10?20米,暗挖埋深20米以上)。
世界上最浅埋的地铁是我国天津市的地铁,浅处仅2?3米。
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有一条缆索地铁,全长1.5公里,它有大部分出没在隧道之中,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山地铁",列车只需2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200名旅客送上3500米的山区游览胜地。
香港地铁的现代化设备和管理十分完善,在经营上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香港地铁使用一种储值车票,购买时,旅客可享受优惠,面值越大,优惠越多。
这种车票,在最后一次使用时还可享受一次优待,也就是不论所剩余额多少,可乘完地铁的任何车程,而不需补付差额,最后出站时,车票会被验票机自动收去。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
纽约、芝加哥、费城、华盛顿等10个城市的地铁达1200公里,约占全世界地铁总长度的五分之一。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动工新建地铁的城市最多的国家。
除北京、天津、上海、香港、广州等城市地铁已先后通车外,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青岛、沈阳、深圳等10多座城市正在扩建、兴建或计划兴建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