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十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新实用汉语教案教案标题:新实用汉语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新实用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并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1. 掌握新实用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2. 能够流利地进行基本的日常对话;3. 能够理解简单的汉语文章和听力材料;4. 能够用汉语书写简单的文章和日记。
教学重点:1. 新实用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2. 日常对话的流利表达;3. 简单的汉语文章和听力材料的理解;4. 简单文章和日记的书写。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和教具,如课本、PPT、录音等;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课堂练习和作业。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和目标,并激发学生对学习新实用汉语的兴趣。
2. 词汇和句型学习(15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学习新实用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 学生进行词汇和句型的跟读和模仿练习。
3. 对话练习(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问路等。
- 教师在对话中提供指导和纠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阅读和听力训练(20分钟)- 教师提供简单的汉语文章和听力材料,要求学生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 学生进行阅读和听力训练,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答案。
5. 写作练习(2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日常生活的简短文章或日记。
- 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和反馈(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
- 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建议学生多参与汉语角和语言交流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 推荐学生使用相关学习资源,如汉语学习网站、应用程序等,加强自主学习。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和对教师指导的反应;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测试评估:定期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测试,评估学生的汉语水平。
快乐汉语第十课教案
第十课中文课
海南师范大学宋安琪
教学目标:
1、谈自己学习的课程
2、掌握生词“星期、中文、法文、英文、体育课、没有”。
3、掌握句式“星期一我有中文课。
”,“星期一我没有法文课”。
4、学会写汉字“文、星、课、法”。
教学重点:谈自己学习的课程。
教学难点:汉字“文、星、课、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课件、日历、课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复习第二课的生词“中国”、“英国”、“美国”,引入学习生词“中文”、“英文”。
二、学习其他生词。
1.老师范读,带读生词表。
2.讲解生词,用生词组词造句。
星期;展示日历,扩展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星期日
体育;体育课
课;中文课英文课法文课
没有;有——没有展示课表,引导学生说句子:星期一有中文课。
星期二没有中文课。
三、做练习1,让学生熟悉生词的发音和意思,把音和义结合起来。
四、做练习3,可以反复听录音并让学生跟读,巩固对本课词语和句型的理解。
五、图片展示课表,学生练习对话。
教师跟一个学生先示范;
师;星期一有中文课吗?
生;星期一没有中文课。
师;星期二有法文课吗?
……
学生两人一组对话,互问互答。
六、写汉字,动画演示笔顺。
学生观看笔顺演示视频,学写汉字“文、星、课、法”。
七、做练习8。
数字歌。
八、课堂活动。
制作自己的课表,把能够用汉语表达的课程都换成汉语。
新疆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汉语》教材(双语教学班用)初一(上)修订版第十课《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教案及课文解析范例第一部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教案设计范例第一课时(初学课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棕、褐、缸、蓬、窝、射、领、踱”8个生字。
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迎面、训导、蓬乱、朝着、纳闷儿、要领、布局、踱、对付、做鬼脸、玩意儿、茫然、憔悴、谈得上、手把手、一塌糊涂、打算、裹、整个。
了解“像……着什么”、“没等……,又……”、“连……,也(都),……怎么……呢”、“我说也是嘛”、“怎么谈得上……”等关联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
4、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手法和作用,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一话题,体会伟人的平凡之处,谦逊之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注意不同性格人物的语气、语调,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2、教学难点:课文中“没等……,又……”、“连……,也(都),……怎么……呢”、“我说也是嘛”、“怎么谈得上……”等一些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提示”内容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请学生读一读,观察学生组词或组短语的能力。
如:棕(色)、褐(色)、(酒)缸、蓬(勃)、(鸟)窝、(发)射、领(带)、踱(步);迎面(而来)、训导(员)、蓬乱(的头发)、朝着(前面)等方式。
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提示纠正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词语。
如:(1)正音方面:迎着、蓬乱(前后鼻韵母)(2)写法方面:“窝”,下部是“内”,不要写成“”。
3、词语解释方面:训导、要领、茫然、纳闷儿等。
4、副词、介词和关联词语运用方面:冲、但愿、关于等及“没等……,又……”、“连……,也(都),……怎么……呢”、“我说也是嘛”、“怎么谈得上……”等常用关联词语或句式。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第九课 他今年二十岁 课文一王wáng 小xiǎo 云yún:林lín 娜n à,你怎么样?忙不忙?林娜:我今天很忙。
王小云:明míng 天tiān 上sh àng 午wǔ你n ǐ有yǒu 没mei 有yǒu 课k è? 林娜:明天是星xīng 期q ī几j ǐ? 王小云:明天是星期四。
林娜:我上午、下午都有课。
王小云:你星期日有时间吗? 林娜:星期日是几号?王小云:星期日是十月二十七号,是宋sòng 华huá的d e 生shēng 日r ì。
林娜:是吗?他今jīn 年nián 多duō大d à?王小云:宋华一y ī九jiǔ八b ā二èr 年nián 十shí月yuè二èr 十shí七q ī日r ì出chū生shēng,属shǔ狗gǒu。
他今年二十岁。
林娜:他是哪儿人?王小云:他是北京人。
他爸爸、妈妈都在北京。
星期日下午我们有一个聚j ù会huì,祝zhù贺h è他t ā的d e 生shēng 日r ì。
力l ì波bō、大d à为wéi 都dōu 去qù,你n ǐ参cān 加jiā不bù参cān 加jiā?林娜:太好了!我当dāng 然rán 参cān 加jiā。
中zhōng 国guó人rén 过guò生shēng 日r ì的d e 时shí候hòu 吃chī蛋dàn 糕gāo 吗ma? 王小云:吃蛋糕。
林娜:我买一个大蛋糕,好吗? 王小云:好啊。
我买mǎi 两liǎng 瓶píng 红hóng 葡pú萄táo 酒jiǔ。
第十课你今天上了什么课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年龄13-15岁,母语为非汉语的外籍学生。
据前任方老师及谈院长介绍,该国际学校的学生因大部分是汉语选修课,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学生没有教材。
学生汉语基础较差,而且课堂纪律不好,学习进度很慢,有对教师不尊敬现象。
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以及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按次序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情绪饱满、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师生彼此交流的场所。
2.知识目标:(1)认读生词:德语、历史、地理、数学、明天、上(课)、了,并掌握这些词的音形义。
(2)熟练运用:你今天上了什么课?我今天上了历史课。
句型:主语+时间词语+动词+了+宾语3.能力目标:(略)二、教学流程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的教学。
第一,师生交流,重点解决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态度问题。
因为是第一次上课,这部分内容占用时间很长。
第二,学习生词。
第三,学习句型。
流程一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态度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流程二导入。
运用各种直观的的手法展示所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流程三操练。
运用各种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操练,在操练的过程中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生词。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阶段沟通与交流1.自我介绍。
2.现场调查。
根据对学习汉语“喜欢”、“不喜欢”、“不知道”三种态度,将学生分为三组。
分别进行提问,搞清楚原因,有针对性进行相应的引导。
第二阶段(一)导入:给学生出示实际的课表(英文),让他们试着用汉语说出上面的课程,启发他们回忆学过的表达课程的词语:汉语、法语、体育等。
提示出本课要学习的课程名称:历史、地理、音乐、美术。
领读生词表,让学生有初步印象。
课程表 curriculum schedule数学 maths语文Chinese英语 English体育 P.E.(physical education)微机 computer科学 science音乐 music美术 arts综合 integration(二)问学生:你喜欢什么课?学生可用汉语或英语自由回答。
新实用汉语教案教案标题:新实用汉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词汇和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汉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1. 词汇:学生通过学习常用的汉语词汇,如问候语、数字、家庭成员、食物等,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句型:学生学习常用的汉语句型,如问候语、购物用语、时间表达等,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和口语表达。
3. 文化: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动机。
2. 词汇学习: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教授常用的汉语词汇。
学生可以进行听写、配对等活动来巩固词汇的记忆。
3. 句型学习:通过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教授常用的汉语句型。
学生可以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文化学习: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展示等活动,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5. 练习与评估: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口语表达、写作等评估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实用汉语教材作为教学基础。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进行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趣味性。
教学评估:1. 学生表现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口语表达能力等,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2. 练习与测试: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和测试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You have to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dare to accuse you of your shortcomings, criticize you face to face, and stay away from people who flatter your shortcomings and who have been joking about you!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设计本节课总计50分钟,使用的教材是《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四册,教学的内容是第45课《马大为求职》。
这堂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词,这一节课主要是复习生词并开始学习课文。
掌握本课“表示满意”、“求职”等交际功能的项目,并能撰写简单中文简历,就求职、面试等进行初步交际。
拟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问题提示法,讲练结合、听说先行。
通过组织小组表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力图增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用中文写一份较为简略的个人简历。
本堂课应用到的教学工具包括PPT、词卡、桌签、应聘现场分角色表演的道具等。
二、课堂教学实施环节1、复习并听写生词环节老师给语境,请学生说生词。
然后,请两个学生到黑板,其他学生用听写本,开始听写生词。
听写结束后,先请学生用红色笔或不一样颜色的笔自行检查听写错误,然后上交听写本(老师课下再次批改),最后一起检查黑板上的听写内容。
2、课文学习环节2.1 放整篇课文的录音,学生只听不跟读。
(由于孔院没有录音材料,只能老师读。
)2.2 老师读,学生跟读。
2.3 将课文分为三部分,找三组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教案标题: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第一课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本对话和课文:学生通过听、读和模仿课本中的对话和课文,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和句型。
2. 词汇和语法: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本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3. 听力练习:通过听录音和进行听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4. 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练习: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和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本对话和课文:教师逐句解读课本对话和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型。
3. 词汇和语法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4. 听力练习:教师播放录音并提问相关问题,学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5. 口语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6. 阅读练习: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7.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8. 总结和复习: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 口语表达评估:观察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写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法准确性、词汇使用和表达能力。
3. 听力理解评估:通过听力练习和相关问题的回答,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4.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阅读练习和相关问题的回答,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十课议论文分析一、教学对象:初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两年制”培训物理专业学员二、教学目的:结合例文分析讲解议论文基本要素、论证方法,使学员熟悉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指导议论文片段写作,形成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要求: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熟悉议论文的常用论证方法,形成议论文基本的写作能力。
四、重点:掌握议论文基本要素、论证方法。
五、难点:形成议论文基本的写作能力。
六、课时安排:4学时1课七、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顾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指出说明文写作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其目的在于通过以理服人,让读者接受作者的见解、主张。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用于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讲究以理服人。
(三)讲解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论证方法。
1、议论文的三要素:每一篇议论文,都离不开论点、论据和论证。
因此,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
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鲜明,不能含糊其辞,不能模棱两可。
论点的,①正确,是指论点的思想性要过关,不能幼稚、片面,更不能反动。
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
②鲜明是指论点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
③概括是指不要拖沓冗长,能让人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
要求集中,也就是要避免发生论点转移,后文的论说跟前文的论点有变化,或者概念上混淆。
提出论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大致有以下四种:①文题②开头③文章中间④结尾(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十课教案
制作人:柴俊星、辛慧
海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1.教学类型:
新实用汉语课本(英语版),出版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教学对象:
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3.教学时间:
4.教学地点:
5.教学目的:
以语法为指导去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背说、写话等教学手段,提高
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和运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6.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
2、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
3、使用中介语
4、用例句展示
7.教学内容:
课题:《我在这儿买光盘。》
8.教学难点:
介词词组;双宾语动词谓语句“给”和“送”。
9.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课文。
(三)、课文生词:
在生词部分可用英语、中介语、图片、ppt展示来讲解。
(四)、 语法讲解
(1) 了解并初步掌握介词词组。
(2) 初步掌握双宾语动词谓语句“给”和“送”。
(3)初步掌握形容词谓语句和副词“很”。
(4)初步掌握用“„„是不是/是吗?”问句。
(5)初步掌握指示代词“这”、“那”作定语。
(6)初步掌握“怎么+V”。
(7)初步掌握“一斤„„多少钱?”
(8)初步掌握用疑问代词的问句小结。
(五)、 会话练习
(1) 初步学会交际内容“喜欢不喜欢”,并初步就“喜欢”、“不喜欢”的话题
进行交际。
(2) 初步学会交际内容“解决语言困难”。
(3)初步学会交际内容“买东西”,并初步就“买东西”的话题进行交际。
(六)、课后练习。