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8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
这一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一、慢阻肺的西医治疗1、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这是慢阻肺治疗的核心药物,包括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福莫特罗)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
它们能舒张气道平滑肌,减轻气流受限,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重、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有效控制炎症,改善肺功能。
茶碱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和轻度抗炎作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中毒。
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对于严重缺氧的慢阻肺患者非常重要。
通过鼻导管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 90%以上,可以改善缺氧状态,减轻心肺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3、康复治疗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有助于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运动训练: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力。
4、预防急性加重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
避免危险因素:戒烟是最重要的措施,同时要避免暴露于有害气体和颗粒、预防呼吸道感染等。
二、慢阻肺的中医认识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属于“喘证”“肺胀”等范畴。
其发病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导致肺气壅滞,痰瘀阻络。
1、病因病机外邪侵袭: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侵袭肺脏,导致肺气失宣,肃降失常。
痰浊内阻: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聚湿生痰,痰阻气道,影响肺气的宣降。
血瘀阻络:久病入络,肺气郁滞,血行不畅,形成瘀血,瘀血又可加重肺气的壅滞。
正气亏虚:久病耗伤正气,肺、脾、肾亏虚,气不摄纳,导致呼吸短促,动则尤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1.治疗原则治疗应抓住治标、治本两个方面,祛邪与扶正共施,依其标本缓急,有所侧重。
标实者,依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等法。
本虚者,当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为主,分别治以益气、养阴,或气阴兼调,或阴阳两顾。
正虚邪实者,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分清主次,针对病情,灵活运用。
2.辨证论治(1)外寒内饮证证候:咳逆喘息不得卧,痰多稀薄,恶寒发热,背冷无汗,渴不多饮,或渴喜热饮,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
治法:温肺散寒,解表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加减:若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若水肿,咳喘不得卧者,加葶苈子、汉防己以泻肺利水。
中成药:小青龙颗粒,口服,每次13g,每日3次。
(2)痰浊壅肺证证候: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方药: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加减:痰多胸满不能平卧,加葶苈子、莱菔子;易汗,短气乏力,痰量不多,加党参、黄芪、防风;外感风寒诱发,痰从寒化为饮,喘咳痰多黏白泡沫,见表寒里饮证,宗小青龙汤意加麻黄、桂枝、细辛、干姜。
中成药:苏子降气丸,口服,每次6g,每日2次。
(3)痰热郁肺证证候: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加减:痰热内盛,胸满气逆,痰质黏稠不易咳吐,加鱼腥草、金荞麦、瓜蒌皮、海蛤粉、浙贝母;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葶苈子;痰热伤津,口干舌燥,加天花粉、知母、芦根。
中成药:①痰热清胶囊,口服,每次3数,每日3粒。
②金荞麦片,口服,每次4~5片,每日3次。
(4)肺脾气虚证证候:咳喘日久,气短,痰多稀白,胸闷腹胀,倦怠懒言,面色㿠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气流受限,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中医康复作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手段,在COPD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康复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是中医康复的特色之一,对于COPD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效果。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医生会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例如,针灸肺俞、合谷、尺泽等穴位,可以宣肺平喘、止咳化痰。
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来调节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
在COPD的康复中,推拿可以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促进气血流通。
一般而言,推拿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手法不当造成不良后果。
拔罐是通过负压原理,使罐吸附在皮肤上,造成局部充血和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目的。
在COPD康复中,拔罐可以改善患者气滞血瘀的症状,提高呼吸功能。
COPD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以下为一些适合COPD患者的食物:蔬菜水果类:萝卜、冬瓜、丝瓜、木耳、柿子等,这类食物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肉类:鸡肉、鱼肉、鸭肉等富含蛋白质,有助于患者补充营养。
药食同源类:百合、红枣、山药、莲子等,可以熬制一些药膳,辅助调理身体。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COPD患者的体质,提高呼吸功能。
以下为一些适合COPD患者的运动:散步:慢速散步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建议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轻柔、缓慢的运动,可以调和阴阳平衡,改善呼吸状况。
呼吸操:通过一些简单的呼吸运动,如深呼吸、缩唇呼吸等,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呼吸节奏,改善呼吸功能。
中医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手段以及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这些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接受医生检查和指导,以便更好地管理病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新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慢阻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尽管现代医学在慢阻肺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慢阻肺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也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药对慢阻肺的认识中医认为,慢阻肺属于“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其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不纳气,气不归元,均可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从而引发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久病入络,瘀血内阻也是慢阻肺病情加重和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
二、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的基本原则中医药治疗慢阻肺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治疗慢阻肺的基本原则包括扶正祛邪、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等。
三、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的新方法1、中药复方治疗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之一。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一些经典的中药复方在慢阻肺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补肺汤合参蛤散可用于肺肾两虚型慢阻肺患者,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平喘的作用;苏子降气汤加减适用于痰浊阻肺型患者,能够化痰降气、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则常用于肺热壅盛型患者,具有清热宣肺、化痰平喘的功效。
2、中药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刺激和穴位的调节作用来治疗疾病。
对于慢阻肺患者,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膻中、天突等。
贴敷的药物多选用具有温阳散寒、止咳平喘、化痰通络作用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等。
穴位贴敷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调节脏腑功能,改善呼吸道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慢阻肺的中医疗法来源:肺气肿的治疗——慢阻肺的中医疗法?慢阻肺怎么治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恢复健康,是所有患病的患者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哮喘科专家说到,阻塞性肺气肿病因很复杂,它主要包括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
纸烟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
吸烟者并发肺气肿或慢支和死于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者远较不吸烟者为多。
慢阻肺的中医疗法有哪些呢?慢阻肺的中医疗法?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顽疾,如不及早治疗会诱发其他疾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阻塞性肺气肿病因很复杂,它主要包括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
纸烟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
吸烟者并发肺气肿或慢支和死于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者远较不吸烟者为多。
同时,气候和经济条件相似情况下,大气污染严重地区肺气肿发病率比污染较轻地区为高。
加之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与肺气肿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这些都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的原因,只有知道这些诱因就能够帮助我们预防疾病的发生。
慢阻肺最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肺部疾病,疾病的各种治病因素都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其中吸烟成为主要的致病因素。
在慢阻肺患者中吸烟者肺功能下降速度远大于非吸烟者,吸烟的多少与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因此专家们一致认为,导致慢阻肺的病因中,吸烟是最主要的因素。
另外,慢阻肺的发生有以一半以上与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有关,儿童期呼吸系统感染是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戒烟和防止呼吸道感染成为防止慢阻肺发病的主要措施。
慢阻肺的主要特征就是肺部出现了大量的慢性炎症,所以要治疗这种疾病,就要从根源入手。
传统的西医一直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要想从根源治疗慢阻肺还是要通过中医治疗。
首先就是要控制住病情,让中药直达病根消除肺部的炎症。
但是在众多的中医治疗中,能够有效全面综合的治疗慢阻肺的,还就非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莫属了。
磁药叠加不仅仅可以让药物直达病根,消除炎症,还结合针灸、熏蒸、药敷等各种疗法全面调节患者,首先避免了病情的加重,继而控制病情,最后战胜疾病。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发布时间:2021-01-07T11:20:01.3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作者:李永康[导读]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李永康四川省荣县度佳镇卫生院,643109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是一种慢性的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具有堵塞气流的特征。
慢阻肺进一步恶化就会发展成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等严重的疾病。
通常情况下,慢阻肺患者的死亡率较大,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由于慢阻肺的发病时间长,且不容易被治愈,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如果慢阻肺在初级阶段能够控制好的话是可以慢慢抑制住的,因此广大患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中医对治疗慢阻肺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慢阻肺患者应该严禁吸烟。
此外,还有很多中医治疗方法能够缓解慢阻肺患者的病情。
那么具体都有哪些有效的中医诊疗手段呢?这些手段对治疗慢阻肺又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1.中药食物疗法治疗慢阻肺的中药药方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一些能与食物相结合的疗法。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对症下药。
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痰浊阻肺型,此种慢阻肺患者应该将治疗重点放在化痰方面。
可以采用方红、米粉、白糖等制作出夹心米糕,给慢阻肺患者食用,来达到化痰的效果。
痰热结肺型,这样的慢阻肺患者会产生胸闷气热,喜喝冷饮,舌苔泛黄等现象,应该用食用一些能够清肺热,化痰的食物。
可以用杏仁泥、冬瓜仁、生石膏等制作饮品给慢阻肺患者吟咏,让患者降肺火。
肺虚型:此类慢阻肺患者的呼吸比较短促,说话语气缺少力气,脉象也是较为细软。
可以用白术、茯苓炖乳鸽,作为慢阻肺患者的正餐,给患者补充营养,提供能量。
脾虚型,这类慢阻肺患者需要注重平喘,益气,健脾。
患者的表现症状主要包括四肢倦怠,舌苔白滑,饮食少,易腹胀等等。
针对这样的患者,可以用甘草、陈皮、大枣、茯苓、党参等熬汤,给患者服用,减轻慢阻肺的病症。
2.中医穴位疗法除了上述的中药食物疗法之外,中医治疗慢阻肺还有其他的妙招。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肺胀西医病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年)。
(1)多种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以咳嗽,气喘,咯痰,烦躁,胸满,憋气为主症,甚则以面色晦暗,唇紫甲青,心悸水肿,或神志昏迷,或出血为主。
(3)听诊检查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闻及干、湿性啰音。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CT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检查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9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1)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2)具有吸烟史及(或)环境职业污染等危险因素接触史。
(3)体查及影像学提示肺气肿征。
(4)肺功能测定: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二)病期诊断1.急性加重期:指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2.缓解期:指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阶段。
(三)证候诊断1、外寒里饮:寒邪外束,引动伏饮,寒饮犯肺,肺失宣降故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2、痰热郁肺:素体蕴痰,外邪化热或痰郁化热,肺失宣降故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睛胀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咯,或发热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3、痰浊阻肺:蕴痰日久,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可见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暗紫,舌下瘀筋增粗,苔腻或浊腻,脉弦滑。
4、痰蒙神窍:痰凝日久,蒙蔽心窍,或化热动风,可见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润动,抽搐,咳逆喘促,或伴痰鸣,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滑数。
慢阻肺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缓慢,但难以治愈,且会反复发作,它对于器官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慢阻肺在中医范畴中属于“喘证”和“肺胀”的范畴,病理上讲通常是因为先天正气不足,导致肺脾肾气虚,瘀血阻络、痰浊,使咳喘反复发作。
很多患者都是在发病到无可逆转的地步,才会寻求慢阻肺的治疗,但此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慢阻肺治疗时间。
西医对于慢阻肺的治疗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治愈的同时经济负担比较重。
患者在了解慢阻肺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使用中医疗法缓解慢阻肺疾病的症状。
一、慢阻肺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慢肺阻的主要成因包括劳欲过度、年老久病等。
劳欲太过度的患者,往往脾气也受到损伤,肺气脾气双虚,难以正常运化,形成痰淤,气虚日久,必致阳虚。
年老久病的患者阳气不足,年老、体质衰弱肾气也受到损伤,导致咳喘。
那么,慢阻肺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呢?1.辨证治疗慢阻肺(1)对于许多慢阻肺患者而言,症状缓解期的早期,咳痰症状加剧,不喜饮食,消化能力比较差,经常感觉到自身的肚腹肿胀不适,排便难以彻底清理。
这些患者日常饮食缺乏规律,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调。
因此应当使用能够调理脾胃的药物来辅助治疗,如二陈丸、香砂养胃丸等等。
(2)肺肾两虚。
部分慢阻肺患者,出现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等症状,说明患者是肺肾两虚。
在治疗时应当补肺益肾,使用蛤蚧定喘丸和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辅助治疗,医师在开药时务必注意辨证用药。
(3)还有一部分慢阻肺患者,在长期的病痛折磨下,反复咳嗽、气喘、咳痰肺气难宣,造成肺脏受损,身体气血运行不畅。
因此,医师需要帮助他们益气活血化瘀,辩证选用中药进行治疗。
1.利用饮食疗法食疗一直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起到缓解慢阻肺疾病的作用。
对于咳嗽症状比较严重的慢阻肺患者,可以食用橘红八珍糕。
部分患者在一定的活动后,咳喘会明显加剧,可以食用虫草炖老鸭。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慢阻肺康小东发布时间:2023-06-21T00:27:32.733Z 来源:《系统医学》2023年6期作者:康小东[导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川省宣汉县土黄镇中心卫生院 63616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治疗慢阻肺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慢阻肺治疗中具有互补优势,能够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本科普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的病因、症状以及常用治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慢阻肺治疗的综合模式和可能的益处。
1、慢阻肺的病因和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病因是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
主要病因包括长期吸烟、环境污染、遗传因素以及职业暴露等。
以下是慢阻肺的常见病因和一些症状:1.1 病因①吸烟:长期吸烟是最主要的慢阻肺病因。
吸烟导致气道炎症和气道壁的永久性损伤,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塞。
②环境污染:暴露于室内和室外的有害化学物质和粉尘,如二手烟、空气污染、工业废气等,会引起气道炎症和肺功能损害。
③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可能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④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或有害气体的职业,如煤矿工人、焊工等,容易患上慢阻肺。
1.2 症状:①呼吸困难:慢阻肺患者通常在活动或运动时感到气短、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②咳嗽:慢阻肺患者常伴有长期咳嗽,咳痰量逐渐增多。
③咳痰:咳出的痰常常是粘稠的,可能带有黄绿色或白色。
④胸闷:患者可能感到胸闷、不适或紧迫感。
⑤疲劳:由于气道阻塞和肺功能受限,患者常常感到疲倦和体力不支。
⑥呼吸道感染:慢阻肺患者容易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或支气管炎。
2、西医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慢阻肺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以下是常见的西医治疗方法:2.1药物治疗①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通畅,减轻呼吸困难。
得了慢阻肺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信大家度对此病不陌生,该病多在临床上见到。
此病主要对我们的肺部产生伤害,并且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以至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
那么此次,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家慢阻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一、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呢?据相关研究表明,吸烟者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并且吸二手烟的人群,患得该病的几率更高。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空气环境恶劣,则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产生,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使用生物燃料做饭、取暖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
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和化学品后,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产生的相关症状有哪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较常见的症状则为气短、呼吸困难。
其可能在一些活动后发生,随后伴随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
严重的话,平时只是休息一下,也会导致呼吸困难。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常发生的症状为咳嗽,尤其是在早晨发生比较频繁,伴随病情的进展,它可以全天出现。
但晚上不明显,有的患者不会咳嗽。
然而,可以其肺功能的气流会受限。
患者会咳出少量粘液,尤其是在早上相对较多。
在合并感染后,痰量会逐渐增多,同时能够出现脓性痰。
仅有较少的患者不会产生咳痰。
该病还能够导致全身性症状发生,一般表现为包括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肌肉萎缩以及功能障碍等,同时能够影响到患者的心理,从而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西医治疗该病可分为缓解期、急性加重期以及恢复期,其中缓解治疗通常采用一般治疗,通常是药物治疗、家庭氧疗以及肺理疗,同时还需要进行体育锻炼等。
然而在急性加重期间需要采取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若病情较为严重,还需要施行无创通气等治疗。
在恢复期需要进行肺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改善有显着效果,可以有效的避免肺功能的降低,因此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提升。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疗效分析总结一、基本情况:肺胀病是我科优势病种,从2022年4月我科起进行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工作,应用的主要治疗方式:口服中药汤剂,颗粒剂,口服中成药,穴位贴敷,耳穴埋豆,红光治疗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目前主要治疗应用的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0%(包括中成药),特色治疗率100%,辩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辩证使用中药汤剂(颗粒剂)90%,辩证使用中成药50%,穴位贴敷80%,耳穴埋豆80%,红光治疗3%。
,中药熏洗,艾灸,针灸为0。
三、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分为好(>70%),中等(50-70%)和差(50%),采取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绝大部分的依从性为好与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为:中药汤剂,穴位贴敷,耳穴埋豆。
中等为:中成药。
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为:红光治疗,中药熏洗,针灸。
依从性良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原因,具体如下:1.治疗方法的疗效较好,临床医师对诊疗方案掌握良好,能够灵活应用到临床中。
2、该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对治疗方法认可度较高,因此依从性较好,无论急性期及慢性期都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支持,对治疗方案提供了保障。
依从性中等及较差的治疗方法,分析原因,具体如下:1、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一定的场合,且有相应的禁忌症,部分患者能够接受,针灸部分穴位比较高危,临床医师不易把握,易造成医源性伤害。
2、某些疗法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特色,但尚未得到大样本临床数据的证实,从而限制了临床使用,如红光治疗。
3、场地限制,如艾灸产生的烟雾本身有一定刺激性,可引起咳嗽气喘等相应症状,需要通风良好的环境,大部分患者不易接受。
中医药治疗的作用分析:肺胀病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肃降得一种疾病。
肺胀病对应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病,西医对于慢性阻塞性疾病多采用对症处理,改善局部炎症治疗,早期疗效较为显著,但是到后期合并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效果不佳,患者耐力显著下降,生活质量下降。
中医如何治疗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等原因,更容易患上慢阻肺,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治疗也相对复杂。
中医在治疗老年人慢阻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属于“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
其病因多与久病肺虚、痰瘀阻肺、外邪侵袭等有关。
老年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肺脾肾亏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导致肺气不利,宣降失常,发为咳嗽、气喘。
若病情迁延不愈,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进而影响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形成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阻塞气道,加重病情。
二、中医治疗慢阻肺的原则中医治疗慢阻肺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体来说,治疗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通络。
三、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方法(一)中药治疗1、辨证用药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
如肺肾气虚证,可选用补肺汤合参蛤散加减;痰浊阻肺证,可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证,常以桑白皮汤加减治疗;血瘀证明显者,可予血府逐瘀汤加减。
2、单方验方一些经过临床实践验证有效的单方验方也可用于慢阻肺的治疗,如虫草蛤蚧散、玉屏风散等。
(二)针灸治疗通过针刺或艾灸特定的穴位,如肺俞、定喘、膻中、足三里等,以调节人体气血、经络,达到止咳平喘、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针灸治疗可以缓解慢阻肺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
常用的手法有按揉、推擦、拍打等,重点按摩胸部、背部及四肢相关穴位。
(四)拔罐疗法拔罐可祛除体内的寒湿邪气,疏通经络。
在背部肺俞、风门等穴位进行拔罐,有助于缓解慢阻肺患者的咳嗽、气喘等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在治疗慢阻肺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慢阻肺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
其基本病机为肺气亏虚,宣降失常,痰瘀内阻,进而导致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
在辨证论治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所属的证型,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风寒袭肺证症状表现: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
舌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剂: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常用药物有麻黄、杏仁、荆芥、紫菀、百部、白前、桔梗、陈皮、甘草等。
二、风热犯肺证症状表现: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口渴,鼻流黄涕,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有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芦根、甘草等。
三、痰热郁肺证症状表现: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等。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
常用药物有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瓜蒌仁、贝母、橘红、茯苓、桔梗、甘草等。
四、痰湿蕴肺证症状表现: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等。
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