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课本2第16课-课件及课后答案复习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757.00 KB
- 文档页数:34
第十五课她去上海了教学对象:零起点班所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主编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编写单位:比什凯克人文大学INDO教学点编写:编写时间:2015年9月教学学时:1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用汉语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每课重点练习的汉语基本句型和词语的用法;能就每课课文的话题及重点练习的功能项目在实际生活当中与说汉语者进行初步的听说读写的交际,并且在每课所涉及的话题范围内,掌握用汉语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知识,特别是风俗文化知识;要求学生继续按照汉字结构规律认写汉字,扩大汉字量;继续对学生在语音上严格要求,巩固并提高其汉语语音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每课课文的基本对话,会读会背诵会默写。
本课的所有生词,会默写和正确的运用;能够熟练的掌握课文内容,流利地复述课文,并能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自由对话;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运用这些口语对话和习惯用语。
教学内容:1、学习生词。
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知道词义,知道词性,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并能自由灵活地运用。
2、重点词语讲解。
通过练习重点词语,学习词组搭配、语法用法、广造例句,加深学生记忆,努力做到不但能说,而且能自由运用,为学习课文做准备,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学习本课语法。
简单情态补语的应用,助词“了”的使用方法,汉语100-10000的称数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易到难,反复举例,反复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应用。
4、课文教学。
包括注释,预设语境,给出话题,提出问题等。
5、练习。
正确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准确的完成课后练习。
使用《新实用汉语》第二册的《综合练习册》,复习巩固。
第1-2学时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检查上节课的作业,回答学生的问题。
三、第十五课生词学习1、认读生词。
先让学生读一遍,再跟老师读一遍,要及时纠正发音。
给学生时间自己读,记忆词语意思。
过后合上课本,老师提问。
2、讲解生词。
重点词汇让学生现场造句。
让学生了解词的含义,常用搭配,相关词语。
《诫子书》复习课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文言文的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材分析】《诫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典范之作,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主旨,感悟哲理,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启迪其思维,汲取精神养料和人生智慧,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从中考近年来试题变化来看,对字词的考查不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形式,更多的是融入对学习方法的考查;文意理解题,更多的是关注传统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价值。
所以本课的复习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据重要地位。
【考情分析】一、分值与题型从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来看,以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为主。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分值18分左右。
中考所选课外文言文材料多以故事性强、适合学生阅读的浅显易懂的文段为主。
字数集中在300字以内,课外200字以内的数量增加(全文阅读、诗文连读等形式增加),内容多为弘扬传统美德,紧扣时代精神。
从考查题型上看,既有客观选择题,又有主观表述题,二者兼而有之。
二、考向1.识记:(1)准确默写文言名句;(2)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1)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基本用法;(2)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归纳主要内容,概括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1)评价作品的思想能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可见,学好课本,巩固文言基础,是关键。
【学情分析】当下学生戏说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的确,文言文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
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掌握了文言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具备了读懂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但缺乏一定的训练,知识迁移能力差,面对课外文言文,常常会表现得束手无策,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③时量补语1
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已学过的句子,引出时量补语教师领读并讲解:你等一会儿,学习了半年
(V)+ O + V + 时量补语
5.阅读和复述
讲解重点词语。
显示例句,并讲解
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
6.汉字的构字法(2)
指事法: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如
【凶】
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
【口】
代表深坑,中间的【X】符号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
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刃,本,早,上,中,下
四、课堂操练
1.熟读短语
2.用右面所给的提示词做句型替换练习
3.会话练习
4.根据图画现实的内容说话(可以多人分角色对话)
5.显示句型格式和相应的提示词做交际练习
五、课堂小结
复习本课所涉及的话题训练。
六、布置作业。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16课我把这事儿忘了课文题目:我把这事儿忘了教学对象: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初级水平教学课型:综合课教学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能够理解课文对话;掌握生词的正确书写与发音;能正确使用“把”字句。
教学重点:把字句的用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吗?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生词:图书馆、一会儿、生活二、学习新课:(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第一部分,宋华和丁力波去图书馆借书。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第二部分。
(二)学习生词:1、带读两遍生词,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借 jiè考试kǎo shì不错 bú cuò把 bǎ2、具体讲解借——本来不是我的东西,我把别人的东西那里拿过来用一下,就叫做借。
除了借书,我们还可以借什么呢?(借笔、借钱、借手机)考试——口语考试、语法考试不错——考得不错、味道不错把——谁做了什么动作让一个东西有了改变。
3、学生组词、造句(三)讲解课文:1、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读课文,纠正发音。
2、提问:谁上星期考试了?——丁力波宋华去做什么了?——他去把上次借的书还了宋华为什么要交罚款?——他的书过期了他的书为什么过期了?——因为他把这事儿忘了同学们借书一定要记得还,不然就要干嘛?——罚款(四)语法点讲练1、展示语法点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句话,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都有“把”字)我得先把上次借的书还了。
我把这事儿忘了。
2、讲解语法点“把”字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语法重点,我们先来看一下把字句的结构。
a)“把”字句的结构A + 把 +B + V + Other elements他把书还了。
我把这事儿忘了。
b)“把”字句的否定A + (没/没有)把+B + V + Other elemesnt他没有把书还了。
我没有把这事儿忘了c)“把”字句的疑问式A + 把 +B + V +了吗?/没有?他把书还了吗/没有?你把这事儿忘了吗/没有?三、巩固练习a设置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用“把”字造句。
第十六课:他是医生一、教学目标:1、生词目标:医生、画家、工程师、教师、商人、工人2、汉字目标:医生、画家、教师、商人3、句型目标:①你爸爸是做生么的?我爸爸是商人。
②你爸爸是不是医生?是的,我爸爸是医生\不,他不是。
③姐姐不是工程师,是教师。
④你是不是英国人?我不是英国人,我是菲律宾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询问某人的职业。
三、教学工具:识字卡片、图片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复习:老师提问上一节课学习过的句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昨天冷吗”看学生掌握的如何。
二、生词教学:1、这一课的生词都是专有名词,所以我用图片展示的方法来让学生知道其意思,这样不但简单有效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很容易集中。
当学生明白这些生词的意思之后,老师带领学生领读生词两遍;2、学生齐读生词,一起读三遍;3、分组比赛读生词,看一看哪一组读得声音最洪亮,最准确;4、找个别同学读生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老师拿出生词卡片,让学生齐读生词,提问学生生词意思。
词语接龙,学生读一个生词,另一个说出它的意思,一个接一个。
二、汉字教学:1)老师在黑板上演示每个汉字的正确笔顺,让学生认真看。
2)老师看着学生用手腾空写一些汉字。
3)学生在本子上,每个汉字写两遍,老师边巡视边检查,对于写错的同学进行纠正。
三、作业:在家长的陪伴下,让学生回家每个生词写三遍。
第三课时一、复习:听写生词,每组派一个代表来黑板写生词,哪一组获胜就有奖励。
二、句型教学:1、你爸爸是做什么的?我爸爸是商人。
2、你爸爸是医生吗?是的,他是医生\不,他不是医生。
3、姐姐不是工程师,是教师。
4、你是不是英国人?我不是英国人,我是菲律宾人。
①老师通过英汉互译的的方法讲解句子的意思。
②领读句子,每个句子读两遍。
③全班学生齐读句子三遍。
④学生分组各读一遍句子。
⑤老师问,学生回答,反之,学生问,老师回答。
⑥老师找同学到前面来,两人一组进行对话。
第四课时:一、复习:①老师拿出生词卡片,在老师的带领下,读三遍生词;②老师找学生到黑板前领读生词;③一问一答,老师说英语意思,学生说单词;④全班再齐读句子一遍;二、作业:回去抄写句子,每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